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眼熟

喬氏皺眉:“阿詞,你不要鬧。”

“大嫂,不急,我還想看看旁的。”宋詞笑了笑,隨手拿起攤子上的一串珊瑚手串,問道,“這東西瞧著不像是咱們這邊的東西,不知大嫂是在哪兒淘來的好東西?”

“小娘子真是好眼力,這紅玉珊瑚的確不是咱們這邊的東西,這是我男人前年出海偶然得來,總共不過一壺,我撿了好的穿成了珠子,這是最後一條了。小娘子若是喜歡,一錢銀子也就罷了。”婦人笑眯眯地說道。

“阿詞,大嫂今日沒帶這麽多錢出來,你要不看看旁的?”喬氏臉上浮起幾分赧然,拉住宋詞低聲說道。

宋詞點頭,又拿起一副耳環。

婦人立馬介紹:“這是貝殼做的,是我男人從南邊的海邊上帶回來的,你別看它不值錢,可裏頭的心意最是難得。這副耳環我隻要八文錢,絕對的物美價廉。”

沒等宋詞開口,喬氏就立馬搶著說:“可以可以,一起和那釵包起來吧。”

“大嫂,我隻是隨便看看,您不用急著付錢。”宋詞哭笑不得地拉住大嫂的胳膊,扭頭看向婦人,“這是你男人對你的心意,不是對我們的,這份心意我們怎麽好霸占呢?倒是這位大嫂您每一樣貨品似乎都與你男人有關,怎麽就都舍得拿出來販賣?”

“窮苦人家怎麽不都是為了討口飯嗎?我男人的心意雖是難得,可到底不能填飽肚子。”婦人笑了笑,“小娘子瞧著像是新婚不久,不能明白小婦人的想法倒也正常。兩情繾綣時,自然想不到來日柴米油鹽的艱難。這日子怎麽過都是看你們如何生活,小娘子往後的日子還長,想必自然能夠領會一番這喜怒哀樂的許多變化。”

宋詞點點頭:“大嫂的男人在南邊做工,可聽大嫂的口音卻是打北地來的吧?為什麽大嫂如今會在清泉鎮擺攤?”

婦人臉色微變,再開口的時候就有了幾分遲疑:“小娘子看首飾看便是了,怎麽還打聽起小婦人的來曆了?”

“沒什麽,隻是覺得您口音親切,所以這才多問了兩句。”宋詞笑了笑,“就這對耳墜吧,幫忙包起來吧。”

婦人狐疑地瞥了她幾眼,到底還是動手包裹。

“對了,大嫂可認得京城鎮國公府的人嗎?”

“嘩啦——”一聲,婦人手裏的扇貝耳墜便落到了攤子那一堆東西裏,一時之間,她手忙腳亂竟是找不到了。

宋詞歎了口氣,抬手將被壓在下麵的那串耳墜自己拿了起來。

婦人緊緊盯著她的臉看了好一會兒,才有些歉意地收回目光:“抱歉,您方才說的我都不知道。”

“是我唐突。”宋詞說著就要去摸荷包,喬氏卻已經將銅板遞了過來。

喬氏說:“嫂嫂說了要送你的,就是送你的,你的銀錢好生留著去過你的日子。隻要你和安謹之能夠過得好,嫂嫂也就安心了。”

“你們姑嫂感情真好。”婦人感慨了一句,又遞了一顆珠子給她們,“這顆單珠我一直沒有想好怎麽用,今日咱們也算是有緣,便送給小娘子了,來日若是小娘子想要做什麽東西,都可以直接來找我,小婦人姓沈,一直都住在清泉鎮的。”

喬氏和宋辭謝過了婦人,走出幾步,喬氏便問:“你什麽時候還知道京城口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