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八千地蠻兵

在沙大同的認知當中,蠻人,包括塞外的胡人等,都是受漢人鄙視了,都是不被漢人所重視和待見的,這一點,甚至於在包括整個大漢天下裏所有人的認知當中,都是這般認為的。

因為大漢自高祖立國四百餘來,再往上數的先秦,春秋五霸七國爭雄,甚至於再往上追溯到夏,商之朝,也從來就不曾有過蠻人當政的時候。

幾乎在所有人的認知當中,蠻胡,就是要低漢人一等的存在。

如今,五溪蠻裏能得蘇策這位正經的武陵太守看重,互通有無,並且蘇策還承諾到以後,還會大開蒙學,傳授經書,生產耕種之法等,這由不得不讓沙大同開心,大感眼前這位年青的太守是個大大的好人。

蘇策,真的是個大大的好人嗎?其實,也是不盡然。

蘇策,無非也就是仗著個先知先覺這一點,來占些曆史的便宜而已。

自光和年間開始,大漢朝就已經開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特別是至光和五年,光和六年這兩年間,大漢十四州之地,更是有大半以上州郡皆是災情嚴重,朝庭又無力救援,倒至死傷百姓者無數。

到了中平元年,張角三兄弟又裹挾大漢八州之地而掀起了黃巾之亂,天下大亂,為黃巾裹挾的百姓,足足過了數百萬之數,這數百萬人,但黃巾起義確是敗了。

這數百萬淪為叛財的黃巾軍,到得最後能活下來的又有多少?然而,這些隻是開始。

接著的是諸侯爭霸,再就是魏,蜀,吳三國爭霸,連綿爭戰不休,天下百姓,十室九空,人口銳減無數倍。

但,這些都隻是漢人的銳減,一直窩居在深山老林當中,一直不被漢人所看中的諸多蠻人們,他們的人口確正在逐年的增長起來。

而因著蠻人們那惡劣的生活環境的關係,他們的步兵,絕對是最為優質的兵員,這也逐漸的讓這些蠻人們受到當政者的關注。

於是,先是由劉備請馬良說動後來的五溪蠻王沙摩柯,領著整個五溪蠻部落而加入了劉備的大軍中。

接著是吳國的孫權,遣都督陸遜以剿撫相結合的方法,收得江東吳越蠻百萬人口,再到後來,蜀國丞相諸葛亮,七征雲南而盡得蜀中南蠻孟獲的效力,從而讓地狹民困的蜀國,靠著這些蠻人的支持,從而讓諸葛亮六出祈山征魏國,後來的大將軍薑維數征魏國都不至於讓蜀國無兵可用。

蠻人到後斯的受關注程度以及他的重要性,如此可見一般。

而此時的蘇策所行,也不過隻是先於諸人一步而已。

當然,可以說,蘇策這一次上玉壺山,會見五溪蠻,是相當成功的,其所得到的收獲,超出了蘇策原本的預計,足夠讓蘇策偷著樂的。

隻要熬到來年開春,冰雪融化後,坐等著玉壺山上的五溪蠻們送下一車車的石煤出來,然後再由蘇策尋到合適的買家,轉手賣出去,以換取足夠的糧食。

如此一來,隻要交易上三五次,等蘇策手頭上有著足夠的餘糧之後,蘇策就會開始著手招收各地的流民以開墾武陵郡中諸多荒地,或者施粥鋪以收攬民心,提高蘇策個人樂善好施仁政,心懷百姓關愛百姓的名聲,收取名望以待諸多有才有誌之士相投,或者發展整個武陵郡,從而為蘇策吞並整個荊襄九郡,甚至於爭霸於天下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的一句話,就是要有糧食在手,有糧就有人口,有人口自然能發展得起來。沒糧沒人,一切都隻是空談。

而此次上玉壺山最讓蘇策在意的,無非也就是那八千地蠻兵了。

蠻族,因為生活條件的艱辛,蠻人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從而造就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強悍身體。

他們可以視山林溝壑之間如履平地。

他們可以靠著一雙肉腳,日夜縱橫疾行八百裏而不會累倒,

他們個個力大如牛,雙目如鬥,因為常年獵食肉食的關係,而不會有漢人中常見的夜盲症。

他們因為常年的生存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之下,生死搏殺數不勝數,所以,他們隻要一成年,就會是一群最優秀的士兵,對待敵人,狠,辣,毒,準,而一擊必殺,從不留後患。

這是他們無數次與野獸搏殺後而得到的寶貴經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了下來,彌足珍貴。

蠻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步卒,這就如同幽,涼二州裏的騎兵一樣,這是被環境逼迫而改造成的一種近乎於天生的一種天賦。

而這一次,選擇跟隨於蘇策下山的八千地蠻兵,確正是由五溪蠻小蠻王沙摩柯帶隊,跟隨於蘇策下山。

沙大同兒子有很多個,但是,最為出色的確唯有這沙摩柯一人。

若是沒有蘇策,沙大同或許會讓沙摩柯重新的走上諸多蠻人首領們走過千百次的道路。

捕獸,搏殺同族,然後以絕對的勇力而從諸多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成為新的蠻王。

但如今,確因為有著蘇策這位漢人太守的到來,從而讓沙大同改變了這一決定。

他讓沙摩柯隨著蘇策下山,去漢人的城市裏,去學習他們的文化,學習他們的知識,造福於整個五溪蠻。

畢竟,學到手,在自己手上的東西,才算自己的,憑蘇策這等一個盟友的關係,沙大同並不信任於這種完全靠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關係。

而當八千地蠻兵,在蘇策的帶領下,浩浩****的開近臨沅城外的時候,整個臨沅城,已經是變得一片大亂。

如今,太守不在城內,臨沅城,雖然做為武陵郡的治所所在,但裏麵已經沒有什麽富家大戶在這裏生存,都是些已經麻木不仁的平頭百姓,誰也不會想著要去組織私兵去抗衡於這八千地蠻兵。

而更為主要的一點是,蘇策剛來到這臨沅不久,就已經帶著親隨偷偷地入了玉壺山去會盟五溪蠻去了,臨沅城內,根本就沒有一個當官的。

臨沅城東營裏那被蘇策帶回來的一千餘兵馬,因著營中沒什麽像樣的大將,平常也都是蘇策自己兼領著,而如今,這八千餘蠻兵突至,東營裏的一千餘兵馬沒有了蘇策這領頭羊,此時早已經是變得一片大亂。

萬幸的是,還好並沒有什麽太糟糕的事情發生,待得蘇策領著八千地蠻兵入城之後,由蘇策這位正經的朝庭欽封的武陵太守出麵,臨沅城內的混亂,隨著蘇策的一條又一條的命令傳了下去,隻小半個時辰,臨沅城就又恢複了原本的平靜。

隻是在這份平靜當中,確因著蘇策領著這八千地蠻兵的強勢注入,而讓這原本平靜的臨沅城內暗藏著一份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