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他為什麽要離開你?

有些朋友分手後,會悔恨萬分:“當初沒有好好珍惜他,這麽好的一個人就這樣離開了……”

其實,我倒是覺得,你根本不必悔恨。

從你的內心出發,對於他你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來讓他留下來。最終,他沒有留下來,並不是你努力不夠,而是你目前還不善於保持戀愛關係,也就是說你在戀愛這方麵的能力還不夠。

沒錯,戀愛是一種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很多人把自己剖析出來的原因告訴對方:“我們變成這樣確實是我不好,是我太任性,太不顧及你的感受,給我一次機會好嗎?我一定努力去改,你一定要相信我。”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可能變成了這樣——“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不好,我已經深刻知道自己的問題了,求求你了,再給我一次機會好嗎?求求你了!”此時的你甚至淚眼婆娑。

但是,就算是變成了如此的卑微懇求,這一次他卻不一定會給你機會。

為什麽?

因為你做不到。你根本就改不了。

他或許一開始還相信你,但到最後他也逐漸認識到:“是的,她改不了的,她已經無藥可救了。”

你們會問:“那怎樣才改得了?”

我很遺憾地告訴你們:“徹底分手以後。”

成長伴隨著刺痛。如果始終可以保持愉快地成長,生命豈不是太過輕鬆?

回到剛才的話題,你有沒有想過,你所分析的分手原因是不是太過蒼白無力,不足以解釋你們之間發生的種種情況?那麽,究竟你們為什麽會分手,他究竟因為什麽死活要離開你?

我們先導入幾個概念吧。

愉悅度

愉悅度與好感濃度和衝突濃度有關。

好感濃度,即我們與對方交往時獲得的令人開心的體驗。

比如大雪天你們出去玩,你的小手凍得通紅。他看到了,輕輕地把你的手放在他的手心,給緩緩地哈氣。這個時候你感覺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男人。

你過生日,你以為他不知道或者已經忘記了。正當你落寞時,他居然給你精心準備了一個大蛋糕,還有一個特別的禮物——你期盼已久卻舍不得買的粉色連衣裙。你是不是激動得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衝突濃度,即我們與對方交往時獲得的令人痛苦、令人沮喪的體驗。

比如戀愛前他對你一個勁地獻殷勤,確認關係後他就開始玩他的破遊戲,不肯花太多時間陪你。你因為這事跟他吵,跟他鬧,可他似乎並不放在心上。你對他很失望。一次衝突中,他居然動手打了你。要知道,從小到大,連爸媽都沒打過你。在這樣的身體和心理劇烈疼痛中,你漸漸感覺溫馨越來越少,冷漠越來越多。

公式:愉悅度=好感濃度/衝突濃度

愉悅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當一個人對我們很好的時候,或者對我們好的程度遠遠大於對我們壞的程度,那我們就相對愉悅;

當一個人對我們不好的時候,或者對我們好的程度遠遠小於對我們壞的程度,那我們就相對不愉悅(痛苦)。

在戀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當對方開始頻繁挑刺,說你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的時候,說明你們在一起的愉悅度已經很低了,這就是分手的征兆了。

滿意度

愉悅度和滿意度不是同一個概念。

愉悅度高不代表你對這段戀愛關係就很滿意。因為戀愛關係的滿意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就是期望水平。

公式:滿意度=愉悅度/期望水平

期望水平就是我們對一段關係的期望是很高、非常高,還是相當相當高。

這個期望水平的標準從何而來?

從過去的經驗中來。

比如,上一段關係中男友對自己相當好,無微不至、體貼有加、端茶遞水、孜孜不倦。那麽,你在下一段戀愛時就會拿上一段戀愛的體驗進行比較。這時候你的期望水平就會比較高,你希望對方也能同前任一樣甚至更加對自己好。

又比如,上一段戀愛關係中他對你很不好,不溫柔、不體貼,邋遢得要死,睡覺前還不洗澡,睡覺時還有難聽的鼾聲。想起跟他的交往經曆,你就痛苦得要命。這時候你的期望水平就相對較低,你的潛意識對這一段戀愛對象的要求就相對較低。

當愉悅度高於期望水平,你就會對這段關係比較滿意,你就會感到幸福。

當愉悅度低於期望水平,你就會對這段關係比較失望,你就很難會感到幸福。

期望水平的概念其實非常重要。

你可能經常對比身邊的姐妹們,你對男友好的程度遠遠高於姐妹們對她們男友好的程度,但你卻發現男友對自己還是不大滿意,還是總找機會挑自己的刺。而姐妹們的男友仿佛寬厚得多,對你姐妹的滿意度卻較高。

這就是因為各人的期望水平不同。

令人糾結的是,並不是他非常滿意你,他就一定會留下來跟你好好相處。因為,這還得看,他究竟有多少個選擇的機會,沒有最滿意,隻有更滿意。

可選擇度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更好的戀愛關係,這句話不是瞎扯——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簡單理解,盡管目前的關係很好,我非常滿意,但是我發現有一個女孩更好,我跟她相處也許能獲得更好的愉悅度和滿意度。那麽,我就可能結束目前的關係,轉投到更好的關係中去。

就拿一個超級優質男來說吧,他的期望水平應該會非常高,所以即使有一個迷倒萬人的“神仙姐姐”女朋友,他也可能會相當不滿意。

更要命的是,優質男可選擇對象較多,所以這個極佳女友可替代度也是非常高,優質男會和一個女生保持長期關係的概率往往要低於普通人。

當一個人有很多選擇的時候(可選擇度高),其戀愛對象的可替代度就很高。

當一個人沒有什麽選擇的時候(可選擇度低),其戀愛對象的可替代度就很低。

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為什麽很多人仍會待在使自己極端痛苦的關係之中而不願放手:盡管非常痛苦,但更害怕的是,分手以後情況會更糟。

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發現,對方在跟自己分手後還時不時地來騷擾自己。有的人被這種情況迷惑了雙眼,以為自己還有機會。殊不知,對方一旦找到了下家,就會毫不猶豫地跟你徹底斷絕聯係。

當然,也並不是說一個人的可選擇度高,他就一定會結束當前還算不錯的戀愛關係,因為結束一段關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他可能會失去可愛的你,招致身邊朋友對自己的負麵評價,被人罵混蛋的感覺並不好受,並且他會失去他在這段關係中的投資,包括情感、時間、精力、金錢等。另外,他還要承擔新歡是否可靠的風險。

弄不好,兩條船都翻掉。

這也是為什麽一個在婚姻中感受不到幸福的妻子就算遇到了不錯的人,也不代表她就一定會去跟丈夫離婚。因為離婚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如為此而苦惱的子女、憤恨的前夫、失望的父母、不解的朋友。所有這些都會降低結束一段關係的整體意願。

所以,一般情況下隻有當新歡的可期望值遠遠高於目前的戀愛關係滿意度和離開的代價時,他才可能考慮換人。

讓人窒息的是,期望水平和可選擇度這兩個指標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1.我們從小到大對遊戲滿意度的變化。

2.為什麽近年來離婚率越來越高,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們更容易離婚?

我們從小到大對遊戲滿意度的變化

你還記得小時候玩的電子遊戲嗎?插卡的那種,用手柄玩的。你還記得超級瑪麗、坦克大戰、冒險島、鬆鼠大戰、魂鬥羅、忍者神龜嗎?暑假裏你成天玩著這些遊戲,通關了再通關,變著花樣地玩一點都不膩。

而現在,電腦遊戲、手機遊戲數不勝數,比如一些小遊戲,植物啊、西瓜啊、小鳥啊各種各樣滿天飛,畫麵不知道比小時候那些遊戲好了多少倍,遊戲體驗也是非常刺激,更別說那些3D大遊戲了。

但是,為什麽有的遊戲你隻玩過一遍就不想玩了?為什麽有的遊戲你一看畫麵就不想玩了?為什麽再沒有什麽遊戲可以讓你像小時候玩得那麽瘋了?是現在的遊戲真的比不上小時候的那些遊戲嗎?

其實是我們的期望水平和可選擇度都大幅提高了。

遊戲是好玩,但我們期望更好玩的遊戲。這個遊戲是不錯,但那個遊戲好像也不錯,我都挑不過來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你還能指望我們對哪一個遊戲專注嗎?

為什麽近年來離婚率越來越高,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們更容易離婚?

離婚率高跟離婚成本下降有著非常高的關係。

以前,離婚要背負極大的心理壓力以及擔憂離婚後可選擇度更低。現在,人們對離婚更加寬容,也能更多地接受再婚。

所以,不合適為什麽還要在一起?

及早發現,及早行動,減少損失,就能增大以後重新獲得幸福的機會。婚姻是件大事,應該慎重,怎能讓別人的看法影響了自己的幸福?

大城市和小城市有什麽區別?

最簡單的一個區別,你每天接觸的異性數量和質量都很不一樣。在大城市,你受到的**更多。

我前兩個月去西南的一個邊境小城。這座城市很小,周圍被大山包著,交通不是很便利。試想,在這個小縣城結過婚的男人女人,跟北京、上海結過婚的男人女人比較,哪一類人會更加安分?

依賴度

這個依賴度和我們之前強調的“托付心態”有關。可選擇度決定了我們對戀愛關係的依賴度。

公式:依賴度=愉悅度/可選擇度

當我們認為現有的戀愛關係是我們目前能得到的最好關係時,我們就會依賴現在的戀愛對象——那個完美的他,而不會輕易離開。而且,當前戀愛關係的愉悅度遠遠高於可替代對象的可預期值,即新歡遠遠不如現有對象的時候,依賴程度就會加深。

如果當前的戀愛對象僅比替代對象新歡好一點點的話,我們就不會非常需要當前的戀愛對象,依賴程度也不會很高。如果替代對象不斷改善,開始超過當前的戀愛對象,甚至超過很多,或者我們的選擇不斷變多,那我們當前的戀愛關係就不是那麽穩定了。

失戀人往往會陷入下麵描述的情景中去: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你往往認為別人也不喜歡自己,從而會低估自己找到更好選擇的前景。

如果你過久地陷在糟糕的關係中,你就會喪失希望,憂鬱地估計自己在別的關係中也不會表現得好,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我堅持認為,當我們的戀愛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一味責備自己,而是要認可自己。然後要盡可能地擴大社交圈,找回自己的生活。

另外,再次強調,對戀愛關係的滿意度很高並不足以讓他決定留在你身邊。大家想一想情侶分手的發展軌跡:已有分手傾向的情侶在決定徹底分手前,往往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痛苦中糾結。

我將此階段稱為震**期。那麽是什麽最終促使他們采取行動?有兩方麵因素:

一方麵,戀愛關係的每況愈下,每天的爭吵胡鬧,雙方都精疲力竭。以前認為很普通的新歡這個時候也許都比現在的對象好很多倍,或者有了更好的對象出現,甚至有的人認為獨自一人過都比兩個人在一起要好。

另一方麵,分手的成本降低了。比如雙方在一起痛苦的時間太長,他們的父母和好友都可能改變了觀點,開始支持他們分手。又或者一方做好了分手後的準備,分手後他確定他能過得好。

歸根結底,在我們的戀愛不甜蜜、不幸福的時候,並不一定就會去分手,可能隻是考慮,但未必能真下決定。但如果在別處有了更好的選擇,可以看到更好的戀愛前景,那麽分手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現在,我已經把概念全部解釋清楚了。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總體分析:他為什麽離開你?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不考慮外部因素的情況下,要麽他對你不滿意了,要麽他有更好的選擇,移情別戀了。這二者可以單獨成為分手的原因,也可以是兼而有之。

找到原因以後,我們怎麽來應對?

他對我不滿意了,那我想辦法,讓他對我滿意不就行了?如果你這樣想這就有點太小看滿意度這個概念了。

我們設想你找到了理想中的男朋友,他充滿愛心、迷人、聰明、幽默、富有、慷慨、勤勞。同時,他又是廚藝大師、電腦維修大師、家電維修大師。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喜歡你,對你非常好,你們的**也非常令你滿意。他的到來,給你的生活帶來了無限光彩。忘了說,他還是高級按摩師。每晚你回家,他例行為你按摩、揉腳,還為你準備了精美可口的食物。這樣,你應該相當滿意了吧!

但在連續幾個月都享受這樣女皇般的待遇後,可能會出現什麽情況呢?

某天你回到家裏,因為堵車他沒早到家,沒有人為你溫柔地按摩,沒有了美味可口的食物。你可能會抱怨:“我的美食呢?我的按摩呢?”你已經在期望這些美妙的頂級待遇了,這表明你的期望水平遠遠提高了。

而一旦你習慣於完美的戀人,你就會發現你從他的嬌寵溺愛中得到的愉悅要比過去的少。再加上那些頂級的待遇是在你們熱戀期他為你做的,而到了平淡期,他的熱情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你就會發現他沒以前那麽好了。

這樣一來一去,你的期望水平遠遠升高,而他對你的好卻下降了。你當然開始不滿了,開始小吵小鬧了。他一開始當然很順著你啦,因為你是寶嘛。但人總有煩的時候,你的胡鬧多了,他總會煩的,總會頭疼的。

可是你又不管這些,還當自己是女皇,繼而發展成大吵大鬧。大吵大鬧給你們的關係帶來的是衝突濃度的大幅升高。這樣一來,最終,整體滿意度下降了。

我在前麵說了,滿意度下降還不足以引起分手。

但隨著糟糕的局麵不斷加重,你在他心中逐漸變成一個不講道理、蠻橫任性的人。這個時候,一個禮貌可人的新歡跳進他的眼中。

糾結過一段時間後,你們就分手了。一切就是這麽簡單。

最後跟大家聊一聊付出的問題。

付出多少意味著我們對對方好的程度,但是不代表付出多少就等於好感濃度提升多少,這非常重要。

有的人付出了很多,甚至分手後都還在不斷付出,但對方並沒有因此改變態度。要知道,你的付出要能給他帶來愉悅才能提升好感濃度。我這麽說就意味著你的付出中,有一部分並不能給他帶來愉悅。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女生分手後會等到前任生日給他送禮物,試圖以此來打動他。我承認,送他禮物是對他好,是對他付出。但是,你送禮物這個行為不一定能給他帶來愉悅。原因可能是你不會送,送的方法不合適,又或者他本來很開心,但是送完禮物後你又要求複合,他不肯你又鬧,結果又不愉快。

所以,總結一下,談戀愛並不是一味付出就好。合適地、恰到好處地付出才能增進兩人的關係,使關係保持長久。但這種付出,恰恰才是最費你心力的。這種付出,才是真正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