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洛陽城一時陷入無政府狀態。

前將軍、斄鄉侯、並州牧董卓及時擁兵入京,竟然機緣巧合堵住了正從北邙逃命回京的少帝與陳留王小哥倆。

原來,小哥倆兒挺機靈,前邊大兵一堵路,兩個小孩就趴到了草叢裏了,他們也明白,殺人最容易引起人激動,尤其是手裏拿著刀的人,殺紅了眼的大兵哪會管你什麽皇帝、親王?說不準知道了有個皇帝、親王之類的讓他們反而更加興奮呢。

終於躲到了天黑,救駕的部隊收兵回營了,十四歲的少帝領著九歲的弟弟鑽出了草叢,借著螢火蟲的光亮找到一個農家的草堆,權當龍床湊合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急著來救駕的河南中部掾閔貢才算找到了哥倆兒,三人兩匹馬,經北邙返京歸位。

時任太尉的崔烈聞知真龍天子起駕回宮,立刻帶領文武百官不辭勞苦、無限忠心地從洛陽趕到北邙迎接聖駕,未及舉辦盛大的歡迎儀式,西北方向人喊馬嘶,塵埃蔽日,無數鐵甲騎兵席卷而至。

前將軍、斄鄉侯、並州牧董卓的西涼鐵騎到了。

太尉崔烈護主心切,迎頭攔住一馬當先的前將軍:“天子在此,閑雜人員回避!沒接到聖旨嗎?誰準你們涼州部隊來的洛陽?”

太尉者,大漢朝最高軍事統帥也,難道還鎮不住你個小小的前將軍?

董卓將眼一瞪,怒火盈胸:太尉?還真拿自己當幹部啊?

卓罵烈曰:“晝夜三百裏來,何雲避,我不能斷卿頭邪?”——《三國誌·英雄記》

《漢典略》中記載的董卓稍客氣點,卓曰:“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何卻兵之有?”

反正不管怎麽說吧,官大不如刀快,太尉頓時蔫了,保持沉默吧,大官不與小官一般見識,惹不起還躲不起麽?

少帝一見來了救國之忠臣,一時激動得心血沸滾,眼含熱淚,無法言語;那陳留王人小鬼大,心智乖巧,眼見這位連太尉都敢罵的人,氣勢非凡,絕對英雄,便坐在董卓懷裏,小嘴不亞於秦時甘羅,把這次宮廷政變描繪得有聲有色,條理分明。董卓心中一動:讓陳留王與皇帝換換崗位吧。

這皇帝要是換了可是大有好處:

一、九歲的小孩興許還尿床呢,還不是我說天黑了他就乖得像貓似的閉眼呀。

二、這劉協是董皇後一手帶大的,咱老董也姓董,管他隴西董氏和河間董氏是否親族,這皇戚咱當定了。

三、一旦有了外戚的身份,那現在殘存的外戚勢力不靠咱靠誰?

四、關鍵是這少帝如果繼續當皇帝,那個長壽的何太後就可以依法臨朝聽政,何家沒死的家將、兵丁、舊部就沒法子挖過來。光憑帶來的三千人哪能在這大都市裏長混下去?

可這皇帝也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得先比比哪家的拳頭硬氣。

己方:就這三千敢死隊;

敵方:袁紹:五千號全國之精銳的西園部隊,據密報他還私招了兩千黑兵;

袁術:兩千虎賁軍,據說也不是善茬;

曹操:一千羽林軍更小視不得,那可是刀頭子舔過血的王牌軍;

還有原屬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的家兵有接近一萬人,都個頂個上陣敢拚命的那種;

執金吾丁原所部並州軍:兩千人,戰力強悍,領軍大將呂布呂奉先素聞天下無敵;

鮑信、張遼募集的兵卒雖戰鬥力不強,但人數不少,有近一萬士卒……

別再算了,就這三萬多也夠我董卓喝一壺的,敵我力量對比,十比一略強。

董卓押著皇帝、陳留王、文武百官進了京城,先哄騙著皇帝封了自己一個大司空。

然後把他那三千西涼兵拉到大街上搞檢閱,白天折騰一天,晚上悄悄地拉出城去,隔三差五再威風凜凜地大白天開進城來,再搞閱兵式,晚上再調出去,兩天後再調進來,沒事,權當行軍演練,反正都騎在馬上,又累不著士兵。

就這一手,把洛陽城裏諸位領兵大員給嚇蒙了,更不用說那些文官朝臣了,這家夥從涼州帶來多少人馬呀?咱別拿雞蛋往石頭上撞了,自古槍打出頭鳥,能縮頭就縮頭吧,當烏龜也不能當傻鳥!

就沒有一個人看出來點蹊蹺嗎?有,此人就是原並州將領騎都尉鮑信。

有一天他找到了現在手中兵力最強的袁紹,商議滅董:“這個董卓現在擁有強兵,看樣子不懷好心,現在趁著行軍沒緩過勁來,不如趁早滅了他。”

但是,袁紹沒有采納。凡是記錄了此事的史書都采用了一個共同的口吻,說:“紹畏卓,不敢發。”

也怪不得袁紹,大家都給董卓嚇唬住了,一個個全想著保存手中那點實力,誰願意替他人火中取栗,當這個冤大頭?沒奈何,看透了形勢的鮑信幹脆辭官回了老家。

曹操這時候也見風穩住了舵,手下就千多人,還輪不到咱出頭打擂。

人們被涼州軍的“強大”折服了:群龍無首的何進、何苗家兵歸順了董卓;呂布殺了丁原,率並州軍投入到涼州軍營中;在此帶動下,張遼也沒了選擇,所部近萬人步了同鄉的後塵……

董卓心裏得意了,對自己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天下精銳盡在自己掌控之中,還有誰會在董卓麵前說個不字?換皇帝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老董要甩開膀子大幹了。

對於換皇帝這種大事,其重要性不亞於對伊朗動武,那是需要召開聯合國大會的,自古弱國無外交,已經成為餓獅口中餐的士大夫集團又能怎麽辦?誰敢不投讚成票?

就連袁紹的叔叔太傅袁隗都親自“解帝璽綬”,尚書丁宮套用《春秋》大義來印證廢少立獻的合理性。

投反對票的也有,尚書盧植就表示反對,董卓當場就想拿盧植開刀,殺雞嚇唬群猴,被侍中蔡邕給勸住了,盧植才算保住了一命。

第二個反對的就是袁紹,袁紹一反董卓剛進洛陽時的懦弱常態,表現得強硬起來。

董卓手按佩劍,大聲嗬斥袁紹:“小子!天下事在我不在你,我想做的事情,誰敢說個不字?你以為我的劍還不夠鋒利嗎?”

袁紹這時表現得也同樣強硬:“你以為天下有利劍的就你一人?”隨即把佩劍一橫,拱手而出。

袁紹為什麽突然由弱牛變成了雄獅?他經過這段時間,看準了董卓這個龐然大物的軟肋:董卓進京之後,憑借武力的威懾,將皇權視為股掌上的玩物,然而要自行其政,要讓身邊的涼州將士、羌胡兵脫下甲衣,穿上朝服,去整治朝綱,怕是他們沒有這個本事,在公文案卷麵前要敗下陣來的。

給豬八戒戴上副眼鏡他也當不了大學教授,做點整容手術也炒不成“超女”。

袁紹明白董卓現在還不敢把自己怎麽樣,所以才鬥膽“亮劍”做了一回爺們兒,董卓深明利害,雖嘴狠卻沒敢“該出手時就出手”,事實上這兩人屬於“麻稈打狼,兩頭害怕”那種狀態。

袁紹也是個聰明人,知道長留在洛陽沒有好下場,在人家的勢力範圍內早晚免不了被宰,於是當天掛印於東門,溜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