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當真是千古名句

一聽到他這話,坐在旁邊的柳舒同,不由暗暗地給趙庸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如此一來,無論他們鬥詩是贏了還是輸了,都可以趁機推掉教授太子讀書一事。

贏了固然是好,可以讓太子當麵去跟陛下言明,用不著他們自己出麵。

要是萬一真的輸了,他們也能以此為由,說太子殿下才學出眾,已經遠勝他們,兩人沒有臉麵再給太子當老師。

雖然說,輸給了一個京都人盡皆知的癡兒,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但也總比日後,一邊要叮囑著他讀書,一邊還要給他當馬騎強多了。

“好,就依你們,若是孤輸了,孤親自去跟父皇言明,讓父皇給孤另覓良師。”

楚墨猛然起身,來到趙庸麵前,直視著對方,冷冷問道:“倘若孤僥幸贏了兩位大人,那又當如何?”

“若是殿下贏了,那就說明殿下的文采,已經勝過我二人。那我二人就親自去跟陛下請辭,讓陛下為殿下另覓良師,免得耽誤了殿下的才能。”

楚墨卻搖搖頭,對著趙庸的胸口拍了拍,嗤笑一聲:“這可不行,孤家很吃虧啊。”

“那殿下以為如何?”趙庸挑眉問道。

楚墨豁然揮手,指著外麵,冷哼道:“今日孤若是贏了兩位大人,那就勞煩兩位大人在各自馬車上放一麵大帆,上麵提上孤今日的詩作,遊遍京都十二條大街。”

“趙庸,三思啊……”

柳舒同有些驚疑。

曾經那個傻太子,真的如傳聞所言頓悟了?

趙庸冷笑一下,回道:“柳兄莫要被這癡兒裝腔作勢的模樣給嚇了,你覺得他真能作出什麽詩作嗎?哪怕做夢,我看也未必夢得到!”

趙庸將柳舒同推到了一邊,對楚墨說道:“就依殿下所言。”

楚墨淡淡一笑,對著身邊的三德子喊道,“三德子,馬上筆墨伺候,孤與兩位大人要各自作詩一首,一決勝負!”

“喏!”

三德子應了一聲,趕緊跑下去差人搬來了座椅,還有筆墨紙硯。

而東宮的宮女,太監聽說傻太子要和大國學士鬥詩,早都把太子殿圍的水泄不通。

“原來是真的鬥詩,太子殿下這是要雄起了嗎?”

“聽說太子夢中遇到了仙人,已經頓悟了,你們別亂說,小心人頭落地。”

……

楚墨三人各自站在一個方桌前,開始揮斥文豪,李謹和三德子在一旁伺候著。

約定時間轉眼既過,三人都停下了筆。

再看那趙柳二人臉上滿是笑容,顯然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時間已到,請殿下和兩位大人各自亮詩!”三德子扯著嗓子喊道。

楚墨本想將自己的詩,留在最後再亮出來,給他們來一個大反轉。

沒想到趙庸卻搶先一步說道:“殿下身份尊貴,還請殿下先亮出佳作吧?”

楚墨來自後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這次的詩作選了唐代詩人李紳的這首《憫農》,本就是道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窮苦辛酸,用在現在的楚國,格外的合適。

“前些時日,孤於夢中去到鄉野之外,見路有餓殍,百姓勞苦,糧食難收,心痛不已,便寫下了這首詩。”

“此詩名為《憫農》,就讓李公公,念給大夥兒聽吧!”

李謹恭敬一禮,清了清嗓子,剛準備大聲念出。

可突然,就頓在原地,眼睛緩緩睜大。

“這……”

眾人不明所以。

趙柳二人見到李謹這副模樣,都以為是楚墨寫得太差,不好意思念出來,遂相視一眼,譏諷一笑。

“李公公,怎麽,莫非是太子這首什麽農寫得太好,讓李公公震驚了?”

“就是,要是真那麽好,李公公何不大聲念出來,讓我等也共同欣賞一番?”

趙柳二人說罷,皆各自偷笑起來。

而門外圍著的東宮眾人,也都覺得傻太子估計是沒希望贏了。

畢竟實力懸殊差距太大!

楚墨臉上冷笑越濃,看了眼李謹:“李公公,不必震驚了,念吧。”

“是……是!”

李謹回過神來,忍住心下震驚,瞥了趙柳二人一眼,“二位大人且聽好!”

隨之,便將整首詩大聲念了出來。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罷,李謹舉著詩作,在大廳裏走了一圈,先是給了那些門外的宮女太監看了一遍,最後才走到了趙庸和柳舒同的麵前。

隻見紙上赫然寫著一首詩,正是楚墨所作《憫農》,並且字跡剛勁有力,筆走龍蛇,沒有幾十年的苦功,怕是練不出這筆風。

這詩還可以解釋為靈感爆發,但字卻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苦功,方能有所成效。

而剛才,趙柳二人並未發現有人為楚墨代筆,這也就說明,不管這首詩是不是他所寫,這上麵的字絕對是出自他之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謹舉著詩,又大聲的念了幾遍。

此刻的他,可謂比楚墨還要更神氣。

若非是知道殿下昏迷醒來後,猶如變了一個人,他根本不敢相信,這首詩,竟是出自殿下之手!

此詩文字雖直白,但情感卻極為深刻質樸,完全和楚皇提倡的節儉相吻合!

若是陛下聽到這首詩,不知道該有多高興!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刻,趙庸和柳舒同一遍又一遍,默默念著楚墨所作的這首詩,一時間震驚得無以複加,直接癱坐在了身後的椅子上。

而在殿外,那些前來圍觀鬥詩的宮女太監,更是一個個若有所思。

他們識字有限,但卻也聽得出來,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東西。

太子府裏的這些太監宮女,基本上都是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若不是窮到沒飯吃,誰會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宮裏當太監宮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