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三話
眾所周知,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座美人魚雕像。這座雕像是丹麥的雕塑家以《安徒生童話》為藍本塑造而成。關於美人魚的故事,其大多數都是出現在歐美的童話當中。其實早在中國的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有過關於人魚的傳說了。
話說清代初年,在沿海的某個漁村之中,住著一戶漁民,這個漁民獨身一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一天,漁民和幾個朋友相約到鄰村喝酒耍錢,幾人玩到深夜,各個都喝得醉眼迷離,不省人事。漁民半夜酒醒,想起清晨還要出海打魚,便和幾個好友告辭,獨自打著燈籠返回家中。走在路上,漁民覺得酒後口渴難忍,就特意繞了遠路回家,因為附近山裏有一條小河,漁民想經過時,順道去河邊解解渴。
他剛走到河邊,忽然見不遠處躺著一個人。那人披頭散發,而且地上還有一攤鮮紅的血跡。漁民立刻跑上前去,定睛一看,原來是個二十幾歲的妙齡少女,頗有幾分姿色。漁民見女子渾身是血,便大聲呼救,隨即背起她就往家跑。回到家中把女子放到**,沒多長時間,女子就蘇醒了過來。漁民點燈仔細觀看,見女子身上並沒有傷口,便覺得很奇怪,於是詢問她從何處而來,為什麽倒在血泊之中。女子回答說自己是外鄉人,父母早亡。因戰亂逃難到此地,不巧在山中遇見強盜,打劫完財物還要淩辱於她。自己誓死不從,拔出隨身的匕首刺傷搶匪才幸免於難。隨後便體力不支昏倒在河邊。
漁民見她可憐,於是就把她留在了家中。平日裏給自己收拾家務,準備飯食。鄰裏鄉親見到這女子持家勤儉,都極為羨慕,全都說這漁民撿了個好媳婦兒。
然而就這樣過了兩年,漁民發現每隔一個月左右,女子就會深夜跑出家門,過了兩三天再回來。問她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漁民便懷疑她在外麵有不軌之事。於是一天夜裏,趁女子跑出家後,便偷偷地跟在了後麵,想看看她到底做什麽去。
隻見女子跑到當初他們相遇的河邊,拿出一把匕首,猛地刺進自己的胸膛,把肚子剖開,拿出髒腸在河中清洗。不一會兒清洗完畢,就把它們又放回腹中,然後用針線把傷口縫好。漁民看到這幅情景,立刻嚇得目瞪口呆,隨即癱坐在了地上。女子聽到背後有聲響,轉頭跑了過來,發現原來是漁民呆坐在草叢裏,滿頭大汗,驚恐地看著她。女子自知事情敗露,便把實情告訴了漁民。
女子說自己逃難不假,隻不過她也不記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後來自己逃到海邊,見礁石上有一具半人半魚的屍體,因當時饑餓難忍,便把它當作魚肉吃了充饑。隨後的時間裏,自己不但疾病不生,而且容貌不老,青春永駐。現在自己多少年齡,她自己都不清楚了。隻不過每隔月餘,就要把自己髒腸清洗一番,不然就會腐爛。
女子說完,見漁民吃驚的模樣,覺得已經不能繼續留在他的身邊,所以轉頭便離去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遇見過這個吃了人魚肉長生不老的女子。
很久以前,在海邊住著一個漁夫。這個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因當初住在漁村中時,別人和他說話,他總是默不作聲,並且還板著一副鐵麵孔,所以一直不受村裏人的好評,以至於到最後還遭遇排擠。一氣之下,漁夫便搬出了村子,找了一個僻靜的海邊,搭上房屋,白天打魚,晚上聽海,過起了自給自足的悠閑日子。
一天清早,漁夫正準備推船下海,見天氣不好,出海恐有不測,便坐在岸邊補起漁網來。補著補著,他無意間看見水中不遠處的一塊礁石上,橫著一塊白白的東西。漁夫放下漁網慢慢走到岸邊,發現在礁石上躺著的,原來是一個女子。那女子留著長長的黑發,頭低垂在礁石上,頭發遮蓋住了麵容。漁夫一怔,繼續看去,見女子腰部以下,是閃著銀藍色光亮的魚身。漁夫大吃一驚,心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人魚不成?他再仔細一看,發現在那女子的胸前,還趴著一個小孩兒,那小孩兒在女子胸前蠢蠢欲動,身體也跟女子一樣半人半魚。
看到這裏,漁夫暗自琢磨:“那人魚女子,想必是被大浪衝到了礁石上,不慎被撞死了。那小孩兒應該是那女子留下的,既然母親已死,那小孩兒也必定活不長,雖說是水中的妖物,但看上去還是挺可憐的。”眼看天空漸漸變暗,暴風雨頃刻便來,漁夫無奈地回到了屋中。
經過了一夜的大雨傾盆,電閃雷鳴。第二天,漁夫出門望去,見礁石上的小孩兒還在,而且渾身還在**,便大為吃驚。沒想到經過了一夜暴風驟雨,那小孩兒竟然還能活著。見天空已經變晴,而且風浪也小了很多,於是漁夫決定出海,搭救那條小人魚。
漁夫駕著小船,劃到礁石邊上,正要起身走過去時,突然間,小人魚轉過頭來,雙眼看著他,臉上露出一副凶相。隻見小人魚滿嘴鮮血,嘴裏一口尖牙各個鋒利無比。它凝視了漁夫一會兒,然後轉頭翻身,跳進了海裏,瞬間就消失在了波浪中。而那人魚女子的屍體,卻隻剩下了一副骨架堆在礁石上。
這時,漁夫才恍然大悟。原來人魚和鯊魚等凶殘魚類一樣,開始看那小人魚還以為是趴在身體上,沒想到竟然是在啃噬屍體,謀求自生。
他駕著小船往岸邊駛去,一邊劃船,一邊想起以前曾聽人說起,吃了人魚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說,於是大為後悔道:“那時若是活捉了小人魚,現在自己就是不老不死之身了。哪怕是起初把那人魚女子剩下的肉塊拿回來一些,也能當不老仙藥,賣個好價錢,真是可惜了!”
這是一個朋友給我講的故事。他的曾祖父在早年間是個學者,喜歡在家閉門讀書。
有一年初春的黃昏時分,曾祖父在屋中看窗外樹木漸新,嫩芽初長,便忽然來了興致,想出去散散步。在路經一片賣舊貨的攤點時,曾祖父突然注意到,在一個很不起眼兒的角落裏,有一個留著白胡子、戴著鬥笠的老人坐在那裏,身旁擺著幾件待售的古物。他走到賣貨老人跟前,掃了一眼他所賣的東西,都是一些不太名貴的小物件。看著看著,曾祖父發現在老人身後,放著一個透明的圓形玉壺。觀其顏色品質,曾祖父立刻確定,這是一件唐朝的上好玉器,便問賣貨老人這個玉壺多少錢。賣貨老人聽曾祖父詢問價錢,便把玉壺從身後拿出,雙手遞到他的手上,說道:“想要就拿走吧,不要錢。”曾祖父聽到這話甚是納悶兒,就問老人為何不收錢。老人說道:“你在我麵前停下腳步,說明與我有緣。我如今身患絕症,已經時日無多,你既然喜歡這個壺,我便把它贈送給你,也算是你我相交一場。”
曾祖父高興地把玉壺抱回家時,全家人都以為他發了瘋,大驚失色地看著他。原來曾祖父抱著玉壺,身上隻穿著簡單的內衣。家裏人都問發生了什麽事情,等曾祖父換好衣服,就把事情由來從頭到尾講了一遍,並且解釋說:“本來想出去散散步而已,身上沒帶錢,所以就用衣服把玉壺換了回來。我雖然喜歡這個壺,但是不喜歡白拿,你們也無須多費口舌了。”說完,便抱著玉壺走進屋中。家裏人見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地作罷了。
曾祖父把玉壺放在桌上,越看越是喜愛。同時他發現在壺口處,有一個魚形的花紋,極為別致。而且在平常晴好的天氣時,透著日光,隨著玉壺轉動,花紋也好像真的小魚一樣在裏麵遊來遊去,極為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