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改官製
為了鼓勵文人儒士們教學,朱元璋以李希顏為典範,特意升了他的官,以表彰他對皇子們的嚴加管教。在這種氛圍下學習,對朱棣有很大益處,他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再加之他性格與其他皇子不同,使得他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從而受到朱元璋的關注。
皇子們的學習有了保障,朱元璋再次把重點放在江山上。建立大明王朝,很多製度需要製定,上朝後,李善長進諫說:“皇上,新的朝代建立,官製改革刻不容緩。”
看著朝下文武百官朝服穿著參差不齊,分不出大小級別,朱元璋點點頭,看著李善長應道,“改官製、定軍銜以及禮儀的製定,就交由李相國完成吧。”
李善長繼續說,“皇上,蒙古人以右為上,左為下;而我們漢人則以左為上,右為下,不知道這一點是不是應該改過來。”
朱元璋點頭,“應該的,朝中大小事物全按我們漢人的做法進行改革,自此以後,朝中官職均以左為大。”
“是。”李善長退回官列,而他也由右相國改為左丞相,繼續坐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位列百官之首。
李善長與劉基是朱元璋的重要謀臣,李善長負責改官製,劉基也沒有閑下來,他負責修訂大明律例。李善長這個人雖然心胸狹窄,不過善於用智,朱元璋常年在外征戰,李善長坐鎮應天(南京)功不可沒,這也是朱元璋非常器重他的主要原因。李善長心高氣傲,這就給了別人利用他的機會,太常少卿胡惟庸就看準了他這一點。胡惟庸早年跟隨朱元璋起事,曆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等職,一直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官位,不受朱元璋重視,就拿現在的太常少卿一職,也是他奉承李善長得來的結果。所以李善長就是胡惟庸升官的途徑,沒事隔三差五就去丞相府(之前是相國府)巴結李善長。到目前為止,李善長已收了他不少好處。當然了,賄賂他人,需要自己有資本,所以下麵的人找胡惟庸做事,胡惟庸就獅子大開口,他的原則就是“有錢好辦事,沒事免談”。
李善長也是一追求完美之人,就官袍訂做一事,他想了好久,既想穿起來輕便,又想看起來美觀。他的心腹李彬給他找了以往各朝的官袍樣式供他參考,他自己又請了許多畫師繪製官袍的圖片。
一天,李善長正在書房看畫師繪製的圖片,胡惟庸入丞相府求見,李善長沒有心思理會他,正想讓下人打發胡惟庸走,不過腦子轉了轉,心想既然來了,見一見也好,可以讓胡惟庸為改官袍的事情出出意見。
胡惟庸照例拿了許多“見麵禮”,李善長毫不改色的把“見麵禮”收於囊中,然後伸手示意胡惟庸走到桌子旁邊。
李善長指著桌子上的圖片說,“這是各個朝代的官袍樣式,你看看覺得哪朝的官袍既輕便又美觀。”
胡惟庸趴在桌子上瞧了一會兒,挑出幾張圖片跟李善長說,“丞相大人,臣覺得漢朝的衣服最華美,長袍加身,有一種貴氣,可惜的是太累贅,行動起來很不方便。”
“嗯,然後呢?”李善長問。
“至於輕便嘛,臣認為可以效仿宋朝的官袍,雖沒有華貴氣質,但也不失體麵。”
李善長舉著這兩朝的圖片看著深思,靈機一動,隨後對著門口喊道,“快傳畫師!”
當李善長把最後定下來官袍樣式的圖片讓朱元璋看時,朱元璋不解,指著胸前的空白問,“這是什麽意思?”
李善長躬身,“皇上,聽臣慢慢講給您聽。”
朱元璋點點頭。
“首先,官袍要輕便,這一點我參照宋朝官袍製定出了一個大概,至於胸前的那些空白,則是用來為官袍添加圖案,這樣就可以根據圖案異同來區別官位等級。圖案有多種選擇,比如鳥類,鳥類也有貴賤之分,就如龍袍代表的是帝王一個道理,看起來一目了然,並且另外臣還修改了官帽,這種官帽是古今以往最輕便的。”
朱元璋把圖樣拿在手裏看了又看,覺得還可以,也挺有創意。李善長把另外一張圖樣交給他,衣服上的龍紋告訴朱元璋是龍袍,不過最惹人注意的是龍袍上麵金燦燦的皇冠。
看到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李善長知道,自己又立大功了,心裏不由暗暗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