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無所不能王厚土

曹操陣營雖然沒有確定大的方向,但雒陽百廢待興,眾人也不會沒有事情做。安定百姓、開墾土地、開挖河渠、招募訓練士兵、修繕雒陽城,有太多的事情等著人去完成。王垕也忙得腳不沾地,他的“滿腹經綸”也就暫時還沒有施展的空間。

由於王垕之前帶領的曹軍後營都是幹活的好手,曹操便大手一揮,命王垕帶領本部士兵全都轉為半工半農的工程兵,人數定額為八百,專門負責各方攻城建設工作。

王垕直接將麾下這隻工程兵簡稱為八百標兵,反正別人也聽不懂,圖個自娛自樂。

雒陽城大半的工程都少不了這八百標兵的身影。在王垕各種奇思妙想的加持下,八百標兵成為了超人一般的存在,任何難題都難不倒他們。

先是曹洪要求王垕帶兵去搭建他們這些東歸士兵的固定營地,還要平整一塊訓練用的校場。在曹洪看來這項工作就算有其他各營士兵的幫助至少也要大半個月才能完成。

王垕確實沒蓋過房子,但他懂得什麽叫分工合作,什麽叫流水線作業,什麽叫標準化施工。他也根本不需要知道怎麽去搭建營地,那是技術員的工作,他一個工程監理協調上下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在經過第一天的磨合和簡單培訓之後,這項以曹洪為投資方,王垕為監理,沮授為技術總工,五子良將為包工頭的軍事營地搭建工程正式啟動。

人員充足,物料齊備,還不需要給工錢,這麽好的條件兩千年以後都不容易湊齊。

新軍營中士兵居住的房子是半草半泥的草房,軍官稍好也不過就是泥牆高上一尺,本質上還是草房。(將軍級在雒陽城內另有房舍)而且還是那種隻有一個簡易的木門,連窗戶都沒有的草房。

第一天立柱上梁,第二天立牆、屋頂鋪草,建房工作搞定。

校場更加簡單,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在之前的大漢北軍所在地搭建屋舍,場地本就是平整的,除除草就行。一般都是飯後活動時間,王垕一聲令下,小半個校場的草就拔完了。

唯一可能算是有點工程量的也就是木質圍牆了。但在標準化施工、流水線作業和分工段作業三大殺器之下,軍營的圍牆也隻耗費了兩天時間。這兩天正好可以讓草房牆壁上的泥幹一幹。

於是僅僅四天,也就是曹洪找到王垕的第五天,一座可容納滿員十部兵馬的大型軍營就出現在雒陽以北,以至於一些來往雒陽的零散客商還以為出現了什麽神跡。就連曹操得知王垕四天搭建好一座軍營都要親自來雒陽城北親眼看一看才敢相信。

王垕的名聲立刻就在雒陽傳開,很快第二項工作主動上門。

獨眼將軍夏侯惇正帶領幾十萬屯田兵趁河水開凍和春耕前的短暫時間趁機梳理荒廢的水渠,但隻靠他們很可能無法在春耕前疏通好全部水渠。這時雒陽城北一夜起了一座軍營的傳聞傳到夏侯惇耳中,他便找到老大曹操,要司空府掾屬王垕去幫忙。

王垕也不懂水利工程,但隻是簡單的疏通淤塞應該不算太難。在實地考察兩天後,王垕給出了兩套方案。

第一種還是傳統的幹式作業,先將河道隔開,排水後用人力將淤泥挖出。王垕隻是將流水線作業法書寫成書交給夏侯惇使用就讓這個傳統方法提高了將近兩成的效率。

第二種則是王垕帶著八百標兵實驗了五天才研究出的新方法,這也幸虧王垕的八百標兵中有相當數量的工匠,能夠隨時實現王垕一些不太誇張的想法。這個方法可以用於水流速度較快的河渠,且不需要隔離河道。

具體方法是將兩條小船用木板連在一起成為雙體船,再在兩船之間的空隙加裝一個由木質齒輪帶動的巨大扇葉,扇葉沉入水中,連接扇葉的主軸可更換不同長短以適應不同的河床深度。工作時在岸上將連體船用繩索固定,測量好河床深度,下放扇葉,由四個人轉動搖把帶動齒輪,齒輪再帶動扇葉轉動將河床底部的泥沙揚起,泥沙自然就跟隨水流流動到了下遊。

兩種方法剛剛交給夏侯惇使用,八百標兵又被派往幫助修繕城內各官員府邸。

這次王垕就要好好研究一下了,畢竟這也關乎他的居住權。

雒陽這幾天本就倒春寒,房子還四處漏風,王垕早就想推到重建了。

經過實地考察,王垕帶著八百標兵在雒陽城西北的瀍水河畔建造了一座磚窯。

早在周朝,中國就開始大規模應用磚木結構建造房屋。到了秦始皇一統六國,更是大規模燒製磚石用於建造宮殿,傳說中的阿房宮就是青磚鋪地。

王垕選擇在河畔建造磚窯就是因為燒製青磚需要用水冷卻。現代大規模使用的紅磚是使用風冷的結果,本質上和青磚是同一種東西,但是沒有青磚好看。

磚窯由王垕培養的工藝人員管理,王垕和沮授會不時前往檢查工作。人手不足可以直接找荀彧要,磚窯工作累,工人主要由隸臣充擔。至於八百標兵,則開始在王垕的帶領下修繕雒陽城內各官員府邸,從司空府開始。

還是老一套,分工合作、流水線作業、分工段作業,這次王垕還加上了績效考核,每天工作效率排名前三的工作組可以得到一頓肉食的獎勵。肉食的來源則是王垕命人在瀍水上遊下的一套漁網,每天能收獲大魚百十斤。

為了能吃到魚,八百標兵的積極性被全部帶動起來。在這個年代,和大頭兵談理想還不如一頓肉來的有效。王垕有很多想法急需實踐,但他知道急不得,因為沒有大量的人手,沒有曹操的授權,他的想法就無法真正實現落地。想要讓別人重視,他就需要先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而且完成的要好,要遠超這個時代人的固定思維。幾個月的行軍中他製造的快速浮橋、連環船、冰橇是如此,來到雒陽之後的一夜城、雙體船也是如此,這次的房屋修繕也必須如此。

於是王垕拾起了自從高考就扔到腦子中不知哪一塊的化學,研究起了簡易水泥。還好王垕知道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粘土,似乎可能還有礦渣之類的東西,就是配比和製造過程不太清楚。

這時十幾年應試教育帶來的好處就顯露出來了,成係統的記錄和對比試驗能夠大幅度減少研究過程,隻過了五天,王垕便研製出了簡易水泥。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運氣成分,最主要功勞來自洪烈。

王垕隻是在胡亂配比,卻不知簡易水泥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燒製。還是洪烈有一次將少量配比過的石灰石粉和粘土粉送入磚窯燒製,得出一種類似於水泥顏色的幹燥泥筷,王垕才想到似乎聽到過燒製水泥什麽的詞語,徹底找清了工作方向。

從這之後,王垕更加重視對洪烈的培養,時時帶著洪烈,基本上是幹什麽工作就教洪烈什麽知識。再加上已經教導洪烈的那些基礎知識,小洪烈的成長速度也是驚人,在後期的建房過程中都能夠根據施工數量計算物料消耗了。有些士兵直接稱洪烈為小先生,可把洪烈給美壞了。

王垕發現這件事後認為孩子還是太閑,開始每日給洪烈預留大量的家庭作業,可把孩子給“高興”壞了。

有了水泥和磚窯產出的大量青磚,人手不夠還能找荀彧要,於是僅僅十五天時間,王垕便就將司空府、尚書台、各官員府邸修繕一新,還在荀彧的不斷提醒下將南宮的黃龍殿修好了。劉協一大家子幾百人終於不用再擠在壽安殿一個房子中了。

這段時間,王垕每日往返於磚窯、工地和司空府,要管理磚窯,協調修繕房屋,要幫助郭嘉、陳群處理司空府政務,還要抽空將《急救論》、《疫病論》、《傷員照料標準化規則》、《流水線作業法》等書全都寫出來,再加上滿寵不時的找他詢問法律相關的問題,王垕真是恨不得自己會分身術。

但忙碌總是會有收獲的,隨著一連串書籍的問世,王垕在雒陽名聲大振,最後竟有了一個無所不能王厚土的諢號。結合他這一個多月連續高效完成各項工作的事跡,就連荀彧都專門上書要求漢帝劉協和曹司空表彰王垕。

曹操立刻給王垕封官,原職不動,還是司空府掾屬兼軍師校尉,又兼了一個議郎的官職。要知道曹仁就是以議郎的身份兼廣陽太守同時領導虎豹騎的。這個身份本身就是大漢的中級官員,雖然官軼隻有600石,但可以參預朝政,是個極其清貴的職位,在後世的九品中正製中最差的時候議郎也是五品上的官職。

升官了王垕當然高興,但隨之他發現自己的工作居然又多了。除了磚窯和司空府的工作,他還被荀彧的尚書台拉了壯丁,要求他對司隸的重建工作給出自己的建議。

王垕本就想找機會和荀彧商討一下,這次更是隨了他的意。於是他白日利用工作之便頻頻谘詢沮授、郭嘉、陳群、滿寵乃至五子良將等人的相關意見,晚上回家看著洪烈寫作業的同時,也開始琢磨怎麽給荀彧提建議。

就在春耕如火如荼在洛陽盆地展開的時候,王垕終於寫完他的這本《司隸發展規劃並人才改革、軍製改革書》,上交到尚書台。

完成了一件大事的王垕隻覺得一身輕鬆,後麵就是等著荀彧來主動找他了。

又過了幾日,王延年和趙撲回來了,王垕在漢末的親人也隨著他們一同來到了雒陽。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漢代軍製一部兵馬大概有一千人,主官可以是校尉、都尉、中郎將,隻是名稱不同,地位也略有不同。但到了更高的將軍級,一般情況手下就會有兩到五部兵馬不等。像前一卷五子良將那種每個人手下隻有幾百的情況隻是個例,屬於劇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