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神話與過度愛己之人
聽到“自戀者”(narcissist)這個詞,大家頭腦中會浮現出這樣一個形象——陶醉地盯著鏡中自己的臉,滿足地看著全身鏡中鍛煉過的身姿。
這個詞本是源自古代希臘納西索斯(Narcissus)的神話。
納西索斯是河神克菲索斯(Cephisus)和林中仙女利裏俄珀(Liriope)之子,自幼就受眾多仙女喜愛。當被問及納西索斯的未來,先知忒瑞西阿斯(Tiresias)做了一個不祥的預言:隻要他不認識自己,就能長壽。
16歲的納西索斯長得異常俊美。很多女性都向他進行了愛的告白,但俊美的納西索斯卻很冷淡、傲慢,不論對方是誰,都不為所動。
其中一位被拒絕的仙女呼喊祈禱:“但願他有朝一日愛上一個人,卻永遠也得不到她的愛!”這時,聽到呼喊的複仇女神答應了她祈願。
一日,納西索斯蹲下身想要喝泉水,卻被在泉水映照出的自己的影子所吸引。最終,他一直一動不動,肉身幻滅之後化作了一朵水仙花。
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學家們以這個故事為素材,整理出了“自戀”(narcissism)這一概念。順便說一下,英語的“narcissus”也是水仙花的意思。
進入20世紀70年代,自戀型人格障礙作為人格障礙之一逐漸體係化,與此同時,性格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對這一概念也越來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