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聖人是非

聲浪翻滾,氣息咆哮,那來自聖殿的青年目露鋒芒,看向陳淵。

不足二十歲的道胎境武修,不論在天賦還是年齡上,都有著絕對的優勢,莫說在江寧城內,就算是整個大宇皇朝,都屬於天驕的行列了。他與眾人皆剛剛出關,對於近來沸沸揚揚的陳淵並不認識,隻道他是貿然闖入聖殿的野小子。

因此,他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股渾然天成般的尊貴氣度,看向陳淵的目光無比傲慢,像是在看待路邊的流浪之人。

尋常人等,豈可擅入聖殿,玷汙這神聖的場所?

然而,陳淵正在以聖威打磨靈魂,無暇聽這青年的聲音,令那青年的麵色越發寒冷下來,在這江寧城中,還沒有人敢無視他的話。

“咚!”

青年的腳步朝前一踏,黑發飛揚,長袍飄動,仿佛有黃金聖氣滾滾而動,一股駭人的威勢朝著陳淵衝擊而去,像是一記重拳,轟向了他。

陳淵本來還沉浸在聖威的洗禮中,兀然間感受到這股威勢的衝擊,心頭湧現強烈的危機感,本能地橫移開來,那股黃金聖氣般的威勢衝擊在聖賢的雕像上,猶如石沉大海,沒有翻起一點浪花。

跟隨在青年身邊的人都悄悄鬆了口氣,幸好這青年所修行的是聖殿的功法,為聖賢所感知,否則換另一個人,以威勢撼動聖賢雕像,這可是會觸怒聖賢,引發滔天大禍的!

“放肆!”

這時,一道喝聲滾滾傳來,令聖殿內的空間都顫動了下,有一名身穿暗紅色長袍的中年踏步而來,眸光鋒銳,落在眾人身上。

“見過燕左使。”

青年身邊的眾人紛紛上前行禮,就連青年也微微拱手,他雖是天驕,但江寧城聖殿的掌控者,依舊是眼前之人。

聖殿除了殿使外,還設立左右使各一名,殿使近來閉關修行,殿中大小事務皆有兩位左右使負責。因此,這位左使已經成了現今聖殿地位最高的人。

青年雖然桀驁,但還不至於愚蠢到連左使都不放在眼裏。

“石陽。”燕左使望向了那青年,“你是殿使的親傳弟子,怎敢對聖賢無禮?”

“燕左使,此事並非在下之過,而是此人冒犯聖賢,在下想要懲治他而已。”天驕石陽解釋道。

“冒犯聖賢?”燕左使轉向了陳淵,“你可知聖賢之超然?”

“知道。”陳淵淡淡一笑。

燕左使目露異色,“你既知道聖賢如神明,焉敢冒犯?”

“在下並未冒犯聖賢。”陳淵道,“況且,聖賢也不是神明。”

陳淵的話音落下,大殿內的氣氛都凝結了幾分,聖殿眾人的身上皆彌漫著一股強烈的怒氣,盯著陳淵,此子,竟敢對聖賢不敬?

大宇皇朝內,聖殿遍地,盡皆供奉著古之聖賢的雕像。在聖殿之人眼中,古之聖賢,便是神明。超脫世間,俯瞰輪回,鎮壓天地。

但現在,陳淵言,聖賢,不是神明?

這觸怒了每一個聖殿的人,狂妄,太狂妄了!

燕左使的臉上也浮現了一抹不悅之色,“就憑你這話,我便可以殺你千萬次。但聖人之胸懷容納天地,當著古之聖賢的麵,我給你一次機會,你可以改口,我會饒你性命。”

“我為何要改口?”陳淵笑了起來,“我等修士卑微如螻蟻,所以看聖賢便如天神。但若是我等修為比聖境更高,那麽看待聖人便如凡人了。”

“僭妄!”

聖殿眾人咆哮,怒目而視陳淵。

“聖人如凡人?”燕左使的心顫動了下,他從小便在聖殿中修行,覺醒命魂,凝聚道胎,橫渡苦海,盡皆在聖殿中。那些古之聖賢的雕像,每一尊都是他仰望的對象。

在他的心裏,聖賢的地位不可動搖,無法撼動。

但陳淵的話雖然聽起來離經叛道,但卻引起了他的深思。

若境界高於聖賢,那聖人,不就是凡人嗎?

“胡言亂語,聖人之境界可鎮輪回,永尊大宇,怎會成為凡人?古往今來,從未聽說有人可以超脫聖賢。”聖殿中有人喝斥陳淵。

陳淵笑著看向他,“你沒聽說過,隻能說明你見識短淺,並不代表沒有。”

隨後,陳淵又對著燕左使道,“不見過,不代表沒有。我並非刻意蔑視聖賢之境,隻想告訴你們,聖人之所是未必是,聖人之所非未必非。”

聖人之所是未必是,聖人之所非未必非!

這兩句話像是晴天霹靂般在燕左使的腦海中炸裂開來,聖人是他一生的楷模,聖人之言行,便是他們遵行之規範。聖殿內所有的標準與規則,皆出自聖賢,聖賢眼中的是非,便是聖殿所有人的是非。

然而,現在,有人告訴他們,聖人所言,未必全對。

“此言何解?”燕左使似乎忘了阻止陳淵繼續說下去,從陳淵的話中,他隱隱觸摸到了什麽。

“聖人的言行之所以被共尊,究其原因,乃是因聖賢境界高深。倘或今日有境界更高之人開口,推翻了聖賢的言論,那麽,你相信誰?”

這句話令眾人的心都在狠狠顫動著,石陽神色鋒銳,雙拳緊握,“你在妖言惑眾,想要動搖我聖殿根本嗎?”

“聖殿的根本如果這麽容易被觸動,也沒有必要存在於世上了。”陳淵開口道,“這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法則,聖人言行如此,我之言亦如此。”

“誹謗聖賢,當誅!”石陽的掌心凝聚著可怕的光芒,聖氣彌漫,黃金大掌印匯聚,欲直接朝著陳淵殺去。

“慢著!”燕左使猛然大喝,苦海奔湧,攔下了石陽。

“左使,此人對聖賢大不敬,為何不讓我殺了他!”石陽高聲問道。

眾人同樣露出不解之色,聽了陳淵的話,燕左使仿佛沒有任何怒意,反而還攔住了想要殺陳淵的石陽。

“古之聖賢在此,他們的意誌沒有任何反應,證明他們對此子的說法不屑一顧,我們又何必殺人呢?聖賢之道光明正大,我們若殺了此子,隻會顯得心虛。”

燕左使緩緩說道,“故此,且讓時間來證明一切,看看他能否驗證今日之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