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娶昭之女

李隆基走到門前,隻見三五公公、宮女死死把頭低下,不敢作聲,見他來,齊齊行禮。李隆基心中生出疑問,自己父王怎了,怎會弄得俾人們一言不出,全都低頭認錯的樣。

李隆基臉上帶上微笑,向著李旦書房走去。

李旦一聽門外的腳步聲,嚴厲喝道:“都給我出去,沒有我的允許誰都不許踏入書房!”

李隆基一聽,停步不前,道聲:“父王,孩兒隆基前來拜見父王。”說完依舊立在原地,腰彎下,行著禮隻等李旦發話。

李旦聽是李隆基前來,好不欣喜,眉梢烏雲散去,高興地說:“是隆基呀,快進,快進。朕總算找到主心骨了,我有要事相商,來得及時,及時啊。”

李旦一邊說著,一邊疾步走到李隆基麵前扶起,臉上盡是笑顏。

李隆基與李旦一路走過,李旦似快撐破的氣球突泄了氣,慢慢坐於案旁,把早朝時官員們上奏的一摞折子遞給李隆基。李隆基慢慢悠悠地翻看著,方才知曉為何自己的父王會如此生氣,絞盡腦汁卻尋不得一可出謀劃策之人。

“父王,孩兒對此早有耳聞,華家父子其早有罪過之處。這些日我已找到證據,本想回朝再與父王商議,卻不知哪個人長了眼,替我們殺了他華家父子,快哉,快哉呀!”

李隆基一臉高興地說著,讓坐於案頭旁的李旦心中生疑。

央央大國,尚不能沒有精兵良將,尚且李旦曉得這華家父子立於朝中武官多有不能比擬之處。李旦想,為何在李隆基看來隻不過是家常便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罷了。

見李旦疑問地看著自己,李隆基把先前華家父子所犯下的罪行依依說了一遍。

中宗時,朝政多由韋皇後與長樂公主把權。理由一,華家父子與金遊龍世交,華雲天多時有小人之心,羨慕嫉妒恨金遊龍的職位品階高於自己,心中不滿,想除去自己升官發財的絆腳石;由二,華雲天兒子華碩從小與金遊龍女兒金詰敏青梅竹馬,為使父子二人一得官,另一得美人,父子二人從中唆使長樂公主,使得長樂恨金詰敏的才華與相貌,另一長樂可有把柄於華家父子,使得華家成為自己的一份力量。

終於經華家父子設謀,金遊龍鋃鐺入獄。此後,不知是街頭百姓,還是行俠遊客為了曾經稱有“青天大人”的金遊龍一家報仇,最終華家父子死得灰飛煙滅,了無蹤跡可尋。

李旦細聽完李隆基的講述,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但他思索片刻後問李隆基:“那金家的千金金詰敏呢?你知道她在何處?若是她有生還,定會還她一個清白。”

李隆基見李旦說話時很是認真與真誠,謊說是此次出遊時遇到,不然自己也不能查出華家謀害金家的水落石出。

“那好,那好。”李旦欣喜,終究在自己即將退位之時了了一樁冤案。

“依你口中之述那金家千金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朕到有一想法……”

正當李隆基說完坐下喝茶之時,耳中似飛進一直蚊子攪得他心裏亂顫。他喝的茶差點都噎到了,抬起頭驚恐地望著李旦:“父……父王有甚想法?”

李隆基隻見皇帝李旦甩甩衣袖,掠掠胡須,慢條斯理地說道:“擇日不如撞日,就在你登基之日舉行大婚,把金家千金納入宮中做你妃子,你說可好?”

不……不是吧!

任李隆基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父王竟然會出這樣的計策。每當李旦口中的一個字蹦出,李隆基的心就好似一支支利箭穿膛而過,心中涼透。

還沒完,李旦沉默片刻又是說道:“你納金詰敏入宮,一可昭雪金家之冤,二可為其獲榮華富貴,她不是該感激你嗎?”

李隆基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父王竟然會生出如此的計策,叫他如何是好。思來濾去,最也隻能這樣做了。

李隆基放下茶杯,走到李旦案前跪下,語氣裏帶著不屑與討厭語重心長地說道:“父王,您可有所不知,此女人在他人眼中如是鳳凰般高貴,可自小與華家公子華碩從幼青梅竹馬,至華碩死都聽聞與此女糾纏不清。孩兒日後做這一國之主怎可娶一不清不楚的女子作為妃子呢?”

見李旦思索,李隆基接而說道:“為了日後孩兒不落他人口舌,一國之主不受朝臣鄙視,還請父王收回金口?”

終於李旦還是收回了承命,考慮到大體統,最後隻說句:“好吧,朕就把此話題結束,你我好好商議一番一國之將的事。”

見李旦這般,李隆基心中的石頭落下。

古代的宮廷之爭如是日出,有升有落,李隆基不想把金詰敏卷入後宮的風波。一麵不想辜負了今朝對武桂的誓言,另一麵不想金詰敏落入後宮不能得到自己的真心,最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含冤死去。李隆基雖是現代的人,腦海中保有清醒的認知,可自古人心難測,自己又不是聖人,怎可明知每個人的思想呢。

說金詰敏有不清之事,實屬借口一個,李隆基隻能在心裏默默祈禱金詰敏能夠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李隆基把一國之將的選拔定為了六月七,也就是所謂的武舉。他把先前出遊遇到的張燁,如今的張知遠重重向李旦提起。

從李隆基口中李旦得知張知遠武藝精湛,文貌雙飛,是一難得的人才。可口述歸口述,一國統將豈能兒戲,李旦還需考驗張知遠的忠心,畢竟交於他的可是一央央大國的兵將,若有二心豈能君主安心。

“依你提議,朕都答應你,你先些回去歇著,過幾日的登基可是大事。”

商議決定後,李隆基臨走時李旦關切地說了這麽一句,李隆基唯好回道:“請父王放心。”

李隆基行禮退出李旦書房,回到了自己的宮殿,他認真地布置著一切,隻等太平公主這隻老狐狸自己往裏鑽了。

日落西山,天邊祥雲幾朵,幾日後的六月六定是個隆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