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柴俊謀遊說遭擒
歎曰:
運命本非人能定,韜略翻做一場空。
西庭遭忌失家口,南平被擒陷牢籠。
朱門樓台誇新貴,白水林泉賞古鬆。
新貴轉眼成遺夢,古鬆如前立風中。
李詩劍當時大槍舞動,擋住敵兵,就順手從女牆處往下拋放縋繩。不過數息,宋義也到了城牆上,靠近李詩劍,也是舞動大槍,邊戰邊往下放縋繩。
這兩個,是猛士無雙今成雙,呼喝酣戰。戰不多時,李詩劍親衛營統將李詩龍、繆輝,連同那近百勇士,也都到了。
於是李詩劍領繆輝,率領數十人,向左邊殺去;宋義與李詩龍,領數十勇士,往右邊殺去。
左右兩邊那守關兵將抵擋不住,連連後退。李詩劍與宋義這麽左右兩邊一分,中間空出一大塊城牆無人把守,自有李詩劍親衛營之兵往下放那縋繩,而城下伏兵,也有數十人先攀登上城牆來了。
不多時,李詩劍與宋義向左右兩邊各殺出十多丈遠,城下太平軍將領士兵,就向這二十多丈城牆空檔處爬了上來,那是越來越多!
不到頓飯時間,太平軍有數千人上了城牆,守關士兵再也無法守住嘍。
早有守關將校縱馬來迎戰,李詩劍與宋義反而都是殺將奪馬!於是他君臣兩個就在城牆馬道上分向左右拚殺,將這天寧關城城牆上的敵兵清理了個幹幹淨淨。
李詩劍、宋義就領兵沿著城牆馬道,向城下殺來,城下守軍,同樣是無人能擋。不多時,殺到關城之下,宋義之兵,開了天寧關城城門,關城之外的大軍,一擁而入!
任自全見勢頭不妙,守不得天寧關了,於是當先逃走。他一走,天寧關守軍更是混亂紛紛,十二萬大軍,走了一半以上,有三分之一是就地做了俘虜。
李詩劍奪下天寧關,後軍尚未完全進入關城,李詩劍就領前軍出發,跟在天寧關敗兵後麵,直撲天寧府!
天寧府守軍不過是四萬人,守將丁大化,本是皇甫俊友妻弟,也就是現在的大通汗國的國舅了。
這丁國舅,別看他平時是耀武揚威,作福作威,看起來是赫赫聲威,其實是狐假虎威——究其實質,不過是個裙帶武將罷了,能有多大本事?
丁大化在天寧府中,隻說天寧關無人能破,那李詩劍聲名如日中天,卻也在天寧關下吃癟——所以他每天也是聲色犬馬,逍遙自在。
不料這一日,天寧府城外,敗兵無數,如一群蝗蟲撲來,黑壓壓地都是人頭,問之,則答曰是天寧關敗兵,天寧關已經被攻破了——驚得城門守衛不知所措,趕緊派人報告給丁大化。
丁大化聽了,同樣不知所措。不多時,又有消息說是太平汗皇李詩劍親自率領大軍,跟在敗兵後麵殺到了!
丁大化聽了,就趕緊帶上自家老婆孩子逃了。往哪裏逃?自然是兩京關。兩京關在天寧府與天同府之間,扼兩府要道。
丁大化逃走後,任自全才逃入天寧府。任自全一看情形,自然是又怒又慌,怎麽辦?國舅都逃了,天寧關都擋不住李詩劍,得了,我也走吧!
——本來任自全還想逃到天寧府之後,收攏殘兵,匯合天寧府守軍,跟太平軍再戰,到了這時,任自全也是信心全無,領兵也往兩京關來了。
於是天寧關這一敗,大通汗國可就隻剩下天同府與幾個關卡隘口了。
李詩劍大軍占據天寧府,隨後兵臨兩京關下。
此時李詩劍在眾將及謀士的勸說之下,就把天寧府作為正式首都,百官都遷了過來。
徐文虎道:“汗皇師弟,當日下臣建議分軍,是依當日形勢;依今天形勢來看,左軍宜鎮守大林州、洪州,就防平林州杜懷彪。右軍就守青州、大湖州、南安州,以防南平汗國。”
李詩劍道:“說得是。不過,我領中軍,取清流關、攻天寧關,到了現在,征戰近八個月了,按照當初設定的三軍輪番休養之議,中軍如今應該休養去了,怎麽給將士們一個交待?”
徐文虎道:“汗皇師弟,我軍目前直逼兩京關下,不妨以攻勢示敵,卻按兵不動,這樣,就可以使士兵得到休息。也正好趁機訓練飛軍——原來天寧關一戰,李詩劍就此專門挑選士兵,練習用投石車投上城牆以攻城,號為“飛軍”,以備奪關。
依現在的情勢,皇甫俊友必不願意兩麵作戰。我估計,以皇甫俊友的本事,必然得聽柴俊謀的。柴俊謀這個人,是個說客,舌辯之士,他必遊說大西汗國罷兵,挑動各國共同對付我國。
諸國之中,南平汗國是我們的真正盟國,柴俊謀必然是親往南平汗國,我們隻須等待柴俊謀去了南平,皇甫俊友身邊沒有謀士時,強行搶攻,出動飛軍,打下兩京關,那皇甫俊友就必成為甕中之鱉!”
李詩劍道:“嗯,師兄說得極是!”
徐文虎又道:“汗皇師弟,燕君平軍師與文子明軍師此前所設之計,將那太平汗皇太平歌抄印無數,播布天下,此計現在也用來,正當其時——我們不如就以文伐之計,利用這太平歌:
那皇甫俊友以一府之地,西麵對抗唐自榮,東麵要守兩京關以對抗我軍,他撐不下去多久了。不如我們就讓人到天同府,暗暗教唱歌曲,瓦解他皇甫俊友的民心軍心,怎麽樣?”
李詩劍聽了,自然也同意。
於是徐文虎挑選了部分人手,親自帶領,潛過兩京關,到了天同府,各地教唱《太平汗皇太平歌》。
李詩劍呢,則按照徐文虎的設計,領兵於兩京關下,卻是按兵不動,每天隻讓士兵們休息、訓練,訓練、休息;特別是重點訓練飛軍。
然而,這邊雖不進攻,但那架式擺在這裏,讓天同府的皇甫俊友是坐臥不寧啊!
皇甫俊友就與柴俊謀商量。
柴俊謀道:“我主汗皇,目前我們失了天寧關與天寧府,那太平汗皇李詩劍重兵駐紮在兩京關下,使我軍如芒刺在背。西麵,那唐自榮攻打我軍西塞關,前後有近一年時間了。
我方形勢不妙,誰都能看得出來。此時情形,非引外援自救不可。然而,現在諸國之中,哪裏有什麽外援可引呢?若要引,也隻有向南平汗國求救了。”
皇甫俊友道:“柴軍師,那南平汗國以前攻打我們的青州,又早就與太平汗國結為盟國,怎麽會救援我們呢?”
柴俊謀道:“太平汗國李詩劍這個人,依小臣看來,必然要削平諸國;太平汗國滅了我國,必然要攻打其他國家。不如我們用合縱之法,結好南平、大度、大西等國,包括那大眾國,合五國之力,共同抵抗太平汗國。舍此之外,別無他法!”
皇甫俊友道:“結好各國,共同抵抗李詩劍,我同意!隻是,你要向大西國報仇,就不可能了;此外,又怎麽一一落實這些呢?”
柴俊謀道:“我個人之仇,是私仇,私仇為小;我主汗皇結盟大西國,卻是國事,國事為大呀。
目前我軍與大西汗國交戰,可以先行講合,再派使者,去與那大度汗國、大眾汗國講合立約。南平汗國,估計隻有我去,才有希望立約合縱。”
皇甫俊友聽了,自然是按照柴俊謀之意,親筆寫了數封書信,派出使者數人,分別去大西汗國、大度汗國和大眾汗國。
然而,那南平汗國,卻是要由柴俊謀親自去遊說。皇甫俊友道:“柴軍師,目前這西塞關尚處於交戰狀態,不如等停戰後你再去吧。”
柴俊謀道:“我主汗皇,情勢已極危峻。我有一計,可以使大西國願意立即停戰。”
皇甫俊友道:“軍師有什麽好計?”
柴俊謀道:“大西國其實很是擔心南平汗國攻打,我們可以令人去造謠言,隻說南平汗國要來攻打;再令一軍,詐作南平軍,偷出南塞關,繞道攻擊木門州。
這個時候,隻要我們派人去講和,那唐自榮便必會同意與我軍罷兵休戰,結為合縱之盟!”
皇甫俊友道:“軍師,派人去假造謠言,倒也沒什麽,但若是派兵繞道過去,一旦被南平汗國發覺,那麽軍師你再去南平汗國,不就危險了嗎?”
柴俊謀道:“先派人造謠傳,後出兵。小臣我現在就出使南平,待回來後,我軍出兵,就算南平汗國發覺了,也拿我沒什麽辦法。”
皇甫俊友對柴俊謀已是言聽計從。果然使者到處,大西國不待皇甫俊友派兵繞道攻打木門州,就停戰言和了,那大度汗國杜懷彪本與皇甫俊友立過盟約,自不必說。
然而柴俊謀之計雖好,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施行之時,還是出了岔子:
一個岔子是仲而要與杜懷彪這邊——仲而要見到了皇甫俊友的信,當然是就要停戰。不想杜懷彪極奸詐,一麵派人言和,一麵卻又暗施偷襲,與其子杜龍杜虎三路人馬,一舉奪了仲而要大眾汗國的安遠州、玉田州,大有隨時**平仲而要之勢。
仲而要隻剩下了定邊州和蕭關州,又怒又恨又無奈,把皇甫俊友的使者臭罵一頓,理由是:——若非你國來勸和,講什麽合縱之道,我國怎麽會被他杜懷彪偷襲?
使者驚怕,隻圖保命,唯唯以應,狼狽逃回。然而杜懷彪這一偷襲,卻逼得仲而要把目光轉向外族了。仲而要向北方紅毛國求援,後來給諸國帶來大災難,此是後話。這裏暫且不提。
另一處岔子,緣起於李詩劍,結果卻是在南平汗國這邊;這個岔子,導致柴俊謀直接被擒。
原來柴俊謀到了南平後,便得到陸雨農召見。柴俊謀見了陸雨農,便說來意:“小臣此來,不僅是為我大通汗國,也是為貴國而來。”
陸雨農道:“為貴國之說可以理解,但說為我南平汗國,這個不好理解呀。柴先生有何釋詞?”
柴俊謀道:“目前諸國,太平汗國風頭最盛!依小臣所見,李詩劍不削平諸國,其攻勢不止。
目前貴國與他太平汗國是為盟友,但是到了最後,諸國都破,隻剩下南平汗國與他太平汗國時,貴國還能與太平汗國做盟友嗎?
不如貴國與我大通汗國結盟,我們兩國,再加上大西、大度、大眾共五個汗國,合縱對敵,共同抵抗李詩劍!”
陸雨農聽了,無話可答,遲疑不決,就向常思琛請教。
常思琛道:“我主汗皇,此事不如等等看。國師尚未回來,不如等到大國師回來再定。”
於是陸雨農安排柴俊謀入住賓棧,好禮相待,並說明此事須待國師回來再作決定。
柴俊謀暗思:那國師不就是托缽僧麽?任他托缽僧怎樣有勇有謀,但凡事總繞不過一個理字。我之所言,托缽僧又豈能駁斥得了?
陸雨農早已派出使者,快馬趕往大都山,通報國師托缽僧。不料使者還沒回來,托缽僧卻已經回來了。
陸雨農與常思琛都問托缽僧道:“國師回來得好快!不知國師可曾見到使者?”
托缽僧道:“什麽使者?我是從天同府來的。已經知曉柴俊謀要來遊說——你們不必聽他的,隻將他直接拿下就是了。”
陸雨農與常思琛都驚訝:“國師,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我們為什麽要拿下他柴俊謀?”
托缽僧道:“大通汗國已經滅亡,放他回去做什麽?而且此人多謀,正好扣留下來,為我所用。
換一個角度說,此人在兩年前,為唐自榮遊說各方,致使全國各地,諸勢力落入此人的算計,相互之間紛紛大戰,實是百姓流離失所的一個推手!
另一方麵,我此次麵見李詩劍,已經與他商定了南平汗國與太平汗國的關係——此時不擒下他柴俊謀,又待何時擒他?”
柴俊謀是千想不到,萬料不到,不想這托缽僧回來後,授意陸雨農,直接抓了自己,根本不給自己遊說機會。
柴俊謀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何況我柴俊謀所說的,是於己於人都有利的!臥榻之側不可容他人酣眠,那太平汗國李詩劍誌在削平諸國,一統天下,豈會單單容你們南平汗國存在?”
托缽僧道:“柴俊謀,你已經沒有國了!你除了投降南平國,別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