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我是在十三年前有的這個故事的創意,那時我和這個故事開篇所描寫的主人公的境遇相同,在東北的一家報社做熱線記者,每天奔波在一個又一個的突發現場,付出巨大但收獲甚微。
一個深夜,我躺在報社的新聞采訪車上待命,看著滿天的繁星,我突然和搭檔攝影記者說了一句話:“要是哪裏有個算命的,能夠算出明天哪裏有新聞發生就好了。”
攝影記者看了我一眼:“還是別有這種能力好,以你的性格,如果知道哪裏有災難性事件發生,那你一定不是去做報道,而是去阻止事件的發生了。”
沒錯,我就是那麽一個人,總是在采訪時利用自己的能力把事件往好的方向推動,總是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少一些災難,多一些幸運;少一些用手機拍攝後發到朋友圈的冷漠看客,多一些可以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哪怕是敢於大喝一聲的草根英雄。
這本書中,有很多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在經過虛構時間、人物、地點後,我把這些事件融入故事,使得這本小說成了一本披著科幻外衣的現實主義作品。
總書記曾經在文化界的一次盛會上指出,我們的時代需要更多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希望我的這本書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用科幻的手法來記錄這個時代,記錄我們變老的每一天。
本書創作時,也正是傳統媒體特別是報紙正走向沒落的時代。就像我現在供職的報社社長王林先生說的那樣:告別了鉛與火,我們走進了互聯網時代。任何企圖阻止報紙沒落的舉動都是反動的,我們要擁抱互聯網。變革的隻是新聞的呈現方式,不變的是我們對新聞的理解、認識和追求。
沉舟側畔,病木枝頭。希望這本書既是對已經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報紙行業的一份哀思,也是對新媒體時代來臨的一份賀禮。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還承蒙報社同事、著名作家老貓(程赤兵)的大力協助和鼓勵,在此向其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