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
1948 年9 月,毛澤東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即將開始的戰略決戰做了部署。會後,人民解放軍先後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原、西北戰場上發動了規模浩大的秋季攻勢。戰略重點是攻取防守堅固卻已陷於孤立的濟南。
從8 月到9 月,毛澤東多次致電前方,對戰略運籌和戰役安排都做了精心的布置。他提出,作戰的主要目的是攻取濟南,其次才是殲滅援敵,但在兵力的部署上,則把重點放在打援上。9 月16 日,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發動濟南戰役,8 天後攻克了濟南,殲敵10 餘萬人。濟南戰役的勝利開創了解放戰爭的新階段,不僅擊破了蔣軍的“重點防禦”計劃,而且使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正式拉開了大決戰的序幕。
9 月,毛澤東發電對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做了具體指示,要求東北野戰軍敢於打個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毛澤東每天都在密切關注著局勢。一天,大家看到毛澤東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他說:“蔣介石飛到沈陽親自督戰,這下我們勝利就更有把握了。”
大家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一旁的周恩來笑了,說:“蔣介石曆來都是瞎指揮,他到哪兒,哪兒的仗就好打。”
果然,不久就傳來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的消息。毛澤東十分高興,特意囑咐要加點菜(紅燒肉)表示慶祝。在飯桌上,他充滿信心地告訴大家:“離蔣介石完蛋的日子不遠了。”
錦州攻克後,東北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東北和華北之間的大門被關閉,蔣介石在東北的部隊陷入困境。11 月2 日,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47 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以310 萬總兵力超過了國民黨軍的290 萬人。
毛澤東將遼沈戰役稱作“九十兩月的偉大勝利”,認為它大大加了取得全國勝利的步伐。
還在遼沈戰役方興未艾之際,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接受了粟的建議,決定進行較小規模的淮海戰役。隨著形勢的變化,毛澤覺察到淮海戰役的規模需做調整。10 月,中原野戰軍攻克鄭州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集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發動大模的淮海戰役。
11 月4 日,華東野戰軍首先下令發動淮海戰役。在戰爭的後一個階段,從徐州倉皇突圍的杜聿明集團被華東野戰軍合圍陳官莊地區。為了配合平津戰役的部署,毛澤東決定暫時不消杜聿明集團,而實行政治和心理進攻。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敦杜聿明投降書》,在陣地上反複廣播。時值天寒地凍,杜軍外援絕、軍心浮動。1949 年1 月10 日,杜聿明集團全部被殲,淮海戰結束。淮海戰役共殲滅敵軍55.5 萬人,從根本上改變了南線戰的狀況。毛澤東對指戰員說:“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當淮海戰役炮火正酣時,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又開始部署平戰役了。11 月,毛澤東指示東北野戰軍火速秘密入關。11 月日,平津戰役從西線首先開始。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製定了平津役的作戰方針,提出了“圍而不打”和“隔而不圍”的作戰原則,對作戰方案做了具體部署。12 月中旬開始,東北野戰軍和華北戰軍按照毛澤東的部署分別截斷了平、津、塘之間的聯係,困守平的傅作義已無路可去了。1949 年1 月15 日,天津被攻克,傅義的退路被完全堵住。毛澤東敦促傅作義和平解決北平問題,他次派人向傅作義宣告中共的有關政策,曉以大義,希望傅作義為人民的利益立功贖罪。身陷困境的傅作義終於接受了中共的建議1949 年1 月31 日,北平和平解放,這座古老的都城完好無損地回了人民手中。平津戰役勝利結束,解放了華北全境。平津戰役的結束也標誌著三大決戰的完成。三大戰役共殲敵154 萬人,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地區,為迅速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月的一天,傅作義來到西柏坡,他一定要親自見見毛澤東。毛澤東專門坐車去看望他。傅作義早就等在門口,不等毛澤東把大衣脫下,就急忙走上前去,握住毛澤東的手,真誠地說:“主席,我有罪。”
毛澤東認真地說:“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宜生是傅作義的字)功勞很大!謝謝你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你的。”一番話說得傅作義十分感動。後來,傅作義擔任了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長。
毛澤東在三大戰役中表現出了不凡的軍事戰略能力和魄力,三大戰役的勝利,與他英明的指揮和決策是分不開的。當時,毛澤東已經55 歲,本來仍是一頭黑發。這天,警衛員忽然發現毛澤東的頭上長出了一根刺眼的白發,就替他拔掉了。毛澤東若有所思地看著白頭發,“啊”了一聲,然後慢悠悠地說:“白了一根頭發,勝了三大戰役,值得。”
戰場上還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毛澤東已經著手策劃新中國的組建了。
1948 年4 月30 日,毛澤東在東移西柏坡途中,修改審定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這時,許多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因反對國民黨政府而遠避香港,他們對“五一”號召紛紛表示響應和擁護。毛澤東歡迎民主人士到新解放區商談建國大事,並指示有關方麵幫助他們。在中共中央的悉心安排下,民主人士從香港及全國各地,衝破國民黨特務的封鎖和威脅,陸續到達新解放區哈爾濱和河北平山縣。
一個新的中國正在孕育中。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蘇聯對此十分關注。斯大林急於了解未來的新中國將實行什麽樣的內政策。1949 年1 月31 日,斯大林的代表米高揚來到了中共中所在地西柏坡。這是蘇共中央派出到中共解放區的最高級代表米高揚表示他這次來隻是“帶著耳朵來聽取意見”。在三天中,澤東與米高揚就組建新中國的許多問題舉行了會談。毛澤東見解使米高揚深感欽佩。後來,他對人說:“毛澤東主席有遠大眼光、高明的策略,是很了不起的領袖人物。”
三大戰役的結束使得籌建新中國的工作更加緊迫,為了適形勢的變化,1949 年3 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這是一次在黨史上至關重要的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做了報告。指出,人民解放軍以後的任務是消滅剩下的一百萬國民黨軍隊黨的工作重點開始由鄉村轉向城市,並實現由城市領導鄉村,而必須努力向一切內行的人們學習管理和經濟工作。新中國工作中心是恢複和發展生產,要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家。毛澤東指出,奪取全國勝利的時機已經來到,一個人民民主政的國家即將建立。他充滿信心地向全黨宣告:“我們還將善建設一個新世界。”
七屆二中全會後,中共中央決定離開西柏坡,遷往業已解的北平。出發前夕,毛澤東對周恩來等人說:“今天是進京趕考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周恩來笑了:“我們應該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點點頭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絕不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的領袖。農民軍曾一度占領了明朝的都城北京,但由於進城後農民軍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貪圖享受,腐化墮落,很快就一敗地。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就曾告誡全黨在勝利麵前要“保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要清醒意識到“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3 月23 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程。3 月25 日下午,毛澤東等領導人飛抵北平西苑機場。1000 多名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正在等候著他們,機場上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儀式結束後,毛澤東高興地說:“今天總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從現在起,就可以向全中國全世界宣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已經進駐北平。”
這時,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已基本被消滅,隻剩下100 多萬人分布在從新疆到台灣的廣闊地區。毛澤東充滿信心地對軍隊幹部說:“我們三路大軍浩浩****就要下江南了,聲勢大得很,氣魄大得很,同誌們,下江南去!我們一定要贏得全國的勝利!”
當時,為了及早結束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創傷,毛澤東正努力促成與南京政府代表團的和平談判,但他深知國民黨政府是不會真的讚成和平的,所以他一方麵要求在談判過程中保證不發生戰鬥,另一方麵又要隨時做好渡江作戰的準備。果然,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協議上簽字,和談失敗。毛澤東、朱德聯名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陰的廣闊地帶強渡長江,國民黨號稱“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轉眼間土崩瓦解了。4 月23 日,解放軍攻占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在北平的毛澤東得知消息後十分高興,他寫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中說: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意思是要一鼓作氣消滅國民黨殘餘,不能像秦末的楚霸王項羽那樣為了自己的虛名而把前程斷送了。
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大踏步地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行進,所向披靡。一些國民黨將領紛紛棄暗投明,宣布起義。到1949 年9 月底,大陸除西南和兩廣等部分地區外,都已解放。三年解放戰爭到了尾聲,籌建新中國的時機已經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