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真與假

從來沒有在書裏寫過自序,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紀念我的轉型。

從《大秦宣太後:羋氏傳奇》開始至今,陸陸續續寫了幾本相對較為寫實的曆史小說或曆史人物傳記,無論細節如何變化,人物性格以及曆史走向都不可能亂寫亂改,這是正統曆史小說的原則。

為何要轉型,轉向哪個方向呢?

還是從我的寫作說起吧。從2013年創作《大秦宣太後:羋氏傳奇》始,到《大明手術師:袁崇煥》,再到相對比較嚴肅的曆史隨筆《大明夢華:明朝生活實錄》為止,的確這些書都比較真實,至少沒有胡編亂造,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少了些什麽呢?

我細細地看著它們,宛如看著自己的孩子,忽然間我想明白了,他們太真實了,少了些必要的“假的”東西。

關於曆史小說作品,從《大秦宣太後:羋氏傳奇》始,到《大明手術師:袁崇煥》,類似於人物傳記,這些作品要求我必須盡可能地去還原曆史、還原人物,以及人物所處的曆史環境,最後追求的無非一個字——真。

曆史小說追求曆史的真實,無可厚非,然而他們都是大人物,在曆史上都赫赫有名,他們的生活與我相差太遠。而我要做的,隻能是從浩瀚的曆史資料中去熟悉他們,然後再通過自己的理解重新詮釋。而這對我自己來說,恰恰是不真實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普通人找朋友傾訴,而作者則是通過文字,向讀者表達。那些太真實的作品,無法提供給我這樣的空間。於是我便寫了這本你們手裏所捧的“假的”曆史小說,來表達自我。

說它是假的,是因為我隻是借了一個特定的曆史背景,來虛構我的故事。然而它又是我所有的小說裏麵最為真實的,因為他表達的是自我。

在這本書中,我極力地編織故事,試圖讓它變得更加地精彩、刺激,到處設置包袱,甚至想方設法把懸念留到了最後,不讀到最後一個章節,很難猜到謎底。但是這隻是表麵的,我隻是想用這些來吸引大家而已,它真正承載的是人性。

探討人性是個很複雜的命題,會隨著環境、物質、欲望等變化而變化,所以每個人對身邊各色人等,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理解的人性是在麵對各種欲望時表現出來的最原始的一麵。

“原始”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詞語,其實它背後隱藏的可能是殘酷無情、茹毛飲血等血淋淋的現實。隨著人類文明的推進,人開始變得文明,至少在沒有利益衝突之下,每個人都可以是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十分文明的。但是在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呢,或者是在巨大的欲望麵前呢,人類會變得如何?

這就是我要在這個“假的”故事裏,與大家探討“真的”問題。有時候在虛構的故事環境下,更容易表達一些真實的東西,比如本書的主題——奪寶,這個寶物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在曆史上存在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人安置在那樣的環境下,用巨大的利益去引誘他們時,他們的欲望會達到一個怎樣的程度,人性最真實、最原始的一麵,會在文明外衣的包裹下,以怎樣的方式暴露出來。

書中曾借一位人物之口,詮釋了所謂的陰魔,“從大處來講,便是業力,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說的是因果;從小處說,便是五十陰魔,由五蘊所生……”魔由心生,就是所謂的心魔。而心魔的大小,一邊是由世上的**所決定,一邊則是由人類的控製欲而定,即所謂的人性。

人性比任何東西都要來得真實,也比任何東西都要來得複雜,這就是所謂的真假。人可以有真的一麵,也可以有假的一麵。一個人的好壞,取決於是真的多還是假的多。

也許我說的並不全麵,沒關係,隨我一起去看看這個“假的”故事,會否讓你真的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