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三分一統

公元280年正月,鎮南大將軍杜預打中路,向江陵進兵;安東將軍王渾打東路,向橫江進兵。兩路兵馬打到哪兒,勝到哪兒。二月,龍驤將軍王濬和巴東監軍唐彬率領水軍打西路,向秭歸進兵。這一路困難重重,開頭幾天連船都不能通。原來吳人按照建平太守吾彥的計劃,在大江險要的地段布置了鐵鏈、鐵鎖,把大江攔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鐵錐子安在水麵下,好像無數的尖刀暗礁。王濬的船沒法過來。這些情況終於給王濬摸清了。他要進兵,首先得把水底下的鐵錐子打掃幹淨。

地理小課堂

●暗礁

海洋、江河中不露出水麵的礁石,是航行的障礙。

語文活學活用

●摸清

解釋:通過調查弄清楚。

造句:他花了好幾個月,終於摸清了敵人的部署。

晉兵造了幾十條很大的木筏子,紮了一些草人,披上鎧甲,拿著刀槍,站在上麵。這一隊木筏子由水性好的士兵帶領著作為先鋒。這些木筏子碰到鐵錐子,鐵錐子就紮在木筏子底下,好像一個人走過野草地,芒刺粘在鞋上和褲腿上一樣。有的還把底紮穿了。反正木筏子不怕漏水,底紮破了,也沉不了。

語文活學活用

●芒刺

解釋:草木莖葉、果殼上的小刺;比喻隱患。文中取其本義。

造句:周圍指著她議論紛紛,她感到如芒刺在背。

跟著“掃錐隊”的是“燒鏈隊”。這一隊的木筏子平麵上鋪著泥土,上麵架著很大的火把。多麽大呢?幾個人還抱不過來。多麽長呢?有十多丈長。巨大的火把吃足了油,一點就著。這些火筏子在戰船前麵開路。別說是木樁,就是鐵鏈鐵鎖,燒了一會兒也都燒斷了。東吳隻憑這些木樁、鐵錐、鐵鏈封鎖江麵,守衛的士兵可不多,也不是王濬這隊水兵的對手,壓根兒沒展開大戰就逃散了。這樣,掃除了水底下和江麵上阻礙前進的玩意兒,大隊的戰船就一點阻擋都沒有地順流而下。

語文活學活用

●封鎖

解釋:(用強製力量)使跟外界聯係斷絕;(采取軍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文中取義第二種。

造句:交警封鎖了事故高發路段。

王濬這一路水軍,打下了丹陽(在現在湖北省枝江)、西陵、荊門、夷道、樂鄉,就跟進攻江陵的杜預的大軍會師了。原來王濬還沒打進樂鄉的頭一天,杜預就派部將周旨帶領八百名勇士,穿上吳兵的軍服,連夜渡過河去,埋伏在樂鄉城外。他們還在巴山虛張旗子,放火燒山。

東吳都督孫歆害怕了,不敢往巴山那邊走。他派出一隊兵馬去抵抗從西麵過來的王濬那一路。吳兵打了敗仗,逃回來。周旨他們八百人趁著亂勁兒,跟著逃兵進了城。他們一直衝到軍營內帳去見東吳都督孫歆。孫歆還以為是自己人,沒說的,隻好乖乖地當了俘虜。王濬在水上打敗了東吳水軍都督陸景的兵馬,由於杜預派周旨帶領八百人在陸上配合,很快就接收了樂鄉。

杜預打下了江陵,真是勢如破竹,一劈到底那麽容易。沅水、湘水以南,零陵、桂陽、衡陽,直到廣州,所有郡縣都一股風地投降了。杜預又把自己帶領的兵馬分一部分給王濬、唐彬,加強他們的兵力,叫他們繼續往東再打過去。他因為荊州已經打下了,就請坐鎮襄陽的大都督賈充再往東搬到項城去。

語文活學活用

●坐鎮

解釋:(官長)親自在某個地方鎮守;泛指領導親自到下麵做工作。造句:有領導坐鎮,小夥子們幹勁兒十足。

地理小課堂

●項城

即項縣,古縣名,秦朝時設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兩漢時期屬於汝南郡,晉初屬於梁國。

王濬、唐彬得到了杜預分給他們的兵馬向夏口進兵。進攻夏口的平南將軍胡奮打下了公安,跟建威將軍王戎會在一起,王濬又跟他們會師。這樣,三路兵馬一同打下夏口、武昌,把吳兵像趕鴨子似的順流趕去,沿路郡縣望風投降。大軍的矛頭一直向著建業。

到了這時候,吳主孫皓慌了。他派丞相張悌率領丹陽(這個丹陽在現在江蘇省)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諸葛誕的兒子),發兵三萬渡江迎敵。這三萬人是東吳的精兵,三月渡江過去,還打了一個勝仗。後來晉軍集中起來,將軍士兵越打越多,吳兵大敗,好像山崩那樣垮下來,大將、小將和領隊的軍官沒法阻止。張悌陣亡,孫震、沈瑩他們死在亂軍之中,諸葛靚失蹤。建業人心慌亂,好像早晨等不到晚上就會給晉兵殺了。可是晉兵沒再渡江過來,這是怎麽回事啊?

吳丞相張悌帶領的吳兵是給晉揚州刺史周浚(jùn)消滅的。張悌一死,周浚手下的一個謀士叫何惲(yùn),向他獻計,說:“張悌率領的這一路精兵給消滅了,東吳上上下下誰都害怕。王龍驤(龍驤將軍王濬)已經打下了武昌,往東過來。東吳的敗亡已經可以看到了。咱們趕快渡過江去,直接進攻建業,一定可以成功。”周浚同意他的看法,請他去向打東路的安東將軍王渾說去。何惲說:“不行,王渾膽小,又不善於用兵,他但求無過,絕不會聽咱們的。”周浚再三請他去說,何惲隻好去了。

語文活學活用

●但求無過

解釋:隻追求不犯錯誤;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錯。但:僅。過:過錯。

造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心態做不成大事。

果然,王渾不同意進兵。他說:“皇上詔書下來叫我屯兵江北,抵抗吳軍,不可輕易進兵。你們雖然很勇敢,又打了一個勝仗,可是你們能夠單獨平定江東嗎?要是違背命令,打勝了不能立功,打敗了還得辦罪。再說最近又有詔書下來,叫龍驤聽我調度,等他來了,我叫他一同過江吧!”

語文活學活用

●調度

解釋:管理並安排(工作、人力、車輛等);做調度工作的人。文中取義第一種。

造句:王老師負責這場活動的調度。

原來當初龍驤將軍王濬進兵建平的時候,是奉命受杜預調度的。他打下了西陵,就接到杜預給他的信。信上說:“將軍已經攻破了東吳西邊的防守,就應當順流而下,直接向建業進軍,去征伐幾輩子的叛逆,去拯救吳人脫離火坑。將來將軍得勝還朝,也是一生的大好事。”王濬很高興,就照杜預信裏的意思上了一個奏章,率領水軍向東過去。這會兒又有詔書下來,叫王渾做了王濬的上級,所以他對何惲說:“叫龍驤聽我調度。”

何惲回答說:“龍驤將軍節節勝利,已經打了這麽大的勝仗,何必拘束他前進呢?再說,明公做了上將軍,可進則進,難道大軍的一舉一動都得等候詔書嗎?明公率領大軍渡過江去,一定能夠成功,為什麽還要待在這兒停滯不前呢?”哪怕何惲有一百張嘴,王渾還是不聽他的。王渾的軍隊雖然離建業近,可就不渡江過去,王濬的軍隊遠在武昌,反倒過來了。

語文活學活用

●一舉一動

解釋:每一個舉動。

造句:老師站在講台上,能看清同學們的一舉一動。

近義詞:一言一行。

●停滯

解釋:因為受阻,不能順利地運動或發展。

造句:主創病倒了,這個項目暫時停滯。

王濬聽了杜預的話,直接往建業打過去。吳主孫皓派遊擊將軍張象帶領一萬水軍去抵抗。張象一看,滿江都是王濬的戰船。白天,旗子遮蓋了太陽,晚上,燈火壓倒了月亮,嚇得他沒打就投降了。孫皓派出去的將軍和一萬名水兵居然沒交戰就投降了,那還了得!他召集幾個大臣,問他們:“聽說我們的將士不肯打仗,是這樣的嗎?說!說啊!”

這幾個大臣哭喪著臉,歎了口氣,剛張開嘴,還沒說出話來,就瞧見宮殿裏伺候皇上的幾百個人跑上來,趴在地上向吳主磕頭。有兩個領頭的說:“北軍下來,我們的將士不肯拿刀抵抗敵人,請問陛下怎麽辦?”吳主說:“那為什麽?”大夥兒嚷著說:“就是為了岑昏,請陛下先把他宰了!”孫皓說:“一個小小的內侍,怎麽能傷害國家呢?”他們說:“陛下難道不知道蜀中常侍黃皓嗎?”孫皓自言自語地嘟噥了一句:“要真是這樣,叫這奴才去向老百姓賠個罪就是了。”眾人高聲嚷著說:“好!”他們一骨碌都爬起來,衝到宮裏去找岑昏。吳主孫皓馬上派左右去追,叫他們別動手打人,接著又派人去救岑昏,可岑昏早就給眾人砸爛了。

殺了一個中常侍也不能叫晉兵退回去呀,恰巧有個將軍叫陶浚的,到了建業來見吳主,說:“巴蜀的船都小得很,不能跟咱們的戰船比。隻要給我兩萬水兵,把大號的戰船都用上,我就能把巴蜀的小船撞沉!”吳主在絕望當中得到了這麽一個大救星,高興極了,馬上拜他為大將,把節杖交給他,讓他去發號施令。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吳書·孫皓傳》

問水軍消息,對曰:“蜀船皆小,今得二萬兵,乘大船戰,自足擊之。”

語文活學活用

●救星

解釋:比喻幫助別人脫離苦難的人或集體。

造句:迷路的孩子看到了交警,就像見到了救星,立馬跑過去求救。

●發號施令

解釋:發布命令;下達指令(多含貶義)。

造句:有些做領導的人就喜歡坐在那裏發號施令。

陶浚召集了兩萬水兵,準備了幾百隻大船。命令下來,明天出發去消滅敵人。為了鼓勵士氣,他對士兵們說:“巴蜀的船都小得很,不能跟咱們的戰船比。咱們的大船一出去,就可以把巴蜀的小船撞沉。”士兵們一聽,愣了。笑,不敢笑;哭,哭不出來。原來這位大將是個糊塗蟲,看的是七八年前的皇曆。以前的情況確是這樣,新的情況他可不知道。這會兒巴蜀下來的都是大船哪。跟著這麽一個大將去送命,太冤啦。當天晚上,這兩萬士兵逃得一幹二淨。第二天,這位大將也不見了,就剩下一根光杆子的節杖。這時候,王濬的戰船離建業隻有五六十裏了。他們經過三山的時候,王渾派使者給王濬一封信,請他過去商議進攻建業的大事。王濬叫水兵扯滿風帆,直接駛到建業去。他請王渾的使者捎個口信:“順風順水快得很,船沒法泊岸,有事情改日再拜謁請教吧!”

地理小課堂

●三山

在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山上有三個山峰,所以叫“三山”。

使者回去一報告,王渾連鼻子都氣歪了。他心裏說:“哼,你能單獨平定江東嗎?你不聽我的使喚,好!打勝了,不能立功;打敗了,還得定罪。走著瞧吧!”

王渾還是把軍隊駐紮在江北,琅琊王司馬伷他們也到了塗塘。王濬的水軍已經過了三山。吳主孫皓急得不知道該怎麽辦。有幾個懂得怎麽活命的大臣對他說:“陛下為什麽不學安樂公劉禪的樣兒呢?”孫皓點了點頭,就打發使者分頭向王渾、王濬、司馬伷三個將軍請求投降,還把玉璽奉給琅琊王司馬伷。

地理小課堂

●塗塘

古水塘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

王濬率領八萬大軍,長江一百裏接連不斷的都是戰船。就在王渾給他送信這一天,七十一歲的王老將軍親自帶頭,在動雷似的戰鼓聲中進了石頭城(就是建業)。城頭上飄揚著無數的白旗,真所謂“一片降幡出石頭”。王濬帶著一隊兵馬進了城,安了營。吳主孫皓叫人扛著一口棺材,自己露著上身,反綁著雙手,領著一批大臣,到軍門來領罪。王濬親自給孫皓鬆了綁,叫他換上衣帽,吩咐左右把棺木燒了,然後請東吳君臣到軍中相見。

曆史追根究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出自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孫皓雙手捧上東吳的圖籍,王濬收下了。上麵記著有州四個,郡四十三個,縣三百一十三個,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人口兩百三十萬,官吏三萬二千名,士兵二十三萬名,米穀兩百八十萬斛,船五千多隻,後宮婦女五千多人。東吳從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傳了四個君主,到這一年(公元280年)共五十一年,就亡了。

曆史追根究底

●州四個

文中指荊州、揚州、交州、廣州。

●四個君主

就是孫權以及他的兒子孫亮、孫休,孫子孫皓。

洛陽朝廷聽到東吳已經平定的消息,大臣們都向晉武帝上壽。賈充也從項城回來湊熱鬧。晉武帝拿著酒杯說:“這是羊太傅(羊祜被追贈為太傅)的功勞!”他能夠這麽想念著羊祜,多少也學他的樣兒爭取民心,做些討好吳人的事。四月,詔書下來,封孫皓為歸命侯,每年還給他相當闊氣的生活費用。接著又下了詔書,打發使者分別到荊州、揚州去撫慰吳人:州牧、郡守以下的大小官員照舊供職,都不撤換;廢除以前苛虐的法令,一切從簡;東吳的大族、名士,量才錄用;孫氏貴族出身的將軍和官吏渡過江來的,免除徭役十年;老百姓渡過江來的,免除徭役二十年。這些收買人心的措施,尤其是廢除苛虐的法令,都叫吳人高興。

語文活學活用

●供職

解釋:(在某處)擔任(某項)職務。造句:他們一家三口都在教育機構供職。

近義詞:任職。

●苛虐

解釋:苛刻、暴虐。苛是過於嚴厲的意思。

造句:君主如果苛虐,百姓就會奮起反抗。

五月,司馬伷派使者送孫皓和他的家小,還有那顆玉璽,到了洛陽。孫皓帶著兒子,臉上抹著泥土,綁著上身,到了東門,可不敢進去。晉武帝派個大臣給孫皓鬆了綁,賜給他衣服和車馬,還叫他第三天去拜見皇上。

到了第三天,晉武帝召集文武百官和四方的使者開個大會,連公卿大臣的子弟學生也都參加。孫皓上殿,趴在晉武帝麵前磕頭,還真把腦門子在地上磕了幾個響頭。晉武帝請他起來,給他一個座位,對他說:“這個座位我給你準備好久了。”孫皓心裏想說“我在南方也給你準備了座位”,可是這種話怎麽說得出口來呢?他上身也露了,雙手也反綁過了,臉上也抹過泥土了,響頭也磕了。這麽一個隻怕死不怕丟臉的人,已經投降了,怎麽還敢在新主人麵前逞強呢?他聽了晉武帝這麽一說,很別扭地坐下來,用手摸了摸座位,心裏又想著:“這個座位是不是劉禪坐過的?他投降以後又活了好多年,不知道我還能活上幾年。”

孫皓坐在那兒,很不是滋味兒,忽然聽到一個大臣責備他,說:“聽說你在南方挖人眼睛、剝人麵皮,這算是什麽刑法啊?”孫皓一看,原來那個大臣正是刺死魏主曹髦的元凶太尉賈充。他一肚子的氣就向他發泄了,說:“做臣下的謀害皇上,還有,不忠不義、背叛主人的,用這種刑。”賈充閉著嘴,臉可紅到脖頸子上了。晉武帝連忙拿話岔開,總算沒叫賈充下不了台階。

語文活學活用

●元凶

解釋:為首作亂的人。

造句:據調查,這次暴亂的元凶不止一人。

近義詞:首惡、元惡、罪魁。

過了一些時間,王渾、王濬、杜預、司馬伷他們先後回到洛陽。晉武帝大封滅吳的功臣。從此,三分天下,一統歸晉。晉武帝下了詔書,廢除州、郡的兵馬,大郡設置武官一百人,小郡五十人。這一來,士兵數量大大減少,天下太平。可是有的人說:“天下盡管怎麽太平,但忘了作戰準備,必定有危險。”有的說:“州郡沒有兵馬,盜賊起來怎麽辦?各部族亂了怎麽辦?外族打進來又怎麽辦?”晉武帝沒聽他們的,還是大量地裁去軍備。以後的西晉碰到了不少困難,究竟是不是因為州郡沒有兵馬,還是由於別的什麽原因,那就得看以後怎麽發展了。

讀史學古文

●出自《晉書·列傳第十三·山濤傳》

吳平之後,帝詔天下罷軍役,示海內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曆史追根究底

●外族

一指外戚,即母族或妻族;一指本民族或本國之外的人。其第二種釋義比較常見。

●軍備

軍事編製和軍事裝備。軍備代表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