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的《新萊茵報》主編

春天又來到了這座古老的、有很多尖塔和狹長胡同的萊茵城。城外的花園和果園裏,修飾整齊的灌木,在櫻桃花叢中間閃耀著淡黃色的光輝。

“我們暫且對我們在美因茲的工作滿意,”馬克思在同他的朋友乘車去科隆的途中說,“我們號召德國所有的工人組織工人協會是正確的,在這個協會中,我們可以給工人極大的支持,直到我們有能力建立工人階級的獨立組織為止。”

車夫愉快地揮鞭策馬,發出清脆的響聲。兩匹黑馬,一片蹄聲,嗒嗒向前。

“但我們在科隆將不會很容易,就我所知,這裏的工人居然聽信一位醫生戈特沙爾克的話,說他正在要求建立工人共和國。

多麽無聊!”

“他們沒有正確理解《共產黨宣言》,”恩格斯答,“這就靠我們同革命的資產階級共同為反對君主政體和封建土地占有製而鬥爭,並且同時創造社會的和政治的條件,以便推翻反動的階級之後能夠立即開展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

馬克思點頭表示同意,他眺望著別墅前的花園,像沿途到處看到的一樣,那裏綠草如茵,百花盛開。

“弗裏德裏希!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可惜工人們能夠享受的不多,他們從清晨到深夜在工廠裏做工,隻有睡眠的幾小時才能稍稍舒展眉頭。”馬克思點起一支雪茄,目送著雪茄的煙柱被柔軟的春風吹散。

馬克思、恩格斯、德朗克三人一同回國後先到達美因茲。考慮到科隆的《拿破侖法典》仍在起作用,比德國其他地方享有較多的言論、集會和結社的自由,加上這裏的工業比其他地區發達,工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較大,是工人運動的中心。因此,他們又一同轉至科隆。

到達科隆後,他們立即著手做兩件事:一是籌辦一份日報;二是建立一個全德工人黨,以推動這次革命。為了完成第二項任務,同盟的主要盟員分赴德國各地,在不少地方迅速建立了工人聯合會,原計劃在這些工人聯合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政黨,但由於德國無產階級大多數覺悟不高,還認識不到成立一個自己的、不受資產階級影響的獨立政黨的必要性,這項任務未能完成。而幾百個盟員分散在德國各地的廣大群眾中,依靠秘密通信和派遣特使聯係已不能直接地指導各地的鬥爭。這就更加強了馬克思創辦日報的想法,各地的工人聯合會也為日報的出版、發行打下了基礎。

這位6 年前的《萊茵報》主編,因他的激進而使《萊茵報》被查封。為了《萊茵報》的存在,他主動放棄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份工作,淪為流浪漢。可是,自己的退卻,並沒能挽回報紙的命運,報紙終被停刊。

都失去了!母愛失去了,連父親的遺產也幾乎失去了!去荷蘭姨父家想溝通母親的感情也無濟於事,得不到家裏一文錢的接濟……

但人生中往往是“有失必有得”,在那走投無路的時候,相思了整整7 年的燕妮終於得到了她母親的支持,同意與正處於困境的馬克思博士結婚。

蜜月裏,既為雙方家庭環境所迫,又為當時的革命中心—— 巴黎所吸引,這對年輕人毅然走向了流亡異國他鄉尋求革命真理之路……

6 年過去了,馬克思又回到了科隆。幾多寒暑辛酸不說,帶回了三本書,也帶回了三個孩子,還懷揣著一筆尚有剩餘的父親的遺產。

“那位黑獅子年輕主編回來了!”

“一位曾在這裏被趕跑了的主編又想要在這裏辦報紙,要恢複他原來失去的那份報紙……”

很快,馬克思的住宅又像在巴黎一樣成了這裏的革命者聚會之所。

創辦報紙遇到了異乎尋常的困難,首先是缺少必要的現金,因此中央委員會派到德國各地建立同盟新支部和創辦工人協會的特使,也都在努力為報紙籌集資金。但工人們和無產階級化的手工業幫工手裏沒有錢,至於那些擁有資財的自由資產階級,當然誰也不會把資金交給這位撰寫過許多無產階級戰鬥性著作的原《萊茵報》主編,供他創辦一份革命民主主義的機關報。

在烏培河穀有很多朋友和熟人的恩格斯,招股也沒有大的起色,他在給馬克思的信中說:

很遺憾,認股的事,在這裏希望很少。……問題的實質是,在這裏甚至連激進的資產者都把我們看成是他們未來的主要敵人,不願意把武器交到我們手裏,因為我們會很快地把它掉轉頭來反對他們自己。從我的老頭那裏根本什麽也弄不到……他寧願叫我們吃千顆子彈,也不會送給我們一個塔勒。

辦報所需要的流動資金估計要3 萬塔勒,這些資本原來打算按50 塔勒一股招認,但到5 月底,認股總數隻有1300 塔勒。

馬克思又從父親的遺產中拿出3000 塔勒,並盡可能收取訂費;恩格斯從父親給的生活費中擠出了幾百塔勒,千方百計找人認了14 股,總共籌集到了1.3 萬塔勒,暫時勉強解決了出版報紙的資金問題。

報紙取名為《新萊茵報》,是因為一方麵表示同過去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有繼承關係,一方麵加上“新”字以說明兩者之間有差異,報紙的副標題是《民主派機關報》。

報紙原設想在7 月1 日出版,由於革命形勢發展迅速,反動派迫害的步伐也在加快,馬克思決定報紙提前出版。從6 月1 日就開始出報。5 月31 日晚《新萊茵報》創刊號排版印刷完畢。報販們來到編輯部,取走剛印好的報紙,立即分送到科隆全城,馬克思渴望已久的無產階級宣傳武器《新萊茵報》終於誕生了。

在報紙的編輯部裏,馬克思任總編輯,編委會的成員是恩格斯、維爾特、德朗克·斐·沃爾弗、畢爾格爾斯、威廉·沃爾弗,威廉·沃爾弗兼任秘書。馬克思的工作量非常大,他要擬定報紙每天的編排計劃,撰寫社論,同國內外的通訊員聯係,選用他們送來的消息,編審大部分稿件,同國內許多進步報刊交往。除了保證每天按時出版,還要經常出版號外和傳單,並設法把它們散發到萊茵省和其他地方。此外,處理報紙的財產也要花費他不少時間,同當局和反動勢力的威脅和糾纏、同自由派報刊的誹謗等作鬥爭,也耗去了許多精力。總而言之,馬克思是編輯部的靈魂。

恩格斯說,馬克思的任何決定,“對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毋庸置疑的,所以我們大家都樂於接受它”。

《新萊茵報》從創刊號直到最後一號,始終都忠實地遵循自己的政治綱領,國家統一、民主、共和的社會主義思想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在每一期《新萊茵報》上。

由於《新萊茵報》始終堅持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和支持一切民族的解放鬥爭,贏得了廣大人民和堅定的民主派的信任。3 個月內它的印數就達到了5000 份,這是當時德國極少數幾家報紙才能達到的數字。同時它鮮明的政治立場也自然引來了德國封建勢力和大資產階級的敵視和迫害,創刊號的文章激烈反對資產階級議會這個“清談館”的行徑,使一半資產階級股東退出,剩下的一半股東由於馬克思堅決支持巴黎工人“六月起義”也全部退出了。7 月6 日科隆法院傳訊馬克思,控告他侮辱國家官吏和警政人員,搜查了報紙編輯部。8 月初科隆警察廳通知馬克思,科隆市政當局不承認他是“普魯士臣民”,妄圖再次把他驅逐出境。9 月26 日科隆實行戒嚴,《新萊茵報》同其他民主派報紙被勒令停刊。

馬克思、恩格斯和他們的戰友經過種種努力,使報紙於10月12 日複刊。11 月14 日馬克思再次被法院傳訊。1849 年2 月初,普魯士政府又接連兩次控告馬克思危害國家。馬克思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為《新萊茵報》的文章進行辯護,無情地揭露政府的種種無恥的迫害。1849 年5 月,普魯士反動政府相繼鎮壓了德累斯頓、愛北斐特等地的人民起義後,又立即把刺刀對準了《新萊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