五、魏趙不宣而戰韓

魏、趙聯軍的第二戰,是從占領轘轅關後,第二路與第三路大軍相會後開始。由公子卬擔任主帥,趙孟為副將,不管齊軍來不來援,按時展開攻擊。攻擊路線是:西進伊闕、高都到洛水。再朔洛水而上,直接進攻宜陽。在把宜陽包圍後,猛攻猛打,但不得攻下宜陽。攻下宜陽的時間,為魏軍戰勝齊軍的時間。不接到魏軍戰勝齊軍的軍報,不接到主帥龐涓將軍或者魏王的攻城令,不得攻下宜陽。凡在戰役中,違令者,斬!

龐涓這番滴水不露的計劃,令眾人折服。魏王、中山君禮送趙侯後,就放心的返回了安邑,坐等著龐涓的捷報與佳音。

龐涓、太子申、趙孟,等魏王、趙侯走了後,就舉行了卜戰。在數筮儀式後,中旬初一日,趙軍先行出師。四天後,龐涓接到韓、趙打的難分難解的簡報後,才令大軍分三路進軍華陽。直到魏軍抵達了韓、魏邊界後,韓軍這才察覺。

韓國塚宰申不害雖然對韓侯為爭車道這種小事,而與趙侯鬥氣,還發展到兩國用軍戰決勝負不滿;但即成事實後,又不得不認真對待。他除了在華陽監督將軍們認真練軍外,還派人沿途打探趙軍消息。當得知趙軍在大梁城停留過十天後,就立即警覺起來。為了防範有什麽意外出現,還派特使持韓侯簡,趕往齊、楚、秦、宋、魏,專門報知韓、趙對陣之事!想以此來穩住各國不要借機攻擊韓國。

但申不害再小心,再會算,也算不到昨天的仇敵,今兒會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又聯起手來,組成聯軍,想一口把韓吃掉。

韓與趙在華陽城外三裏的劃定區域,已經按約定對陣四天了。雙方的爭戰雖然激烈,雙方也傷亡不小,但是並沒有分出勝負,有點今天的友誼比賽的味道。

申不害馬上警覺起來,就從趙軍這反常的對陣中,嗅出了不對勁的味道。他急忙下令軍探擴大軍探範圍,特別要注意與魏相連的各地邊界。他最怕的就是趙軍不止這六萬人,最擔心的就是,趙軍以軍戰為幌子,在雙方征戰都疲憊之時,突然從邊界掩殺過來,用有備打無備。他的令剛下不久,就接到了邊軍的急報:韓、魏邊界突然紮滿了魏軍大營,因天黑看不清不知有多少營帳,所以不知道有多少人馬,也不知道是為何事而來!

申不害看後,也很覺奇怪?天黑時,魏軍趕到邊界來做什麽?是為了防範韓、趙聯手擊魏?可這種防範也不應是在四天後的今天啊?魏莫不是想趁韓、趙因戰而疲憊後,借機殲滅兩軍主力,一報前次的襄陵前仇?

華陽距邊界僅僅二十裏。魏軍若想攻韓,輕車二刻時辰即至,而且還無險可守。正在他捉摸不定時,管、鄭兩城飛車來報:魏軍突至城下,請求指示!

申不害一驚,魏在百裏的邊界上突然增兵,這就不僅僅是想借機殲華陽的韓、趙兩國對戰之軍的小事了,而是要大舉攻韓!最起碼的是,想奪取韓東的四十城。

申不害想到這,就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再不敢往下想了,就急令各軍拔營,星夜退到韓內地的管、陽武兩城!他不等傳令軍士走出營帳,就伏案急簡向齊求援!請齊接簡後以最快速度兵擊大梁!又急簡韓侯:奏報魏軍的突變,請韓侯速速調軍至滎陽、成皋、什穀,務必五日內趕到三城!一陣忙亂之後,申不害心想:通過這一番安排,用韓國的三十萬大軍,守他個三十日,還是綽綽有餘的。一想有了三十天的時間激動,他這才鬆了一口氣。等他忙完一切,東方已經開始發白了。他立即登上他的華蓋車,向西八十裏的新城撤退。當他坐在車上,離大營都快十裏時,他才猛然想起:還沒有通知趙軍!

他剛想派人去通知趙軍,又想起了韓國的利益。要是有趙軍在前麵擋它一陣子,讓這六萬趙軍在華陽替韓當當擋箭牌,韓將要撤出多少軍隊啊?這六萬趙軍總是可以拖住魏軍一陣子。想到這,也就作罷,他心安理得的離開了華陽,給龐涓留下了一座空城。

龐涓的中軍,駐紮在華陽與鄭城的中間,與兩城都相距三十裏的魏城山氏邑,山氏邑緊挨著韓長城,離韓長城還不到一裏。軍帳以外,因龐涓實行了嚴格的燈火管製,窮目一望,一片漆黑。但龐涓卻已經看到了華陽城內外,遍地躺著的韓軍屍體。

當趙國大將趙孟,前來匯報一切正常時。龐涓心裏就如百爪撓心似的高興和激動,為了抑製中間這種激動,還獎給了趙孟百金。令趙孟在明天對陣之時,趙以衝散韓陣為立功。趙孟剛一離營帳,他馬上傳令:明天卯時在百裏的邊界上,十五萬大軍,同時突進韓境,丟開韓軍不管,直撲敏山與華山之間的四十路的南北通道,以切斷韓軍的退路!

公元前351年季夏中旬。寅日開戰的趙、韓兩軍,經四天對陣後的第五日的早晨卯時,太陽依舊從東方升起。暖洋洋的太陽照著華陽戰場上趙、韓兩軍的營帳。趙軍主帥大將趙孟,十分興奮的剛在中軍大帳調軍完畢。先鋒將軍就闖帳急報:韓軍連夜撤走了,隻留下座空營在哪裏。趙孟一聽,就知道韓軍獲得了什麽情報,大軍在昨晚就撤出了戰場,於是就令全軍出發,直撲敏山!又令信使速向龐涓急報。

魏、韓百裏的邊境線上。十五萬魏軍在卯時按令,偃旗熄鼓,偷偷侵入了韓境。各軍按早計劃好的目標,以輕車兩側包抄,革車甲士殲敵的戰術布陣,直撲既定目標。龐涓親自率領著六萬大軍,以輕車從兩側出擊,在新城到華陽驛道的中段:洧水匯合,切斷韓軍從華陽、鄭城兩地,撤退到新城的退路,以包圍兩地的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