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在人前就會緊張

在發表時,會由於緊張而手抖、臉紅。另外,很在意那些關注自己的視線,本來應該做得到的事情就做不了了……

大家會有這樣的經曆嗎?想著避開這種狀態,但越是在意,反而越往壞的方向發展。

因為工作關係,筆者算是比較習慣在人前說話的,即便如此,我在準備不充分或是第一次發表說話內容的情況下,有時會意識到自己在緊張。

在一次研究發表中也是,已經超過了規定時間,我還繼續說,也沒有注意到主持老師拚命示意我“已到結束時間”。當所有都說完之後,我才不可思議地想:“為什麽沒有注意到呢?”

很多人一到人前就會緊張,多少會感覺不是很自在。通常而言,帶來這種緊張狀況的特征多數是在“第一次”“公開活動”“自己受到關注”“必須說自己的情況”這四個條件具備的情況下。

但是即便麵臨同樣的情況,有的人可以毫無畏懼地行動,有的人卻會感到強烈的不安而無法行動。有的人即便麵前隻有幾個人,也會緊張得汗流不止,有的人與初次見麵的人哪怕隻是說話也會緊張。

緊張的程度也因人而異。也就是說,這裏也存在心理學方麵的個體差異。到了人前行為就受到抑製叫作“害羞”。英語的“shy”有“內向、懦弱、膽小、謹慎”等意思,“shyness”指的是一個人在人前不安情緒高漲的狀態,或是容易不安的全部個體特征。

特別是因情境不同其特征發生變化的害羞叫作“狀態害羞(情景害羞)”。與性格一樣,有時作為個體特性固定下來的特征叫作“特性害羞”。所謂“狀態”就指因不同情境而發生變化的心理狀態,“特性”指即便情景不同也難以變化的心理狀態。

作為穩定“特性”的害羞與五大性格特性的關聯如表12所示。

它與外傾性呈負相關、與神經症性呈正相關是其較大的特征。

有的害羞包含“意識到自身的負麵”“感到不安”“行動不順”等的“症候群”。筆者認為,與外傾性和神經症性的關聯,表現了感情不穩定、行為受抑製等害羞的基本特征。

這個特征如果過於強勢,則工作、學業、人際關係可能受到影響。害羞與盡責性的負相關會讓人想象出一種狀況,就是不擅長做那些為了達成某一目的的任務。產生這些問題的人,在重要場合做事之前,需要做一些應對,如做充分的準備,或是反複練習再去。

當然,適度的緊張感也是在人前好好表現所需要的。因為通過仔細觀察周圍,根據聽眾的反應,有利於隨機應變。與其他心理特性一樣,害羞也不應該片麵地說“好”或者“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