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獻給無名天才與蒼茫星空

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麵對科學家與樂手這兩個在感性和理性層麵產生極端衝突的設定,我嚐試去尋求二者之間的共通點與平衡點,最終寫下了兩個命題:天賦與規律。

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關於天才的幻想,高智商、超能力,抑或隻是和別人有的一點不同,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堅信自己會成長為不一樣的大人。

但漸漸長大之後,發現那點不同之處也沒什麽了不起的,在生活麵前不堪一擊,並且維持那點不同反而會被丟下或排斥。於是嚐試著向世界妥協,藏起天賦,先成為一個被接受的人。在群居的社會當中,“合群”往往比“成就”更重要,更何況沒有人能夠摸得清那點天賦是否能夠支撐自己成為不一樣的人。

在書寫這個故事裏那幾位天才時,我一直在思考,天賦是什麽?真正的天才是什麽?是僅僅擁有一些與生俱來的才能就足夠了嗎?越思考越演化成了“傷仲永”那樣老生常談的話題,我想天才實際上就是天賦加之無數倍的堅持與努力。我相信“天賦”是一種消耗品,當它被久置不用,很快就會過期蒸發,如一縷青煙一般四散無蹤。就像小時候非常擅長畫畫的孩童,若你強迫她放下畫筆好幾年,再拾起時必然已經一竅不通,作品與從前相比則是雲泥之別。

因而我想,世間每一位仍在堅持著自己某一些不同之處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天才。不必要功成名就、不必要所有人都見得到他們的所為,因著在這世間與洶湧而來的同化與未知作鬥爭已然是非常艱難的事情,而那些天才竟然獨自戰鬥了這麽這麽多年。

故事裏的溫行止,也是一位向往星空的孤獨少年。我想,用白鶴林先生的詩句形容他最為合適:“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照顧著曆代星辰。”我們所見的星空孕育了太多,從最基本的碳原子起,到構成我們身體的無數元素,全部來自於恒星大爆炸,來自於我們從兒時起就仰望的這片星空。因而每當有什麽非常艱難的事情或情緒橫亙在我眼前時,我常會安慰自己說,沒關係,我們隻不過是星星的孩子,和植物、微塵沒什麽兩樣。

當人類能夠準確擺正自己的位置時,很多過不去的事情往往輕而易舉就過去了。我是一個非常癡迷於宇宙的人,我向往所有未能被探索開發的世界,而宇宙的迷人之處偏偏在於,它明明看起來近在咫尺,但當你伸出手去的時候,卻連一點光輝都抓不到。好像人類悠悠然活了這麽長的時間,在宇宙的時間尺度上也不過是微小至極的一瞬間;就像我們鉚足了勁想去成為什麽樣的人,但最後也不過是拿了一個及格分,還沒來得及想清楚什麽就過完了飛逝般的一生。

但盡管如此,人類仍然堅持著探索宇宙。即便人類的壽命轉瞬即逝,仍然有無數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想要揭開宇宙萬物運轉的核心奧秘,想要在雜亂無序的星空中建立起屬於人類的秩序。

所以我想,這樣的規律放置於人類社會中同樣適用。不管你決定成為什麽樣的人,不管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去堅持做些什麽。我不知道一萬小時定律是否正確,但我知道世上絕對沒有坐享其成的自由和幸福。雖然說世上正是因為有了相似的大多數,才顯得瘋狂的天才們那樣驚世駭俗,但我仍然祈願,每個人都能在洪流一般的世俗文化裏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在那個世界裏,你擁有屬於自己的星空和自由,你是主宰自己的天才少年。

去做吧,別害怕,宇宙都很溫柔。

放輕鬆,就當漫遊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