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哈柏露塔是麵向未來的學習趨勢

韓國KBS廣播電視公司製作了5集電視片《學習中的人類》,考察世界各國的學習法,探索在人類文明裏,讀書具有什麽意義,各文化圈裏最棒的學習是什麽形態。哈佛大學學生珍妮·馬汀、莉莉·馬格林、史考特·任、布萊恩·卡烏達等四人考察了英國、法國、以色列、韓國、日本、中國及印度等國的讀書文化,探討最佳學習方式。在第4集《最棒的學習》中,提出兩種最棒的學習方法:一種是牛津一對一教學,一種是美國菲利普艾斯特中學的哈克尼斯圓桌教學方式。

《學習中的人類》得出的結論是,未來的學習趨勢將是采用“發問和討論、溝通和合作”的學習模式。雖然獨自讀書可以在短時間內學到很多知識,但這樣便沒有機會訓練大腦進行思考,很難拓寬思考的幅度。獨自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考完試就會忘得一幹二淨。人類文明到目前為止,思想不斷發展進步,如果不努力拓寬思考的幅度,將難以在激烈的競爭時代存活下來。

最理想的學習方式是,一邊學習一邊將所學得的內容互相分享,加以深化。世上沒有人可以獨自處理所有的事情,即使自己想出了一個有創意的點子,假如不和其他人分享與合作來付諸行動,也隻會被淹沒。將自己的想法和知識與別人分享、一起合作,才能把創意具體化,找出實行的方法。

哈柏露塔的進行方式是分組進行發問、溝通、討論與辯論。一般是一對一的分組,但也可以是四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在家庭裏,爸爸和兒子可以一組,媽媽和女兒可以一組,全家人也可以一組。在猶太人的圖書館裏一般是一對一;在學校或禮堂裏可能是兩人一組實行哈柏露塔,也可能是多人一組。哈柏露塔有三種形態:一種是兩人一組,一種是多人一組,一種是老師和學生一組。

牛津一對一教學是典型的哈柏露塔討論形態。老師和學生一組,進行發問、溝通、討論與辯論。雖然老師和學生一對一教學是最理想的學習方法,但也有缺乏效率的缺點。老師人數必須夠多,才可能利用這種方式上課。

若是讓學生和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此外,學生自行分組、互相教導與學習的哈柏露塔,比老師和學生一組的一對一教學形式明顯更有效率。站在學生的立場來看,向其他學生學習明顯更有效率,因為向同學學習時可以更快理解,也比較放鬆、沒有壓力,可以愉快地學習。

哈克尼斯圓桌教學方法同樣屬於哈柏露塔,是小組討論形態的哈柏露塔。猶太人聚集在一起學習《妥拉》或《塔木德》時,拉比會和其他人一起坐在橢圓桌邊討論與學習。家人也會圍坐在橢圓形桌邊,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把書攤開,進行溫馨的對話,或進行激烈的討論或辯論。也就是說,猶太人早就開始以哈克尼斯圓桌方式進行學習和對話。

KBS電視台花費數十億韓元,帶著四個哈佛畢業生探訪世界各國的學習文化後,選出的最佳教學法是“牛津一對一教學”和“哈克尼斯圓桌教學”,兩者都屬於哈柏露塔,因為全都是分組進行發問與討論的形態,而哈柏露塔的曆史比這兩種教學方法悠久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