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陳友諒稱帝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這一天,伴著嬰兒的啼哭聲,朱棣來到了這個世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喜得貴子,朱元璋很是欣喜。可是,朱棣出生沒多久,軍中來報,說陳友諒要進攻太平。這讓朱元璋一驚,如果太平被破,那麽陳友諒接下來就會攻打應天府。於是朱元璋把新兒交給妻子,便匆匆與大將們商議對策。

但是來不及救援,最後太平被破,陳友諒占領太平。

陳友諒搬師回營,剛坐定,有士兵進來,說徐壽輝要召見他。聽了,陳友諒眉頭一皺,隨後揮手讓士兵先下去。

站在陳友諒身側的大將鄧克明看了陳友諒一會兒,然後走近他兩步說:“大帥,您何不獨立?”

陳友諒斜著眼睛看他,哼出,“獨立?”

鄧克明俯首回道,“是啊,以大帥您在軍中的威望,隻要震臂一呼,肯定讓他徐壽輝俯首稱臣。”

陳友諒沉默不作聲。

鄧克明繼續道,“江山是大帥您打下來的,徐壽輝隻不過是個幌子,如今大帥已收服了人心,那還聽命於他做什麽呢?”

陳友諒冷笑,“哼,我會怕他?”

“那麽大帥的意思……”鄧克明躬身揣測。

陳友諒伸出一根手指,要鄧克明走近他,然後他俯在鄧克明耳邊嘀咕一番,稍後鄧克明明白了,隨之點點頭。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領袖,是陳友諒一幹等人的舊主,想當年剛起義的時候也算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元末時期,朝廷腐敗,各路農民軍紛紛起義,朱元璋與陳友諒分別投靠了不同的領袖。到現在,朱元璋與陳友諒二人已經由小人物升到大元帥級別,各事其主,他們互相鬥爭的同時又一起對抗元軍。

陳友諒攻破太平,本應該向徐壽輝複命,可是他卻班師回營,駐紮在太平城裏,於是徐壽輝這才特意派兵召見陳友諒。

有野心的陳友諒與大將鄧克明商議後,派部下偷偷潛進采石,趁徐壽輝不注意,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當場殺了徐壽輝,徐壽輝的部下歸陳友諒所有。

殺掉徐壽輝後,陳友諒稱帝,建立元末大漢政權。

陳友諒稱帝的消息傳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身邊的近臣建議他效仿陳友諒,殺死小明王韓林兒,然後自己稱王獨立。朱元璋沒有接受,說時機還未成熟。

到這個時期,戰局分成幾股勢力:一是元軍;二是以陳友諒為首的大漢政權;三是以朱元璋為首的起義軍;四是以張士誠為首的地方割據勢力;五是其他起義軍。

張士誠早期也是起義軍領袖,到1360年,雄踞江浙一帶。江浙一帶人傑地靈,非常富有,百姓不愁吃穿,除了地域上的優勢,這與張士誠的領導也息息相關。

張士誠為人忠厚,在軍隊裏以德服人,很受眾將士與當地百姓的愛戴。

陳友諒一直把朱元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自稱帝以後,就開始部署攻打應天的計劃。隻是朱元璋善於用兵作戰,陳友諒不敢貿然進攻。

一日,大殿內歌舞升平,陳友諒無心娛樂,讓歌姬退下。

身邊的謀士看出陳友諒心思,上前進諫,“陛下,是否還在為攻打應天的事情發愁?”

陳友諒看著謀士反而問,“你且說說以我們的兵力可否打勝這場仗?”

謀士低著頭想了一下說,“我大漢兵力雄厚,軍隊人數遠在朱元璋之上,隻是……隻是那朱元璋是陰險狡詐之人,經常不按常理出牌,所有這場仗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勝出。”

陳友諒點點頭讚同,“嗯,言之有理,這也是我所擔心的。”

想到雄踞江浙一帶的張士誠,謀士建議陳友諒說,“陛下,不如我們與張士誠聯手攻打朱元璋,這樣可以增加勝算。”

“張士誠?”陳友諒思忖了一會兒,看著謀士問,“張士誠一直與我們為敵,他會同意聯手嗎?”

謀士暗暗笑了下說:“張士誠不但視我們為敵,也視朱元璋為敵,隻要我們誠心與他合作,應該可以說服他。”

“你有把握?”陳友諒追問。

謀士躬身,“張士誠是憨厚之人,有勇無謀,臣有把握說服他。”

“好,”陳友諒大喜,“此事就交於你去辦。”

“是。”拜別陳友諒,謀士退出大殿。

三日後,在鄧克明將軍的保護下,陳謀士順利抵達江浙,然後再以合作為名進入張士誠的守地平江。張士誠很好客,對來使很友好,大擺宴席款待陳謀士和鄧克明。

看過表演,張士誠的大將李伯升舉杯向對麵的鄧克明敬酒,自己先幹為敬,之後便進入正題。

李伯升問鄧克明,“鄧將軍此來我們江浙究竟所為何事啊?”

鄧克明看向陳謀士,然後再看著坐在首位的張士誠說:“此次前來與張大帥商議一起攻打應天之事。”

張士誠聽著,沒有答話。

陳謀士對著張士誠雙手抱拳,說了一些恭維的話,但是張士誠依然不作聲。

見張士誠沒有反應,鄧克明暗暗蹙眉,被李伯升瞧見,李伯升笑說,“陳友諒一直與我大帥為敵,這次前來談合作之事,恐怕別有居心吧?”

陳謀士搖頭,看著李伯升說,“並非李將軍所想,我們這次來是非常有誠意的。”

“我為什麽要答應你們?”一直默不作聲的張士誠突然插話。

陳謀士心中一喜,慌忙把注意力集中在張士誠身上,他說,“大帥,早前各路起義軍反元的目的就是因為不堪元軍壓迫,為解救百姓出水深火熱之中。而如今,朱元璋生性多疑,殘害忠良,對守地百姓實行暴政,有違當日起義目的,這樣的領袖與元軍蠻子有什麽兩樣?這次陛下與大帥聯合,實屬征討蠻子的正義之舉。”

“哼!”張士誠冷哼,“陳友諒也非善類,他殺舊主徐壽輝稱帝,忘恩負義,豈不是與朱元璋一樣有違正義嗎?”

陳謀士雙手抱拳,“大帥有所不知,舊主徐壽輝自認為勞苦功高,端坐高位、荒**好色,做事有失原則,陛下殺之,是眾將士的意願,陛下也是為平民憤,不得已為之。”

“當真如此?”張士誠有所懷疑。

“確實如此。”陳謀士回答的鏗鏘有力。

“也罷,”張士誠揮手,“我暫且相信你一回。”

陳謀士躬身,“謝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