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回村

身份不一樣,走同一條路,心情也會不一樣。

一大群隊伍,浩浩****來到一座城池前。在這裏等待多時的一群官員紛紛跪下:

“拜見皇上、皇後、越王殿下……”

這群官員拜了一通,李壽也在被參拜之列,心裏生起小小滿意感。

上一次他來這澤州,大意失驢,被騙失銀。這次連官員也來參拜他。

李麗質幾個公主的願望達到,進入城中,高興得合不攏嘴。

她們從來沒出過長安城,這次要不是李壽,她們仍不得出來。

“五哥,你的驢在哪裏丟的?”坐在轎中的李明達,揭開車簾八卦。

李壽很老實:“在一座小食店。”

“等會我們一起去看看,”一路來,李壽騎在她們轎旁邊,聊了不少,感情快達到親兄妹的水平。

“我們去查查,看誰偷了,將他抓起來關入大牢。”

聊到州衙大家分開,李世民將李壽帶到身邊,陪他搞視察。

知州叫魏奉信,正在向李世民匯報情況:

“今年我澤州莊稼還不錯,應該能有個小豐收。就是外來人太多,有些甚至是從吐蕃、突厥那邊來做生意的。那些人沒路引,不好管理。有些甚至犯了事,也找不到人。”

大唐才成立沒多久,不可能去哪裏都要路引。在流動人口上,是一大難題。

這次李世民將他的鏡子魏征也帶來了,魏征說:

“這事需要各地監管,非一地之力。可嚴令各地,減少百姓跨州府外出。吐蕃那些地方的生意人,一律不準來此。”

同來的幾個官員居然點頭附合?李壽也沒想到,鼎鼎大名的魏征,會出這麽個餿主意。

李世民可能看到李壽臉上的鄙視:“天賜,你可有良策?”

現在的皇子,都要去封地管理。考驗皇子政事能力,也是重要事情之一。李壽沒客氣:

“的確需要各地配合,堵不如疏,不能一味去堵。所有人外出,都有利於消費,也有利於勞動力的分配。商人流動也很重要,商興則民富,民富則國強。這是好事,絕對不堵。”

李壽說完,所有人都看著他發呆。一個中年文官讚道:

“好一個堵不如疏,越王殿下言之有理。人口流動,如水源流動。不流則成一潭死水,要流動才有活力,於國於民都有好處。”

李世民對李壽的話,也極為滿意。李世民是個虛榮心強的人,自己的兒子有本事,他一點不介意讓其發揮。

“天賜,你覺得應如何解決?”

李壽更不介意,在這幫人麵前秀他的行政能力。

後來他才知道,第一個讚他的中年文官,名叫褚遂良:

“以目前來看,可以這樣。所有外來的人,都要去官府登記備案,發給相關證明,方便管理。要是誰不去備案的,如果非犯事之人,前兩次抓到警告,第三次必須處罰。這樣做,還可以方便管理那些難民。”

眾人齊點頭,魏征問:

“要是這樣,流動之人越來越多,各地官府事務怕是太重了些。”

李壽也好意思鄙視魏征,他多出一千多年的知識。他要和魏征對換,會被人家鄙視。

“路過的就不用登記備案了,各地官府要宣傳清楚,比如在一地住多少天以上之人,必須到官府備案,路過之人沒這必要。”

一番話將大家說服,李世民當即下令照李壽的話做,不忘大誇一番:

“我兒非但醫術無雙,政事上也不在張良諸葛之下。”

……

長風村,鄭孟生拿著掃把,在李壽家院中打掃。

長孫衝帶來的破壞,已被鄭孟生修複。隻是他感覺對不起李壽,沒能阻止那些官兵搜查。

到現在,鄭孟生都不清楚李壽犯了何事,心裏更感恐慌。

他知道李壽在為皇後治病,搞出那麽大的陣仗,他很懷疑李壽,將皇後治出問題。

李壽從未學過醫,去給皇後治病,沒人往好的方麵去想。

一個身穿新衣、長著一對大酒窩的年青女子,飛快來到鄭孟生麵前:

“相公,吃飯了。”

這是鄭孟生新娶的老婆,名叫郭秀,鄰村人。鄭孟生放下掃把:

“你們吃吧!我現在不餓。”

郭秀看了眼敞開的大門:“裏麵也沒什麽東西了,等它就這樣敞敞風,我們吃過飯再來打掃?”

郭秀說完,一個豹眼年青人來到院門口,色色看了眼郭秀:

“鄭孟生,你還敢來這裏?外麵都在傳,李壽將皇後娘娘治出大病。犯了欺君之罪。和他一起的,都不會有好下場。你不想活,別連累秀妹子。”

郭秀瞪了年青人一眼:“鄭二狗,休要胡說八道。官府都沒說,要你多嘴。”

郭秀說完,村頭傳來一陣嘈雜聲。三人跑出院,一道喊聲傳來:

“不好,來了好多官兵,這下我們被李壽那該死的野種害死了。”

長風村所有人都被驚出來,有些人甚至已收拾東西開逃。

沒過多久,數百騎衝入村中,其中就有長風村的父母官杜愛同。

“大家不要驚慌,皇上娘娘聖駕到來,大家分開左右,隻管迎駕即可。”

杜愛同喊完,有些人就在原地跪下。

……

李世民的大部隊進村,比鬼子進村好多了。奔得再快的騎兵,也不敢踩踏莊稼。

李壽就在李世民旁邊,可惜所有人,都恨不得將腦袋埋在土裏。

走了小段路,才由一個三四歲大的小男孩,將李壽認出:

“娘,李壽,李壽。”

小男孩還未喊完,腦袋被一個年青少婦按在地上,李世民不得不發聲。

“大家都起吧,不用多禮。朕這次來,是為秋娘遷墳。好久沒來絳州了,順便來看看大家。”

鄭孟生從地上起來,和大家一樣,都沒敢抬頭。

餘光看到一個身穿蟒袍的人,來到麵前。

“孟生,不用怕,將腦袋抬起來。”

鄭孟生呆住,這聲音他太熟悉。抬頭一看,張大嘴沒能落下。李壽笑道:

“孟生,不認識我了?”

“壽哥,”鄭孟生仍不敢相信:

“你怎麽穿成這樣?你不是?”

鄭孟生說完,幾個公主走來。李麗質向鄭孟生行了個禮:

“你就是鄭孟生鄭大哥吧?五哥常提起你。”

此時許多人都已抬起頭來,有識貨的人,族長鄭繼堂呆呆說:

“蟒袍,這可是王爺才能穿的衣服。怎麽、李壽敢穿這衣服?”

所有村民都如在夢裏。

李壽知道鄭孟生已成婚,禮物都已準備好。將一個尺長的木盒遞給郭秀:

“你們成婚我沒能來,這是給弟妹你們準備的禮物。”

杜愛同沒讓李壽再裝逼,大聲宣布:

“大家不可無禮,以前你們認識的人,是越王殿下。這次和皇上娘娘來,為鄭妃遷墳。”

杜愛同也覺得不可思議,他還想招李壽為小弟,沒想到人家現在成了王爺。他的話雖未說明,大家已經知道了。

“你是越王?”鄭孟生說完,準備跪下,被李壽打住:

“無論是什麽,大家都是好兄弟,和以前一樣,不能見外。這次來,也是想接你們去長安。在我王府當個官,平平安安過一生。”

……

長風村的村民有福了,一座被石頭壘得很整齊的墓前,一圈幾乎連根草都沒有。

李壽對鄭孟生更加感激,就算是他在,也做不到這樣。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來到墓前,雖未跪,哭得很傷心。

一龍一鳳同時哭,這種機會不是人人都有。李世民邊哭邊念:

“當年我來絳州,平定劉武周叛軍。在稷山縣遇到秋娘你,從此刻骨銘心。隻恨當時戰況緊急,我隻有留下信物,讓你去長安找我。哪知那一去,竟成永別……”

兩人哭訴完,就在墳前,李世民宣布:

“封鄭秋娘為貞貴妃,入皇陵,在朕陵墓旁安葬。封其父鄭德江為絳國公,母親常氏為淑人……”

這個冊封已經很高了,現在李世民有四大妃:韋貴妃、楊淑妃、燕德妃,陰賢妃。鄭秋娘是第五個,可惜已不在人世。

李壽也落了一把淚,他懷疑身體的主人還未完全死亡。每次提到鄭秋娘,他的情緒都很不穩定。

遷墳不是說遷就遷,還得由同來的和尚做一天的法事,等到第二天吉時才遷走。

當天晚上,有許多欺負過李壽的人睡不著覺。有些人,當晚就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