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鏡子
南方舞溪古岸的石窟中有方鏡,直徑超過一丈,能照出人的五髒,被稱為“照骨寶”。這個奇怪的鏡子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類似的鏡子,在北方的濟南郡方山也有一麵:“山南有明鏡崖,石方三丈,魑魅行伏,了了然在鏡中。”這個石鏡有點意思,所有山中的精怪,或隱身的或現身的,隻要路過鏡下,都會被照出真身和原形。
鏡子是誌怪筆記中的常客。
《酉陽雜俎》中記載了多則與鏡子有關的故事,比如元和末年海陵人夏侯乙庭院前驟生百合花,大常花數倍,眾人異之,在花下挖掘,得匣子十三層,每層裝有一麵銅鏡,第七層的鏡子甚為奇異:“光不蝕,照日光環一丈。”
又有荀諷,素喜道家之術,樊晃敬重其人,曾贈送給他繡帛。樊晃是中唐初期詩人,在唐代宗時任潤州刺史,是第一個編輯杜甫詩集的人。隻說荀諷,家中有麵年代久遠的鐵鏡,直徑五寸多,據說是從得道者那裏弄來的。這麵鏡子的神奇之處在於:幾個人一起照鏡子,“各自見其影,不見別人影”。
鏡子作為世界上複製自身的器具,具有特殊性。
唐朝有魯思郾,家中一女十七歲,有一天,她對鏡梳妝,“鏡中忽見一婦人,披發徒跣,抱一嬰兒……”可以想象,魯女有多驚恐。叫她更窒息的是,“回顧則在其後……”一回頭,竟真的發現後麵站著個抱孩子的陌生女人。
在感官上,陌生人出現在身後即鏡子裏比出現在對麵更令人驚駭。這是鏡子的奇異之處:它能複製生活中的場麵。
不過,在唐人看來,僅僅複製是不夠的,某些鏡子還具有更神異的功能。
唐德宗貞元年間,蘇州太湖入鬆江口處,有漁民撒網捕魚,得到一麵鏡子,徑長七八寸。漁民隨手又把它丟進水裏。劃船換了水域,再一次下網,竟再次撈到它。漁民當然很怪異,拿起鏡子一照,令他終身恐怖的事出現了:筋骨血脈、五髒六腑,都出現在鏡子裏。不過,這並非一麵凶鏡,因為被照後,他以前的病都好了。詢問老人,得知此鏡久在江湖,每數百年才出現一次。
奇怪的是,沒等到數百年,二三十年後的唐穆宗長慶年間,這麵鏡子又在秦淮河上被撈到。漁民拿起來一照,出現相同情景:五髒六腑出現在鏡子裏。漁民嚇得一哆嗦,鏡子又掉進河裏。當時李德裕鎮浙西,聽到此事,喜歡古玩的他很感興趣,專門派昆侖奴(南洋部族,善水性)趕赴現場,潛入水底,但終不複得。
唐朝時,關於奇異鏡子的記載,搜羅如下:
唐末天佑年間,漁民下網獲一鐵鏡,徑長五六寸,攜帶回家。
忽有一僧叩門,對漁民說:“知君得異物,我可以看看嗎?”
漁民答:“沒有。”
僧人道:“鐵鏡即是。”
漁民這才拿出來。
僧人說:“回到得鏡子的地方,用鏡子照照,看看有什麽。”
漁民回到湖邊,拿鏡子往水中一照,“見湖中無數甲兵”。也就是說,這是一麵可以照出水中一切情形的寶鏡,水族精怪皆不能逃。
同一時代,某地王氏也有一麵奇怪的鏡子,“若照之,左、右、前三方事皆可見”。王氏向長安照去,見黃巢的鐵騎正在進城,一切如同在眼前。
回到唐朝初年,唐縣人宋子賢善幻術,能幻化為佛形,自稱彌勒佛出世。又在堂中懸掛了一麵鏡子,有人來訪,能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前世,或為蛇,或為虎,或為其他飛禽走獸。
在殘唐五代,前蜀的一位親王得到一麵元古鐵鏡,命人磨拭後,光可鑒物,便掛在了台上,沒想到百裏之內,皆可照見。仿佛一個攝像頭,洞察著外麵的一切。有一天,街市上有人賣藥,並舞弄刀槍。
親王把那人傳喚來,問:“何以在鬧市手執兵器舞動?”
賣藥人答:“隻賣藥,不弄刀槍。”
親王道:“我已經在鏡中看到你舞弄刀槍了。”
賣藥人一驚,隨即表示要看看鏡子。親王也沒多想,就拿給他看。誰知道,那人看完鏡子後,竟撕開自己的肚皮,把寶鏡塞進了肚子,然後足不著地,“冉冉升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