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朱屠夫再次高舉屠刀

徐達是最聰明的,懂得明哲保身。

胡惟庸,李善長都不是善茬。

倒是汪廣洋,在自己新思想的刺激下,估計這輩子隻能之乎者也了。

李軒亂想之際,文臣也爭論完了。

朱元璋:“好了,此事由胡惟庸全權負責。退朝!”

盡管說退朝了,朱元璋還在觀看李軒給的地圖,生怕錯漏什麽。

其他人各自退下忙碌,而李軒來之前已經讓羅海負責賑災,相信遼東很快就能恢複。

宮門前

胡惟庸:“安南王留步。”

李軒回頭一看,原來是胡惟庸。

李軒:“胡大人不應忙碌賑災事宜嗎?找本王何事?”

胡惟庸拱了拱手。

胡惟庸:“本官找安南王,亦是為了賑災一事,不知可否移步詳談?”

李軒:“那去我的酒館吧,我的酒館暖和。”

胡惟庸:“請!”

李軒雖然不知道他搞什麽鬼,但是必要接觸一下還是好的,不接觸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安南酒樓,今天上了新菜品,火鍋。

鐵鍋在煤炭的炙烤之下滾滾沸騰。

這一年胡惟庸沒少往廣源州跑,所以並不覺得是什麽新奇玩意兒。隻是調味料多了幾樣,味道更鮮美,僅此而已。

胡惟庸:“大家都是大忙人,本大人也不藏著掖著了,不知安南王可有興趣壟斷大明糧油鹽生意?”

好家夥,李軒沒想到,胡惟庸一上來就出王炸。

李軒:“胡大人這麽幹,不怕老朱的屠刀?”

胡惟庸笑了笑。

胡惟庸:“安南王此言差矣,此次賑災過後,大明鹽、糧、衣物價格必定上漲,本官此舉,無非是斷了所有商人暴利的念想,將鹽糧價格壓製以往水平,甚至更低,實乃利國利民之舉,陛下怎會怪老臣?”

這話,換作其他人真想不出有什麽毛病,但是李軒是誰?

李軒:“短時間看,確實利國利民。可長此以往,百姓想種田賣糧相形見絀,糧價降低,市場均勻,大明市場將失去活性,大家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胡大人此言,不是在霍亂大明?”

糧不是越低越好,要是大家存點錢就能躺平,那何談發展?

胡惟庸微微一愣。

對李軒也有初步認識,當然,能讓安南國如此繁榮,豈是泛泛之輩?

胡惟庸:“是老臣孟浪了,此次賑災除了鹽,需要粗麻布頗多,老臣代朝廷向安南王進二十萬匹,價格低於市場價六成,不知可否?”

李軒:“善!”

倆人相談甚歡,讓李軒有種跟前世老板談生意的感覺。

胡惟庸聰明睿智,懂進退,不會吃虧,更不會有什麽僭越之舉。這樣的人,在前世妥妥資本家。

遼東

羅海到達遼東,連下幾道命令。

馬上搭建幾家製鹽廠快速產鹽;

鋼鐵廠分出幾條臨時流水線,將海鹽抽到流水線,過濾,除雜,蒸餾,烘幹一氣嗬成,每條生產線基本一秒一斤。

不僅可以化雪,還可以食用。

很快一包包食鹽裝車,運往順天。

絲綢工廠

粗麻布的原材料是苧麻、大麻等,麻類植物漫山遍野都是,而且家家戶戶基本都種,所以材料並不愁。

羅海搭建暖棚,接濟災民。

遼東以以工代賑的方式,讓那些受災百姓住在絲綢工廠附近的暖棚,至少有吃有喝,幹活幫忙收材料,還有些許銅板補貼。

至於房子,那不是李軒操心的事了。

賑災有條不紊進行了幾天

突然前線傳來急報。

北元軍士化作無數小隊,偷偷越過長城,燒殺劫掠。

有統計的數目,已經死傷兩千餘人,上百條村子。

朱元璋的屠刀再也壓不住了。

五軍都督府,各都司,衛所紛紛開始調動,抽調中原大地大部分兵力。

徐達:“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此時冰天雪地,北元營地在何處無法知曉,貿然北上,得不償失。”

李善長:“魏國公此言甚是,兵者伐謀,調動大明全軍之師,若敵人在哪都不知,豈不是勞軍損財之舉?”

朱元璋很不耐煩,他想得沒那麽多,別人幹他老百姓,他就要幹別人,僅此而已!

朱元璋:“別給我扯那些彎彎繞繞,把藍玉給咱調回來作為先遣軍,領一千阿卡開路!若找不到人,直接殺到和林,活捉元順老兒!告訴百姓們,咱洪武爺,會給他們討回公道!!”

朱元璋的怒吼聲響徹朝堂。

文官無不瑟瑟發抖。

……

安南王府

小雪飄零。

李軒:“你父皇真就這麽草率出兵了?”

朱標:“是啊,你說我父皇是不是嗜殺成性。依我看,這戰八成要吃虧。”

李軒深深歎了口氣,老朱就是這點,讓自己佩服不已,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隻是朱元璋的做法有點偏激。

李軒:“朝堂可以不理解你父皇,你作為太子,作為皇儲,一定不能這麽想。”

朱標看到的,想到的,無不覺得朱元璋有對的地方。

朱標:“難不成李叔覺得父皇做得對?”

李軒搖了搖頭。

示意小蘭泡壺熱茶。

李軒:“這無關對錯。民間洪武爺的聲望極高,全仰仗你父皇的性格,百姓們擁護你父皇,現在百姓出了事,你父皇為了他們挺身而出,你覺得錯了嗎?”

朱標:“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軒:“是這個理,但是你還沒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朱標喝了口熱茶,他實在很好奇還有什麽自己不懂的。

李軒:“那就是皇家信譽!”

朱標:“信譽?”

李軒:“對!百姓們知道,一旦自己受苦了,會有人為他們挺身而出,一旦他們受到欺辱,會有人為他們主持公道。那就是皇家信譽,朱家的信譽!百姓們有了這股信任感,會更加敬佩,服從朝廷調令,你父皇就算敗了,在大明百姓心中也是勝了。”

朱標陷入沉思,這種知識,在諸多老師,包括宋師那裏都未曾聽聞。

乍一想,耐人尋味,仔細一想,目光長遠。

李軒:“你可知你父皇為何一登基就立下祖訓,大明不割地,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額,跑題了。”

朱標:???

朱標:“李叔你說天子守什麽?”

李軒吃了塊點心緩解尷尬,太順嘴,差點說多了。

李軒:“你先回答我問題。”

朱標好奇得緊,可也沒有抓住這個不放,思索一二。

朱標:“這是警醒子子孫孫,大明國土來之不易,也是提醒代代帝王,莫學遼宋之禍,行亡國之舉。”

李軒點了點頭,並未否認。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