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在報社工作多年,我也混成老油條,接到陪同采訪一個台灣老奶奶的任務,想都沒想就找借口推拒。兩岸剛開始交流的時候,大陸情況確實不如台灣,我看多了退伍老兵滿懷希望而來失意而歸的情形,聽多了指責斥罵,煩不勝煩,如今長沙的發展一日千裏,也談不上高攀他們,何必巴巴去討好。

社長似乎知道我的小心思,專門找我去談話,說這位叫胡湘湘的老人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解放前去的台灣,看過我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五周年寫的專題報道,非常感動,指定由我來完成。

“她身體一直不好,沒辦法成行,最近又檢查出是癌症晚期,這次拚了命也要回來,一來是想說出自己經曆的那段慘烈往事,二來要求葉落歸根,把骨灰撒到嶽麓山上。小胡,我相信你會感興趣!”

社長這番推心置腹的話真正讓我動容,關於長沙的那段曆史,我其實也略有所知,一直深懷敬畏,我爺爺就是在長沙陷落時戰死,所以當初報社要做專題,我一改往日的憊懶,不眠不休做了大量準備,終於爭取到這個任務。

那些日子,我猶如在地獄裏走了一遭,一看資料就淚流滿麵,采訪老兵之時經常情緒失控不得不中斷,半夜驚醒哭醒無數次,簡直生不如死。

好在丈夫和女兒都很支持我,陪我度過那段無比煎熬的日子,做完這個報道,我心力交瘁病倒,足足休息了一個月。不過,我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那些天的報紙脫銷,讀者讚揚評論的電話信件不斷,令我得到莫大的安慰。

那是我多年來最有意義的工作,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太平盛世,人心浮躁,我們更需要一種精神。

回到家,我把社長給的簡短資料和以前所做的報道掃了一遍,心裏有了底,趁著老人沒來,一家三口去嶽麓山好好玩了一天,享受這難得的清閑時光。

自從前兩年嶽麓山修繕了抗戰遺址並向遊客開放,嶽麓山就成了女兒最愛去的地方,因為這裏的第73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長眠我們的親人,孩子有由衷的自豪感,老師曾經“告狀”,提到嶽麓山,女兒總以“我太外公的嶽麓山”為名,讓人哭笑不得。

從嶽麓山回來,我立刻收到指令:稍做準備,第二天去黃花機場接人,老人不喜歡吵鬧,隻有我一人陪護,以後和她同吃同住,直到采訪完畢。

掛了社長的電話,我頓時冷汗如瀑,要是老人有個三長兩短,我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

我剛想打給社長,電話又響起來,這回是個男子彬彬有禮的聲音,“胡小姐,你好,我是你這次的采訪對象胡湘湘的兒子顧念親,長眠於故土是母親最後的心願,我隻得盡力滿足。你放心,我另外安排了陪護跟著她,一有狀況就會處理。還有,我看過你的文章,你盡管聽我母親講故事,我敢擔保,你一定不會失望!”

他頓了頓,輕歎道:“我喜歡你反複強調的那句話,我們可以原諒,但是決不能忘記!”

我鼻子一酸,即使他看不見,還是重重點頭道:“請放心,顧先生,我一定會好好聽故事,好好照顧她!”

“謝謝!”他突然有些哽咽,“胡小姐,一切拜托你了!”

把電話放下,我產生莫名的沉重之感,幾乎一夜沒睡。第二天,我帶了簡單的行李按時來到機場,因為太過緊張,秋高氣爽的天氣竟然出了滿身大汗。

飛機到了,廣播還沒停,一個精神矍鑠的白發老奶奶大步流星走到我麵前,微笑著朝我伸出雙臂,用純正的長沙話柔聲道:“你好,我就是胡湘湘。”

我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