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在一次華人社團的聚會上,林芬遇到了好久不見的池友明。兩人都很高興,就坐在一起聊了起來。

近幾年,池友明的事業發展十分順利。他不再隻是一家中餐館的小老板,而早已鳥槍換炮,成了巴黎知名的僑商和僑領了。人說,做生意一半靠勤奮,一半靠運氣,池友明的運氣就是這麽出奇的好。

如果他一直經營著他的那家“宏圖大酒樓”,那麽,到現在可能仍然是一個火裏來、油裏去的中餐館小老板。但經常來他餐館用餐的一位法國客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幫助他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這個法國客人名叫亞曆山大,五十多歲,在一家銀行任高級主管。剛好這家銀行離池友明的中餐館不遠,中午他就常常來光顧,有時還帶一些同事一起來就餐。因為是熟客,池友明每次都是送上飯前酒,或者是飯後甜品。東西不貴,但深得亞曆山大喜歡,認為中國人有情意。吃完飯有時間的話,亞曆山大還會與池友明聊上一會天,話題主要的是有關中國的曆史啊,文化啊,風俗習慣啊,等等。他說,雖然還沒有去過中國,但他對中國和有點神秘的東方文化一直十分感興趣,尤其喜歡中國的廚藝。

一天,亞曆山大用完餐後,在喝咖啡時對池友明說:“現在有一個可能會讓你發財的機會,你想不想做?”“有發財機會?當然想啊,說老實話,我天天都想著發財呢。有什麽機會和門路你說來聽聽。”池友明以為亞曆山大隻不過是在開開玩笑,所以也跟著不經意的調侃了一句。

亞曆山大立即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說:“我是認真的,不是開玩笑。”他接著說:“最近我們銀行總部與巴黎北郊奧拜維利埃市簽訂了一個合作項目,計劃在該市劃出一塊土地,共同興建一座商城,主要是用於物流交易。這個貿易商城的興建主要為這一區域注入一股商業的活力。你們中國人不是有很多做貿易生意的嗎,原先巴黎十一區早已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今後商城一旦建立,做貿易的華商必然會蜂擁而至,到時候我相信店鋪就會供不應求。”

池友明聽後,頭腦為之一震,忙問:“那又怎麽樣?我能做什麽?”

亞曆山大說:“如果你能趁現在商城剛開發,租金還不算高,搶先將這些店鋪先租下來一部分,再提高些租金,分別轉租給那些需要的華商,我保證你光這單生意,就會有很多錢可賺,遠遠勝過你現在開餐館。”池友明聽他一解釋,眼前不由得一亮。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他早就聽說,原先巴黎十一區華商貿易一條街已呈飽和狀態,好多華商在那裏已找不到店鋪。況且該區在巴黎的市中心,街道馬路比較窄,在路邊停車上貨卸貨,常常會造成道路堵塞,引起街坊居民的不滿與投訴。為此,該區區政府為商家設定了不少限製規定,商家都說如此一來,生意日益難做了。如果奧拜維利埃市商貿城建成後,做貿易生意的華商一定會爭先恐後搶灘到那裏來租用鋪位的。

池友明興奮地說:“你這個主意真是太好了,我們合作起來做這個生意怎麽樣?”亞曆山大說:“鑒於目前我的工作,我不好另外去做生意。還是你自己做吧,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幫助你,那沒有問題。”

接著,他們具體談到租金資金的籌集問題。亞曆山大出主意說:“你可將你的餐館和住家房子作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申請到貸款後,根據你手上的資金,就去把店鋪租下來,能拿多少間就拿多少間,然後提高點商鋪出讓費和每月租金,再轉租給客戶。這樣,錢不就可以周轉開了嗎?”

亞曆山大實際上是叫池友明當“二房東”,不用出多少資本,就能輕鬆地賺到錢。這倒是一個好主意。做成了,輕輕鬆鬆地就可賺進大把大把的錢;但是如果轉租不能如願的話,空守著大片店鋪,那可要傾家**產的呀。經過幾天的反複思考,也征詢了一些做貿易生意的朋友,大家都認為這個商城建成後,一定會紅火的,不愁商鋪租不出去。池友明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按亞曆山大提供的思路,賭上一把。商場上的事,需要有拚搏的精神,也需要有一點冒險的勇氣。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在一係列手續上,亞曆山大確實幫了池友明不少忙。銀行抵押和貸款的事,最後也順利的辦下來了。

大大出乎意料,池友明將向大老板租來的店鋪,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店鋪商業價格與租金,一經放盤,不到一個月功夫,這些店鋪就被華商搶租一空。一下子,池友明成了奧拜維利埃商城諸多商鋪的二房東,也成了商界名人。當然池友明在大發跡後,也沒有忘記重重地回報了亞曆山大先生。他多次的帶亞曆山大到亞洲各國和中國旅遊,幾乎走遍了大江南北。從此,他們成了很鐵的朋友。

這就是池友明從餐館的“小老板”躍升為巴黎華商“大老板”的發跡史。後來,有人問他發家的成功經驗時,他說了一句話:勤勞、運氣和膽識。

池友明發跡後,他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他出錢資助中國大陸貧困地區辦學;他出錢出力支持巴黎華人社團舉辦慶祝春節聯誼活動。隻要是公益活動,他都顯得十分大方。慢慢的,他也成了巴黎華人社會的一位知名人士,出席僑社各類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

今晚見到林芬,池友明顯得十分高興。他對林芬說:“太巧了,今晚能碰見你。我這兩天本來就要去找你的,有事與你商量。”林芬被他說得莫名其妙,就問:“你要說什麽?我可沒有欠你房租呀。”林芬有意捉弄他。池友明一本正經地說:“不要開玩笑,我是與你說正經事呢,有些事需要你幫忙。”

“真的啊?有什麽事你說吧,你現在是大老板了,還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幫忙的?”林芬問道。

池友明說:“這件事我已經考慮很久了,現在應該是我們著手做的時候了。”池友明舉了舉酒杯,自顧自地喝了一大口,繼續說:“現在巴黎的僑團已經有不少了,各種各樣的僑團,大大小小的算起來也有八、九十個之多。這些年來,這些僑團為僑界也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但基本上還是局限在華人自己的圈子裏,缺乏與主流社會的互動。這也是之所以當地的一些居民,常常對我們華人產生一些誤會的問題所在。主要是他們不了解我們。”林芬像在聽報告一樣認真地聽著,周圍的嘈雜聲並沒有影響池友明的講話興頭,他接著說:“我與一些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都有同感,覺得我們應該走出我們華人自己的圈子,與當地居民多些互動,多些溝通。通過互動,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我們華人勤勞、節儉的創業發展曆程,更多些了解中華文化與東方民族的風俗習慣。這對於我們華僑華人長期在法國生活和發展事業,是十分有好處的。所以,我們想籌劃成立一個與當地商界人士合作的協會。”

林芬覺得他的思路不錯,具有前瞻性。能考慮到華僑華人在當地生存的長遠利益,積極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主動與當地居民溝通,確實是今後華僑華人發展的一個方向。她問:“你們具體想怎樣做?”池友明說:“我們計劃聯絡一些當地商界人士,共同成立一個經貿合作協會,同時想辦法聘請法國政壇上的一些知名人士擔任我們協會的顧問。總之,我們主要的目的是想通過成立這個協會,達到與當地主流社會形成互動,讓當地居民通過經常性的交往和各種活動,更加了解我們華僑華人。做這樣的工作,我們需要一些與主流社會人士能順暢交流的人才。上次我們幾個人談起這件事,大家都希望你能與我們一起幹,怎麽樣?”林芬聽了池友明的一番話後,認為他們的想法與計劃還是不錯的,也符合法國華僑華人在當地生存與發展的長遠利益。

林芬當即表示,她很樂意一起來做這件有意義的事。她並向池友明推薦了陳美英,說陳美英是中國外語學院法語係科班出身,精通法語,在法國也生活了多年,熟悉法國社會,與法國人士打交道一定是一把好手。池友明聽後更是高興,說,我正是要找這樣的人才。並與林芬約好,找一個時間大家聚一聚,具體把計劃落實下來。

前一段時間,鑒於個別一些華人社團內部矛盾,相互攻擊,甚至到了叫警察來解決內部糾紛的地步。林芬看了有點心灰意冷,覺得毫無意思,就不太去走動了。本來成立僑團的初衷是為僑胞們提供一個聯絡、聚會的地方,為僑胞們在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如果一個僑團不能為僑胞提供有益服務,反而老是這樣吵來吵去,那麽大家出錢出力辦這樣的僑團還有什麽意思呢?與其參與這樣的是是非非之中,有時間還不如去拍拍照片更實在。

這次聽了池友明的一番想法和計劃,她覺得這是僑團將來發展的方向,應該為推動這個計劃出點力。這件事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華人社會與當地居民的聯係和互動,提高華僑華人在當地社會的影響力與地位,也為華僑華人在當地的長期生存和發展鋪上一塊新的路基。

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裏,池友明先後召集了幾次聚會,征求了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確定了協會的會名,定名為“法中經濟合作促進會”。協會的成員中,既有部分華商,也有不少當地知名的法商。同時,協會還聘請了在法國政界和商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擔任協會的顧問。協會商定,定期舉辦有關法中經濟、貿易的研討會與講座,邀請專業人士來主講,就當前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研討,如貨物進海關的報稅問題、地區的治安問題,商店的營業時間問題,等等。

每次研討會和講座,都吸引了大批華商前來參加。參加過這些活動的華裔人士,都對這樣的活動稱讚有加。他們說,經常性地舉辦這樣一類活動,對他們在法國從事商業活動和生活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並希望能堅持繼續辦下去,也算是為華僑華人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公益事業,而不光給人的印象,僑團的活動就是吃吃喝喝。

僑社各界的反響,使池友明和協會的主要成員都興奮不已,他們認為他們選擇的方向是對了。華僑華人社團,一般性的聚會、應酬和聯誼是需要的,這是聯絡僑胞們感情、發揚團隊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但也不能總是停留在這個水平上,需要逐步向更高的檔次發展,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林芬和陳美英成了“法中經濟合作促進會”裏的積極分子和中堅力量。協會舉辦的毎次研討會和講座,她們基本上都來參加,並幫忙做些有關會務的聯絡和安排工作。

私底下,陳美英對林芬說,參加了這些活動,讓我增加了不少知識,也結識了不少新朋友,尤其是主流社會的一些人士。在這上麵花點時間是很值得的。林芬認同陳美英的看法,並表示以後想想辦法,也拉張莉來參加一些這類活動,這無論對她的精神,對她目前的生活和今後的努力方向都一定會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