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理宮務皇帝振乾綱 清君側敏中遭黜貶

這都是太後方才叮囑秦媚媚的話,其中偶有文言,也都是載在聖祖宮訓裏的言語,外人聽著有點別扭,但太監們卻都覺得滿順溜。待秦媚媚說完,眾人一齊叩頭道:“奴才們遵懿旨!”秦媚媚自己也就跪了。

乾隆站著“恭聆慈訓”了,徑自就座,大殿中頓時一片寂靜,微聞他衣裳窸窣端杯啜茶的聲息。許久,乾隆才放下杯,也不叫起,說道:“昨日,福彭郡王進來述職,說是不見了王恥。王恥去哪裏呢?在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他已經瘋了,瘋得認不出人了。還有王義、王信、王廉、王禮他們,是在長白山老林子裏頭監管炮製人參,見了內務府的人,苦苦哀求‘賞件老棉襖搪寒’。冰天雪地裏頭侍候差使,前頭畢竟跟過朕的人,因此有旨,每人賞一件老羊皮袍,夥食上頭高粱米飯管飽。”

仿佛一陣冷徹骨髓的風突然襲來,所有的太監都打心底裏一陣顫栗。他點的這五個人,都是紅透紫禁城的近身內侍,太監們欣羨媚迎的位分,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傳言說“出差”去了。原來是這麽一份差使!

“他們現在依舊是奴才,當初也是奴才。奴才和奴才裏頭也是三六九等!”乾隆的話輕鬆得像茶館裏頭和茶房說話,“為甚的這邊錦衣玉食,淪落到那般地步?不為丟杯打盞,不小心失落了靴拔子。朕以仁治天下,從不為小事輕忽人命——他們犯了祖宗家法,導引主子為非,傳謠造謠給主子臉上抹黑!”他一手據案,一手扶著椅把手,凶狠的目光掃視著殿宇,“現在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他頓住了。在可怕的死寂中,人們都覺得頭皮一乍一乍,伏在地下平滑的金磚上豎著耳朵,瞪著驚恐的眼睛聽乾隆“訓誨”。

“太後的懿旨裏說的明白——難保沒有!”乾隆言詞倏地變得異常犀利,“什麽叫國家?朕即是國家!什麽叫社稷?朕即是社稷!朕代天承命撫有九州萬方,億兆生靈養息人民安居塗炭,皆係於朕之一念。因此,與朕過不去,就是與國家社稷過不去,與天下生民過不去!誰敢在宮中作祟,那就是離間我骨肉,拆散我親情,破壞我孝道——我就剝你的皮!”他咬著牙,目視殿頂藻井格格一笑,“剝生人之皮,是明朝太監作俑發明,朕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太監禍國史鑒斑斑可考,朕豈敢不畏先賢之言?”

他隨意拍了一下桌子,所有的人頭都又低伏了一下。

“不要學趙高王振劉瑾魏忠賢這些東西。太監裏頭也有好東西,替主受罪的,代主從死的,忠誠辦事的都有,明永樂三寶太監鄭和那樣的也算好東西——回頭讓內務府的人請王爾烈師傅給你們講講掌故。”他漲紅著臉,卻放緩了口氣,“不是朕心狠。朕螞蟻都不肯輕易踩死,卻不肯輕縱太監,就為你們就在天下機樞密彌核心當差,又是殘陋微賤之人,‘防微杜漸’四字時時不能忘懷。”他一臉陰笑站起身來,說道,“朕就是這些話。秦媚媚王廉王仁留下——其餘的都滾回去聽候整頓!”

這些“東西”們一個個魂不附體,戰戰兢兢退出去了。留下的秦媚媚等三人,有點像剛剛捉進籠子裏的鳥兒,在地下跪著,惶恐不安地蠕動著,規避著那禦座,像是那威靈赫赫的寶座裏安著什麽可怕的機關,隨時都會噴出什麽火焰把人灼成焦炭。在難耐的恐怖岑寂中,乾隆說話了,卻不是他們想象的雷霆之怒,語氣已經溫和得像待外臣一樣。

“六宮都太監副都太監都老了,精神身子都濟不來了。”乾隆說道,“免了他們呢?他們是侍候過先帝的人,也還有些威望。所以,朕想,你們三人都晉位副都太監。”

三個人誰也沒想到頭一道綸旨是升位。哆嗦了一下,驚詫地抬頭看了一眼,忙又俯身謝恩。乾隆不易覺察地一笑,又道:“你們有難處,朕知道——這宮裏大小人物,別說答應、常在這些低等妃嬪,就是體麵些的嬤嬤丫頭什麽女官之類,抬起腳來也比你們頭高些——但事情有規矩分寸,有個根本之理,就是要忠君。一代一代主子你們都要忠。有了忠才有敬有誠,這就是‘禮’,‘克己複禮為仁’……”他突然覺得不必跟“東西”們說這麽些大道理,口鋒一轉,“總而言之,心中惟知有君,朕就事事容得,有小過錯也忍得了。你們明白?”

“奴才明白!”

“誰把昨天的事捅給老佛爺的?”

“……”

“嗯?”

……一陣死寂。

在無比強大的威壓下,三個人迫得連氣也透不出來,隻是渾身簌簌發抖。

“秦媚媚先說。”乾隆冷冷說道。用手蘸著涼茶在桌上隨手劃著等他回話。

“奴才……奴才……”

“你這麽怕的?”乾隆冷笑道,“你不說也罷,你去吧。不要你說了——自然有人說的。”

秦媚媚磕了一個頭,撐了撐臂,似乎想起來,又覺得不對,忙又磕頭,囁嚅著道:“方才主子訓誨以‘忠君’為本,主子恩重如山的,奴才怎麽敢欺瞞?實在的這裏頭彎彎繞繞的,奴才也瞧不明白。昨個後晌太後還好好的,說今個兒是齋戒日,要召二十四福晉、五福晉進來靜修。昨晚召她們進來,說著話,皇後娘娘也來了,太後趕了奴才們出去,她們裏頭說的什麽奴才不敢偷聽。隻中間進去沏茶,聽二十四福晉說:‘老佛爺別為這事著急,有些事我們裏頭人再弄不明白的,消消停停的趁空兒和萬歲爺說。這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奴才沏完茶就退出來了……”

“是烏雅氏?”乾隆怔了一下,詫異道,“她在家守喪,怎麽會知道和珅‘選人’的事?”心裏思量著覺得不對,烏雅氏本人就和自己有一腳,她怎麽敢吃這份幹醋?想著便目視王廉,王廉卻是十分幹脆,磕了個頭坦然說道:“奴才原來也是懵懂。秦媚媚這一說,也就醒了。昨兒萬歲爺賞東西,二十四爺府、五爺府都是高雲從去的,當時和大人正在午門外頭。我還問高雲從,怎麽不走東華門,倒要出太和門?高雲從笑笑,不言聲去了。”這一說,秦媚媚又想起來,在旁說道:“奴才也知道的,奴才去齋戒宮那邊傳懿旨,送老佛爺的《金剛經》。撞上高雲從打永巷子裏頭出來,他說剛剛見過主子娘娘。皇上賞兩個寡婦福晉每人五十兩金子,娘娘賞的是大哆囉呢絨尺頭。東西重,要奴才叫兩個人幫他搬,奴才那陣子也忙,讓他自己叫,就去了。”王仁也道:“準定是姓高的,他嫂子是五爺府的奶媽子,他妹子喇叭花兒侍候娘娘更衣上的得意丫頭,他媽他姐原都是十六王府針線上人,他舅先就是跟二十四爺的管家頭兒!這人不哼不哈的,其實腦袋瓜子又靈又尖,我們背後都叫他‘金剛鑽兒’!”

三人異口同聲指定了高雲從,乾隆倒起了疑心,高雲從在養心殿原是個二等太監,悶葫蘆兒似的隻是勤快辦差,莫不成看著他要上台麵兒,招了他們的妒?想著,笑道:“你們說的隻是猜測,不叫證據。高雲從隻是個打雜的太監,他未必那麽大膽子。”

“皇上,”王廉苦著臉道,“這種事奴才們不敢胡說的,高雲從不是個膽小人,他偷看您的書,還到四庫書房問過萬歲爺借的書單子,他一個太監問這個幹麽事兒呢?”王仁道:“不但看書,還看折子呢!有回我進暖閣子裏,他正用濕布抹炕席,一手抹著,一手指頭挑著看您剛批過的折子,見我進來忙丟開手。後來說閑話,他還問,是不是劉大人從山東寄來的,恁門厚的?我說寄來的又怎樣,山東來的無非是國泰於易簡的,於大人才結記呢!與你雞——雞巴的相幹。萬歲爺最忌諱太監偷看折子!再說你,弄汙了折子,算你的算我的?他笑著說,都是沒雞——那個玩藝的人,誰操這份淡(蛋)心?請局子搓雀兒牌的把事兒混過去了——”他看著乾隆發怔,磕頭住了口。

居然事涉於敏中!再沒有這樣讓乾隆震驚的了。於太監而言,他豈止忌諱他們“嚼老婆舌頭”搬弄是非傳言宮闈秘聞,結幫兒弄夥依附後妃挑三窩四起哄鬧家務,離間天家骨肉親情而已?交通王公、勾結大臣、窺探軍國要務……這些事更是犯了順康雍三代令主的鐵牌禁令!是他們結夥陷害和珅?還是與和珅通連設局坑陷於敏中?抑或於敏中果真外頭道貌岸然,有這樣鼠竊狗盜之行?……一霎時乾隆心中動了無數念頭,他的臉色已變得又青又黯,鬼火一樣的光波隱在眼瞼後粼粼閃爍,繃著嘴陰沉地笑著,從齒縫裏擠出幾個字:“傳高雲從進來!”

……高雲從是滿臉莊肅趨進來的,但他心中卻滿都是歡喜:大約“整肅”宮禁三個人不夠用,又招了自己來的?待到叩頭請安了,聽不到一點回聲,他陡地覺得一陣寒意襲來,心裏一緊提起了警覺,一頭打著主意猜測,一頭等問話。

“高雲從,”許久,乾隆才問話,他的聲音有點悶,因為殿宇空闊,略為帶著空洞裏的回音,“你一個月是多少銀子的月例?”

大家都不防乾隆張口問這個,都一下子抬起頭來,高雲從怔怔回道:“回主子,十二兩。”

“吃喝穿戴另是宮中的吧?”

“是。”

“每次出去傳旨,大約接旨大臣另有賞賜?”

“回主子,這事不一等的。喜事喪事賞賚都有賞銀,大喜事賞的就多,大官有差使的黃帶子宗親賞的多。尋常傳見派差的旨意,也就賞個茶錢。賞不賞賞多賞少,全憑接旨人心意。奴才不敢不識抬舉,也不敢伸手計較的。”

乾隆“唔”了一聲,問道:“於敏中是不是賞你的多些?不然,你為什麽替他鑽刺打探、窺視密折、索看書目、傳造謠言、離間朕母子親情?嗯?!”

仿佛一個晴空霹雷裂石穿雲劈空直下,接著一個接一個的閃電轟鳴毫不含糊一下又一下地擊落下來,高雲從猝不及防間哪裏受得?起先還身上顫震抽搐了一下,接著眼一黑,又趴伏下去,心中已是混茫一片紛紛亂麻一般,半昏半醒間連他自己也不知回了句什麽話。

“沒有?”乾隆輕輕冷笑一聲,站起身來,腳步橐橐踱了半圈,輕蔑地看了看四個驚得麵如土色的太監,他的聲音變得喑啞,淡淡無味的透著一份徹骨的絕情無義:“你講實話,朕可以給你開一線生路。你在朕眼裏算什麽?爬到禦案上的螞蟻,隨手一撚你就變成——齏粉!王仁,王仁!”

“啊?啊!主子!奴才唬得走了真魂……”

“你把魂給我招回來,去叫劉墉進來,就說告知慎行司,會同刑部問大逆案子——”他又對高雲從道,“你現在說還來得及。”

高雲從已經渾身木得不知痛癢,幸而神智尚不全然昏瞀,渾身抖得一團磕著頭,結結巴巴語不成聲說道:“別價……求主子別……奴才說……隻是事情太大,怕主子不信……再說……再說……”一邊說,一邊瘟頭瘟腦苦著臉看王廉王仁。

“你們出去,到照壁那邊看著人!”乾隆叼聲惡氣喝命。待王廉二人跌跌撞撞出去,才道:“你說!”

“主子超生……”高雲從仍舊驚惶得像隻看見狼的兔子,呼哧呼哧喘息著道,“於敏中大人原在光祿寺時,管著給各王爺遠近宗室勳戚大臣分發年俸,奴才的娘、姐、妹子、兄弟舅舅姑奶奶、姨家表妹如今在宮裏宮外王爺家當差,都是他薦出去的,原也是看奴才家裏窮,常到他那裏傳旨,打秋風周濟賞賜得厚些,奴才心裏真的是感激。那時候兒沒忌諱,就認了於太太幹媽,有時也叫聲幹爹,他也葫蘆應了。”“幹爹?”乾隆一哂,說道,“你接著說。”高雲從鎮定了些:“於大人是善人,照應的不單是我,也不單是太監,遇著有難處的不但憐恤周濟,也往別的大臣身邊薦用差使,他自己家人倒一個也不往外推薦。其實我就不看折子,不看主子的書目,也會有別人幫他的……”

乾隆聽著心中暗驚,這位“道學”軍機處世之險、謀事之深、慮事周詳真是前所未有,不動聲色有意無意栽培,竟是黨羽布滿各家勳貴之中!想到他扳倒紀昀李侍堯,手段隱秘得自己毫無知覺,又思及他眼看著於易簡遭難袖手不理,其心之忍亦是罕見,若是他操縱人左右太後掣肘鉗製自己,真的是“其來也漸其入也深”……他竟不自禁打了個寒顫,忙收神道:“他怎麽跟你交待,讓你偷看折子,又讓你報說朕看的書目?說說看!照你這麽說,有人到太後那裏告說回婦的事,也是他的主意了?是不是借這件事要整海蘭察,再扳倒阿桂和珅?”

“主子主子!”高雲從膝行兩步,伸著手像要哀求什麽,又垂了下來,無可奈何地說道:“於大人心裏怎麽想,奴才不知道,也不敢問——五爺活著時跟皇後說過‘這人不能大用,出去當個巡撫是好的’,皇後還搶白五爺,說‘你能大用最好,隻是身子骨兒也要強壯些兒才好’,叔嫂兩個還鬧了個滿擰。昨兒的事是皇後不知聽誰說的,叫我跟太後回。我說我不是慈寧宮的人,太後皇上親母子倆,這事決計辦不得。出來遇上於大人,於大人也說回不得,叫我去午門外頭看看是真是假再說。於易簡的案子出來,於敏中心裏很不踏實,他沒說讓奴才偷看,隻說做人真不容易,有時候鑽了人圈套還蒙在鼓裏,叫我留心皇上怎麽說於易簡,牽連他的話更要留神。可皇上一直沒說什麽,奴才覺得沒法見於大人,所以才偷看了朱批……”他說著,不知觸了什麽傷情事,已是兩泡兒眼淚,舉掌左右開弓,“啪,啪”連著兩記耳光,叩頭道,“奴才受皇上的恩,犯了皇上的法度,受了人家的惠,一門老小都捏在人手裏。奴才自己是不說了,上頭老娘七十多歲了,守寡守了三十多年,燈油似的都熬幹了……就是皇上方才說的,不論誰來撚,奴才一家子沒聲息都得成了‘齏粉’,隻求皇上念在奴才不算壞透了良心有意做壞事,不得已……上的心,隻殺奴才一個,別……別……”說罷稽顙叩頭,縮在地下哭得淚濕地麵。

乾隆聽著怒火一陣陣從丹田裏往外拱:他一向自以為聖威赫奕光被萬物,能洞悉萬裏明察秋毫,誰知眼皮子底下就是燈下黑,黑地裏鬼影幢幢,纏繞著竟直逼禦座而來!這個於敏中真是陰險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大詐似直的一個奸雄!這些話匯總兒起來,他的心術就一目了然,自己行將古稀,太後更是風中燭瓦上霜,搬出這“沒意思”事,明擺著是又要弄海蘭察,栽一個“逢君之惡”的罪名放著,連帶著阿桂也難逃株連,兆惠自然也是一黨……“他是盼著朕死啊!或者一旦有個中風不語什麽的,和珅劉墉怎能是他對手?”——這個念頭在心中一劃,乾隆立時渾身的血都沸了:“就是八叔,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嚴,有這麽毒辣麽?!”他冷笑著,心裏打著主意,看一眼哭得淚人兒似的高雲從,良久,一聲歎息說道:“朕以孝治天下,體念你不得已之情,何況方才朕有言在先,所以寬免你一死,更不說株連了。”

“皇上……”高雲從一下子軟倒在地下,泣不成聲說道,“奴才來世作牛作馬——”

“但你不宜在北京當差了。”乾隆打斷了他話說道,“按你的罪,十個高雲從也是死。朕恕了你,隻怕別的人未必恕你。國家連興大獄不是吉祥之兆,你那些話有許多根本無法查實,查實了是要血染紫禁城的。真奇怪——人說宰雞給猴看,如今宰猴子給雞看雞都不怕!哪隻好看哪個冒出來就一刀割了他!你去吧,帶上你的老母親隆化白衣庵去,那是聖祖欽封禁地,輕易沒人敢去滋擾的。今天你就去,讓內務府和兵部給你勘合。到奉天先見巴特爾將軍,傳旨叫他進京,接任九門提督。”

“是是是!謝主子恩典……”

高雲從千恩萬謝退了出去。在空曠的大殿裏隻留了乾隆一人,他目光幽幽地踱了幾步,回到須彌座上靜坐,大殿裏隻能聽見鑲著照身大鏡的自鳴鍾“哢哢”走字兒的聲音,聽見外頭一聲春雷的轟鳴,他才回過神來,發覺不知什麽時候已經陰了天,外邊的光色黯淡得一片淒迷晦暗,已隱隱聽得沙沙的雨聲傳來。他沉吟著,外邊的風撩簾透入,嫋嫋地襲來,身上一涼,驀地覺得異樣寂寞恐怖,竟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想想這件事吧:皇後插進來了,太後也跟著幫腔,還有不知幾個王爺福晉無意間都卷了進去,而且自己“糟蹋回婦”也攪在裏頭不能張揚。若退回十年去,他無論如何也要大張撻伐,殺得這些人魂飛膽喪的,但現在……他覺得自己已經手軟了,心也軟了……殺過了人的血色太刺眼也太刺心,也於自己英明隆世以寬為政的聲名有礙。冷靜下來再想,剛剛大肆殺黜過,再殺於敏中,自己原來的“英明”又何所據?算來,於敏中竟是有可殺之心無可殺罪名!他真正見識了這人心術本領!又一陣雷聲傳來,聲音不甚響,卻離得很近,像獨輪車在石橋上碾過那樣的聲音從殿頂隆隆而過,聽見遠處隱隱傳來太監吆呼:“雨下大了,關窗戶……”他無聲透了一口氣,朝外喊道:“王廉王仁進來!”

照壁前無避雨處,王廉王仁小跑進來,已淋得水雞兒價,嘴唇凍得烏青,見乾隆正提筆寫字,不言聲跪了下去。乾隆隻看了他們一眼便又接續,他寫得十分慢,幾乎每寫一個字都要住筆想一想,許久才放下了筆,說道:“王仁去,照賞五福晉二十四福晉的例,海蘭察和兆惠家中各是一份,不必稟太後,也不必進來謝恩。到四值庫去,選兩副盔甲,一副賞阿桂,一副賞巴特爾——就用傳驛送到奉天。哦,阿桂夫人按海蘭察夫人的比著,再加雨過天青寧綢十匹。傳旨給他們,各家選一個子弟晉乾清門侍衛。傅恒府裏也要賞,賞銀子五千兩,倭刀十把,火槍十枝,家奴有功的,著福康安據實保舉選官。”

平白無故的對這四家臣子又封又賞,澤及子侄家奴,這在乾隆朝已很罕見,其中三家還都是直接傳旨夫人,更是絕無僅有。太監哪裏理會得他的心思?王仁答應著,乾隆拈起案上那張紙遞給王廉,又道:“你去軍機處,把方才旨意傳給軍機大臣。這紙上的字,是朕讀古書撿看出來的,朕既讀不出來,也不知道意思。於敏中是飽學宿儒,紀昀既不在,就請他注音,標出字意,朕就在這裏立等!”說罷,取書來看不再說話。

和珅阿桂於敏中三人都在軍機處,聽王仁傳了旨,心下也不免詫異。阿桂忙跪叩謝恩,說了“容奴才具折恭謝”,起身與和珅湊到於敏中跟前看那張字:

就這麽十個字,寫得又大又端正,有點像他平日賜給阿哥的格子字仿帖子。和珅心中念頭一動:別人封賞加恩。卻給於敏中出這麽個難題是什麽意思?阿桂卻不留心到這裏,隻是轉念尋思:這份無妄之福憑空的來,該怎樣措詞謝恩,乾隆又有什麽別的深意呢?二人各想自己心事,盯著看紙,卻一個個都陌生得很,隻有一個“劒”字相熟,卻因為太熟,看來看去愈看愈疑,連這個字也不敢斷定了——這麽容易的字,皇上為什麽當難字寫出來了?想著,心思都墜入五裏霧中了……於敏中卻在認真識別。他的手已經捏出汗,毛濕了紙邊,除了在“夰”字旁注了個“天”,“劒”字旁注“劍本字”“夒”字旁點戳了半日,猶豫著注了個“虧音”,其餘已經茫然地如對他鄉客了。躊躇半晌,畢竟沒有這份才學,放下筆笑道:“請回複聖上,聖學淵深尚且不能認識,何況於敏中?我這就去查對,之後遞牌子進去。”此刻連阿桂也覺得了不對,心裏品著“紀昀不在”,總覺得弦外有音,這題目並連自己恩賞,一起來的古怪。想說什麽卻又無從說起,隻合與和珅在一旁訕笑著沉思。王廉取過注過音的字返身正要走,王忠又帶著一張字紙過來,問道:“於大人注完了沒有?皇上這裏又一張,請於大人這就注出來。”說著,一臉佯笑站在炕邊立等。又叫住了王廉,道:“主子叫我們一同回旨。”

於敏中此刻情知事有大變,本來白皙的麵孔更蒼白得一毫血色也沒。他謝恩領旨了,嚅動著嘴唇似乎想問什麽,但大臣的體麵尊嚴止住了他,木呆著臉,提線木偶般上了炕,捉筆對紙,心裏一片空白,哪裏還能識文斷字?和珅便“小腸火犯了,去藥房討點藥吃”拔腳便走了。阿桂眼見這張字有四十多個,比方才那張更其冷僻,竟似一概都未曾謀麵的樣子,頓時心中雪亮,乾隆果真要整治於敏中了!覺得這法子無論如何不正道,卻又無從置喙,眼見於敏中滿臉尷尬羞懼不安,已全然沒了平日那副剛愎傲岸麵目,思量不是了局,便輕聲問道:“能識得幾個字?”

“三五個吧……”於敏中的聲音弱細而且發顫,顯見心中極度驚惶,訥訥地,“……要有部《字匯》就好了……”阿桂便問王廉:“養心殿有沒有《字匯》?借一部於大人看。”王廉猶未及答,王忠笑道:“養心殿有《字匯》這個本兒,不過向來都是高雲從保管,高雲從不在,我們取不出來。”於敏中聽了,身上倏地一個顫栗,本已亂成一團糟的心裏又像塞進一把茅草燃著了,已經蒼白得令人不忍逼視的麵孔又泛上了漲紅,卻是分布甚不均勻,紅白青色相間,甚是難看。這把火在心中灼得五髒六腑渾沒有是處,耳朵裏嗡嗡響震,隻勉強把持著雙手扶案兀坐,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已沁了出來。下意識地喃喃問道:“皇上,皇上……還有什麽吩咐?”

“皇上說,字不認得不要緊,不難為你。”王忠麵無表情,不緊不慢說道,“說請於中堂回府去查《字匯》書,明兒也不必遞牌子進來,就在家等著,皇上今晚看的書是《熙朝新語》,不勞於中堂再打聽。”

……於敏中麵部急速抽搐了幾下,兀坐如同僵偶。

“皇上說今晚還要批複福建幾個道府的缺。高雲從已經有罪發落了,請於中堂另尋門路鑽刺打探。”王忠複述著乾隆的話,想著乾隆那副滿是譏諷挖苦的臉色,自己先打了個寒顫,接著說道:“皇上還說,於敏中是個書生,事無巨細都來管,就有點像諸葛武侯了,鞠躬盡瘁累死了,大清也未必能有個阿鬥請他來保。請於先生先歇著,讀幾本養性的書,等著瞧機會再說,不必忙在一時……”

於敏中此刻已經形同白癡,揚臉坐著目光呆滯地看著遠方。他已聽記不清“皇上有什麽吩咐”,即便聽見,心思已經僵了,渾身木得不知疼癢。阿桂在旁愈聽愈驚,睜大眼睛看著王忠那張可怕的嘴,不知“皇上還說”些什麽。裏頭說到的雖然沒有大罪,隻是句句都事關於敏中的人格品位,交通太監、關說差事、窺探宮闈,連同“家屬在六宮裏縱橫捭闔”都“皇上說”了出來,這是那個“方正楷悌持正不阿剛直堅誌”的道學大軍機?他想責怪太監無禮,但王忠是轉述乾隆的話,又是於敏中問出來的——焉知這些話不是說給所有軍機大臣聽的?然而這樣傳旨不像傳旨,申斥不像申斥,訓戒也不像個訓戒的模樣,於敏中已經昏眊得半個死人樣,又該如何了局?饒是阿桂老成持國宰相涵養風範,也不知如何是好了……正沒做奈何處,忽然背後聽見劉墉歎息一聲,張皇轉臉看時,不知他什麽時候已經進來。

“我聽了多時了。”劉墉臉上似悲似喜,喟然說道,“既是複述皇上旨意,於公該當跪叩謝罪的……”

於敏中像被針刺了一下,一個激靈震顫驚醒過來。他似乎渾身都在發抖,哆嗦著手,腿腳極不靈便地挪身下炕,帶動炕桌兒翻了墨池子,汙得袍角老大一片黑,案上的奏折也汙了好幾份,回身忙拾掇時,兩手也滿都是墨汁子。下炕來,偏又坐久了下身麻木,隻一軟就地癱跪了下去。伏在地下定了半日神,方小聲答道:“臣有罪……請皇上重重處置。”王廉和王忠對視一眼,會意一點頭轉身便走。

“慢著。”

劉墉忽然伸臂一攔。他的聲音不大,卻極清晰,連跪在地下的於敏中都身上一震。劉墉上炕取過乾隆寫的那兩張紙,問道:“這是皇上寫的?”

“是!”兩個太監一同躬身答道。

“皇上讓你們傳旨,還是你們自己傳的?”

“沒,沒有……”王廉有點慌神,“我……我也沒說什麽……”

劉墉把目光轉向王忠。王忠忙道:“皇上說於敏中不問,就不用說。要問皇上有什麽話,就照直說。所以是傳旨。”

“傳旨有傳旨的規矩。”劉墉刻板的臉上毫無表情,“你不宣‘有旨’,叫人怎麽行禮?你不南麵而立,算是你聽,還是代天子聽回奏?你好撒野,要入人以罪,欺藐軍機大臣!”

“劉……劉大人……哪的話呢?我十個頭……”

“王廉回去複奏繳旨。”劉墉冷笑道,“就說劉墉罰王忠在鐵牌子跟前跪了背聖祖世宗聖訓!”他指定王忠道,“你去不去?不然叫人扠出你去!”王廉看看沒有辦法,隻好獨個回去了。王忠本來體體麵麵的,至此一肚皮窩囊,但太監怕劉家爺們已經積養成習,見劉墉臉上毫無假借,隻好忍著委屈,苦臉兒道:“是小人辦砸了差使,劉大人……我認罰……”蹭步兒出去了。這時軍機處裏出事已經驚動了外頭候見官員,眼見裏頭於敏中伏跪軟癱如泥,王忠垂頭喪氣來“內廷宮嬪太監妄幹國政者殺無赦”的聖祖禦賜鐵牌前行禮叩頭,有幾個官員探頭探腦的伸脖子看,阿桂當門迎上去問:“看什麽?”唬得眾人一伸舌頭如鳥獸散。

劉墉這才過來安慰於敏中。但此時其實也真是無可安慰,竟是與阿桂捏造著詞兒虛說,什麽“天恩浩**澤被無遺”“聖德仁厚不為已甚”“閉門思過靜候綸旨”……猶如隔靴搔癢,又像煞了於敏中平日教訓別人那些陳詞濫調,到後來二人也覺乏味。見他仍舊黑喪著臉不肯離去,曉得是戀棧,希冀著恩旨後命,反覺麵目可憎。一時王廉又來,阿桂便知是叫進,上前拍了拍於敏中肩頭,歎道:“請先回去吧……有什麽話,可以寫折子呈皇上看。這裏人多,下頭人看著不像。我們也摸不到頭腦,見了皇上再說吧!”於敏中這才起身踽踽而去。阿桂劉墉相與歎息而入。

劉墉在軍機處罰王忠跪鐵牌子,雖知乾隆不在意懲戒太監,但乾隆正在盛怒,也有著幾分擔心。待見了麵,卻見乾隆不甚發怒的樣子,仍坐在炕上運筆寫字。二人行著禮,見乾隆遙遙用手虛按示意坐下,方斜簽在杌子上靜待。一時,和珅也進來,乾隆才放下了筆,劉墉便說王忠的事。

“罰就罰他了,別說他有錯,就是無過,就跪折狗腿了麽?你是領侍衛內大臣,有這權。”乾隆無所謂地說道,又問,“你們都知道了?於敏中如何?”

阿桂在杌子上一欠身說道:“皇上為於敏中突然發怒,奴才很感意外。他是個剛愎人,向來廉隅自重的,說他得罪太監,奴才還信得及,說他拉攏太監,奴才也很意外。他自己似乎毫無預備,也意外。奴才在軍機為皇上料理軍務,也間或管一點政務繁瑣屑細事務,並沒有尺寸之功,不該與兆惠、海蘭察、福康安同膺賞賜,更是意外。求皇上收回成命,留著賞賜,待奴才異日立功再賞,奴才才能稍稍安心。”他一連串都是“意外”,一是留著說話餘地,二是把“聖聰英明人莫能測”的高帽子不言聲奉送了乾隆。劉墉和珅心下都不禁佩服。和珅說道:“說起來這人,奴才心裏是很佩服他的。我朝少有的狀元宰相,文華殿大學士,當過四庫全書館的正總裁、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國史館三通館正總裁——這麽大的光耀,誰給的?這麽大的學問,怎麽會當聽壁腳賊?無論上書房軍機處,天天都見皇上,用得到結交太監?阿桂滿都是意外,奴才一肚皮都是疑問:如今這世道真越來越瞧不透了。再說,他一直是京官,又哪來那麽多的錢籠絡人呢?”劉墉道:“臣過去和他交往不多,他為人深沉不苟言語,臣以為這是大臣的長處。他在戶部當過侍郎,管錢法堂的事,過手銀子很多,但沒聽有手長的話。聽王忠數落他,臣在一旁又是吃驚又詫異,皇上讀書書目,臣下關心,原也無可厚非,但刻意地暗自打探,留心密折朱批,前者可以說是為了迎合,這就卑瑣猥褻不堪了,後者純是鬼魅行徑。臣處罰王忠,是為他褻慢聖旨。惟其從前佩服他,心裏格外瞧不起他!”

“他豈止是朕數落他的那些罪——直是一心想當曹操,預備著篡政!”乾隆冷笑一聲又是一哂,“朕原是也看好這位狀元,因為他字好、人深沉機敏,還讓他給老佛爺抄過兩部佛經,哪裏想到他會借此與內宮聯絡上,譸張為幻[1]

營私攬權!於易簡案子自查核到賜死,他一言不發,已經足見其忍,朕還以為他為國義能滅親;他又下手整紀昀、李侍堯,本來他們有過錯,朕也有意錘煉,又遂了他的心,現在他又整和珅,還想整阿桂、兆惠、海蘭察。以他的陰險奸詐,明珠、索額圖也難企及,劉墉忠忱無欺,豈是他的對手?嗐……朕早該仔細審量,看清這個人的,乾隆二十三年,他父親於枋病故,回鄉治喪。後來他本生母親去世,就瞞著一言不發。當時禦史朱嵇奏他‘兩次親喪蒙混為一,恝然赴官’,朕還說朱嵇吹毛求疵小題大作!心裏想熱中宦途也是人之常情——看來隻重了他有才,誰料得他不單會寫文章會寫字,也會這許多的陰謀詭計,還會交通內外攬權不法!”他重重捶了一下自己的腿,“獨攬朝綱,這就是於敏中!母親也不要,弟弟也不要,親戚朋友都不要,六親不靠六親不認,這就是於敏中!曹操!”

他長篇大論連著自責帶指斥於敏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五毒俱全,和珅劉墉愈聽愈驚,暗自搖頭心裏想“此人休矣”。阿桂聽說於敏中要整自己,也是一驚,乾隆雖沒有說實據,卻說到了於敏中與內宮有所幹連。他自己早已隱約覺得於敏中在整紀昀,也是一點證據也沒有,現在乾隆自己說出來,可見此人心地丘壑凶險,做這麽多事都不顯山不露水,對手一個個都“自行”倒下!但他不能認可乾隆說的“曹操”考語。於敏中是曹操,那麽乾隆是誰?滿朝文武居於何地?當今又是何許世道?想著,從容說道:“皇上深思,奴才以為於敏中就是於敏中。說曹操說王莽,我們大清不產那一號人物。君臣晤對金殿議論是一回事,昭告天下我朝出了曹操,十分驚駭視聽。他雖有陰謀鴟張的事,但劣跡不彰,更遑論反跡,若以曹莽之罪論處,那是多大的罪案?目下文治武事諸多待人料理,一波未平大波再起,百事以祥和安謐為要。奴才以為不必求之過深,‘結交閹寺通連外官’八字之罪他承受了,即永無出頭之日,也斷不能指揮如意左右朝綱。況且於敏中久居中樞,榮寵恩義誥封備極,是他平日於辦差上頭尚有功勞,並非全然蒙蔽聖聰巧取豪奪。昔日重用他不為無因,今日之果不為此因,乃是他今日之緣。這麽著似乎更加順理成章。”他抿抿嘴,住口了。

這是很透徹的話了:亂世昏君出奸臣,於敏中手無縛雞之力當了曹操,那乾隆自己連漢獻帝也不如了。他說了一半,乾隆已經心裏嘉許,聽到“因果”“因緣”不禁破顏一笑,說道:“阿桂薑桂之性老而彌辣,有幾分進了爐火純青了。說他是曹操,隻是誅心不論,文才武略上頭他去給曹氏提鞋也不配。他不是個奸雄。也許是的,至少隻是露頭端倪而已。朕也不願再興大獄,好好的局麵攪得人人自危。朕所恨的朕正嘉許他持正,偏他心裏是個狎邪小人,正倚重他做事,他卻在背地裏行這些鼠竊狗盜勾當!阿桂,隻有你說得這些話,你也當得說這話。你當初在金川帶兵,三千孤軍被困在敵後,於敏中親自到四川調兵策應突圍,於你不為無恩,現在他整海蘭察,又妒你功高,位在他上邊,你出來為他說幾句公道話,該是恰如其分。大家說他廉剛,朕也沒有證據他貪墨,但他實在行為是嚴嵩心性。這次福康安平定金川,朝野大喜的日子,原是要從他曾經援助阿桂述論軍功,給他個世職的。現在這事出來,治罪論功兩免了吧。但他這樣的心性,居然廉潔?就是和珅講的,他的錢哪裏來的?朕還信不及。交部嚴加議處,由劉墉傳旨出去,凡於敏中取任的官員要舉發他的不法情事,撤除他的軍機大臣及所兼各差使,留一個文華殿大學士銜,在家閉門思過!”他沉思著,畢竟覺得太便宜了於敏中,又道:“他的兒子、從侄都做官的吧?好像在哪個部?”和珅笑道:“他兒子於齊賢去年病故了,是他孫子於德裕,在工部當主事,他的從侄於時和,在內務府是筆帖式房總管。”這麽一提醒,乾隆立刻想起來,哼了一聲說道:“於時和是王亶望舉薦的優敘上來補缺。當初王亶望調浙江是於敏中保奏,這麽個貪官,為什麽保奏到自己家鄉做官?劉墉,你給朕著實查!”

“是!”

劉墉在杌子上躬身回道,乾隆這才命他們退出去。大約心氣不順,他覺得心口有點堵,聽見自鳴鍾兩響,才想到早點過後,連早膳也沒用,現在未正時牌,也是餓過頭了。見王忠灰頭土臉一副倒黴相進來,倒覺好笑的,便命:“原說過到淳妃那裏進早膳的,你去一趟,弄點清素的過來,朕略進一口,少歇一時還要辦事。”王忠原覺得沒臉,硬著頭皮回見乾隆的,見乾隆肯吩咐差使,頓時渾身骨頭一輕,答應著便向外走,卻見三四個宮女提著食盒子過來,一問,正是汪氏送過來的早膳,搭幾句話搶先回養心殿笑著稟說:“汪主兒把膳送過來了。青豆小米粥兒、椒糖芥菜絲兒、糟鵝掌、小蔥豆腐丁兒,還有一碟子宮爆三鮮豆兒,清素著呐!”他說著宮女們已經提著食盒子進來蹲福兒布菜。乾隆看時果然鮮香好看,因見煎得黃亮的小貼餅子,拈起咬了一口道:“好!——什麽餡兒的?”幾個宮女都是常侍候他的,打頭的跪在旁抿口兒笑道:“這是汪主兒夜來想出來的,青芹菜兒剁成細末兒用高湯浸一夜,拌嫩筍瓜絲兒,蛋清粉芡勾了蘸花椒水細鹽文火慢煎就成。”

“造這麽塊餅子你們主子操心一夜。有忠心!”乾隆吃得高興,見青豆白果小米粥好看,喝了一口道:“朕就喝這個。這餅子用碟子碼起來放案上,當點心用。”那丫頭便笑,說道,“汪主兒說了,主子隻管用,隨時傳隨時有。這餅子放溫了不好用的……”

正吃飯閑話間,王廉匆匆進來稟道:

“娘娘來了!”

[1]

譸(zhōu)張為幻——欺詐蒙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