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從軍途中悉心記錄,巨鹿大戰場景再現

下麵是幾則韓信的從軍日記。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某日(楚懷王元年八月某日),雨雪。

北方的冬天夠冷,雨雪下個不停,我的心情也十分沉重。項羽發動的這次兵變成功了,手段也夠殘忍的,連政敵的兒子也不放過,一並誅殺,可宋襄是無辜的呀!特別是吳姬,更加可憐,她本來找到了一個與她身份相配的好丈夫,可是命運太捉弄她了,最美滿的婚姻變成了最可怕的慘劇!她即算還活在這世上,前途也十分黯淡,隻有隱姓埋名,才能逃脫項家的追捕。今天的楚國已成了項家的楚國,楚懷王重新成了一個傀儡,而且處境比項梁在世時還要危險。

我很想為宋氏父子複仇,並尋訪吳姬的下落。但我目前的力量太單薄了,無法實現這項理想。不過我離開項羽軍隊的決心已下定了,項伯作為一個好朋友,勸我暫時不要走,因為項羽已疑心我是宋義的同黨,如果這時候離開,準會受到項羽的追殺,我接受了項伯的建議,待一時期再說,有機會就走。

各路援軍已陸續來到巨鹿戰場,巨鹿大戰迫在眉睫。燕國的部隊由大將臧荼帶領。齊國援越軍的領袖是戰將田都和齊王建的孫子田安兩人,他們違抗田榮,擅自拉隊伍開赴巨鹿前線。魏國的援軍由魏王豹親自指揮,隻等楚軍開到,各諸侯兵便會一齊向秦兵發動攻擊。

楚軍的先頭部隊由英布和蒲將軍帶領,渡過漳水後,集中力量攻擊秦軍運糧的甬道,現秦軍的運糧道路已被截斷,圍攻巨鹿的秦軍的糧食也和巨鹿城內的越軍一樣,一天比一天少。

聽說劉邦軍隊已離開碭郡,西向關中,他打算采取大迂迥戰略,南繞南陽,然後折向西北,攻取秦嶺的要塞武關,然後再俯衝鹹陽。劉邦首先直下城陽,又在杠裏攻破秦軍。上個月,劉邦軍在成武(今屬山東)擊破秦東郡尉指揮的一支秦軍。原先在巨野澤地打魚為生的彭越率領了一千多徒眾前來依附……

彭越是有一番來曆的:彭越,字仲,隱身巨野(今山東西南部,萬福河北岸)澤中,以捕魚為業。因他自幼習武,臂力過人,在澤地少年中較有威信,他也常率眾人做些打富濟貧之事。及陳涉發難,天下大亂,有人勸彭越說:

“現天下豪傑爭先叛秦,君為何不乘機起事?”

彭越聞後一笑,不緊不慢地說:

“兩龍方鬥,應靜觀其變!”

轉眼一年,澤中少年,有百餘人來找彭越,欲推為首。彭越故意推辭,少年們再三相求,彭越方應允,但與眾人相約,明晨相聚,後至者斬。次日,人們陸續到來,十幾人後至,中有一個直至日中才到。彭越見狀勃然大怒:

“因我年長,諸君定推我為首。昨與大家相約,日出相聚,今遲到者有十幾人,不可盡誅,隻好將最後一人,斬首號令。”

眾人一聽,不禁嘻嘻發笑,都說:

“何必如此,下次按期赴約就是!”

彭越要殺人立威,怎肯了事。當下令人將那少年拖下去,一刀斬為兩截。又命人就地設壇拜神,以首祭旗。徒屬皆大驚失色,莫敢仰視。自此,亂世中又湧出一位梟雄。數月後,彭越已聚集散卒千餘人。聞沛公攻打昌邑,遂率人前來助戰。英雄惜英雄,沛公見彭越前來相助,心中甚喜,遂合兵一處。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某日(楚懷王元年八月某日)晴。

今天是慶祝勝利的日子,楚軍和各諸侯軍大破秦軍於巨鹿城下,秦軍對巨鹿的圍困完全瓦解了,各諸侯將軍皆推項羽為盟主。

宋義早就估計到秦軍是隻外強中幹的紙老虎,果然不出他所料。機遇使項羽一舉成名。項羽在這次戰鬥中,堅決貫徹速戰速決的戰術原則,在秦軍毫無覺察的情況下,采用奇襲的辦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連續作戰,接連打了九次大仗,不給敵軍以喘息的機會。幾天之內,這場決定秦王朝命運的決戰,就以六國諸侯軍隊的勝利而結束。

六國將士在這次戰鬥中,洗雪了一百多年來受秦國侵害、欺負的恥辱,報了數代人積累下來的冤仇,真是所謂弟報兄仇子報父,報仇雪恥在今朝。秦軍在這群渴望報複的勇士麵前,全線潰退。

在這次戰鬥中,項羽創造了“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的實例,他率全軍人馬渡過漳河後,鑿沉所有舟船,焚毀帳幕廬舍,連行軍造飯用的鍋爸也全部砸壞,以示必死決心,各人所帶隻有3天幹糧,一股悲壯的氣氛籠罩著全軍。老子說:“哀兵必勝。”果不其然,軍隊投入戰鬥後,無不以一當十,像一群俄獅撲向秦兵,雙方竭力搏殺,殺聲震天。各諸侯兵在壁壘上看到楚軍的攻擊如山崩海嘯,似雷電交轟,無不悚然色動。秦軍統帥王離為秦國名將王翦的孫兒、王賁的兒子,他率領的二十萬北地軍(為防備匈奴而創建的軍隊,原屬蒙恬)曾被認為是不可戰勝的虎旅,在巨鹿大戰的這一天,這種神話被徹底粉碎了!主將王離被楚軍生擒,秦兵屍橫遍野,血流成川。秦軍大將涉間見主將被俘,不願降楚,自焚而亡。另一守衛甬道的秦軍大將蘇角也被英布軍所殺。原先龜縮在壁壘內的各國援軍見秦軍被擊潰,也紛紛開壁出兵,痛打落水狗,趙叛將李良也在此役中被殺,二十萬秦軍大部被殲。章邯軍被迫撤回棘原軍營固守。

通過這次戰爭,項羽的威信達到最高點,各諸侯國將領來到楚軍轅門時,個個膝行而前,頭莫敢仰視。現在項羽成了各國諸侯的共同盟主、反秦義軍的公認領袖。各國諸侯的軍隊都歸他統一指揮調動。

項羽如果利用這種大好形勢,撇下章邯軍隊不管,率領楚國軍隊去迅速進攻秦國本土,通過函穀關,進入鹹陽,那麽,他就可以搶在劉邦前麵,成為關中王。據我所知,沛公劉邦近來進展不大。他與彭越合攻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沒有成功。又撤軍至栗(今河南夏邑境),收編了楚懷王故將剛武侯的部隊,壯大了自己的力量。緊接著,與魏將皇欣、武蒲率領的一支義軍聯合,再一次猛攻昌邑,但還是未能取勝。反而折損了兩千餘人,兵力不滿萬人了。項羽百戰百勝,劉邦百戰百敗。但項羽如果錯失時機,被劉邦搶先進入關中,他最終很可能會敗在劉邦手裏。

秦二世三年端月某曰(楚懷王元年九月某曰),陰天轉小雨。

巨鹿圍解後,項羽命楚軍偕同各諸侯軍肅清各地秦軍殘部。我也參加了一些戰鬥。我的長官名叫鍾離昧,東海朐縣(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錦屏山側)伊廬鄉人,精熟武藝,善挽長弓,勇力過人,兼有謀略。我與他十分談得來,相見恨晚。他性格豪爽,愛喝酒,軍中無事,我與他常常對飲暢談,有“知己相逢”的感慨。

我常常和他談論項羽在戰場的表現,就勇猛善戰而言,項羽稱得蓋世無雙。他手執長劍,騎著全黑烏騅馬,像旋風也像幽靈,所到之處,敵人莫不潰逃。他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隻要他一到,再惡劣的戰況都會變好,轉敗為勝。但是我也看到了項羽的一個缺點,在作戰的能力上,項羽與其他義軍首領(例如劉邦)相比,的確占絕對優勢,但他欠缺謀臣,除了軍師範增,就沒有一個得力的參謀團。同時項羽隻知自用,不知選拔和培養人才,一旦多方麵有事,項羽將疲於奔命,而且誤事。因此我向項羽建議,今後應隨時選拔和培養人才,盡量多訓練培植一些能獨當一麵的將才。而項羽應該學做大軍統帥,運用幕僚團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而不是長久這樣戰必躬親,每戰必到。人才有如肢體,越運用會越強壯靈活,每次作戰都是用主帥親冒失石上陣,等於是打架不用四肢,盡用頭去撞,這是最危險和最愚蠢的打法。這種打法的最顯著的戰例是定陶一戰,項梁是統帥,乃軍隊的靈魂,但他不坐鎮指揮,盲目帶頭衝去,結果剛一接陣,統帥就陣亡,造成楚軍全軍潰敗,不可收拾。

鍾離昧建議我將以上建議寫成書麵材料,他將替我轉呈項羽,並請求項羽提拔我。我按他所說的做了。但沒有效果。項羽在我的獻策上批了八個字,“大而不當,華而不實”,並批評我這人不敢為自己的尊嚴拔劍而鬥,今後決不會有什麽作為。唉!那次**之辱真把我害苦了,使我背一世的黑鍋。

最近,張耳和陳餘的關係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值得我在這裏記一筆。張耳十分痛恨陳餘在危難中不出兵相救。這次出得城來,親到陳餘營中,責備他不該如此。陳餘支支吾吾地辯解了半天。張耳又責問張厭、陳澤二將的下落,陳餘答複說已經戰死。張耳指責他見死不救。陳餘無話可說,待了半晌,將將印一摘,摔在幾案上:“丞相既然如此責備我,我不當這個將軍,也就是了,現將印信交納。”張耳聽從謀士的意見,真的將陳餘的印信收起。陳餘聽說解除了他兵權,就帶了數百親信,到鄉間隱居去了,曾經的生死之交自此變成勢不兩立的仇人。

張耳見陳餘已自動離職,幹脆自己既做丞相,又做大將,奉趙王還居信都(治所在今河北邢台西南),自己率領趙兵隨從項羽攻秦。

秦二世三年二月某日(楚懷王元年十月某曰),多雲轉陰。

章部駐紮在棘原,手下還有二十多萬人馬。項羽帶領楚兵攻打,一時也打他不敗。範增獻計於項羽:“依老臣愚見,不如先將他圍住。秦軍一無糧草,二無救兵,不久自亂。”項羽就命楚軍在對麵紮下營寨,與秦軍對峙。

趁項羽軍隊被章邯軍隊肢著的當兒,劉邦軍加緊運動,采用謀臣酈食其的計策,攻下了軍事重鎮陳留,軍隊得到了屯集在該地倉庫裏的大量糧食。

韓信日記中講到的酈食其,有一些來曆,特細述如下:劉邦攻昌邑不下,曠日持久,他決定引兵而西,離開昌邑,彭越仍然率眾居巨野澤中,沒有隨劉邦出征,但他分了一部分兵力支援劉邦。劉邦率兵,自到高陽(今河南杞縣境)。高陽守軍不多,故一攻而破。劉邦連日行軍勞頓,就在驛宮中,燒了盆熱水,命兩個女子,仔細地替自己洗腳。

這時有個軍士帶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一同前來見劉邦。劉邦見了他們兩個,不禁眉頭一皺,說:“你帶這個老頭來幹什麽?我們要上火線拚死活的,恐怕他連把單刀都提不動,要他充個火頭軍,怕連殺隻雞都成問題。我們部隊不是養老院,想要頤養天年的話,還是遠離些,快把他帶出去!”

那名軍士還沒答話,隻聽那老者冷冷地說:“你劉大將軍領軍至此,不知是幫著秦國打六國呢,還是幫著六國打秦國?”

沛公一聽就火了:“我本來就是打秦國的,這還用問我嗎?我怎麽能夠幫秦國呢?”

老者道:“足下既然想打秦國,就應該禮賢下士。若像您這樣,慢待智謀之士,誰還肯來投奔您,若無人替您參謀,隻怕過不多久,就會被別人打敗。”

劉邦一聽,慌忙重整衣冠,端正儀容,令洗腳的女子出去。將老者延入上座,連聲說:“對不起,我太粗莽,請先生原諒。”並請教了老者的姓名,原來是酈食其。

此人學識淵博,口才尤佳,早已遐邇聞名,隻是劉邦以貌取人,且未曾與之謀麵,才有剛剛那種尷尬的場麵出現,於是設下酒宴款待酈食其。酒宴席上,酈食其縱談六國的成敗得失,說:“足下兵微將寡,若直接攻秦,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秦雖搖搖欲墜,但還是有力量的。”因此,他又為劉邦分析當前的天下大勢,勸劉邦先取四通八達,居天下要衝的陳留(今河南開封南),以充實軍糧,免除後勤補給的困難,然後廣招人馬,補充兵力,以圖有所作為。

酈食其還說:“我與陳留縣令相識多年,願往招降他。倘若該縣令不從,請公引兵夜襲,我為內應,城池可以立即攻下。”劉邦聽了很高興,就請酈食其去依計行事。

酈食其來到陳留,任憑他巧說聯珠,陳留縣令仍不肯投降。於是,酈食其乘機潛出,假傳縣令口令,開了城門,劉邦率軍一擁而入,輕取一城,並獲得滿倉積粟。因此大功,酈食其被封為廣野君。酈食其之弟酈商,頗有智勇。陳勝起事時,酈商聚結少年數千人,這時帶了四千人來投奔劉邦,被任命為裨將,隨同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