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改元祭天
“各位,朕現在想改元,不知各位覺得如何?”劉協忽然冒出了這麽一句話。
大臣們一愣,皇帝怎麽想一出是一出,不過都回答道:“臣等謹遵陛下之命。”
他們早就想改元了,以前的年號都是逆賊們改的,現在改年號,就相當於和過去斬斷一切。
“各位,既然改元了,那就想一個新的年號,各位想想吧,說說。”
大臣們聽到皇帝發話,都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大臣說叫興漢,寓意複興漢室。
還有的大臣叫武安,寓意以武定天下。
更有的大臣說叫定國吧,寓意安邦定國。
說什麽的都有,都能找出一番意思來。
不過劉協對他們這些人提出的年號並不感冒,他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就叫建安,這樣很符合曆史。
這裏很多人覺得建安這個年號是劉協到了許都之後曹操改的。
其實不是,首先來說說劉協一生所用的年號。
曆史上劉協用的年號可不止建安一個,可建安這個年號最出名,時間最長。
曆史上劉協的第一個叫永漢,那時候董卓進京掌握大權之後,廢了少帝,改立劉協,然後改的永漢,這是第一個年號,董卓改的。
第二個年號叫中平,中平這個年號是漢靈帝的,曆史上靈帝駕崩,少帝登基改元光熹和昭寧,不過這兩個年後半年都沒用到。
劉協繼位後改元永漢,不過這個年號也沒有用多久,就廢除了,改元中平。
不過中平這個年號也沒用多久,也就是一年後公元190年,改元初平,這個年號用了四年,這期間是漢室敗亡最快的一個時間段。
這期間發生了十八路諸侯討董,董卓遷都長安,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然後李催郭汜反攻長安打敗呂布。
然後再一次改元,這一次叫興平,這是第四個年號,這個年號用了兩年,這兩年中是劉協過的最艱難的兩年,在興平二年也就是現在劉協出逃洛陽。
接下來就是建安這個年號了,建安不是到了許都之後曹操改的,那時候曹操還沒這麽大本事改年號,那時候他的形象是忠臣。
建安是在劉協逃往洛陽的時候,在安邑改的。
那時候到了安邑,叛軍也被暫時擊退了,劉協送了一口氣,在安邑停了下來,把安邑當做臨時都城,休息了一個月,在安邑城改元祭天,大赦天下,同時改元建安。
不過因為白波軍的問題,劉協不得不繼續前往洛陽。
建安這個年號是劉協用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年號,用了二十五年,這一時期才是三國的開始,幾次著名的戰爭就是在這一時期打的。
袁術稱帝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襄樊之戰等等。
同時建安也是中國合夥曆史上文學最為璀璨的一段曆史時期,特別是建安七子在中國曆史上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大家都有一種錯誤認為,建安這個年號是劉協最後一個年號,其實不然,還有最後一個,這個年號叫延康。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了,曹丕繼任魏王,這時候曹丕的權利大了,改元延康,這個年號一直到曹丕代漢建立魏國改元黃初為止。
所以說建安是劉協改的,不是曹操。
“好了,各位都不要吵了,朕的想法是改元建安,怎麽樣?”劉協說道。
群臣們一聽,還可以啊,建安。
其實劉協也不想用建安這個年號,但是為了曆史進程不被偏移,劉協隻能改元建安,以後從曹操手裏奪回大權,他可要改年號的,相信不會太久,做少十年。
“好,從今天開始就是建安元年,三天後,洛河邊改元祭天。”劉協說道。
“臣等遵旨。”
三天後,洛陽北門外,洛河邊。
這裏旌旗招展,大軍林立,涇渭分明,咱在最前麵的是劉協的虎賁軍,三千近衛虎賁軍,他們的裝逼是最好的,全身武裝到牙齒。
至於其他的,不說也罷,條件就是這麽個條件。
在正前方有一個高大的祭台,是這三天做成的,大概十丈高,上麵祭天的各種器具都準備好了。
劉協已經來到了祭台這裏,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挺高的,有點氣虛。
說到祭天,有春夏秋冬四祭,劉協現在可沒那麽多心情搞四祭,不過改元祭天是必須的。
劉協和伏壽在王德的引導下,進行祭天,至於祭文,是鍾繇寫的,這個大書法家。
劉協和伏壽在上祭台之前,還要詣盥洗所,也就是洗手,然後由伏完獻上祭天的玉圭,也就是奠玉帛。
然後劉協和伏壽走上祭台,行初獻禮和亞獻禮,不過兩人走上祭台的方向不同。
劉協是從正麵走上去的,而伏壽這個皇後卻在祭台的另一邊等著,劉協也不知道具體這是什麽規矩,但是跟著引導做吧。
先是皇帝詣酒尊所,然後厝圭,然後皇帝拿起玉圭開始祭拜天神,然後就是奠圭,放下玉圭。
然後附伏,也就是拜。
然後是詣讀祝位,也就是皇後該上來了。
和劉協跪在一起,她這一跪,接下來就是所有人都要跟著跪下。
然後有人開始念祭文,念祭文的是宗正劉艾。
“於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運兮,兩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無容聲,神皇出禦兮,始判濁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帝辟陰陽兮造化張,神生七政兮,精華光,圓覆方載兮,兆物康,臣敢隻報兮,拜薦帝曰皇。”
“大高降恩鑒,微情何以承,臣愚端拜捧瑤觥,堅壽無極並。”
“帝垂聽兮,義若親,子職庸昧兮:無由申,冊表荷鑒兮:泰號式尊,敬陳玉帛兮:燕賀洪仁。”
“大筵弘開,歡聲如雷,皇神賜享,臣衷涓埃。大鼎炮烹,肴饈馨裁。帝歆兮,兆民之福,臣感恩兮,何如幸哉。”
“帝皇立命兮,肇三才,中分民物兮,惟天偏該,小臣請命,用光帝陪,庶永配於皇穹哉。”
“群生總總兮,悉蒙始恩,人物盡囿兮,於帝仁,群生荷德兮,誰識所從來,於惟皇兮,億兆物之祖真。”
“寶宴弘,玉幾憑,瓊液升,樂舞翱,協氣凝,民物礽,臣衷蹇蹇兮,報無能。”
“太奏既成,微誠莫傾,皇德無京,陶此群生,巨細幪帲,刻小臣之感衷兮,罔罄愚情,實弘涵而容賜曲兮,納生成。”
“禮詆冊薦兮,皇神垂享,萬舞畢舉兮,九成已行,帝賜洪庥兮,大我家慶,金鳴玉振兮,聲鏜鏜,群僚環佩兮,響玎璫,神人交賀兮,讚帝皇,寶稱泰號兮,曷有窮量,永固高厚兮,宰禦久常,微臣頓首叩首兮,攸沐恩光。”
“瑤簡拜書兮,泰號成,奉揚帝前兮,資離明,珍幣嘉肴兮,與祝誠,均登巨焰兮,達玄清,九垓四表兮,莫不昂膛,庶類品匯兮(無論庶民貴胄),悉慶洪名。”
“帝子協,以示上天,改元建安,以告天下,以安帝之心,民與共德,欽安。”(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篇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