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返家

當時俾斯麥家債台高築,陷入了困境。母親對子女感到失望,加上操勞家計,臥病不起。善良無能的父親彷徨無措。俾斯麥這時也拋棄了他的錦繡前程,被英國女士甩掉後,背負著一千鎊的賭債,帶病回到家中。

臥病的母親見到不成材的兒子,氣得臉色蒼白,一向慈祥的父親也麵露不悅之色。後來母親又四處奔走,為他在柏林郊外波茨坦找到了一個小職員的職位,可俾斯麥做了不到3個月便不辭而別,理由是他看上司不順眼。

家中已瀕臨破產,母親被告知患了癌症,到柏林治療,但不久後又返回興奧森。家中債務必須高利償還,破產之日迫在眉睫。這該如何是好呢?

俾斯麥想找回大哥,兩人合作經營這塊8000平方公裏的田地。父親馬上同意了,母親沒有意見,因為她的餘日已不多。

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享年50歲。這位一生追求名利的女性,一直夢想著次子能飛黃騰達,但卻在失望中去世。她萬萬想不到在她死後13年,就是這位遊手好閑的少年成了普魯士王國的宰相,還被譽為歐洲第一英雄。

母親的去世,對俾斯麥而言是一個轉折點。隨著母親的死,家中經濟發生了大變化。父親決定在鄉下自由自在地度其餘年,俾斯麥與大哥接管田地,挽救家庭經濟危機。當時俾斯麥的思想世界是怎樣的呢?看看他寫給表妹的信:

我並不喜歡當官,即便晉升為皇室大臣,我也不認為那是幸福的事。我認為種田和寫公文是一樣的。可能種田更適合我,因為我的個性不愛聽命於人,喜歡命令別人。

對少數政治家來說,擔任公職是出於愛國之情,不過大多數人的動機都是追逐功名利祿,我也不能說自己全無此心。官場生涯即使順利,在40歲以前也很難名利雙收。假如有所成就,也必會損害健康,使自己的妻子變成護士。我並不向往這種虛榮的生活,所以,我把追逐名利的職位讓給別人,自己以自由獨立的方式謀生。

24歲的俾斯麥對人生的看法如此冷靜透徹。他對從政生涯感到失望,他知道做一位部長或大臣就必須犧牲自己內心的自由與獨立,所以決定退出官場,經營田莊,做個自由無羈的地主,享受生命。在這樣的心境下,俾斯麥開始了他的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