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捷報來,心思動

長安.太極宮!

隨著北方戰事接連傳來捷報,長安城內的氣氛也微微有些變化,這讓壓抑已久的廟堂和江湖再次迎來了久違的喜悅。

朝堂之中,大唐的臣工們個個欣喜若狂,這次雖然沒能重創突厥,但是也讓他們受到了一些教訓,一掃幾個月前渭水之盟的恥辱。

江湖之遠,大唐的百姓一個個得知消息後也都趾高氣揚,大呼陛下萬歲!

這不僅僅是因為朝廷的大軍打了大勝仗,更重要的是,王師打敗的可是突厥大軍。

不管是朝堂還是江湖,所有人的記憶都還定格在幾個月前的渭水之畔。

誰也沒有預料到,就在幾個月前,堂堂大唐帝國竟然被人打到都城之外四十裏的地方,就連陛下都不得不和對方簽訂一個城下之盟,可以說憋屈極了。

幾個月前的武德九年,或者說貞觀元年,李世民剛剛在玄武門把自己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幹掉,還把自己老爹李淵逼得退了位,正興衝衝地要登基呢!

結果登基大典才結束,李世民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下龍椅的滋味,突厥的頡利可汗帶著二十萬大軍南下了。

不僅南下了,一路勢如破竹!

雖然李世民派出了勇將尉遲敬德在涇陽取得了小規模的勝利,但還是無法阻擋大軍的南下,最終頡利可汗的大軍抵達到了長安城四十裏外的渭水北岸。

這下李世民也沒心情過什麽皇帝癮了,不把頡利的大軍解決了,大唐可能都得完了。

李世民這也算是現世報來得快了,不是他這出玄武門之變的話,頡利可汗也不會因為聽說唐朝權力交替而跑過來撿便宜,偏偏這個時候唐朝因為王朝初立,難以聚集起足夠的力量來進行對突厥的作戰,這個時候一個不小心,好不容易南北一統的中原大地又要重現南北朝時代的亂象。

不過李世民到底是千古一帝,才略和膽識都是一等一的,他知道這時候的長安,兵力空虛,即便是據城而守,也未必擋得住對麵的二十萬控弦之士。

且各地的軍隊匯集過來需要時間,他決定幹一件諸葛武侯曾經幹過的事--空城計。

於是乎,李世民帶了高士廉、房玄齡等六個大臣來到了渭水南岸,和頡利可汗隔著渭水遙遙相望,大罵頡利可汗背棄盟約,完全沒有兵臨城下的惶恐。

都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李世民作為皇帝,能夠以身犯險,這讓野心勃勃的頡利可汗心裏也開始打鼓了。

他本來就是打算來唐朝打個秋風,現在沿途的城鎮劫掠下來的收獲已經讓他心滿意足了,他對打下長安這種硬仗興趣不大。

而且看李世民的陣勢,估計也不好打,說不定大半兵力就折在這裏了。

草原不比中原,兵強馬壯者為王,如果損失了太多兵力,那自己這個可汗還是不是可汗就很難說了。

最後還是選擇慫了,決定帶著好處走人的頡利可汗兩天後在渭水和李世民斬白馬為盟,隨即帶著大軍回撤,並且在之後給李世民獻上了三千匹戰馬和萬隻羊。

按道理說,李世民這次渭水之盟已經算是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了,不僅逼退了頡利可汗的大軍,還反過來要到了頡利可汗獻出的好處,比起劉邦在白登之圍中不得不把公主獻出去和親不知道強了多少。

但是李世民心裏一點也不覺得滿意,堂堂大唐,被這幫子草原蠻子打到了都城之下,沿途不知道多少城鎮村落遭受了劫掠荼毒,結果卻隻能簽訂了這麽一個城下之盟,實在是莫大的恥辱。

不僅僅李世民這樣想,大唐的朝臣和百姓也都這樣想,所有人都想一雪前恥,於是乎就有了此次出兵。

雖然大家都知道,單憑一次出兵是不可能解決突厥問題的,也不可能讓橫跨幾千裏疆域的突厥滅亡。

但畢竟打了大勝仗,身為大唐子民,誰不為之驕傲!

而且據聽聞,貌似突厥部族有幾個不成器的王子,竟然在打不過大唐情況下,紛紛投誠,使得朝堂迎來了一番小驚喜。

城裏的百姓們也紛紛走上街頭,高呼陛下聖明,這讓宮內的李世民尤為興奮。

雖說李世民極為開心,但在這宮中卻無人能與之分享此刻的喜悅。畢竟自己的兒女妻子,此刻都不在宮中,這讓他多少有些遺憾。

朝會散後,回到有些冷清的書房,李世民不由得念叨道:“這一去也有半月了,也不知道觀音婢現在身體如何了。”

這時,正在向李世民匯報政務的房玄齡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既然想皇後娘娘了,何不親自前去看看呢?”

這話一出,正得李世民心意。

但他畢竟是皇帝,哪能隨便出宮,就算是沒人敢攔著,但也難擋禦史的彈/劾。

尤其現在的禦史頭頭還是魏征那死心眼兒,要是讓他知道了,那還不把他給煩死。

所以,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那怎麽可以,現下雖說萬事皆安,但朕這時常出宮,也不叫回事啊!”

房玄齡見此,便知道陛下心中的顧慮,當然了他更清楚,陛下眼下不過是裝裝樣子,等的便是自己再次力邀,或者是力勸。

這樣一來,即便是真出了啥事兒,他也好甩鍋給自己。

心中也不由暗罵無恥,但嘴上卻說道:“陛下多慮了,正是由於萬事皆安,陛下才應該多走入百姓之間,感受一下百姓內心中真正的想法才是。”

見房玄齡都這般說了,李世民方才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道:“唉,朕也是為了百姓,罷了,便再出宮去體察一下民情吧!”

而房玄齡與李世民這一唱一和,讓一旁的杜如晦頗感無語。

這二人擱著玩啥呢!

不就是想出宮嘛,找這麽多借口幹嘛!

隨即開口道:“陛下,您莫不是又要去那藍田縣陳家莊?”

“嗯,有這個想法,畢竟皇後還在陳家莊治病!”李世民道。

“陛下,臣時常聽聞您說其這陳牧如何厲害,不知可否這次讓臣也隨行,與您一起去見見此人?”

見杜如晦也有意要去見陳牧,李世民自然也不拒絕。

畢竟房杜二人皆乃自己心腹,要是都能從陳牧身上多學些東西,那也不可謂是大唐之幸啊!

就如那房玄齡,自上次歸來,著寫《晉書》那可謂是猶如神助,就連一同與其編纂之人都稱其大才。

紛紛對房玄齡投之以崇敬的目光,所以在勸李世民卻陳家莊的時候,他自己又何嚐不是他自己的想法。

所以,就算是帶上杜如晦也沒什麽!

更何況對於李二來說,這又等於多了一個背鍋俠,一旦被魏征那憨貨聞到風聲,也多了一個頂缸的。

隨後,幾人的商議之下,便再次決定趕赴藍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