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史稱北魏或後魏、元魏。道武帝晚年嗜服寒食散,瘋癲日盛,濫殺臣子,朝野各懷危懼。清河王紹弑父,太子拓跋嗣回京殺清河王即位稱帝,是為明元帝。
公元424年,明元帝崩,傳位於子拓跋燾,是為世祖太武帝。太武帝滅大夏、北燕、北涼等諸國,一統北方。
公元430年,南朝劉宋皇帝劉義隆北伐,北魏揮兵退之。
公元450年,太武帝南征劉宋,攻克下邳、彭城、盱眙、懸瓠諸地,直抵瓜步,與南朝首都建康隔江相望,劉宋舉國震動。太武帝審時度勢,渡長江結果難料,不日大軍退去,一路燒殺搶掠,江淮六州,淪為白地,自此南朝劉宋“道裏蕭條,元嘉之政衰矣”。同年,太太子監國拓跋晃崩(史稱太子憂思而亡),追諡景穆太子。
公元452年,太武帝死於寵信的宦官宗愛之手。宗愛主南安王餘即位,同年,宗愛殺南安王餘。王公諸大臣殺宗愛,擁太武帝之孫、景穆太子之子拓跋濬即位,是為文成帝。九宮三部曲即起於此,《九宮夜譚》中皇帝(文帝)原型即文成帝。
大代
:學術界觀點普遍認為拓跋氏為鮮卑族拓跋部,即拓跋鮮卑,建立前代國政權,後覆滅。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年建魏,實為重建代國。後太武帝年間原擬改國號代為“萬年”,太武帝聽取著名漢人大臣崔浩的意見,方才改“代”國稱“魏”,自稱黃帝後裔,取華夏正統之意。崔浩大儒,心裏明白曆朝曆代哪裏有千年萬代,隻是此言也不能說明,隻言“國家積德,著在圖史,當享萬億,不待假名以為益也”。太武帝從之,棄“萬年”,自此“代”“魏”並用,猶比“殷”“商”。事實上,直至孝文帝遷都,不論是北魏官方還是民間,“大代”的使用頻率可能實際高於“大魏”,大同(即平城)出土了“大代萬歲”的瓦當。
兄終弟及
:北魏乃草原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直接由氏族部落一躍而至封建王朝。這種氏族部落的王位並非父傳於子,多為兄終弟及。北魏自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開始,便竭力要傳位於子,但每次都困難重重。皇帝兄弟不忿傳子製,個個力爭皇位,文成帝一朝尤甚,血雨腥風,不僅半年間皇位三易其主(太武帝、南安王餘、文成帝),且文成帝少年登基後,政治鬥爭極其激烈,宗室親貴多人暴死或被誅。
子貴母死
:拓跋氏本係部落氏族,母係餘風尚濃,自道武帝起,為防母後專政,立子貴母死製。凡皇子被封太子,母妃必得賜死,無一例外,也因此產生了北魏一朝的特殊現象:乳母幹政。代表人物為文成帝乳母常太後(即《九宮夜譚》中已歿的常太後),常氏一族因她顯赫一時,風頭無二。曆朝曆代後妃為了求子可謂不擇手段,北魏卻因這子貴母死之製,後宮出現了畏子如虎甚至設法避寵的空前絕後的怪現象,此製到宣武帝時期終廢(宣武帝為孝文帝子)。
拓跋家族出自氏族部落,禮製粗疏,在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前,對於選妃甚至立後隨心所欲,不按常規,以至於後宮中盡是北涼大夏等亡國皇女為後為妃。文成帝子獻文帝弘(書中太子原型)之母李貴人原是永昌王仁(太武帝一朝傑出的軍事家,後於文成帝登基後謀反被誅)的妃嬪,南伐時被永昌王仁掠來,後又因美貌被文成帝寵幸生子,因此其子血統受文成帝乳母常太後懷疑。學術界對獻文帝弘是否文成帝親子持不同觀點,因缺乏論據,無法確證。
塢壁
:塢壁是自漢而起、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原地區達到極盛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也稱壘壁、堡壁,首領可稱塢主或宗主,往往以宗族為核心聯合在一起,可耕可戰(亦有流民塢壁,但流民塢壁也必定由宗法關係而合)。這種聯合往往與專製政權崩潰、各地豪族伺機而興的社會形勢相關,一個合格的塢壁主(即豪強)往往具有相當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而這個能力的表現往往是“豪俠”,俠義或尚武。是以有觀點稱,塢壁就是中國古代幫派組織的雛形,事實上,在武俠小說裏麵,就有大量“某某堡”的稱謂,塢壁也可稱塢堡。塢壁在十六國時期達到極盛,孝文帝實行三長製後逐漸式微,北魏分裂後又有複興,最終在唐代基本消亡。在《九宮夜譚》裏麵,裴明淮的好朋友英揚就是一位塢主(鷹揚塢),而書裏的江湖幫派稱塢、壁、壘、堡等,眾塢壁聯盟的盟主亦可稱宗主,如裴明淮的另一個朋友薛無憂就是河東塢壁聯盟的盟主,人稱薛宗主。少林建寺在太和十九年(魏孝文帝下詔所建),換而言之,在北魏時代,武俠小說中一眾耳熟能詳的幫派並未出現。
宗主督護製
:平城時代(即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以平城為北魏京都的時期),北魏政府事實上的控製範圍隻是京畿(即京都和附近的地區),而對於京畿之外的廣大北方地區實行羈縻之策。針對中原地區實行宗主督護製,承認各宗主(根據宗法關係原則在強宗大族中產生)的基層統治權,督護民眾,並向北魏政府交納賦稅。某些勢力強大的宗主具有自己的武裝部曲,甚至不聽從朝廷統轄,形同割據,也有部分宗主受冊封任刺史或太守之職。《九宮夜譚》就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皇帝一直致力於要解決這個宗主督護製的問題,否則北魏朝廷無法實際控製整個中原。後孝文帝以三長製(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裏長,五裏立一黨長,直接控製基層組織)代之,宗主督護製遂廢。
高車
:又稱丁零、敕勒,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在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遊牧民族。從十六國時期到北魏建國前期,北魏對高車發動了多次掠奪戰爭。不僅掠奪大量牛馬牲口,還掠奪大量人口,平城鹿苑就由高車人修建而成。北魏在漠南設軍鎮(史稱六鎮或北鎮),一是為了防禦柔然,二就是為了監視遷至漠南的高車諸部(也包括其他民族),防止其叛逃漠北。北魏對高車貴族予以封賞,禁軍中專設高車羽林,但下層的高車人受到的殘酷奴役是可想而知的,曆年來高車叛亂可謂層出不窮,在延興年間達到了最高峰,最終六鎮起義令北魏徹底分裂。
太武滅佛
:北魏太延四年,太武帝聽從最寵信的臣子崔浩與禦封天師寇謙之之言,廢佛尊道。後蓋吳起亂(太武帝時期最大的一次民間叛亂),太武帝親征,發現長安一處寺廟藏有大量兵器,大怒誅殺全寺僧眾,崔浩便借機勸太武帝滅佛,誅戮沙門,焚毀經像。太武帝之子景穆太子篤信佛教,再三上表勸阻無果。寇謙之也心知此舉逆天,與崔浩數次爭辨想要阻止,崔浩卻固執己見。後太武帝崩,皇孫文成帝即位,下詔複興佛教。
國史之禍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因主持編纂國史“從實錄”而觸怒太武帝,五族盡誅,同時牽連其姻親範陽盧氏、太原郭氏和河東柳氏等高族。盡數滅門,史稱“國史之禍”。太武帝原令數百修史大臣同誅五族,後經漢人大臣高允死諫,僅誅數百修史官,未及門房。
拓跋宗室、勳貴八姓、帝室九姓
:
拓跋宗室。拓跋氏早年的史料可以用稀缺來形容,情況也非常複雜,可以大約地以他們本來是“部落聯盟製”來理解。除北魏開國太祖道武帝之外,神元帝、平文帝、昭成帝、獻明等諸帝都是入了北魏宗廟的,其子孫後代也一直在北魏政壇發揮作用。直到孝文帝改革重定宗廟,才把“宗室疏屬”們都遷出去了,隻留下了道武帝這一支,並改其廟號為太祖。
帝室十姓。《魏書·官氏誌》寫得很明白,獻帝拓跋鄰(北魏之前的代國的國王,其實北魏剛立國的時候還是稱“代”),共有兄弟八人,拓跋鄰排行第四,他七分國人為七族,八部大人製起源於此。“七族之興,自此興也”。但這七族後代,《魏書》中有傳者也就普(周)氏、長孫(拔拔)氏、奚(達奚)氏、丘(丘敦)氏、伊(伊婁)氏,還有其叔父叔孫(乙旃)氏。這九姓加上拓跋氏就是十姓。帝室十姓,百世不通婚。孝文帝時代禁止此九姓參與“國之喪葬祠禮”,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帝室”特權。
勳貴八姓。這個好理解一些,簡單地說是在北魏建國百來年最終能混出頭的鮮卑貴族家族。丘穆陵(穆)氏勢力最長久,穆氏族人尚公主的數量最多,可見跟皇室聯合的緊密程度。其次是步六孤(陸)氏。還有尉遲(尉)氏、勿忸於(於)氏、獨孤(劉)氏、賀蘭(賀)氏、賀樓(樓)氏。紇奚(嵇)氏值得特別說一下,《魏書》中不見其傳,卻見於孝文帝詔書,很有可能是《魏書》的慣例:凡有謀反的情況,常常就“事跡遺落”了。八姓這個說法來自太和十九年孝文帝的詔書,不過,就跟改漢姓事實上是孝文改革後的事,在小說裏沒有嚴格遵守。
從宗室和諸貴姓的情況,可以看出北魏貴族階層的複雜情況,也屬於曆朝曆代的一個孤例,對北魏的政治環境和發展走向都影響深刻,貫穿北魏一朝始終,非常值得研究。而在這個問題上,孝文帝看得最透徹,而且找出方法付諸實施了,即其借禮製改革(重定宗廟)完成了一次絕對集權。
禦寇訣
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