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探險隊

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在1845年率領兩艘船出航,目的是尋找西北航路。

這兩艘船曾隨英國一位大探險家到南極探險,是當時技術很先進且極有紀念性的船隻。

當時的約翰·富蘭克林是英國皇家海軍年輕的貴族將校,之前屢次參與西斯匹次卑爾根島和加拿大北部極圈內沿海地區的探險,早已揚名世界。

在約翰·富蘭克林生活的年代,北美地區得到了極大的開拓。探險隊陸續被派遣到北美各地,以開發海陸的新交通路線,或調查地理情況等。

從哈得遜灣出航到格陵蘭島,再穿越北冰洋諸島,到達白令海峽的西北航路的開發是很有必要的。西歐各國都看得出來開辟這條航路的重要性,所以許多航海家或探險家被派遣出去,但是嚐試了很多次,卻沒有人成功。

富蘭克林以悲壯的決心起航,希望能完成這一航路的探險。約60年後,阿蒙森以幾乎相同的路線向著未知的海域前進。即穿過戴維斯海峽,進入蘭開斯特海峽,到薩默塞特島度過冬天。

北極圈的漫長的冬季過去後,富蘭克林的探險隊繼續向前航行,在多利亞海峽,他們陷入險境。情況一如60年後阿蒙森的探險隊在白令海峽的九死一生。

在氣候多變的北極圈裏,最常見的就是狂風暴雪,船隻因為惡劣的天氣無法靠近滿布岩礁的島嶼,不能下錨靠岸,隻能任憑怒濤翻湧,如果再遇到驚天動地的冰河分裂,或冰山撞擊等,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一連串的氣候造成的劫難過後,探險隊又麵臨著食物短缺的威脅。那時,航海的準備工作遠沒有現在科學而充分,富蘭克林爵士可能也沒料到會如此長期地被困在北極圈裏。他也許以為在北極圈裏過一個冬天,就能穿越北冰洋諸島,到達白令海峽,因此帶的糧食並不十分充足。當然,除了準備不充分之外,探險隊還存在一個幾乎致命的現實,那就是隊伍太過龐大了。人員多達169名,要支持這麽多人兩年的生活,得需要多少糧食呢?很快,饑餓的威脅降臨了。在對前途漸感無望之中,一位指揮官病死了。全體隊員的士氣也因此更加不振。陸續有人被餓死,隊員隻剩下105名。

情況再也不允許猶疑不決了。繼續留在船上,隻有等死一種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棄船登陸,在加拿大最北方的茫茫冰原中尋找人跡。

1848年4月,剩餘全體隊員開始了無確定目的地的饑餓行進——為了尋求居屋和燈火。這之後,105名曾經雄心萬丈的探險隊員融入了茫茫冰原之中。

他們一路南行,幾乎快撐不下去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印第安人的帳篷。富蘭克林腳步踉蹌地走進去,裏麵沒有人影,原來是一座棄置不用的營帳。他們隻是空歡喜一場。

60年後,阿蒙森也到了這片冰原,那時他坐在雪橇上,花費了43天才走出去。

富蘭克林等人在體力衰竭、食物短缺的情況下,要步行穿過這片冰原,其中的艱難,我們不難想象。後來這一行人被當地的土著居民搭救,重又回到文明世界,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富蘭克林探險隊遇難的消息傳回英國後,英國政府馬上派出搜救隊。10年之間,共派出40支隊伍,人員總數近幾萬名。由此可知英國政府及一般民眾有多關心富蘭克林和他的探險隊。

搜救隊中有六支隊伍經由陸路北上,四支隊伍經由海路北上,展開了細致的搜索。結果,他們發現了大量遇難隊員的遺物,在狩獵土著居民那裏,他們得到了富蘭克林及一部分探險隊員獲救的消息。

這支探險隊一行169人,因氣候因素及糧食短缺死亡64人;棄船登岸後,有些人因為看不到希望返回船上,在途中因饑餓或寒冷倒斃;在冰原中尋找出路的這些人,為了更大的生還可能,四散各方,有一部分在迷途中死於饑寒。最後和富蘭克林一起返回文明世界的不足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