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餘生

進入聖城朝聖

從耶利哥到耶路撒冷大概有32公裏的距離。不過這裏算是旅行的終點站,到了這裏大家就安心了。

路上雖然全是灰塵,但是兩旁的棕櫚樹開著白色的花朵,景色跟該撒利亞腓立比相比更是不同。夕陽西下的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們抵達了橄欖山後的伯大尼。

伯大尼,在希臘文中是“棗”或“無花果之家”的意思,而這附近也確實跟山名相像,到處都是橄欖樹和無花果樹,而且此處的泉水清澈,如甘露般地滋潤了旅客的喉嚨。

從這裏到耶路撒冷的聖地大約有3公裏的路程,外地來的朝聖團多在這裏休息。耶穌一行人到達朋友賴柴魯的家。

有旅舍或者借住到朋友家休息的人是很走運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在山丘上或平原搭帳篷露宿。耶穌等人到達這個地方的第二天就是安息日,朝聖者興高采烈地休養自己疲乏的身體。

安息日過後的星期天,也就是逾越節的第一天。按照猶太人的曆法,星期六是安息日,全國都休假,而星期天是一周的開始。而到了現在,我們定星期天為安息日,那是耶穌去世之後才改的。

那一天,天還沒亮就可以見到朝聖者拿著包袱,牽著當做祭品的山羊、綿羊絡繹不絕地走上橄欖山。後來,離開賴柴魯家的耶穌等人也加入了朝聖的隊伍。

這個地方屬於羅馬總督彼拉多管轄,希律王沒有權力過問,隻要不觸犯羅馬規定的法律就不會被捕。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耶路撒冷早就有憎恨耶穌的法利賽派和祭司等著他的到來。

耶穌的12個門徒都很為他擔心,不知道那些人會用什麽樣的手段對付耶穌。但是耶穌卻心情愉快地跟朝聖者打招呼,熱情地寒暄著。

耶穌來耶路撒冷朝聖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聖地。人們都因為能夠與耶穌一起朝聖而感到榮幸和興奮,他們就在人群中尋找耶穌本人。

人們到了橄欖山山頂的眺望台,就開始不停地呐喊:“呼劄哪(求救的意思)!”“呼劄哪!”這種情景實在是讓人感動。

站在橄欖山的西側,隔著汲淪溪就可以眺望到聖地耶路撒冷的全景。莊嚴的聖殿聳立在中央,中間是廣場,四周有白色回廊,圍繞成天井形狀,美麗的安多尼亞塔連接著聖殿的石橋。從聖殿祭壇中燃起的黑煙緩緩地升向天空,那是早晨上供的火。從橄欖山頂到耶路撒冷城門的這條路,人都擠得滿滿的。

在這種十分熱鬧的情況之下,人們又在中途遇到了耶穌,於是大家都特別興奮地采了路旁的野花拋撒,又折了棕櫚樹枝來搖枝呐喊,前呼後擁著耶穌前進,還有人脫去了外套鋪在地上讓騎著驢子的耶穌經過。

本來大家在逾越節的時候就很興奮了,後來聽說耶穌也要到耶路撒冷朝聖,更是殷切地期盼著他的來臨。

後來,這裏聚集的人越來越多,耶穌就跟著他們大大方方地走進耶路撒冷城。耶路撒冷的人很好奇地問:“這個人是誰?”

旁人回答說:“他就是拿撒勒的木匠,荒野中的先知。”

問的人很驚詫而且興奮地說:“啊!原來他就是傳說中的耶穌!”後來整個耶路撒冷的人都驚訝地觀看夾道歡呼的盛況。

這個時候,耶穌很擔心希律王的手下和聖殿的祭司以及那些法利賽派見到這種情況之後會加深對他的憎恨,但是他現在也沒有辦法阻止人們的熱情。

從廣場進入聖殿,有黃銅鑄的門,並有分為十級的階梯。走上階梯之後,就是“女院”。“女院”這個地方排滿了銀盤,祭司們在那裏接收朝聖者奉獻的牲禮。當朝聖者進入“女院”之後,在第一個盤裏繳的就是所謂的“聖殿的稅”。

猶太的百姓要朝聖參禮必須先繳錢,如果不繳納就不能進去參拜。盤子裏可以隨意放大小的祭品,所以其中的祭品有多也有少。每一個盤子都注明了:“為了濟貧,為了保護聖殿,為了照亮神明,為了聖殿榮光。”

但是,無論銀盤的說明是怎麽樣的,祭司們的手段就是搜刮這些祭品來中飽私囊。但是不知情的朝聖者都用貴重的寶物當祭品。

這之後就可以走過“女院”,進入中門,正麵有高高的祭壇,祭壇裏麵供奉著天主。耶穌12歲之後,每年都會來朝聖,對這個聖殿十分熟悉。

耶穌和門徒在“女院”的角落休息,看到有一位富翁帶著仆人走了進來。那個富人穿紫色的上衣,披著毛披肩。他站在獻錢箱前麵,接過仆人給他的錢袋,把錢高高舉起來再投入錢箱裏,錢幣叮當做響,然後他趾高氣揚地走進了中門。

後來又走來一位衣衫破舊的婦人,她手裏拿著兩分錢,悄悄地放入錢箱裏。

猶大看了之後說:“這隻有神稅(朝聖者的稅錢)的百分之一吧!”

耶穌聽了猶大的話後,搖了搖頭說:“這位貧窮的婦女所捐獻的比剛才的那個富人多。別人所獻的是自己剩下的錢財,而這位貧婦捐獻的是自己身上的衣食費用。”

這一天傍晚,耶穌帶領著12個門徒再次穿過橄欖山,回到了伯大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