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千裏赴邊
第二天早朝,各科進士都被宣入殿。茹伊因高中魁首,被皇帝親封為正六品工部員外郎,直屬大夏皇室。沐易排名最後,隻是按例給了個從九品陪戎副尉的虛職,等軍部有空缺再行委任。
沐易沒有實職,要先回鄉等朝廷詔令。離京時,茹伊前來送別,二人四目相對,沐易心頭縱有千言萬語,卻隻能道一聲“珍重”。隻是這一句“珍重”道罷,二人此後真的就天各一方了!
待得沐易趕回家中,朝廷喜報早已傳到安川城。
每年大夏朝新晉進士不過一百二十九人,還大都來自州府。安川縣平均二十年才能出一位進士。橋山書院雖出進士多些,但大都是靈州其他府縣的生源。
而這一年,安川縣竟同時出了兩名進士,其中一位還是狀元,真是舉縣同慶,連知縣譚儒林都趕往兩家賀喜。但茹伊已在京赴任,家裏的母親無意支應這番排場,沐天揚又怨沐易擅自去考了兵科,也隻是應付了事。搞得譚儒林不尷不尬,兩邊都沒碰到什麽好臉色。
沐易與父親鬧僵,回鄉後還是住在了嶽霆家。二人能這麽快再相聚,也都很是歡喜。
嶽霆嘿嘿笑道:“古人稱落榜為‘名落孫山’,沒想到你今日竟霸占了這孫山的寶座。鄉、會、殿三試都獨中最後一名,你這也算獨一份了,不比茹伊的連中三元容易啊,我看應該在縣誌上注明這一點,你也能流芳千古了。”
沐易哈哈大笑:“這是自然,俗話說得好,‘過猶不及’。我這就是將將好,一點都不浪費。”
倆人打鬧一番,嶽霆又問:“老二你這中了進士,卻沒個實職。以後是不是就可以和兄弟長留安川了,想安川兵司倒是空缺,你若是不嫌那兵司的官位沒有品級,去做做倒是無妨,反正你有從九品的虛職在身,俸祿也不會少了半分。”
沐易搖頭道:“好男兒誌在四方,我已在兵部留下了自薦書,自願去邊疆入伍。待日後掙得軍功,也好早日當上大將軍。”
“啥,”嶽霆兩隻不大的眼睛瞪得滾圓,竟比平常大出一倍不止,“你要當大將軍?”
“是啊,”沐易被嶽霆看的很不自在,“我答應茹伊當了大將軍後就去娶她的。”
嶽霆以手扶額:“天啊,你這書呆子除了讀書,還知道什麽。大將軍乃當朝一品,跟宰相平級,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哪有那麽容易做啊。”
“哦,看來我得加把勁,繼續努力了啊。”沐易握緊了拳頭,在身前揮了揮。
嶽霆兩眼一黑差點一頭栽在地上。他心想,茹伊果真是在誆騙沐易。不過這樣也好,起碼他也有些鬥誌,等沐易在官場摸打滾爬些歲月,也都明白了。
沐易二人在這邊談這兵司之事,另一邊沐天揚竟也在向譚知縣求這兵司之位。
譚知縣笑道:“沐兄盡管放心,這兵司之位空缺已久,令郎又是同進士出身,去這府兵任兵司,本就是屈就,何難之有。隻是沐兄為何不打點打點,在軍中為麟兒謀個實職,若能建功,前途無量啊。”
“多謝知縣大人美意,這軍中危機四伏,能封爵者百裏無一。我雖期望易兒能封侯拜爵,但也隻想他能在官場有所作為,光宗耀祖。可他現在既是兵科進士,我也隻能盼他留在安川,衣食無憂。萬莫去那沙場,化作塵中枯骨。”
譚知縣聞此也是歎息,兵科畢竟還是不如文科,否則沐易現在也有主簿之職了。
沐天揚正想著那府兵兵司之事,朝廷卻突下詔令,拜沐易為大夏鎮南軍帳下謀士,即日起赴南疆上任。
接下詔書,沐天揚愁眉深鎖,沐易卻眉開眼笑。沐天揚舍不得沐易去戰場送命,他隻恨自己沒有早去找譚知縣要這兵司之位,否則沐易有了實職,在兵部也就除了花名,不會被征召了。沐易卻不明白父親的心思,也不與父親告別,隻匆忙與母親見了一麵,就打點行裝,趕赴南疆而去。
卻說這南疆路途遙遠,縱是沐易每日埋頭趕路,到南疆鎮南軍大營時,已有三月有餘。虧得雲氏要沐易路上吃穿好些,給他多帶了盤纏。饒是如此,到軍營時,身上銀兩也所剩無幾了。
沐易奉上朝廷詔書,被依律安了個謀士的職位。他旅途勞頓,匆匆收拾好自己的營房,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沐易睡得正香,突然被兩個軍士拖出營帳外,不由分說就打了五軍棍。要說沐易自小習文,哪受得了這份罪,直被打的皮開肉綻,雙腿發顫。
等到了帥帳,他才知是因睡得太死,起床號響後沒列隊集合,違了軍規,才被按律處罰了十軍棍。
沐易心中惱怒萬分,昨日並無人跟他說號響應卯之事。可帳中其他參將謀士不但不為他辯解,反而個個麵露嘲諷之色。想來自古同行相欺,這些參軍謀士見他新來,就故意給他來了個下馬威吧。
接下來幾天,沐易幾乎天天受罰,不是不知用飯不能有半點浪費,就是被故意引到營中禁地。直打的他每日趴著睡覺,夢中都能被疼醒。
到底說沐易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哪經得住這番折磨。數日時光就麵黃肌瘦,走路直打晃。
還好眾謀士中有位年過五旬的老者心善,此後每天得空就給他講營中規矩,點撥他如何做事,才勉強支撐下去。
沐易受老者恩惠,自是感激涕零。
那老謀士歎息說:“也可憐你這孩子年紀如此之小,卻要來營中受苦。以後機靈一點,在這軍中方能有立足之地。”
沐易道:“多謝前輩指點,這些天幸得前輩提攜,小子方能免卻許多皮肉之苦。”
這老謀士名喚吳文舉,雖名為文舉,走的卻是兵舉之道,在鎮南軍中已有十餘年。
吳文舉苦笑道:“我又能提攜你什麽,就是教教你怎麽活下去而已。”
沐易見老者頗有能耐,卻依然隻是軍營中最底層的謀士,心有疑惑,遂趁機問:“前輩,小子有個疑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文舉回頭道:“我知你想問什麽,是覺得我這一把年紀為何還是個小小謀士吧。”
沐易被猜透心事,不由尷尬地點點頭。
“你可知當年跟我一起進這軍營的同僚們,今日都在何處?”
沐易心想:“想必大多都已升官進爵了。”但口中不敢造次,隻道:“小子不知。”
吳文舉手指南方,沉聲道:“除卻家中有門道,離軍回鄉者,剩下的人都在那黃土之下了。”
沐易頭上仿佛被破了一盆冷水,顫聲道:“這是為何,莫非我等十年寒窗苦讀,卻要被朝廷逼著去送死不成。”
那老者看沐易被嚇到的樣子,哈哈大笑:“你也不用怕,哪怕是大將軍也不會逼你去戰場送死的,他們都是要自己去的。”
“為何?”沐易奇道。
“因不堪這軍中之苦。”老者沉聲道:“如若不去戰場殺敵建功,期盼封將拜爵。就隻能像我這樣,一輩子做個謀士,被人呼來喝去了。哪怕是個伍長,都能吩咐我等。況且軍中無女子,年輕的謀士連個娘子都難娶到,怎能忍受。年長的又不忍相思之苦,徒之奈何。”
沐易心中叫苦:“就沒有其他晉升之道了麽。我等既是兵科出身,學的是兵法權謀之術,應當為將軍出謀劃策才是啊。”
吳文舉歎道:“老朽當初何嚐不是如此作想。可到軍中才發覺,那大將軍帳下自有軍師參謀,且都是身經百戰之輩。再不濟也有那兵科狀元榜眼做的參將。何時能輪到我等小小謀士進言獻策。我等雖有官職,卻隻是整理一些文案,做一些雜役而已。”
說罷,又對沐易道:“你若是家中有辦法,趕緊調出這軍隊,回州府的府軍中謀個差事。”
沐易苦笑:“我也就是個鄉野小子,家中又能有什麽門道。更何況,小子本就為了功名才自薦到了邊疆,怎能就此回返。”
那老者聞之歎道:“我中進士時已年近四旬,家中已有妻兒。隻等到五十四歲,便可告老還鄉。你今年不過一十六歲,又怎能忍耐近四十年之久。”
又道:“看來你也想去沙場建功立業了,但這條路可以說十死無生。”
沐易苦笑:“多謝前輩指點,小子也隻能暫且熟悉下這軍中之事,再謀出路。”
吳文舉聽此,也點頭稱是。隨後招呼沐易一起去軍師營帳中整理文案。
不知不覺間,年關就到了。軍中年關隻有三天假期。沐易回家來回一趟就得半年,自然隻能待在軍營。
年後,沐易收到兩封來信,一封自是母親牽掛他而寫,另一封是嶽霆詢問他在軍中的情況。
沐易不忍將軍中實情告於母親,隻能說一切安好,切勿掛念。但跟大哥的回信中,忍不住將這軍中之苦一一訴說,也算是發泄一番心中的苦悶。
閑暇時光,沐易經常想起茹伊。想茹伊在朝中為官,又是皇室直屬,日後定然前途無量,而自己這輩子就要在這軍中做雜役,怕是二人自此無緣,心中不免傷心。又想茹伊如此貌美,怕是哪位皇子,甚至是皇帝看上的話,茹伊也無法拒絕。念及此處更是傷痛欲絕,隻苦於軍中無酒,否則就要終日狂飲了。
軍中日子枯燥無味,還好有幾個跟沐易相熟的年輕伍長,跟他吹吹戰場上的廝殺,也算是勉強度日。就這樣一直到了下一年的年關。
大年三十晚上,沐易正在營中與幾位同為外鄉的軍官閑聊。突然大營守衛來叫他說有故人來訪。
沐易心中大奇,這南疆不毛之地,他又有什麽故人呢?
待去了營外,隻看到一個乞丐蹲在營門邊上,見沐易來了,才晃悠悠起身。
沐易仔細一看,竟然是嶽霆!二人相見,立時抱住大哭。待哭罷,嶽霆抹了抹臉道:“你抱著我哭什麽?”
沐易擦了擦淚,道:“自然是思念大哥,你莫不是為這個哭?”
嶽霆撇了撇嘴,裝作沒事般地笑道:“自然不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我隻是餓了三天,到了你這裏終於能大吃一頓了,這才高興地哭的。”
沐易知道他在死撐麵子,也不點破,將他帶到自己的營帳,又去營中夥夫那裏要了飯菜,給嶽霆端來。
嶽霆足足吃了十人的分量,看的沐易兩個眼珠都快蹦出來了,才擦擦嘴說:“看什麽看,沒見過哥吃飯啊。”
沐易忙問嶽霆為何會如此淒慘,莫不是逃荒而來?
嶽霆歎了口氣,才把這一路上的事情徐徐道來。
嶽霆年初見了兄弟的書信,覺得沐易在軍中總是受到欺負,心中不忿,就決定南下到軍中陪沐易,二人起碼有個照料。
沐易信中說道,他三個月到南疆,卻沒說是日夜兼程。嶽霆就帶了三個月的盤纏,白天行路,晚上住店,還沒到一半路程,盤纏就沒了。
之後他也沒辦法了,開始還能在當地打個短工,掙點錢再接著走。可越往南越蠻荒,也沒打工的地了,隻能邊乞討邊走,實在不行就在野外尋點野果野菜。足足九個月才到南疆。
沐易聞此心下更是感動,忍不住要落淚。
嶽霆忙道:“你可別哭,哥也不是全為了你才來的。”
原來去年年底嶽霆的父母就相繼離世,嶽霆還有個哥哥,本就為父親賣耕牛供嶽霆讀書不滿。遂以他可以教書自食其力,用不著鄉間田產為名,霸占了老嶽家所有的田產。嶽霆為人仗義,也不願跟兄弟相爭,就搬到書院居住。
沐天揚見嶽霆孤苦,就跟書院商量,給他謀了個書庫管事的職位,隻待秋季開學就可以去任職。
可到了三月,就收到了沐易的回信,他看沐易在軍中淒苦,又想自己在安川也算是孤苦無依,當下就決定去南疆找沐易。待他打點行囊,銀兩也剛好夠三個月的盤纏,就辭了職位,南下而去。
二人又感慨唏噓了一番,隨後又去帥帳找到鎮南將軍,想為嶽霆某個差事。
這南疆地處偏荒,以往總是有人想方設法離去,職位總是空缺,尤其是文職。那鎮南將軍見有人主動前來也極為高興。嶽霆又是秀才出,就封了他個庫管之職,讓他看護一處庫房,記錄每日兵器糧草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