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奪嫡進行時

江都是一座繁華富庶而且風情萬種的城市。

楊廣一直覺得,自己和這座城市之間有一種冥冥中注定的緣分。平定江南叛亂後,他被任命為揚州總管,坐鎮江都。從此,這個地方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發現,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仿佛都生長著清麗嫵媚的詩歌意象,而濕潤的空氣中,也仿佛一年四季都飄浮著一種江南文化特有的典雅氣味和精致芳香。

楊廣靈魂中作為詩人的一麵,在這裏獲得了充分的滋養。

當然,楊廣首先是一個政治家。因此,他生命中的黃金十年不可能一味地在這座城市詩意地棲居。相反,在他的十年任期內,這位揚州總管每天都極為繁忙。他做得最多的事情,首先是不遺餘力地延攬江南的名士和各個領域的精英,其次是盡其所能地資助並參與各種文化事業,最後還在繁冗的政務之餘,見縫插針地學習吳語……所有這一切,迅速博得了江南世族和上層人物對楊廣的好感,無形中也對楊廣所代表的中央政府產生了極大的文化認同。

對於剛剛用武力征服江南的隋帝國而言,還有什麽比取得被征服者的文化認同更重要、更緊迫的呢?

沒有了。這片土地及其在此生存繁衍的人民,已經與中原的文化母體分裂了將近三個世紀。所以,比“版圖的歸複”更加意義深遠的,無疑就是“人心的統一”。

楊廣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也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史稱,在這位“允文允武,多才多藝”的揚州總管治下,江南人心穩定,民生富庶,文化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江南士人情不自禁地對楊廣發出了這樣的讚譽——“繼稷下之絕軌,弘泗上之淪風!”(《隋書·煬帝紀》)在江都的十年,把楊廣從一個政治新秀打造成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因此,到了開皇末年,無論是道德修養還是政治作為,他都已經是隋文帝楊堅心目中最合格的接班人,也是帝國臣民心目中最理想的未來統治者。

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取得圓滿成功。接下來,楊廣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第二階段的奪嫡行動。

他知道,母親獨孤後的枕頭風曆來對父親楊堅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所以首先尋求母親的支持。楊廣是藩王,按規定隻能“每歲一朝”,也就是一年才能回一次長安,可即便是如此短暫的機會,也能被楊廣緊緊抓住。

開皇二十年,楊廣入朝述職,回江都之前專程去向母親辭行。楊廣一見到母親,立刻淚流滿麵。而獨孤後看著這個一年才能見上一麵的愛子,也止不住泫然泣下。就在母子相對而泣、氣氛異常傷感之時,楊廣開口了:“兒臣秉性愚昧、才識低下,平生常守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使其蓄積怨恨,欲加戕害。臣時時恐懼會有讒言構陷於父母麵前,亦屢屢憂慮會有鴆毒投之於杯勺之間,所以常懷焦灼之念,深恐陷入危亡之境!”獨孤後鬱積多年的憤怒終於不可遏止地爆發出來:“睍地伐(楊勇乳名)越來越讓人難以容忍了。我替他娶元氏,他竟不以夫婦之禮相待,專寵阿雲,使她一口氣生下了那麽多豬狗!元妃剛娶過門便被毒害致死,我還沒找他們算帳,現在居然又欺負到了你的頭上!我還沒死尚且如此,我要是一死,他們還不知道要怎樣魚肉你呢!我每每想到東宮沒有嫡子,皇上千秋之後,你們兄弟就得向阿雲生的兒子磕頭問安,心裏簡直是如同刀絞啊!”楊廣淚如雨下,匍匐在母親腳下不停叩首。

獨孤後更是悲不自勝。

就在這一刻,獨孤後作出了她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重大的一個決定:廢長立幼。

她將在餘生中,用盡全部力量去完成這個最後的心願——讓次子楊廣入主東宮!

博得母親的同情和支持後,楊廣開始著手在帝國高層中尋求政治同盟。

為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時任壽州刺史的公關高手宇文述。

楊廣問宇文述有何良策。宇文述說:“太子失寵已久,他的德行無人稱道,而大王的仁孝聞名宇內,才華蓋世無雙,皇上與皇後皆鍾愛大王,四海之望亦歸向大王。這一切世人有目共睹,隻不過,廢黜太子、另立儲君乃國家大事,在下處於別人父子骨肉之間,這個事情嘛,實在不好謀劃。”宇文述賣了個關子,悄悄瞅了楊廣一眼。

楊廣大笑:“在下決心已定,請宇文兄不必有所顧慮!”宇文述又看了看他,緩緩地說:“滿朝文武,足以左右皇上心思的人隻有一個。”“誰?”“楊素。”楊廣一笑。宇文述的看法正與他不謀而合。隻要把這位當朝宰相、帝國碩果僅存的元勳大佬拉進來,奪嫡之事就十拿九穩了。

“而真正能讓楊素信任的人也隻有一個,”宇文述接著說,“他就是楊素的弟弟:楊約。”但是,要怎麽跟楊約搭上線呢?

在楊廣萬分期許和極度迫切的目光下,宇文述最後笑盈盈地說:“巧的是,最了解楊約的人,就是在下。”既然如此,那就啥也別說了,下手吧!

楊廣立即拿出一筆重金,讓宇文述入朝打點。隨後,宇文述便千裏迢迢地從南方趕到京城,天天找楊約喝酒。

有朋自遠方來,楊約當然高興。而更讓他高興的是,自從這位老友來訪,老天爺每天都會掉餡餅,而且每一次都準確無誤地砸中了他——不知道宇文述這小子在哪兒發了橫財,每天喝到半醉都要邀他賭博,且每一次都輸得精光;第二天,宇文述馬上又會揣得鼓鼓囊囊地來找他,照例喝酒,照例賭博,照例輸錢!

楊約樂壞了。人生得一如此“良友”,夫複何求?

有一天,楊約照例贏得缽滿盤滿之後,頗為感慨地對宇文述表示感謝。宇文述眯著一雙微醉的小眼看著楊約,忽然說:“這是晉王的賞賜,命我與你同樂。”楊約頓時目瞪口呆。

媽的,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看來還真是不折不扣的真理,你不服還不行!

楊約連日來的愉快心情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愚弄的懊喪。他狠狠盯著宇文述問:“為什麽?”宇文述不慌不忙地說:“您兄弟二人,功高蓋世,位居要津,長久以來跟滿朝文武結下的梁子恐怕數都數不清;此外,太子這幾年向朝廷提出的要求總不能如願,難免會把怨氣歸結到宰相頭上。試問,您兄弟二人雖然得寵於聖上,可要找你們算帳的人卻不勝枚舉,哪一天皇上要是撒手西歸,你們拿什麽當保護傘?如今太子失寵,主上也有廢黜之意,這您也知道,現在如果要求冊立晉王,隻在你的老哥一句話。倘若抓住這個時機建立大功,晉王定會永遠銘記在心。如此一來,你們便可擺脫累卵之危,穩坐泰山之安!”楊約不得不承認,公關高手宇文述的一席話,句句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接下來的具體步驟,也就不需要宇文述教他了。

當天晚上,楊約就找到了楊素。聽完弟弟的一番密語後,楊素頓時興奮得大腿一拍,說:“聰明!我還沒想到‘廢立太子’這一層,幸虧你及時提醒了我!”數日後,皇帝皇後舉辦宴會,楊素入宮作陪。酒過三巡,楊素用一種漫不經心的口吻對皇後說:“晉王孝敬友悌,恭敬節儉,頗有皇上之風啊!”一句話就扯到了皇後的傷心事。獨孤後的眼淚應聲而落,哽咽著說:“您說得太對了!吾兒對父母有大孝大愛,每聞皇上和我派遣的內使到達,必親自到邊境迎接;每當談及遠離雙親膝下,沒有一次不悲傷哭泣。還有他的妻子蕭妃也非常有愛心,每次我派婢女過去,蕭妃就和她們同寢共食,哪像睍地伐,終日與阿雲尋歡作樂,而且親近小人,陷害骨肉!我之所以越發憐憫阿麽(楊廣乳名),就是怕睍地伐暗中對他下毒手。”聽完這一席話,楊素心裏就有底了。

既然太子失寵已經是確鑿無疑的事實,那麽楊素當然要把自己的全部籌碼都押在晉王身上了。隻要晉王成功入主東宮,楊素後半生的權力富貴也就有了保障。於是,當天的宴會上,楊素便專門就太子的問題跟獨孤皇後聊了很久,中心思想當然隻有一個:太子品行不端,缺乏才幹,不堪為帝國儲君。

獨孤皇後與楊素深有同感,隨後便暗中送給他一筆重金,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楊素以首席宰相的身份,想方設法去配合皇帝廢黜楊勇,另立楊廣。

楊廣就這樣在奪嫡的道路上步步為營、節節挺進,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同時也給太子楊勇撒下了一個天羅地網。

對此,楊勇當然不會沒有察覺。但是,麵對咄咄逼人、穩紮穩打的楊廣,平庸無能的楊勇卻方寸大亂,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應對舉措。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命術士製造“厭勝”,企圖以此對抗楊廣,化解災厄。

所謂厭勝,是盛傳於古代宮廷的一種巫術,其實也就是民間流行的“紮小人”,具體的做法,就是將厭憎的對象畫在紙上,或用泥塑木雕,然後刺心釘眼,係手縛足,詛咒對方早日死於非命。楊勇用這種招數對付楊廣,顯然是愚蠢可笑的。因為古代對厭勝之術的懲罰極重,一旦被人發現,後果將不堪設想;即便不敗露,這種低級幼稚的做法也不可能傷到楊廣半根汗毛。

如果說厭勝還算是一種比較“積極”的對抗手段的話,那麽楊勇接下來做的事情,則不但愚蠢,而且十分消極,毫無意義:他命人在東宮的後花園裏搭了幾間草寮,命名為“庶人村”,然後穿上布衣,在草寮裏鋪上草褥,每天就在裏麵住上幾個時辰,希望以此消除罪業,禳解災厄。

楊勇的這種做法,其原理大致是“齋戒懺悔”與“負荊請罪”二者的相加,不過懺悔和請罪的對象不是人,而是冥冥中主宰禍福的鬼神。可是,事到如今,還有哪個鬼神幫得了他呢?老話說得好: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暫且不說這個世界上是否真有鬼神,即便是有,鬼神也不能無端給人降下禍福。換言之,當下的禍福,都是自己過去的思想和行為召來的。鬼神充其量也就是一個閱卷老師,隻能根據你在人生試卷上的答題情況,該打鉤打鉤,該打叉打叉,最後再給出一個總分而已。所以,楊勇的做法,就好比平時學習不認真,整張考卷答得一塌糊塗,卻等到分數出來以後才去找老師懺悔,希望老師能給他一個及格,試問這如何可能?

所以,不管是“厭勝”還是“庶人村”,都無法挽回楊勇走向深淵的命運。

當然,楊勇其實也沒做過什麽大惡,可在這個世界上,善惡從來是沒有絕對標準的。在當時的隋帝國,楊堅和獨孤氏的好惡就是善惡的標準,而楊勇從來不懂得去迎合這個標準,最後當然隻能是自取滅亡了。而且,楊勇在此最後關頭,仍然找不出自己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原因所在,還在那兒七弄八弄、昏招頻出,其結果非但於事無補,反而隻能招致楊堅更深的反感和厭惡。

楊堅知道楊勇已經懼不自安,便故意離開長安住到仁壽宮裏,然後命楊素監視東宮,觀察太子言行,以便找出一些足以廢黜他的證據。

楊素對皇帝的意圖心領神會,隨即前往東宮,要求覲見太子。楊勇一聽帝國大佬楊素來了,頓時又驚又喜,趕緊穿戴整齊,在東宮大殿正襟危坐地恭候。

可外麵的楊素卻不急著進去,而是坐在候客廳裏悠哉悠哉地喝茶,慢慢品嚐各色美味的小點心。楊勇在大殿裏左等右等,等得花兒都快謝了,還是不見楊素進來,終於心頭火起,怒形於色。

楊素知道火候到了,才不慌不忙地上殿拜見。可想而知,楊勇既沒給他好臉色,說話的口氣也很衝。

楊素在心裏無聲地笑了。

這就是他要的結果。

隨後,楊素便“如實”上奏楊堅:“太子滿腹怨恨,恐將生變,陛下應嚴加提防!”就在楊素給太子下套的同時,獨孤皇後也沒有閑著。她人在仁壽宮,卻派了一大批臥底潛伏在東宮內外,凡是楊勇有任何芝麻蒜皮的問題,她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報告。而且,抓住楊勇的小辮子後,獨孤後又會發揮想象,在這些黑材料上添油加醋,然後才化成一陣一陣的枕頭風,潤物細無聲地吹進楊堅的耳朵。

楊堅的天下本來就是篡來的,所以他這輩子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別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今楊勇心懷怨望,而且小動作不斷,楊堅自然懷疑這小子會發動政變篡他的天下。尤其是楊素和獨孤後的奏報,更是極大地加深了他的懷疑。

隨後,楊堅便將東宮衛戍部隊中的主要指揮官和精銳悉數調離,同時,又在東宮附近的主要街坊安置了眾多密探,對太子實施了全天候監控。

楊廣的統一戰線相當廣泛,誰也不知道他在朝中擁有多少心照不宣的同盟。就連皇家天文台台長(太史令)袁充都利用天象對楊堅說:“臣夜觀天象,見太白襲月,此是東宮廢退之兆,臣以為皇太子應當廢黜!”楊堅沒好氣地說:“天上的異象已經出現很久了!隻是大臣們誰也不敢先開這個口罷了。”迄今為止,所有對楊勇不利的舉報都是來自東宮以外的。楊廣覺得,要迫使父皇下定決心廢黜楊勇,還需要來自東宮內部的更有力的舉報。隨後,楊廣便命心腹段達去策反楊勇的心腹、東宮寵臣姬威。

段達拿上重金去拜訪了姬威,一邊把金子堆在他麵前,一邊扔下了這麽一句話:“東宮過失,皇上皆已知之;已奉密詔,定當廢立!你若能上書告發,大富貴唾手可得!”姬威眼裏盯著那堆黃燦燦的金子,耳中聽著段達的話,用手抹著不斷從額角冒出的冷汗,最後終於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次日,姬威的舉報信就遞到了楊堅手中。

天羅地網就這麽罩了下來,楊勇的滅亡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