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不安和焦躁——神經症性

你會因為一些小事感到沮喪、不安,或者一遇到問題就悶悶不樂麽?還是情感比較穩定,不會有劇烈的情感變化呢?

神經症性也被稱為情緒不穩定性。其相反的情況稱為情緒穩定性。當被說到“你是情緒不穩定的人”,大家往往會認為這種人是情感變化比較大的人,這基本上與其性格相吻合。

表現神經症性的單詞有“不安”“易受傷”“愛擔心”“易緊張”“好糾結”等。這一係列詞匯整體上表達的都是負麵情感。

說到神經症性,大家也許會想到精神病,但這一特性高也未必與疾病有直接相關聯。正如這一特性也可以表達為情緒不穩定,它是以情感和情緒的不穩定性為核心特征的,是正常範圍內的性格特性。

一直以來,從整體而言,神經症性的強度反映了神經係統的興奮容易度。這一特性高的人傾向於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各種情感,特別是負麵情感。誠然,些微的小事就感到受傷、沮喪、不安,給人一種精神上脆弱的印象。

此外,神經症性偏高可以表現為事情進展不順時的焦躁、對他人的敵意。這個特征也與負麵情感的易滋生性相關。

不過,實際上神經症性也有其好處。那就是“引起注意”。

比如,對他人未注意到的瑣碎事情感到不安,這關係到考慮發生狀況時的準備及應對問題。另外,雖然不安帶來緊張,但是適度的緊張可以成為正式進行時發揮實力的原動力。並且,為了避免不安與緊張,也會提高練習的動機。

相反,神經症性偏低,對負麵情緒的感受性不是很強,發生狀況時,情緒較為穩定。這樣的人抗壓能力強,不容易受到事物的影響,但對危險可能會有些遲鈍,等到意識到的時候,可能會耽誤對危機的應對。

神經症性的研究曆史悠久,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壓力研究就受到人們的關注。戰爭與心理學概念的結合意外地緊密,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征兵時大規模地使用了智力檢查。此外,戰時壓力反應研究以越南戰爭為契機,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逐漸為人知曉。

神經症性這一性格特性,原本被認為是接近病理而需要克服的一種特性,如今被看成一般人正常範圍內的性格特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