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綁架皇上
李暹準備了車馬,載著十五歲的漢獻帝、貴人伏氏,還有李傕的心腹賈詡和左靈兩個人。別的大臣、內侍、宮女等隻好跟著車馬走。李暹把漢獻帝和大臣們送到李傕的大營以後,回頭再到宮裏,叫士兵們把庫房裏的財物一概搬到大營,然後讓他們再去搶些留下的東西和使喚丫頭。末了,放一把火,把宮殿也燒了,正像當初董卓把洛陽的宮殿燒了一樣。
曆史追根究底
●伏氏
伏壽,東漢大臣伏完之女,與漢獻帝一同被李傕劫持期間被立為皇後。在漢獻帝淪為曹操的傀儡期間,她因密謀鏟除曹操的消息泄露而被害。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董卓傳》
汜與傕轉相疑,戰鬥長安中。傕質天子於營,燒宮殿城門,略官寺,盡收乘輿服禦物置其家。
燒了宮殿,連帶也燒了些民房。李家兵和郭家兵互相殘殺,死了好幾萬人,連帶也殺了老百姓,那種慘勁兒就別提了。漢獻帝在李傕的大營裏,天天隻聽到喊殺的聲音,嚇得縮成一團。他在營裏雖說另有帳篷,每天有一定的供應,究竟比不上在宮裏那麽舒服。他每回聽到喊殺的聲音或者見到火燒,總是愁眉苦臉地叫公卿大臣想個辦法救救他。有人建議勸兩家和好,可是誰能去做和事佬呢?漢獻帝就打發太尉楊彪等大臣到郭汜營裏去講和。
語文活學活用
●和事佬
解釋:調停爭端的人,特指沒有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造句:每當母子之間發生矛盾,父親就充當和事佬。
郭汜挺幹脆,把這些大臣全都圈起來。大臣們嚷著說:“我們來給你們和好,為什麽這麽對待我們?”郭汜冷笑著說:“李傕劫持著皇上,為什麽我不能扣下公卿?”楊彪發了脾氣,大聲地說:“做臣下的互相攻打,已經不對了。一個劫持天子,一個劫持公卿,天下有這個道理嗎?”郭汜拔出寶劍來,說:“這就是道理!”說著要斬楊彪,給另一個大臣死勸活勸地勸住了。楊彪才沒死。他回轉身去,正碰著朱俊的胳膊肘。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下眼淚來。朱俊本來身子不好,這一回他可真受了氣了。到了晚上,這個跟皇甫嵩(sōng)同樣出名的屠殺黃巾軍的劊子手咽了氣。
曆史追根究底
●劊子手
舊時也稱行刑者,是對直接處決犯人的從業者的一種稱呼。後來也用來比喻殘忍殺害人民的人或行跡卑劣的人。
郭汜就這麽劫持著公卿大臣,不斷地向李傕進攻。李傕怕軍隊裏幾千名羌(qiāng)人和胡人不肯給他賣命,就把他們召集攏來,先把庫房裏搬來的布帛和綢緞分了一些給他們,叫他們勇敢地攻打郭汜。郭汜也有一招。他買通了李傕部下的一些將士,約為內應,放火為號,內外夾攻,一定要消滅李傕。
語文活學活用
●買通
解釋:用財物收買人以便得到方便或好處。
造句:日本特務用金條買通漢奸,讓他們查找地下黨的據點。
有一天晚上,李傕營裏起了火,郭汜親自帶頭進攻。一百名弓箭手一齊向李傕的中軍射箭,連皇上的帳篷也中了箭。李傕剛出去抵抗,隻聽見嗖的一聲,來了一箭。他慌忙往右邊一躲,那支箭射穿了他的左耳朵。他忍住疼,把箭拔去,肩膀上全是血。正在這個節骨眼上,部將楊奉帶領一隊人馬前來接應,才把郭汜的兵馬打退。那一支作為內應的軍隊趁著亂勁兒跑到郭汜那邊去了。
李傕經過這一番驚嚇,決定不讓郭汜再來奪取皇上,就把漢獻帝送到北塢去住,叫校尉守著塢門,隔絕內外,連吃的喝的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漢獻帝向李傕要求五斛米、五架全牛,說是賞給隨從的臣下的。李傕不樂意了。他說:“有飯吃已經不錯了,還要什麽牛肉?”漢獻帝實在氣憤不過,說了聲:“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事?”馬上有個臣下勸告他忍著點,別這麽說,他隻好耷拉著腦袋,直擦眼淚,抽抽搭搭地說:“怎麽辦哪?”
曆史追根究底
●塢
古代像碉堡那樣的團城,防守用。東漢末年到南北朝時期,經常發生戰亂,地方百姓或豪強士族常常建造堡壘自衛,推舉一人為“塢主”。
那個臣下低聲對漢獻帝說:“我看賈詡雖說是李傕的心腹,近來並沒怎麽幫著他出主意,可見他沒忘了皇上。不妨跟他商量商量。”正巧賈詡進來問安。漢獻帝揉著眼皮對他說:“你能不能可憐可憐漢朝,救救我?”賈詡趴在地下磕著頭說:“不能心急。李傕貪而無謀,不如先封他爵位,把他籠住,再看時機。”漢獻帝下了詔書,拜車騎將軍李傕為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
李傕一向迷信鬼神,給董卓立個神位,經常祭祀。他隨身帶著一批道人、巫婆,替他消災求福。這會兒封為大司馬,他認為是道人、巫婆祈禱的力量,就重重地賞了他們。這件事引起將士們的不滿。部將楊奉對一個心腹軍官說:“我們不顧死活,替他賣命,反倒比不上一個巫婆!”那個軍官說:“幹嗎不殺了他,救出皇上?”他們就布置起來,準備半夜裏放火起事,楊奉在外邊接應。沒想到有人向李傕告密,他就先動手,殺了起事的將士。楊奉帶著一支兵馬沒見火燒,正想派人去探聽,李傕已經殺出來了。雙方混戰了一場,楊奉帶著自己的兵馬投奔安西將軍楊定去了。
曆史追根究底
●神位
宗廟、祠堂中或祭祀時設立的牌位。古人注重祭祀,尤其敬畏神明,為神明設立牌位。
語文活學活用
●起事
解釋:發動反抗或革命,多指武裝鬥爭。
造句:起事的準備正在進行中。
近義詞:舉事、起義。
李傕的部下兩次發生了叛變,去了兩支人馬,他的兵力就顯著不如以前了。他正跟賈詡商議怎麽對付郭汜,忽然來了個警報,說東邊發現了一路大軍,向長安殺過來,嚇得李傕和漢獻帝不知怎麽辦才好。
從東邊來的那個將軍正是鎮東將軍張濟。他鎮守弘農已經三年了,這會兒帶著軍隊到了長安,傳出話去,說他是來替李、郭兩家和解的,誰不答應,就別怪他不客氣了。他又上表,請漢獻帝搬到弘農去。漢獻帝自然同意了。他派使者去勸兩家和好。雙方都提出一些條件,累得使者兩頭跑了十來回,總算說妥了。郭汜把公卿大臣放出來,李傕也同意讓漢獻帝回到東邊去。偏偏那幾千個羌人和胡人不願意跟著漢人跑到東邊去。賈詡召集了羌人和胡人的頭頭,給他們一些絹帛,叫他們好好地回到本地去,將來一定有封有賞。他們巴不得回老家去,就帶著自己的人馬走了。這麽一來,李傕的兵馬就更少了。他隻好聽從張濟,保護著漢獻帝和新立的伏皇後,跟著公卿大臣出了長安的東門。
地理小課堂
●弘農
古縣、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北。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劉辯被董卓廢黜後,廢為弘農王,次年又被董卓毒害。
曆史追根究底
●絹
質地薄而堅韌的絲織品,比較昂貴,用途廣泛,在現代生活中也非常常見。後也指生絲製成的一種絲織品。
隊伍走了一二十裏地,忽然前麵有兩路人馬攔住去路,後麵又有一路人馬追上來,嚇得漢獻帝臉都白了。他慌忙叫將士們分頭去抵抗。
探聽下來,大夥兒真覺得臊得慌。原來前麵候著的是楊奉和楊定的兩路人馬,前來保駕,後麵追上來的是郭汜,他也想趁著機會來伺候皇上。大夥兒不念舊惡,保衛著漢獻帝向東走去,這可真難得啊!
當天晚上,他們到了霸陵,都餓得肚子直叫喚。幸虧張濟帶著糧食。他做了東道主,吩咐士兵先把幹糧分給全部人員,再給漢獻帝和公卿大臣煮飯做菜。大夥兒這才把肚子填飽。可是這種吃一頓沒一頓的日子,往後怎麽過哪?
地理小課堂
●霸陵
古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曆史追根究底
●東道主
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後來以酒食請客的人也稱為東道主。
李傕首先後悔了。他不願再跟著這批人往東去,漢獻帝就讓他留在池陽。
地理小課堂
●池陽
古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西北。
為了整頓隊伍,使主要的幾個將軍能忠於朝廷,漢獻帝就把張濟、郭汜、楊定、楊奉,還有自己的舅父董承,都升了職,封了侯,滿想從此同心協力,重振朝綱。哪兒知道李傕一走,郭汜又神氣起來了。他也像李傕那樣不願意到東邊去,就請漢獻帝回頭往高陵去。漢獻帝派人去對郭汜說:“弘農離洛陽比較近,祭祀宗廟方便,還是到弘農去的好。”郭汜仍然不同意。漢獻帝還真有一手,他絕起食來了。郭汜就讓了一步,說:“先到鄰近的縣城歇歇再說吧!”
地理小課堂
●高陵
古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