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之戰

公元前55年,愷撒的目標鎖定在不列顛島。這個島是高盧反叛者的避難地,島上的土著也憎恨羅馬人。

不列顛人在水邊迎敵,他們把軍艦駛抵岸邊,以便向愷撒的軍隊攻擊,運輸船則停泊在較遠的地方。當愷撒軍團的士兵在淺灘登陸時,不列顛人迅即往後撤退,愷撒這方麵由於兵力不足,所以不敢深入追擊。

第二年,愷撒率領一支由800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艦隊,再次入侵不列顛。所有艦隻都在正午時到達不列顛,但敵人卻一個都不見。愷撒後來才從俘虜口中得悉,雖然敵人在那邊集中了大批軍隊,但看到羅馬來了這麽多艦船,嚇得撤離海岸,躲到較高的地方去了。

當愷撒率領大軍衝鋒陷陣時,大海又一次成了他的敵人,一陣突如其來的風暴毀壞了大量船隻,愷撒隻得停止進攻,回過頭去修船。後來,雖然有5個軍團及2000高盧騎兵順利地登陸,但仍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隨後,愷撒改用外交手腕,與幾個地方首領結盟,以削弱敵方的戰力,而在數周內獲得大勝。最後,愷撒與不列顛人締結了和平條約,其中有一項規定,就是不列顛必須對羅馬稱臣納貢。愷撒本人對此並不怎麽期待,事實上也沒有履行。

戰況報告送達羅馬以後,不管其政敵的評價如何,羅馬曾舉行了20天之久的感謝祭典,此一輝煌的戰績又提高了愷撒在羅馬的威望。

不列顛島真正被羅馬人征服是在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公元前10年—公元54年)在位的時候。

公元前54年,愷撒再度率領艦隊遠征不列顛島時,高盧內部又起叛亂,告急文書不斷地送到愷撒之手,催他火速趕回平亂,鎮壓埃布龍人、阿杜阿蒂基人、內爾維人、特雷維裏人和其他部族的起義。這些部族獲得了挪威族的協助,突擊了兩個副司令指揮的羅馬軍營,並將其破壞。駐屯在挪威族地區的羅馬軍一度潰敗,幸好愷撒的援軍及時趕到,得以化險為夷,而且平定了全局。

可是,一些頑強的偏激分子仍不屈服,公元前52年他們擁戴年輕貴族韋桑熱托裏克斯為首領,將分裂的各部族聯合起來,組織了訓練精良的軍隊。韋桑熱托裏克斯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此時他們已經團結了幾乎所有的高盧部族。

愷撒感覺到,激烈的決戰即將展開,於是急調駐屯於各地的軍團。高盧起義軍在格爾戈維(今克萊蒙費朗附近)擊敗了羅馬軍隊,令羅馬人覺得勝利已經無望了。

後來,終於又有了轉機。那時候,被撤退中的羅馬軍擊敗的日耳曼人一蹶不振,他們的主將認為大勢已去,就急急撤退,逃往阿列西亞去了。愷撒以雙重陣地包圍阿列西亞,一方麵圍攻該城,一方麵對付韋桑熱托裏克斯的援軍。經過一晝夜的激戰,高盧人的攻勢減弱,愷撒趁機反擊,最後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第二天,韋桑熱托裏克斯的援軍宣布投降。反抗者受到如此嚴重的打擊,他們的力量便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反抗了。

就在愷撒率領艦隊遠征不列顛時,他的獨生女兒、嫁給龐培為妻的茱莉亞因難產去世。龐培又娶了另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這意味著他又和貴族聯結在一起了。原先的三巨頭,克拉蘇已經死在帕提亞,愷撒遠證高盧,隻有龐培在羅馬,成了權勢遮天的人物。元老院對他言聽計從。當加圖這幫人建議推舉龐培再度任執政官時,元老院毫無異義地通過了。

另外,非洲領地和西班牙也在龐培的直接管轄下,他每年可以從這些地方獲得巨大的利益。

至於愷撒這方麵,他的目標是下一屆(公元前48年)的執政官。他企圖延長自己在高盧的軍事指揮權,如果事情順利的話,他雖不在羅馬,卻可以以屬地長官的身份競選執政官。一旦他當選後,就無懼於任何攻擊。

愷撒曾把這項請求送往羅馬,龐培卻把它擱置下來,不予理會。龐培深知現在唯一的政敵就是愷撒,此人不除,他的威脅便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