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科考

林則徐出生的時候,37歲的林賓日已經中了秀才,本打算再接再厲考中舉人,卻始終無法如願。慢慢地,林賓日的仕途之心也就淡了,隻把自己對功名的熱切之心全部傾注在兒子身上,格外重視對林則徐的教育。

林則徐從小就聰明伶俐,所以林賓日在他4歲的時候就開始教他識字,7歲的時候就開始鍛煉他寫文章。有人勸林賓日說孩子太小,林賓日卻驕傲地回答說:“這孩子很聰明,隻要方法得當,就能引導出他天生的靈性。否則讓他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反而浪費了他的靈性。”

家中的人口眾多,經常困難到靠稀飯度日的地步,家裏大大小小都為了生計忙碌。林則徐很懂事,看到大家都工作賺錢,自己也想幫忙做些事情,每當這時候,母親就會勸他安心讀書,有朝一日能夠光耀門楣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了。

一家人的粥愈來愈稀了,當時的很多親朋好友都勸林賓日,林則徐聰明機警,不如讓他學些別的,幫忙貼補家用,也省得一家子生活壓力這麽大。但是林賓日不為所動,堅持讓林則徐讀書,他相信自己兒子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在父親的教導下,林則徐很快就讓大家刮目相看了。八九歲的時候,林則徐就常常語出驚人,寫的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讚賞。元宵節時,處處都張燈結彩,林則徐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賞燈吟詩,老師隨口念了一句應景的上聯:

點幾盞燈為乾坤作福

話音剛落,林則徐就對曰:

打一聲鼓代天地行威

林則徐的文思敏捷讓老師都感到震驚,這小小年紀的弟子才氣淩人,心胸寬闊,氣吞山河,老師對他連聲稱讚。林賓日得知後欣慰不已。

還有一次,老師帶著學生們遊福州城外的鼓山,林則徐跟隨大家登上了頂峰,下麵就是茫茫的大海。老師命學生以“山”、“海”開頭作七言對聯,林則徐的對子讓老師覺得很有新意和氣魄,他朗朗地誦道: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林則徐年紀不大,氣勢卻不亞於莊子那種“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氣概,他那開闊的胸襟和高超的誌趣在此時就可見一斑。

雖然大家都不用林則徐幹活,但是他還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天上學之前,他會把母親和姐妹們做的各種手工藝品送到店鋪寄賣,晚上放學後再去收錢交給母親。這段清貧的日子對林則徐影響很深,他一生清廉節儉,生性淡泊,不怕吃苦,關注下層人民,也從不以自己的出身貧寒為恥,都要歸功於幼年的這段生活經曆。林賓日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像徐巡撫那樣的好官,林則徐做到了,甚至青出於藍。後來他曾把兒時的往事寫成兩篇文章,那就是著名的《先妣事略》和《先考事略》。

有一年除夕夜,鄰居們聽到歡天喜地的笑聲從林家傳來,大家感到好奇,紛紛從短牆上窺探,卻看到十多口人正圍著桌子,吃一盤素炒豆腐,油燈也比平時亮了些,一家人其樂融融,臉上的笑容讓旁人羨慕不已。後來每逢過年,林家的後人就會點燃一盞兩根燈蕊的油燈,吃一盤素炒豆腐,一代一代地緬懷當年的歲月。

林賓日始終保持著讀書人的風骨和純真樸實的個性,多年的貧困養成了他安貧樂道的性格,就算是後來林則徐為官之後,他也不願意過官府老太爺的生活,一旦發生了水災、饑荒等事情,他就為了百姓四處奔走。他拒絕了兒子的奉養,還常常寫信給兒子,勸他遇到荒年時要多放米糧,禁止富人囤積,加強各項醫護工作等,林則徐之所以成為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是和林賓日的教導分不開的。

天資聰穎的林則徐終於迎來了科舉考試的那一天。當時的福州文風鼎盛,競爭激烈,從府試、院試再到麵試,林則徐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在嘉慶二年(1797年)進入了最後的麵試。當時隻剩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童生和他一起麵見主考官了。經過數輪的考驗,二人還是難分高下,最後主考官隻得另出對子要他們對句。對對子可謂是林則徐的強項,一般人都難不倒他,對於各種對子,林則徐都幾乎是信手拈來。所以當主考官伸手指著他說“童子何知”時,林則徐從容不迫地答道:“大人利見”,考官再望著老童生,老童生沉默無語,半晌方頹然歎道:“老夫老矣!”

林則徐以13歲稚齡奪得府試冠軍,14歲就成為一位年輕的秀才,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眾人紛紛認定他前途無量,必成大器,河南知縣鄭大模更是對林則徐青睞有加,把當時年僅10歲的女兒淑卿許配給了他。早在林則徐八九歲的時候,這位進士出身的知縣就見過他,當時林則徐以一句不假思索的“天馬行空”對他的“山雞舞鏡”,鄭縣令連連拍案稱絕,當時就已經萌生了招他為女婿的念頭。

林則徐在20歲的時候中了舉人,隨後就和已經訂過親的鄭家小姐淑卿完婚。雖然淑卿是縣令千金,但是賢惠過人,絲毫不嫌棄林家的貧寒,而且持家有道,雖然生活有些艱難,但是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生活倒也和諧美滿。淑卿自幼熟讀詩書,寫得一手好字,棋藝也很不錯,是個蕙質蘭心的大家閨秀,更是林則徐的賢內助。

婚後鄭淑卿共生了四子三女。長子林汝舟科舉考試的成績很不錯,位列二甲第六名,後來和林則徐一樣,也進入了翰林院。次子秋柏很早就去世了。三子聰彝也進入仕途,後來擔任浙江按察使。四子拱樞後來擔任汾州府的知府。長女和三女後來都長成了知書達理的姑娘,最後都嫁到了讀書人家,次女敬紉嫁給了曆史上著名的沈葆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