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人情先欠著

高孝瓘瞧著他們眼巴巴的樣子,那眼神裏明顯透露出‘你開個價’的信息。

“諸位請回吧,天亮還早的很,難道諸位還有什麽事?”

‘怎麽又不開價了呢?你不開價咱們心裏不安啊是不是?能用錢解決的事,咱們就敞開了說。’

王娥兩家家主麵麵相覷,二人一齊望向鄭元禮,希望他能從中斡旋一二。

鄭元禮疑惑道:“公子不回宮?那豈不是拂了二位大人的美意?”

高孝瓘明白鄭元禮的意思,恭敬拱手說道:“您教導在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既然在下犯了夜禁,理當在巡城司等到天亮。至於二位大人的美意,在下心領了,以後在下還有求於二位大人,隻要二位大人不嫌棄在下無官無職就好。”

鄭元禮恍然大悟,這小子是利用此事來結交大臣,果然手段不錯。再則這小子說的合情合理,給人的印象不錯,相信王娥兩家不會拒絕。

“二位大人,四公子自幼熟讀聖賢書,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很通於人情世故,那些許小事算不得什麽,再說五位小公子也受了教訓,此事就此揭過。”

王大人與娥大人微笑頷首道:“四公子實在是太過謙卑,不愧是鄭大人的高足。以後我等還要仰仗四公子,若是有事盡管差遣。”

鄭元禮瞧了一眼,眼神中滿是詢問。

‘真不走?’

‘君子一言,不走!’

高孝瓘報以憨厚一笑,恭敬的躬身施禮,眼神和動作同樣傳遞回一個簡單且堅定的信息。

鄭元禮看著高孝瓘微微點頭,算是默認了這份堅持。

心底卻滿是歡喜,此子確實在做他許諾過的事。最近未出門也不知宮裏的事,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問問娥大人和王大人。

王娥兩位家主算是鬆了口氣,也極羨慕鄭元禮,有了先皇的指婚,嫡王妃的位置穩穩的落在他鄭家的頭上,若是將來這位公子出息了,這位鄭大人也自然水漲船高。

反過來說,這位四公子溫文爾雅,又能以身作則,倒是個風險不高的結交對象。一般來說這種皇族撈不到好處,若是武將還好,至少不是有勇無謀之輩,若為文官必定清廉,跟著撈錢是不用想,但卻是個好的靠山。

王晞和娥雍很感激鄭元禮從中斡旋,短短的裏許路程走的很慢,也談論了很多關於宮裏的消息,特別是這位四公子的事。綜合分析起來,這位四公子鬧出的荒唐事不少,卻沒有因為這些事而受到責難。

宮裏對他受陷害的小木人事件封鎖,大家都以為是他頂撞了皇上,在聖駕麵前與平秦王高歸彥起了衝突,才被打了板子,但隻被打了二十板子實在是匪夷所思。

鄭元禮有些想不通,為何那八名禁衛也會一齊挨板子,打長廣王高湛那頓鞭子挨的有些莫名其妙,一前一後之間會不會有什麽關聯?

鄭元禮跟著兩位大人侃侃而談,倒是將最近宮裏發生的一些事了解了不少,確實沒想到自己幾天不在宮裏,居然發生了那麽多事,好在剛才離開的時候,讓管家鄭福留在了巡城司,讓他天一亮就帶著高孝瓘回鄭家。

話說巡城司內,李姓主書眼巴巴的瞅著一幹封疆大吏轉了一圈就這麽走了,自己還想獻殷勤來著,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主書的表現高孝瓘都看在眼裏,這個家夥倒是中規中矩,沒有像某些人一樣哈巴狗似得搖尾乞憐,隻是安靜的在一旁候著。不知道是被嚇到了,還是沒拿定主意以何種方式獻殷勤。看了這位主書所記錄的卷宗,字跡工整不說,很多有疑點的地方都加以注釋。

“主書大人,苦著個臉做什麽?好好治理好你的一畝三分地,這些都是大人所為?本殿看就很不錯嘛,有能力自然會得到重用,就當是璞玉的打磨過程,紅塵裏的曆練。對了,還不知道李大人名諱?”

“四公子說的極是,下官李德林!”

高孝瓘奇怪道:“你就是千裏送父親靈柩回鄉安葬的那個李德林?”

李德林輕輕歎了口氣道:“正是在下。”

“李大人乃大孝子,在我大齊境內無人不知。本殿無有官職與封號,李大人不必自稱下官,隻是本殿不明白,李大人為何會屈居在巡城司?而且以李大人的才能,又如何屈居這八品小吏?”

李德林不卑不亢的回答:“酒後犯錯被貶。”

高孝瓘微微點頭說道:“大人是得罪了誰吧,本殿給你寫一封拜帖,你去拜會一下本殿十叔任城王,他倒是求賢若渴。大人在這巡城司裏實在屈才,想必這幾年大人也休息夠了,正是該施展抱負的時候。”

李德林接過高孝瓘寫的書信,一時間感激的不知道說什麽好,沒想到今天晚上居然有如此奇遇,任城王雖是賢王,卻也不用無能之輩,今後如何展現自己的才華,還是要靠自己去踏踏實實的苦幹。

高孝瓘自然有自己的道理,這位李德林有才,而且還很清廉,巡城司也算是個有油水的衙門,不說多的,就這東城二十四坊,那些小店商鋪每年過年過節的孝敬,分下來可不少,這主事的禦史都換了好幾撥,他還在這裏幹他的主書,若非是不合群也不至於如此。一些案子隻要經過他的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有時候,甚至連其他主書的記錄上,都有他的更正,由此可見這人極度不合群。

‘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偶爾有一些奇怪的案子,都移交給了都官曹(刑部前身),看得出來這位李大人誌不在此,若是有能力治理一方,將來此人可用。’

鄭福年紀四十有餘,雖然熬夜對他來說不算什麽,高孝瓘不忍他陪著自己熬夜,勸他回去卻又不能。於是與李主書一合計,給他在院內副將休息處安頓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高孝瓘對卷宗裏的奇事有些興趣,詢問之下很快明白,這些大多都是刺探情報的外族探子,以西魏和突厥為主,偶爾還有契丹和庫莫西的探子。這些家夥邊打探情報邊做生意,在北方幹著有機會就搶,沒機會搶則出錢買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