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性格的語言使用很混亂

性格概念有很多內涵,有些概念表達了相似的現象而內在卻有微妙的區別,有的意思有些偏差,有的意思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人格心理學用數值來表現這種“似是而非”的程度(即相似度)。筆者在本書中會嚐試整理這種基於相似度的概念。

有一個詞叫“jingle-jangle fallacies”,它很難翻譯,但如果勉強意譯,可譯為“雜混謬誤”。這個詞體現了厘清性格概念的難度,並且它有兩層含義:

一個是 jingle fallacy。它表示的是不同概念卻有同一名稱,即被當作“同一物”的問題。考慮到難以理解,筆者在這裏舉例進行說明。

例如,有個詞叫“自我肯定感”。對於這個詞,不同的人會使用不同的意義,有的人用的是“自己接受自己”的意義,有的人可能用的是“積極地評價自己”的意義,還有人可能用的是“積極預測自己的將來”的意義。這些意義誠然都是積極的自我評價,但內容卻稍有不同。

另一個是 jangle fallacy。它的問題在於同一內容卻有不同名稱。

“自我肯定感”“自尊感”“滿足感”“樂觀性”“幸福感”……這些詞聽起來都給人一種積極的印象,但是大家能否明確說明這些詞之間的區別呢?

例如,用“他是一個樂觀的人”“他是一個自我肯定感很強的人”來評價一個人時,意思相同卻用了不同詞匯。

這樣似乎會導致一些地方出現分歧。不過人們在日常對話中並不會對每個詞匯的意義進行逐一確認,而隻是把握對話的大體意義。

在學術方麵,上述兩種謬誤也應該限定在最小範圍內。因而不可或缺的就是反複思考每個概念的內涵。

心理學運用的是科學方法,因而會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測定性格概念。(本書不涉及詳細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請參照其他書籍。)

通過測定性格,可以表現各個性格概念的相似度。如果有些情況下名稱不同相似度卻非常高,或者名稱相同相似度卻非常低,那麽這樣的謬誤就會引起人們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