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統一大業

邁出了第一步

什列斯威格和荷爾斯坦的問題很複雜也很難解決,這兩個地方位於德國北方,近接丹麥國境,麵積不到2000平方公裏,人口不過百萬,但是關於這兩個地方的歸屬權和政治地位等問題,經過了幾百年的紛爭仍沒有一個定案。該區的居民大多數是德國人,也有一些丹麥人,所以德國國內主張收回該區。俾斯麥知道,該區的重要性在於它有麵臨波羅的海的基爾良港,如果能把該地的地峽開鑿成運河,就能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

奧布斯坦公爵提出這兩個地方的主權問題時,與丹麥發生了糾紛,俾斯麥看到有機可乘,就逐步展開了他的吞並計劃,這是1863年年底的事。俾斯麥決心出兵占領這兩個地方,這也是統一德國的第一步。

同時,俾斯麥也想趁機試試他反對議會強行擴充軍隊後的實力究竟如何,但該事涉及的外交問題很微妙,盡管小小的丹麥軍力不值一提,但歐洲列強的態度會如何?這是個需要考慮的大問題。

對於普魯士擴張勢力的舉動,法國會不會坐視不管?俄國可能會因為俾斯麥這些年來的親俄政策而保持中立,但是英國估計不會袖手旁觀,尤其是奧地利,很可能會從背後偷襲普魯士。而其他德國各邦又會不會讚同此舉呢?此時該是俾斯麥展現其非凡外交手腕的時候了。他就像變魔法一樣,誘使奧地利與普魯士聯合,組成普、奧聯軍,進駐了什列斯威格及荷爾斯坦。

眼看著普、奧兩國聯合宣戰,英、法、俄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如果要出麵幹涉,必會牽連到德國國內的內政問題,另外,在普奧聯合的情況下縱使勝利了,什列斯威格與荷爾斯坦兩地也不會被普魯士獨占。所以拿破侖三世決定采取觀望態度,英國政府也決定保持中立。

在普魯士國內,俾斯麥也麵臨著許多難題。首先是說服國王裁定該次戰役,因為俾斯麥對議會說明吞並什列斯威格和荷爾斯坦兩地的問題時,威廉一世曾反對他,說:“我對這兩個地方沒有任何權力!”

當時,俾斯麥堅決地回答:“陛下的祖先曾占領過西裏西亞之地,當時他們對這些地方是否也有權力呢?依我看,普魯士王家的君主全都是領土擴張者。”

聽到如此莽撞的言辭後國王很震驚,無言以對。但王子竟情不自禁地舉起雙手來表示讚成,其他的議員都一語不發地繼續進行另一項議案,在他們眼裏,俾斯麥所有的計劃都是魯莽而不實在的。

不過,俾斯麥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強迫人民讚同這次征伐丹麥之舉,後來在議會提及軍費預算案時,遭到議員們的憤慨抨擊。他們決定以多數票來否決該議案,於是俾斯麥立即解散議會,他已不再顧及全國國民的反對,堅持要完成該次並吞計劃。俾斯麥憑借堅強的意誌最終排除萬難,使普王對丹麥宣戰。普、奧聯軍勢如破竹,不到3個月便完全占領了什列斯威格和荷爾斯坦。

但對如何處理兩地使得兩國意見相左,彼此關係惡化,幾乎宣戰。當時俾斯麥決定不惜一戰也要吞並這兩個地方,但是因為普王的猶豫不定使目的未能達成。後來在1864年8月24日,雙方協議訂定了和平條約,把荷爾斯坦與勞恩堡割讓給奧地利,什列斯威格則並入普魯士。

丹麥之戰算是俾斯麥政策上的一大勝利,但卻是英國的一大敗舉。當時英國曾數次遊說他國幹涉普、丹戰事,都未成功,終使普、奧兩國恣意**丹麥,基爾良港落入了普魯士之手,這對英國的海上霸權是一種威脅。這是英國外交上的一大挫折,同時也更顯示了俾斯麥的成就之偉大。俾斯麥在關係複雜、利害錯綜的歐洲本土上三次用兵,且未遭受任何國家的幹預,這種出色的外交手腕,實在是無與倫比。

普魯士國王封俾斯麥為伯爵以獎勵他的功勳,俾斯麥對這個爵位也相當滿意,他認為這為他的家族增添了無上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