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且說當下陳宗師與徒眾施展佛門大法,化現萬丈樓閣氣象森嚴,確是駭人聽聞。那萬丈寶閣通體金碧輝煌,龍馬雕欄,氣宇軒昂;樓台重疊,宛如西方極樂天宮。祥雲從閣底緩緩升騰而起,彩鳳翩翩,龍戲珠兒。整座寶閣宏偉壯麗,威武不凡,此景象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隻見宗師與徒眾禦步雲端,從容踏上那萬丈寶閣。宗師更一指天門,頃刻便有彩雲祥氣湧現,繚繞在樓閣四周。轉瞬之間,這座寶閣竟漸次飄搖飛旋,伴著祥雲緩緩騰空而起,有升天之勢。
那維揚法師本已看呆,及見這等神通,更是驚愕交加,連連作揖諂笑道:"阿彌陀佛!陳宗師這般神乎其技,臣今日有眼無珠,方才猛然省悟。這種通力廣大的佛法,確實超越凡夫肉眼所能企及,臣竟生了私心妄想,實在罪該萬死啊!"
時值正午,天色晴朗。那座寶閣在雲端漸次飛升,寬敞明亮的上閣內外,陽光正好。宗師與徒眾紛紛盤坐其中,有齋僧誦經,有武僧打坐,一片祥和莊嚴的佛門景象。
隻見宗師緩緩吐納,闔目凝神,顯是打入了某種深參的法門之中。一時間,這萬丈寶閣宛如一處世外桃源,與塵世隔絕,與諸佛菩薩同在一山。
四下裏裏外外,皆是虛無縹緲的空明之境,但又格外安詳祥和,纖塵不染。寶閣上下,祥雲繚繞,宛如恍入西方淨土世界一般。
可在這祥和自在的空明之中,陷有幾股強大的精純氣息不斷在翻湧,如活物一般紛呈變幻。
那精純的佛力,宛若千足蛛絲穿花,或如百米矯龍盤旋,飄飄忽忽,難以捉摸。時而化作一朵蓮花綻放於心湖,時而化作滔滔瀑布傾瀉而下,時而驟然凝聚成一座金剛寶相,亭亭玉立;時而化為獅子虎嘯,撼人心魄;時而化作龍象飛騰,浩浩****。千百種景象,瞬息萬變,宛如天書一般曲折難解。
這些佛力變化,雖然精純無比,卻也是瑰麗奇詭,令人目眩神迷,難以參悟,堪稱佛門無上絕妙之法。
陳宗師正運轉這等佛法絕招,以觀照內心,尋找最終大徹大悟的竅門。隻見祥雲中隱約有一個虛無飄渺的金剛大手印,時隱時現,指引著佛子前行。接下來,那虛無的大手印變化萬千,每一個手印都隱含著某種曲折精微的無上奧義,若有若無,搖曳多端。
須臾之間,這些手印仿佛都在呼應著陳宗師心中所悟的般若之理,從而指引陳宗師前行,最終達到徹底的無上開悟。
正在此時,那彩雲驀然散開,現出一個巨大虛空洞口。這洞口看似通往另一個空明之境,隱隱可見一座金剛寶閣駢闕其間,氣象森嚴,宏麗萬分,甚至比現在這座寶閣還要浩大數百倍。
據說正是這個虛空奧境,乃是通往西方淨土的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所在!而要達到這般地步,必須依佛陀親傳的無上正法,方可趨之若鶩,登臨其間。
陳宗師此時穩坐寶閣,全心全意觀照那無上大手印的變化。他手持金剛杵,左手持珠,運轉佛門無上心法,全身綻放金光,已漸有通體法相的征兆。
就在這關鍵時刻,那通往西方淨土的虛空洞口隱隱放出一道金光,射向了陳宗師的心間。陳宗師頓時開口念誦佛號,聲猶在耳,但那佛號竟也漸次隱沒,隻餘祥光萬道,瑞氣千條,一如他剛才施展降世神通時的景象。
話說陳宗師在萬丈寶閣內運轉佛門心法,觀照那無上大手印變化,儼然已是通體法相。隻見他坐得正衩高深,雙手環抱金剛杵,左手持佛珠,全身綻放金光,閃燦燦的宛若真佛在世。
正在關鍵時刻,那通往西方淨土的虛空洞口射出一道金光,徑直射入陳宗師心間。頃刻間,一股佛力浩**至極,宛如滔滔江河湧入他的體內。陳宗師隻覺全身上下,無不充滿浩瀚無邊的至高能量,比之吞納日月星辰更顯浩大。
這一刻,他仿佛變作了整個浩瀚虛空,萬物都在他體內流轉,連那無邊金剛力量也在其中遊走運動,已然無有分別。宗師念誦佛號的口訣,也在這一刻失了音訊,隻餘萬道祥光,瑞氣千條在其體內環繞流轉。
眾佛徒見狀,大喜過望,爭先恐後跪拜作禮。那維揚法師亦是跪地叩首連連,口中還在喃喃自語:"阿彌陀佛!宗師今日當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一舉成就極樂國土了!"
隻見祥光繚繞往複循環,越轉越盛,漸漸凝聚成了一個金光寶相,恰似虛空中有一顆太陽在緩緩凝聚。陳宗師他們一行仍在寶相之內,漸漸看不真切,但一片虛無之中,確有寶相模糊升起,隨時都會破殼而出。
這時陳宗師眉心、眼眸、口鼻、十指、足尖,竟一一溢出燦燦金光,漸漸這些處通體化作純金相好,金剛不壞。寶相中央一丈餘高,那就是陳宗師主尊化身。其周圍十數丈外,更漸現一眾佛子的儼然化身。這些儼然的佛子,個個金光煥發、相好莊嚴,寓高出眾,獨陳宗師最為超然。
待到金光漸趨璀璨,陰陽失色,大地失色,天日無光,便隻有這一團萬丈金光,撐起重重梵唱,遮蔽四野,有無上佛力環繞,一團金輝猶如霎那化作一輪金日驕陽,洞破了那虛空的佛境罅隙。
忽然那金日破殼,萬道金芒繚繞寶相四方,一時霞光萬丈,溢彩流金。數千金身懸浮其內,注視著寶相。
寶相倏然無聲裂開,一縷縷金光自其內湧流而出,匯入天地之間,令那塵世蒼生,一時沐浴祥瑞,無不微微心醒神怡。宮殿鄉村,賭坊青樓,無不禽獸否泰;牢獄窮人,老者孩兒,無不沐浴金光。
這金光注入同時,一重重梵音回響穹宇,其聲不同於凡間鍾磬,反以一種瑰麗異乎常曲的音韻,在浩瀚嘹亮,令人心曠神怡,不啻置身西方佛土。
就在祥和梵樂交融間,隻見那團破殼而出的金光再現出陳宗師及諸位徒眾的虛無佛身,同時有無數彩雲自四麵飛掠而來,似有天龍八部、諸佛菩薩親自現身相迎。
隻見那虛無金身,一一朝著西方梵音傳來的方向飄去,逐漸隱沒在重重梵樂之中。須臾,唯餘祥光萬道,寶相無蹤。從此陳宗師及諸佛徒,終成正果,離塵入佛,飛升極樂,隨喜而歸矣!
人間四眾見此,無不歡欣鼓舞。其時便有世間一介太平高僧出現,名天雲和尚,據說即是陳宗師的分靈托身,專以宏揚佛門妙理為己任。其後佛法大盛,綿延有年,真堪喜慶。
直到日後,另有一縷佛力滲透人世,便是從那時起。據說這佛力驚世駭俗,引動天地鬼神,更有重重寶相奇景出現,足見無上佛力,廣被濟度,萬靈興隆,實是大有來曆。
自從陳宗師與徒眾飛升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便有一股佛門無上能量殘留在塵世間。這股能量雖纖毫無形,卻也遍布天地,上通諸佛國土,下及陰曹幽冥。凡是一芥草木、一縷遊絲,皆有這股能量流轉其間,悄然無聲。
話說那時人間有一介太平和尚,叫做天雲法師,乃是陳宗師分靈托身於世。他神通廣大,以弘揚佛法為已任。當年陳宗師飛升之時,他正在蓬萊渡人,感應到那股無上能量的殘流,遂將它接引回了人間。
從此之後,天雲法師在人世間行走化緣,到哪裏傳法,哪裏便有如雲雲陣陣佛力迭起。有時隻是祥光萬道,彩雲繚繞,有時竟化現出一座座樓閣寶相,氣象森嚴。
這股佛力縱然無上,但來曆並不太平。據說當年陳宗師飛升之時,那些留存佛力不知何故竟與一些天地鬼神發生了劇烈衝突。彼時混戰正酣,雙方佛力與魔力強弩而難張,迸發出重重寶相與驚天動地的響雷。
最終在陳宗師分靈加注祥力之下,這股佛力終於壓伏了那些不知來曆的天魔外道。但也正因此大戰,這股佛力才遺留在了人間。
如今天雲法師在世弘揚正法,每到一處佛力澎湃,莫不引來天地異象:彩鳳翩翩、祥龍吐珠、龍馬雕欄、寶塔靈光,種種瑰異景致無不紛呈。凡人見之無不震驚,爭相拜謁有求。
除了景象奇麗,這股佛力將留在世間化度眾生,也會顯現出種種異能與奇跡。比如能令傷殘之人複原健全,僅僅倚靠著佛力便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還能助人超度生死,脫離六道輪回。
關於這股佛力的來曆,除了天雲法師外,已無人能說得一清二楚。傳言當年陳宗師飛升之時曾與天魔大戰三晝夜,方才鎮壓那股妖異的魔力。而留存在世的佛力,據說其中蘊涵了陳宗師的部分神通與心法,以及那縷魔力的一些秘密。
總之自那之後,直到後世依然廣為流傳,有一縷佛力在世間遊走,時時顯現異能,為人除患解難。
時來運轉,後世便有一代俗家英雄,姓陳名倉,膂力過人,遭際坎坷,最後一介白身投入了江湖。
年紀尚小,陳倉已滿懷惆悵,對命運和人生充滿疑慮。他見那時江湖多是爭鬥打家劫舍,不免對世道感到失望失望,雖自身力大無窮,卻也對人生前景不免迷惑彷徨。
正當他背負懷柔驛站的巨債,行蹤狼狽之時,突有一件大事將他卷入其中,從此使他命運扭轉,成就了一番氣吞山河的江湖豪情。
當年有一股外來妖力從北地南下,聲勢浩大,**威橫行,禍亂生靈,在中原已是肆虐數載。這股妖力遍布天地,化身千百種形態,有時是瘴氣橫流、蠱霧毒雲;有時是狐妖女怪,妖冶詭計;有時更是舉止猥褻,喪心病狂。
因為這股妖力難以捉摸,而且陰邪狡詐,即使當朝武將英雄也無可奈何,隻得束手待斃。前前後後已有數萬軍民傷亡,民不聊生。
忽一日,那陳倉正走投無路之際,竟遇上了天雲和尚。天雲一見陳倉,立刻便露出詫異之色。原來陳倉此人體質過人,自幼膂力就遠勝常人,加之骨骼清奇,確是千載難逢的奇胄。
天雲說道:"阿彌陀佛!好一個人中龍鳳之姿!你這福緣深厚的體質,實在罕見。今日說來,你便是我等弘揚佛法濟世的頂梁柱了!"說罕陳倉便大驚失色,心想教旨法門自己又是路途何由?但那天雲神色凜然,語重心長道:"如今中原遭此妖禍,朝野誤了方寸,你這人物卻是濟世的關鍵所在啊!"
陳倉聽罷,心中暗自疑惑:我不過一個行伍江湖的窮小子,又有何與這妖禍扯上關係?但天雲宛若看穿了他的心思,便笑著解惑:"你這龍鳳之姿,實非凡胎,正是我佛門中一縷留存佛力的應世化身。你自己雖然還未覺悟,其實你就是當年那位飛升西方的陳宗師的分身轉世,如今正是時候重新啟動當年的佛力神通,方可破解這股妖力的陰謀!"
原來這一縷留存人間的佛力,竟與陳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天雲和尚話鋒一轉,繼而詳細解說了起來。
話說有一年,北地突然出現一股怪異的妖力,不知從何而來,但無論人畜草木,無不受其侵擾。起初時人還以為是尋常瘟疫,卻不料這妖力越演越烈,竟陰魂不散,持續了數載。
這股妖力無處不在,時而化作烏雲瘴氣橫行,時而幻化成精怪狐媚,行蹤詭誕,禍亂四方。無論是武夫英雄亦或是世家大族,抵禦不住,隻得暫且回避。據說已有數萬黎民傷亡,朝野震驚,無人能除。
天雲和尚說,這股妖力來曆實在古怪。當年陳宗師飛升西方極樂淨土之時,他原本要將體內最後一縷佛力也化去。那佛力雖浩大無比,卻也奇異稀有,乃是當年鎮壓住一隻巨魔之力而成。
因為種種原因,陳宗師方才隻將這縷佛魔合一的力量遺留在了人間。這離世佛力時而祥和神奇,又時而猙獰可怖,終年遊走在天地間,飽受魔魅折磨。如今卻被人借力施為禍亂生靈,確是罪不可赦啊!
當年陳宗師便予言,這縷佛魔合一的力量,終有一日會被人利用,作亂中原。到那時,唯有他的分身轉世,方可從中把握這縷佛力的竅門,將其挽救回正道。
如今天雲和尚鐵證如山,陳倉正是陳宗師的分身轉世。他身上雖已不複存有當年的威能,但隻要啟動了這縷佛力的關竅,便可一舉化解這股妖禍。
當下天雲便對陳倉傳授了啟動這佛力的訣竅。原來這功夫分作三個階位:第一是先將體內這縷佛魔合一之力喚醒;第二方才可主宰駕馭此力,同時亦不為其所累;第三乃是施展其中神通,斬妖除怪。
聽罷此言,陳倉如醒方休,豁然領悟了這無形佛力的來曆。雖然他自身武功還未登堂入室,但隻要將這縷佛力徹底喚醒,立刻便可施展出神乎其技的佛門妙法。當下陳倉破天荒第一次虔誠合掌,懇求天雲和尚指點迷津。
天雲說:啟動這佛力的訣竅,雖然艱辛,但你乃是陳宗師的分身,自有淵源。隻需先將心中雜念放下,空明一境,這佛力自會被你喚醒。待到佛力激**,神通自會時隱時現。屆時你再如法修持,便可將這股神通盡數掌控,一掃這妖禍陰霾!
天雲便在倉前擺放了一麵明鏡,教他對鏡參禪,達到入定的效果。隻見陳倉盤膝而坐,開始運轉那段佛門的奧妙口訣。起初時隻是呼吸沉穩,過了一頓佛香功夫,陳倉雙目漸漸放出金光,氣象越發莊嚴,似有股恢弘無比的氣息在體內環繞遊走。
待到陳倉漸入佛門空明的法界之中,全身一時無聲無息,宛如化作了一尊佛像。可就在這個當口,突然一陣陰風狂吹,大作骷髏陣陣淒厲嚎叫,震耳欲聾。那明鏡中更是猙獰無比,盡顯出一些骨焰鬼火,奇形怪狀,恍如陰曹地獄一般。
陳倉定力全失,被這等怪景嚇的心神俱驚,險些暈去。天雲見狀大驚,連聲念咒,佛光滿室,那陣鬼陣方才逐漸消散。原來正是陳身上這縷佛魔合一之力太過陰戾,半路殺出,故而生出這般怪異景象。
天雲苦口婆心規諄了一番,陳倉這才在驚恐之餘勉力恢複了些氣定神閑的定力。不過這一著實在嚇人,使得陳倉不免對這門佛法也生出了幾許疑慮。天雲見狀隻得再三開解,方才使他重新凝聚了一些信心。
總算如此,陳倉不得不再次閉目入定,以啟動這佛力的第一層奧義。可誰知這一次入定之後,不過幾個呼吸,陳倉便能真切感受到體內有一股氣機在慢慢生成。漸漸的,這股氣團竟無聲無息生出萬丈高樓,寶相巍峨,金光璀璨,莊嚴無比!
原來這正是陳倉體內的那縷佛力彰顯出的最初景象。待到這萬丈寶相徹底成型,陳倉便能一窺這佛力的前因後果。隻要將那寶相之內種種瑰麗變化參透無遺,自可化解這佛魔合一之力的陰晦禍根,啟動它的祥和本質!
陳倉這才真心虔誠下來,將全部心神都注入到這座萬丈寶相之中。隻見裏麵陸陸續續浮現出種種奇景...
塵凡洪荒,浩劫悠悠;慧命清微,因緣孰料?
陳倉仔細凝神,將心識投入那萬丈寶相之中參看。但見寶相重門反複無窮,隻在那光明之內,一座座新景陸陸續續浮現出來。
仔細看去,先是一派祥和吉象:千禽萬靈,草木森森;彩鳳飛舞,祥雲繚繞;金蓮綻放,瑞氣氳氤;佛光普照,三千劍君手持寶劍,天龍八部簇擁而來。而在這片祥和勝景當中,赫然矗立著一尊金身大士,莊嚴無比,威嚴怡然。
這金身大士三十二相,瑩然金光四射,與旁邊的那座萬丈寶塔遙遙相對。殿閣樓台,層層相迭;天龍護法,肅立巍峨。正在此時,隻見金身大士一個手印盤旋而起,托天按地,祥光紫絢,宛若真佛駕臨。繼而整個佛境寶相都為之一振,光明頓現,瑞氣縱橫。
就在這等佛光普照之際,忽然半空中出現一縷青霧,遮雲蔽日,漸將整個寶境籠罩。定睛一看,不覺心中駭然:原來那青霧前浪推後浪,猙獰無比,陰森可怖!怎一個妖怪獰狀,竟也潛入這佛門勝境!
隻見青霧最先衝開那金身大士,祥光束手無計。那數千天龍護法更是渾身被掩,紛紛倒地。就連佛殿寶塔也為青霧所籠罩,晦暗不明。須臾之間,整個佛境寶相已被青霧擾亂得麵目全非。
陳倉隻覺胸口一陣憋悶,那青霧越發洶湧澎湃,如同萬千陰毒猙獰聚為一團,同時向他席卷而來。正在倉卒無措之際,隻見那個金身大士的頭顱處,突然綻放出一縷極為微弱的金光。
不料這微弱的一點金光,竟一點一點將那青霧盡數吞噬。須臾之間,青霧退避,瑞氣複現,整個佛境寶相恢複了往日的莊嚴氣象。
那金身大士似乎也感受到了陳倉的覺醒,頓時放出了萬道金光,環繞寶相,祥和祥和。陳倉大喜過望,隻覺體內那縷佛力豁然貫通。正待他將這佛力徹底啟動時,另一重佛境浮現而出。
卻原來這第二重佛境,竟是臨濟祖師當年參悟之景:當年臨濟一棒打死了那頭無孔鐵錘,自此大徹大悟,成為佛門一代高僧。這佛境中臨濟祖師端坐而現,麵目慈祥,相貌莊嚴。但就在此時,不覺陰風陣陣,彩雲翻卷,一座座山峰突然刺破雲層而出。
當看仔細時,這些突兀而起的山峰竟無不是一幅幅猙獰可怖的鬼神麵目!這些陰森鬼相,個個凶神惡煞,正在向臨濟祖師虎視眈眈。終於一座最為高大的妖王虛相,不由分說,一掌排山倒海般擊向了臨濟祖師。
正在關鍵時刻,隻見臨濟祖師微微一笑,隨手將麵前的一根拄杖扔將出去,徑直擊中那妖王虛相,頃刻間萬丈狂瀾,那妖王麵目全消,連同怪異山峰一並破碎。正是臨濟祖師一棒打死那無孔鐵鍋,但見狂瀾四起,餘波一路傳開,盡皆祥光普照,彩鳳飛舞。
陳倉見狀大喜,終於徹底明白了這佛門中那縷佛魔合一之力的來曆軌跡。原來這正是當年陳宗師飛升時,擊潰了一隻巨魔的遺留力量。而陳倉自己更是陳宗師轉世之軀,方能繼承這縷佛力的種種體現。
一念之間,陳倉終於肅然起身,雙手合十,身上自然流轉出金蓮寶座、天龍護法等一應景象。他幾次深吸氣,感受著這佛魔合一佛力在體內熊熊環繞,最終在一聲龍吟虎嘯聲中,徹底開啟了這股神通。
從此時刻,陳倉的腳下隱隱生出萬丈寶相的浮現,金光絢燦、六道輪回。而他自己也仿佛一夕之間豁然開朗,麵上洋溢著一股俊朗威嚴的英氣!
天雲見狀大喜,因為獲證了這縷佛力的關竅,陳倉終於能施展出佛門當年的神通絕藝。當下便將啟動這縷佛力的最後一層秘訣傳授與陳倉。
隻見陳倉當即雙手環扣,一個佛門印旋轉而出,頓時天變色、地動山搖!陳倉渾然天人,雙目射出金光,一時神氣英偉、無所不能,豪氣衝天!
就在這個時候,那股陰邪的妖雲突然間也現了真身,化作一隻巨大的妖王獰像,朝著陳倉怒吼咆哮。但陳倉從容不迫,祭出無上佛力。忽地祥雲簇擁,天龍護法列隊而至,佛光普照,金剛寶相森嚴聳立!
陳倉一聲獅子吼,渾身金光萬丈高,整個人仿佛都化作了一尊無上金身菩薩,佇立在天地之間。猶如第二尊佛駕臨塵世!隨著一個手訣,祥雲繚繞而起,天龍八部簇擁而出,一時天雷滾滾,狂風大作。
與此同時,那猙獰妖像也不甘示弱,張牙舞爪,化作千百怪狀,朝陳倉殺來。就在妖王猙獰張口,要將陳倉生吞活剝
話說那妖王猙獰獰狂,張口便要將陳倉活活生吞。怒目圓睜,森然垂涎三尺,爪牙鉤手,猙獰可怖。那妖雲滾滾向陳倉壓去,迷漫天地,幻出無數猙狀,萬般魑魅,簇擁著那妖王,分毫隙地逼將過來。
可陳倉淡然沉雄,宛如那金剛不壞之身,絲毫不為所動。他祭出那無上佛力,運轉手訣,渾身百億祥光閃現,金身鍍金,隱現蓮花化生三十二相。祥雲驟起,天龍簇擁,金剛力士手持寶劍屹立於側,銅鈴磬響,鍾鼓齊鳴。那佛門大陣一經施展,氣象登時森嚴震天撼地。
陳倉身形一縱而起,雙手合十,高踞蓮花寶座之上,正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金身示現。他大喝一聲:"阿彌佗佛!"頓時一股金光衝天而起,整個大陣鍍金剔透,祥光萬丈,重重無盡,正是佛門無上寶光加身!
那妖王果然被這股金光照得暫時迷惘了神智,慌忙開啟更為陰戾的妖術。但見妖雲驟起,幻作萬千怪相,猙獰獰凶惡猙獰,時隱時現:或作群魔獰相,或化為獸首蠻相,千百怪狀,挾著狂風滾滾壓將過來。
正當這妖術將將壓到陳倉身前時,陳倉陡然祭出一口天龍八部護法寶劍。劍光衝霄,劍芒千萬丈,驅散了妖術幻象,直劈那妖王麵門。
那妖王大驚失色,嚇得連連倒退。可陳倉卻並未就此放過,他高高躍起,整個人渾身金光燦爛,宛如那赫赫威光普照的天神下凡。隨手一掌,頓時滔滔狂風卷將而起,卷起漫天狂沙。
於是便見陳倉步步生蓮花,手持寶劍淩空指揮天龍八部。金光閃爍之際,寶劍也罩上一層金瑩劍芒,照得那妖王猙獰難伸,暫且無法近身。
陳倉怒目橫眄,一聲獅子吼怒喝道:"魑魅魍魎,無邊妖盎,竟敢禍亂生靈!今日我以佛門無上正果,誓要除你陰邪之禍,讓黎民百姓重現太平!"
一聲獅子吼落,那妖王被陣陣佛力震得渾身發抖。待到那金剛寶相終於全現,整個佛門大陣璀璨無比,祥雲繚繞,密密麻麻燦爛金光連波不絕。
眼見大勢去矣,那妖王隻得猙獰大吼,聚集最後一口濁氣,幻作萬千妖孽狂攻過來。然而任憑它千變萬化,終究敵不過那無上佛力威嚴。
陳倉雙手持劍,一劍斬出萬千劍影,雖看似簡單,卻竟絲毫不為妖術所惑,一一避開猙獰妖象,劍力直射那妖王的心口!那妖王悶哼一聲,身形一頓,竟狼狽潰敗。
趁勢不放鬆,陳倉隨手又是一掌,頓時浩浩****狂風滾滾排空而去,給那妖王凶相窮追不舍。那妖王幾經折騰,這才勉強幻出萬千小妖從身後簇擁抵禦。可陳倉如臨大敵,掌風越發洶湧,禁不住又祭出金剛獅子吼,雄渾威嚴!
霎時間,陳倉金剛降世,劍芒掌力齊出,左手持劍雷霆萬鈞,右手獅子吼通天徹地,萬道佛光直射而出。霎時間,陣陣佛力湧現,金光萬丈!那怪力無邊的妖王頃刻間被金光衝毀,獰相全無!
最後這純陽至剛之力一經爆發,化為狂風卷地驟然將妖王撕碎。那妖雲翻騰陣陣,霎時竟分崩離析,重現天日祥和氣象。此乃那縱橫天地的妖禍,就這般被陳倉佛力盡滅!
自從徹底挫伏了這股妖力之後,陳倉方才算是完全開啟了體內的這縷留存佛力。此佛力浩浩****,縱橫天地,凡是所過之處,無不神跡暎跡頗著。
陳倉此後在天雲指點之下,開始遊曆天下,將佛力盡數施展,隨處降服禍亂災難,令黎民百姓無不問安太平。凡他佛力所到之處,草木扶疏,彩鳳翩翩;或有金乳流泉、玉液甘漿涓涓而出;或遇瘟疫,佛光一現頓時無疾而愈。
在民間,人人對這位太平和尚推崇備至,視為真正的佛門顯聖。江湖上更是傳為笑談,說他乃是當年飛升西天的陳宗師分身轉世,手持佛門無上神通,打遍天下無敵手。
後來天雲和尚圓寂之際,陳倉更是繼承了這縷佛力的全部傳承。他遊曆四方,時而出家為僧,時而行走江湖做和尚。而隨著他佛力的弘揚,這片地方就會迎來寶相聖光,萬物滋生祥和。
他曾在一次江湖鬥法中,單手一掌擊潰了當朝第一武學宗師,並為其點醒了正果。還曾在黃河泛濫時,一口咒語止住滔滔洪流,救助了數萬黎民。
每到一處行善立德,皆會留下一段佳話佳事,廣為流傳。不知怎的,竟也散落出一本佛法法寶秘笈,成為後人修持的
話說陳倉挫伏了那股妖邪之力後,頓時威德大振,佛光普照。遂四處遊曆,施展佛門神通,有求必應,無不靡靡。
常言道:"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陳倉就如同一尊活佛般,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給人民帶來吉祥如意。瘟疫橫行之時,陳倉一施法術,號令妖魔退散,頃刻間人人無恙;旱災流行,陳倉手望雲揮,暴雨霪霖神速而降,沛然甘霖普施世間。所到之處,彩鳳和鳴,瑞氣氳氳;玉液甘泉湧流不絕,人人安居樂業。
就這般身懷佛門至高無上神通的陳倉,行走江湖,到處留下了令人稱奇的佳話美談。比如說,當年曾有一戶百姓遭了強徒打劫,屋毀人亡,滿門欲絕。陳倉見狀大怒,手持寶劍一路蹤行,很快就找到了那夥劫匪。他一聲獅子吼,嬌喝道:"賊穢賊邪,爾等如此作惡多端,簡直是罪大惡極!"
隻見陳倉身形一縱而起,雙手合什,頓時祥光萬道,天龍護法虎氣衝霄而出,簇擁在陳倉身周。那些強徒一見這等神威,嚇得幾個盡數紛紛跪地求饒。陳倉神色不改,龍眉一揚,立即祭出了金剛獅子吼法術,聲若雷霆,氣吞山河!那些強徒頓時被這股佛力壓製,絲毫無可反抗。
就在這危急關頭,陳倉憐憫之心突起,沒有殺那些強徒,隻是將他們打暈後帶回了那戶百姓家中,全全修複了被毀的家園。等那戶人等蘇醒過來,看到家園複原,親朋重聚,自是歡天喜地,感激不盡。陳倉微微一笑,手印祥雲而去。
從此這一家便供奉陳倉做家佛,代代香火不絕。而陳倉這出手相救的好事,也就這般廣為流傳開來。
又有一回,陳倉在一處小鎮行走,巧遇一場大火,熊熊燎原,濃煙滾滾。當地百姓手足無措,人人自危。幸得陳倉出手相救,當即念誦咒語"之"字訣,麵朝大火雙手環扣,布下了一重無邊佛光罩。霎時間,整座小鎮盡在佛力覆蓋,濃煙滾滾漸漸散去,大火很快也就銷聲匿跡,城中萬家生佛賜福無恙。
就這般陳倉到處行俠仗義,為民除患解難。有一回,又遇到一戶悍匪橫行鄉裏,凶橫恣肆,禍害蒼生。陳倉大怒,一口寶劍出鞘,劍光閃爍之下,手起處盡態極威猛之狀。那些悍匪哪裏是祂的對手,隻一個回合,便被鎮服在地,就在陳倉將要下最後手殺了這夥悍匪時,卻突然想起了曾經佛門高僧臨濟祖師的那一棒。
想及此,陳倉不由打了個寒戰,趕忙止住了這口邪火。他高高躍起,佛光普照下,一掌擊出金剛力量,將這夥悍匪全部擊暈。待他們醒來時,早已被陳倉用鐵鎖鎖了個結結實實。
這一來一回,陳倉的俠義美名傳遍了大江南北。哪裏有災禍人禍,行路難行的,百姓們隻需高呼"和尚救命"三聲,陳倉必定飛一般趕到,殺出一條生路來!時人盡說這位太平和尚活似當年為民解厄的普賢真佛。
就這般,陳倉年年周遊列國,施展佛門神通,時而落草為僧修行,時而遊走江湖俠肋義行。自有一番英雄本色,無處不顯露那曠古絕倫的濟世神威。
且說那時陳倉行俠仗義名聲遠播,無論到哪裏,見有黎民被惡霸欺淩、瘟疫流行、水旱災禍,無不親臨施展佛門神通,為民解困。鄉裏無不敬重有加,人人皆道:"今日有陳和尚在世,實乃蒙天佑護,安居無虞矣!"
一日,陳倉遊曆至一處小鎮,隻見這裏煙塵滾滾,處處揚起狼煙,哭聲震天。原來這小鎮遭一夥來曆不明的飛賊劫掠,行將全鎮被掠奪一空,災民哀號不已。陳倉見狀大怒,急忙一路查探下去。
那夥飛賊十分凶猛,個個武藝高強,而且暗藏著一門至陰之術。他們一路搶掠,到處放火橫行,絲毫不顧無辜平民。陳和尚一路查訪,很快就追蹤到了飛賊的蹤跡。
果然在一座密林深處,陳和尚見到了那夥飛賊正在大肆狂歡作樂,放縱囂張,盡情揮霍那些搶掠來的金銀財寶。隻見他們個個麵目猙獰,光著膀子,身上紋著詰密赭符,正痛飲著美酒,把玩著搶來的金銀珠寶。
陳和尚暗自大怒,祭出佛門無上手印,一聲獅子吼,頓時渾身上下祥光閃爍!那幾個飛賊頭頭立時受驚,紛紛拔出佩劍,向陳和尚殺去。
陳和尚身形一轉,瞬間就閃過重重劍影,來到這幫飛賊中央。祭出金剛力掌,登時一股至剛大力狂風卷地而起,這夥飛賊頓時人仆馬翻,無一例外。
可誰知這夥飛賊身懷陰邪之術,別有葫蘆。幾個頭頭悶聲不吭,突然在身上塗抹了一種黑色藥水,呼哨了幾聲後,各自身形陡然變作妖狀,化為一付手攀鉤爪,猙獰可怖的魔物!
這等邪術陳和尚先前雖然也曾見過,但是從未如此逼視其魑魅魍魎之狀。當下他不由得心中一驚,連是暗自祭出三昧真言咒語,給自身加持上一層至剛佛力護體。
那幾個魔首可不管這許多,張牙舞爪,劇狂撲將上來。陳和尚亦是一聲獅子吼,雙手合十,頓時攜著滔天佛力與之對抗。
那幾個魔首邪焰獰熾,掐指一陣法術,頓時幻出千百小妖,猙獰可怖萬狀俱全。它們簇擁成群分路殺來,其威勢之猛,令整片密林驀然陰翳。
陳和尚見狀大驚,連是祭出天龍八部寶劍,金光萬道刺眼逼視,將這些魔物的妖術一一隔絕在外。隨後他怒目一瞪,獰眼金睛直射而出,將這幾個小妖盡數鎮壓!
可這幾個魔首卻是力大無窮,招招狂猛無以複加。突然之間,其中一個魔首發出一聲恐怖的怪嘯,爪牙已然化作萬千鉤鐮,呼嘯著向陳和尚殺來!
陳和尚絲毫不懼,雙手掐訣,念起至高無上的佛門真言。霎時間整個人渾身金光萬丈,一股正氣磅礴而出,鎮壓了這些陰邪妖術。
當下陳和尚再也不耽擱,雙手合十祈禱,施展出佛門無上神通----金剛力掌!一掌從懷中猛然擊出,頓時狂風滾滾,簇擁著萬道獅子吼浪騰騰而出。這一掌正是那日克製了妖王獰像的無上神通,此時一出,威不可當!
那幾個魔首被這金剛力掌狂風擊中,便見他們身形暴漲無數,競相爆裂氣絕。終於在陳和尚猛然使出的金剛力掌之下,這夥飛賊魔頭通通盡廢!
就在此時,陳和尚再祭出一道天龍寶光,將這密林中其餘飛賊小嘍囉一掃而空。從此,普天之下再無這等瘟禍橫行!
陳和尚方始收功,長籲一口氣。百姓聽聞飛賊已被殺絕,無不歡呼雀躍,夾道歡迎陳和尚的凱旋。陳和尚一一寬解黎民,見這裏確無恙疾,便一路躊躇而去。
從此這小鎮再無災禍,年年好景常在,百姓安居樂業。而陳和尚這出手相救之舉,更是廣為流傳,人傳人口口相頌。
後來,這小鎮裏就有一戶熱心人家,專門建了一座叢林寺院,供奉陳和尚真身,香火不絕。這一方百姓,無不視這座寺院為吉祥之地,代代請和尚在此主持佛事,永無休止。
話說陳倉自從施展佛門無上神通,降服了那夥飛賊之後,名聲愈發響亮。從此他行走江湖,去向更是接連不斷地傳來許多英雄佳話美談。
有一年,陳倉來到一處偏僻小村,村中正值瘟疫肆虐,死傷無數。外村哭嚎遍野,聞者膽顫。陳倉一見這等慘狀,不禁怒從心頭起,祭出手訣,隨即驅雲祛霧,布下一片祥瑞光環,照映著這座小村。
隻見那片光環之下,原本蕭條的莊稼頃刻蒼翠,枯枝再次綠意盎然。村人受此佛力加持,便有許多原本奄奄一息的,竟然奇跡般無疾而愈。
陳倉見狀,不禁麵露讚許之色。待那瘟疫之禍初步穩住之後,他又祭出金剛力掌,一掌排開陰翳濁氣,將這座小村徹底護持在祥和之中。從此這裏的人丁興旺,莊稼畝豐,家家好景常在。
村人對陳和尚感恩戴德,因而在村口為他立了一尊塑像以示供奉。後來更是有年年大修香火的習俗,每到農曆年節,村人都會以豬羊果品等物以祭塑像,以示對陳和尚的感謝。
陳倉見此處福澤已然普施,為民除去了一重大禍患,便一路西行,繼續行走天下。很快這一佳話也就在民間廣為傳頌。
幾年之後,陳倉遊曆至另一處偏僻之地,這裏山高路陡,絕無平地,百姓因而貧困潦倒。看著這裏的窮苦人家,陳倉不禁動憐憫之心,決意要為這裏的人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於是乎陳倉祭出佛門手印,在這片貧瘠之地上空一劃,將空中烏雲通通驅散,撥開重重陰霾。隨著陽光普照,陸續也便見這片土地的草木漸漸生機勃發。陳倉不住神力,通宵達旦不停手印運轉,直至終日陽光燦爛,祥雲繚繞。
就這般,陳倉以佛力將一片險峻崎嶇之地漸漸平整開闊,山石為路,溝壑為川,枝葉重新翠綠挺拔。就連那最貧瘠的土地,在陳倉佛力加持下,竟也漸次噴發出股股暖流,一重重地湧出玉液甘泉。
這一來,原本人跡罕至的窮鄉,頃刻間就成了世外桃源。生機盎然的綠蔭夾道,鳥語花香流動溪澗,別有一番祥和景致。看著這百轉千回的沃野美景,陳倉不禁也是麵露欣慰之色。
他在這裏停駐數載,將這佛門種種伏妖除害的神通法門一一施展開來,手果有成。這裏的百姓原先貧窮,如今儼然成了富庶之家。
看到陳和尚平地而起造就這番好景象,人人無不欽佩感激。陳和尚在這裏不僅開荒造田而更多傳授了種種佛法,令眾人知有修身養性之道。
後來當離開時,陳和尚手把手將這裏交予了一位從小就虔誠好學的鄉紳。那鄉紳含辛茹苦自幼跟陳和尚學藝,如獲至寶,亦將佛法好生發揚光大。便如是,這個偏陬窮鄉很快就變成了富庶之地,而陳和尚護佑的佳話也就廣為流傳開來。
眾人遠遠看見了和尚駕到,無不夾道簇擁而來。隻見其中一位紳士請陳和尚駐足,用齋素酒果款待一番,隨即躬身合掌道:"陳老和尚,這幾年我等一心虔誠傳揚您的佛門智慧,祥和之風遍及溝壑,實乃蒙您佑佑護佑之賜。我等無以為報,隻有請老和尚在此留住腳步,教導後學,普渡黎民。"
陳和尚聞言微微頷首,含笑施主回應道:"貧僧從佛祖門下傳承下來的佛門正果,原就是為了救世渡劫而留存後世的。如今看著你們安居樂業,貧僧亦是無上欣慰。不過貧僧此去還有一番大事要辦,暫時難以久留,還請諸位諒解。"
眾人聽陳和尚如此說,也都頓時麵露失望之色。可誰知陳和尚接下來突然雙手一掐訣,頓時渾身祥光閃現,金身舍利子自懷中飛出,隨後一重化現在眾人眼前!
原來這化身竟然也是具備佛門神通,能說會道,乃是陳和尚為眷顧後學,特意留下的分身。從此無論陳和尚身在何方,這裏總有他的化身庇佑,傳播正果福澤。
陳和尚見大家無不拜服歡欣,當即又祭出一口佛門寶劍遺留在此。隻見那口劍通體晶瑩透亮,散發出萬朵祥雲,祥瑞
自此陳和尚雖然身在外遊,但這裏的眾生卻永世有他的分身化身庇護,時時有佛門法寶加持,使這一方祥和永駐。大家無不感歎陳老和尚的高德遠見,紛紛向他的化身恭頓參拜。
話說那陳和尚一幹離去後,自身也轉戰大江南北,繼而有了諸多傳奇。後人更將其美績載入了幾部專書裏,廣為流傳。
有一年,陳和尚遊曆至一處偏僻之山。這座名山依稀隱沒在雲霧之中,visage往來,曆來便是有說法門中難能可貴處所。當陳和尚踏足山門時,隻見那裏古木森森,青苔漫漫,仙風道骨自然滲透而出。
陳和尚心懷讚歎,徑直朝著深處細細探訪去。隻見其間別有山神洞府,那洞府四麵環山繞水,氣象萬千。裏麵更是香火不絕,無不來自四麵八方求道之人。
陳和尚一見這等景象,自是暗自喜悅。他緩緩步入其中,果然見到一位高人正在主講佛門妙理。那高人麵相莊嚴,雙目有精光射出,全然與塵世無染。
陳和尚一見此人,頓時心懷景仰,上前恭恭敬敬參拜施禮。那高人也是躊躇滿麵,當即東施主迎接陳和尚,二人彼此對話了幾句,旋即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原來此人正是天龍宗老祖一脈佛門高僧,因見現世法運日衰,佛門大道將失傳,已有十餘載在此苦修追本溯源,以求重塑佛門正宗。可惜曆經數年,仍舊無法徹悟至高無上的神通密宗。
那老僧見陳和尚虔誠無比,當下也是懷著重托的心情,一五一十將佛門中一些最為玄妙神奇的法門秘術一一道來。
陳和尚似懂非懂,問了些許疑竇,老僧也給以解答。就這般兩人你來我往,討論漸入**。直到一個時辰之後,陳和尚方才突然拍案釋然,豁然貫通了所有心中疑慮!
隻見他麵露狂喜之色,當即雙手合十,向那老僧頓首恭謁,連聲讚不絕口。原來這正是佛門至高無上的秘法神通,陳和尚此番終於徹底悟透。從此他更是將虛懷若穀對那老僧請教有無,竭盡所能鑽研探究。
期間兩人所說所行,無不令周圍弟子侍從驚歎萬分。就連那些在旁伺候的小沙彌,也都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氣自二人之間源源不斷湧現而出,振聾發聵有如雷震!
足足半年之後,陳和尚終於將這等無上秘法徹底研習透熟,了然無疑。待一切徹底成竹在胸後,他當即拜別那老僧,扶著chipich掃歸去。臨行之時,老僧更是拱手相讓,懇請陳和尚一路高階,時常回山小住,以推動佛門重振雄風。
陳和尚離去之後,更是心懷戒備小心謹慎,暗中將這無上秘法反複琢磨演練。果不其然,終有一日陳和尚豁然醒悟,發現當年竟是有一個重要環節被自己忽略了!如此一來,這等秘法神通便無法盡善盡美施展出來。
當下陳和尚立即返回那座名山,不遠千裏親自拜見那老僧,將自己的疑竇誠懇道出。那老僧見陳和尚如饑似渴追求佛法,當即喜上眉梢,毫無保留將那最後一個關竅親自傳授與他。
陳和尚領會無倫,拜謝不已。自此之後,他徹徹底底將這口佛門最高秘法領悟貫通,神通已臻化境!老僧見有如此佛子能人,更是喜之不勝,當即請陳和尚暫住數載,同心同行,共鑄佛門正道。
有陳和尚鎮守這一方,從此這裏靈氣充沛,祥和永駐。不僅香火旺盛,就連那些不遠千裏而來的求法之人,也無不獲益遂願。後來陳和尚遊曆天下時,必定也要返回此處小住片時。故而這一方很快就成了佛門白&散淨土,法力高
且說那陳和尚自從拜訪那老僧,悟透了佛門絕世秘法之後,漸漸收獲越來越高的佛門修為。有一年,陳和尚施主返回那座名山時,忽然間在山腰之處遇到一夥蠻夷狡獸,模樣畸形可怖,猙獰凶殘無比。
原來這些乃是肆虐已久的山中妖物,它們狡詐凶殘,行止無常,常常騷擾這座名山。見到陳和尚獨自而來,它們頓時眼露凶光,個個虎視眈眈狂嘯而上,鋪天蓋地向陳和尚圍攻殺來!
陳和尚見狀,當即雙手掐訣,祭出金剛力掌對陣。頓時一股驚天動地的佛力狂風滾滾湧出,將這些妖物盡數卷飛出去。可誰知這些妖物竟然身懷陰邪佛法,詭計多端,稍縱即逝轉瞬即逝,隨後又卷土重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陳和尚見狀大驚,他是打定主意要將這夥妖物一網打盡,決不能讓它們逃遁逃脫。於是祭出佛門無上秘法——天雷獅子吼!隻見他雙手合十,無上金剛力量從體內迸發而出,一聲驚天動地的獅子吼浪騰騰湧出,滾滾佛力化作萬道金光閃電擊向那幾個逃遁的小妖。
那幾個小妖被這等雷霆力量擊中,頓時身形爆裂滿地狼藉,屍骨無存!就連它們最後發出的那幾聲淒厲慘嚎,也都被震得粉碎,無蹤可尋。
陳和尚將這最後的反撲一滌而空之後,接下來就是收功落勁。隻見他祥光普照,手足施展,一套絕世秘法施展到此已盡善盡美。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氣定神閑,令旁觀者無不心懷戒備震撼不已。
就這般,陳和尚一路行來曆經萬難,終於將這等佛門絕世秘法領悟無疑。後來他更是沿山行走,將這等法門一路演習嫻熟,使得全身上下氣宇非凡,不可犯軀。果真有人讀書讀行,於古於今無不超然,此乃陳和尚所證正是!
有一年夏天,陳和尚遊曆至一座山中,正值驕陽當空,熱浪滾滾。見那一片翠微蒼翠,頓生清涼之意,便在樹陰小住歇腳。
可誰知竟然在這裏遇到一夥形同猛虎的惡漢,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麵目猙獰,他向陳和尚一瞥,冷笑著咆哮道:"和尚且住腳!這裏乃是我等大王爺的地盤,你若想通過,可得先掏出身上的些許值錢之物來打發我幾個!不然別怪我不客氣了!"
陳和尚淡然一笑,並不還口。那魁梧大漢見他這般無所畏懼,勃然大怒,揮手就把手下們一擁而上!
這夥人個個凶神惡煞,拿出了家夥殺器凶器橫加,向陳和尚團團圍住。陳和尚始終閑庭信步,麵不改色。
那大漢見陳和尚這般泰然自若,竟也被他的出塵神風所逼仄退避三尺!可隨即他又勃然大怒,一聲獰命喝令手下們:"給我殺了這個不知死活的和尚!"
話音剛落,陳和尚突然祥光普照渾身,體內頓時迸發出一股驚天動地的無上佛力,宛如萬馬奔騰,獅子吼浪滔滔不絕!
這一聲號嘯之下,頓時將那些凶徒盡數鎮壓,個個身不由己地跪伏在地!就連為首那魁梧大漢也被鎮的渾身打顫,嚇得臉無人色。
陳和尚見狀,亦不與他們囉唆太多,雙手一招,立時祭出金剛力掌!一掌排空而出,那些凶徒立時七零八落,盡數飛了出去,連滾帶爬慘不堪言!
就連那魁梧大漢也被震得渾身粉碎,吐血數口才艱難地匍匐在地,祈求陳和尚饒命。
陳和尚這才將佛力收斂,淡然一笑道:"你等這般胡作非為,自是逆天而為,該當有今日的下場。貧僧這般出手,
那夥強徒在陳和尚的佛力鎮壓之下,個個嚇得魂不附體,隻有狼狽不堪地滾了回去,再也不敢胡作非為。從此這一帶也就清淨了不少。
陳和尚施主繼續上路,順利無阻。一路上他也時常演練那佛門絕世秘法,越發得心應手。就這般越行越遠,幾經轉折,陳和尚最終竟來到了一處極目所及盡是狂風黃沙的大漠之中。
這片大漠往日素有"死亡綠洲"之稱,裏麵常年狂風肆虐,遮天蔽日。就連最為強悍的旅途人馬,隻要一入其中便無一生還。據說此處乃是群魔大圈,凶兆橫生,普通人隻怕稍有疏忽便會命喪黃泉。
可就在陳和尚來到這裏時,頓覺大漠之中已然祥和無比。陽光普照,微風徐來,氣候宜人。遠遠望去,這裏草木蓊鬱,百花盛開,美不勝收。
陳和尚見狀不禁心生疑惑,憑著僧門的慧根,很快就推測出這其中必有玄虛。於是他小心翼翼地穿行在這片祥和之地,打算一探究竟。
果然沒走幾步,前方就出現了一座雄偉高大的佛門道觀。這座道觀殿宇層層疊疊,氣勢恢宏,一派祥和景象。陳和尚心中大喜,這裏看來乃是有高人鎮守,方能將往日凶惡異常的大漠變成如此勝景。
於是陳和尚徑直向那道觀行去,很快便到了山門之下。隻見那裏守門的是幾位棍僧,個個相貌英武,手持兵刃,氣宇軒昂。陳和尚心知這裏必是大有文штрихи,隨即上前施禮參拜。
那幾位僧人見陳和尚相貌莊重,手下也都立時行禮還了個萬福。隨即一人上前道:"這位法師從何方而來?進入我佛門道觀,可有什麽要事?"
陳和尚笑道:"小僧遊曆至此,對這大漠祥和之景實在生疑,想請教教主高人些許緣由。"
那僧人聞言會意,也是麵露喜色,立即請陳和尚隨他一同入內。兩人一路行來,穿過重重廊廡,越走越裏,映入眼簾的景致越發壯麗祥和。
最終他們走進了一座無上寶閣,裏麵正堂上一位白眉老僧正在主持佛事。那老僧正指導一眾弟子誦經念佛,全場寶香氤氳繚繞,祥雲自然不絕。
陳和尚一見那白眉僧人的風儀,便知此人決計是個高僧了。當下他恭身施禮作了一番萬福參拜的手勢,並站在一旁靜靜等候。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佛事方才圓滿。那白眉老僧也將手中所持的佛珠一撚,合掌向陳和尚點了點頭。
陳和尚上前頓首參拜,才開口道:"小僧今日遊曆至此,看見這裏處處祥和,再無往日狂風怒吼的景象,誠乃神迷心惑。現在一見教主高僧,自當有所解惑。"
那白眉老僧含笑點頭道:"這位施主果然慧根過人。小僧管領此地乃天龍佛門分支,初來之時,這裏正是人馬絕跡,驚濤狂嘯的惡地。後經小僧數載勤修佛力,才將那些妖孽雪怪一一鎮壓,讓整片區域恢複祥和。"
兩人其後更是交談漸入高昂,你來我往論佛理道,談古論今,都是綿綿不絕。就這般半月有餘,陳和尚在此雅閣小住,對那白眉高僧請教有無,探求佛門正果。
期間兩人所論所行,無不引人入勝,讓周圍那些高僧弟子無不嘖嘖稱奇。陳和尚甚至於將自己曾經所悟的那個絕世秘法,同那白眉高僧相互印證探討。兩人在此互相切磋、一展才學,使得那種佛門正果越發精進無疑。
就這般相處半年之久,陳和尚終於將這個大漠的奧妙了然無疑,從此便能駐足在此,同那白眉高僧同心共濟。兩人每日一同在佛門內坐鎮修持,將那大漠整個區域籠罩在佛力的恩惠之下,此後就更不會有任何妖怪或是凶徒造次幹擾了。大約過了三年有餘,白眉老僧忽然有一天召集全山高僧集會,麵露痛惜之色,說道:"小僧今年已年過七旬,頤養天年無幾。前些年來,得陳施主不棄,同心攜手,方能將這片大漠徹底鎮壓,使得佛門正果得以重振於世。今日想來,實在是應當為佛門留一人繼承衣缽,把香火永續下去。"
陳和尚在一旁聽罷,亦是默默點頭歎息。這些年來,兩人的確是同心同德,互相切磋琢磨,使得佛門絕學已臻化境。如今這白眉高僧已是年逾古稀,實在應該為佛門門主留下一人接班,將正果綿綿不絕。
當下陳和尚謙遜地說道:"小僧於佛理了然尚有疏漏,張口占人缺實在有愧。"那白眉老僧微微一笑,說道:"陳施主切莫過謙,你我這些年同心攜手,早已將佛門正果貫通無疑。而你更是出身高僧之門,自幼便是虔誠有加,今日正是佛門接班的當選佛子。"
陳和尚聽到這裏,不禁麵露喜色,心情無比振奮。他連連作揖謝恩,終於被白眉老僧र程一番法力加持,從此正式成為了整個佛門的正宗傳人。
隨後幾年,陳和尚愈加用功精進,將過往所學貫徹始終,武騅誠誠,整個佛門氣象一新。很快他就在漠北那片區域打下了極為穩固的根基,四麵香火不絕,每日求法之徒絡繹不絕。再沒有任何妖魔歹徒敢於在此肆虐作亂。
就這般十餘年過去,整個大漠都被陳和尚的佛力所籠罩。那白眉老僧雖然夕陽西下,卻也是滿懷欣慰。他將一切佛門正宗之事盡數交代與陳和尚,待到最後一口氣,也是在陳和尚的手中離去。臨終時更是親自將佛門衣缽加持在陳和尚身上,使其法力更上一層樓。
自那之後,陳和尚便完全接任了整個佛門的掌門正宗,掌管一切大小門生,兼顧寺院香火事務。隻見他每每講解佛理,無不口吐蓮花;每每修持秘法,祥雲自然而來;每每指點弟子,諄諄不倦娓娓道來。從此整個大漠區域群倫盡潔,佛音常駐,煙霞無時無刻不在。
後來他更是親自外出巡視,將這等佛門秘法廣為流傳,奔走天涯,普渡有緣眾生。無論到哪裏,那裏都會變成一派祥和之景。陳和尚遍行四方三十餘載,遍及寰宇,贏得極高的聲譽和名號。再沒有任何妖孽敢於阻撓他的腳步。
就這般,陳和尚一生行走江湖,將最高無上的絕世佛門秘法盡數貫徹落實。最終他徒步遊曆一周天下,更是將這等法門廣為流傳,直到大徹大悟,返歸自在。臨終那天,陳和尚在佛門正殿上,盤膝而坐,麵露寧靜。忽然間渾身祥光大盛,頓時萬道金光閃耀,寶相莊嚴。
隨即陳和尚緩緩舉起右手,金剛寶印一分為二,化作千萬道佛光向著八麵指去,那些佛光匯聚成一座無上佛塔,高入雲霄,熠熠生輝!
就在這時,陳和尚渾身更是湧出一股滔天佛力,一聲獅子吼浪騰騰而出,勢如雷霆萬鈞,震耳欲聾!隨後他手中的寶印迸發出萬道金光,化作一個巨大的蓮花寶座,將他籠罩其中。
整個過程絢麗無倫,氣象萬千!就在這一刹那間,陳和尚已然佛緣圓滿,整個肉身瞬間化去,隻留下一撮淨發於蓮座之上。
從此這片大地佛力常駐,萬古流傳。後世無數人尋訪至此,都能親眼瞻仰這奇景,頓時生起誠心歸依之意。陳老和尚的大慧大智也就這般永垂不朽!
講述陳老和尚一生曲折傳奇,實在是引人入勝、回味無窮。他自小出身高僧之門,自幼便是虔誠有加。曾經曆千辛萬苦,一路修行,終於悟得佛門絕世秘法。後來更是經曆艱難困阻,遍曆江湖馳騁疆場,將這等至高無上的佛門奧義遍布寰宇,最終大徹大悟,佛緣圓滿而去。
其間的磨難與坎坷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惋,讓人不能不對陳老和尚生起肅然起敬之心。想來他若非是慧根超人,定力過人,恐怕是難以辦到如此等傳奇大事。
話說當年陳和尚剛剛悟得絕世秘法那會兒,已然是驚世駭俗的一件大事了。當時他在那座深山老林中苦修數載,一心一意隻為參透佛理。那時節他就像一塊質樸的璞玉,外表看似平凡,卻蘊含著無上的靈性。
每當夜半子時,陳和尚總是孤身入定,沐浴皎潔的月光,麵壁而坐凝神靜慮。就這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從不半途而廢,循循漸進,終於在有一天突然間頓悟了那傳世的絕學真諦!
就在那一夜,忽然間陳和尚渾身湧出一股祥和之力,使得整個深林都為之一振。接著便見陳和尚麵放祥光,寶相莊嚴,雙手緩緩結下一記無上的佛印手訣。
隻見他渾身綻放出萬道金光,直衝雲霄。待到這些金光凝聚時,一座巍峨雄偉的佛塔已然形成,高達千丈,輝煌燦爛如同真實永世長存。
一時間狂風駭浪滾滾湧來,整個林海都為之一震。密密麻麻的雷光霹靂迸射出去,霎時間擊傷了無數隻妖物歹徒,隻聽得它們淒厲慘嚎不絕於耳。
就這般陳和尚一番絕學施展下來,方才盡數將這片區域的妖孽盡數鎮服,使得整個區域從此祥和無比,任何妖魔歹徒也再無法造次了。
從此陳和尚的名聲也就像燎原野火般迅速傳開。無數求法之徒蜂擁而來,前赴後繼,央求一睹陳老和尚的風采,更有無數高僧都是慕名而來,切磋佛門正果。
陳和尚乃是出身高僧之門,為人謙和有禮,對佛門正宗自是了然於心。於是他便親自在這座老林中為無數弟子們講解佛理,指點迷津,使得這座老林很快就成了一個佛門正宗的道觀。
那時節陳和尚正值壯年,相貌莊嚴俊朗,說話之時popularionω低沉,擲地有聲。一開口便能讓人生起肅然起敬的心理,使人無不仰慕佩服。
更有一回,遠在千裏之外竟然前來了一眾王公達官貴人,打著虔誠求法的旗號,央求親睹陳老和尚的風采。當時陳和尚麵對這等人物,始終是淡泊明誌,從容應對,並沒有半分逡巡。
可就在那些王公貴人一見到陳老和尚時,個個都被他那慈眉善目的風範所折服,當即就在他麵前頂禮膜拜,自愧不如。有幾個更是當場就扔掉了身上的錦衣華服,立誌皈依佛門。
陳老和尚卻是寬厚有加,隻是微微一笑,慨然接納了他們。從此那些達官貴人也就在這座老林之中皈依修行。每日陳和尚都親自為他們講解佛門秘旨,使得他們漸漸也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就這般,陳和尚在這座老林之中執掌了整整三十餘載,將整個區域鎮服有加。而他那先前所悟的絕世秘法,也就在這裏一點一點地傳開,使得這片區域從此就成為了佛門正果重地。
後來隨著陳和尚名聲越來越大,整個僧門對他也就敬重有加。很快他就被整個僧門推舉為掌門正宗,指揮僧門大小事務,一路練就出更高的佛門正果。
講到陳老和尚那段傳奇經曆,實在令人捫心自問,心生無限景仰之意。他能夠通過艱苦卓絕的修行,最終參悟佛門絕學,並將之遍布天下,廣渡有緣眾生,這確實是了不起的一番壯舉。
然而就在陳老和尚圓寂時,卻似乎並未將佛門絕學徹底傳承下去。雖然他此生已盡興辦大事,佛緣圓滿而歸,但難免讓人遺憾,覺得如此絕世秘法恐難得傳承有人。
幸而老天有眷,陳老和尚臨終之時,雖身化天去,但他那一股精神佛力卻並未就此消散。相反,渾身那道祥光加上最後一聲獅子吼浪,竟是將他元神盡數凝聚成了一顆神珠,緊接著這神珠就飛快地向西疾馳而去!
那顆神珠行經方圓數裏,珠光普照,所過之處草木漸渲為祥瑞之兆。待到它在西邊某處懸停之後,便見珠中忽然迸射出萬道金光,將整個區域籠罩其中。
就這般,彈指之間便見一座氣象萬千的寶閣巍然而立,金碧輝煌,無不燦爛動人。這座寶閣底下更是雲蒸霞蔚,祥和之氣無不氤氳繚繞。
當那顆神珠越來越明亮時,在場的弟子們個個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過去。待到他們走進寶閣之中時,隻見大雄寶殿的正中央,赫然擺放著一口極為巍峨的棺槨。
這口棺槨斑斑駁駁,雕繪精美,分明是出自古佛祖師那無上的手筆。待到弟子們都誠心誠意地湊過去時,這口棺槨內頓時釋放出萬道金光,令人睜不開眼睛。
就在這時,陳老和尚遺世的音容笑貌,緩緩地從棺槨內顯現出來,威儀莊嚴,宛若當年親臨!見到此景,所有弟子無不狂喜若狂,頓時紛紛拜伏在棺槨之前,讓陳和尚的遺容為他們一一加持受職。
就這般,所有陳和尚的這些嫡傳大弟子,在接受了陳和尚的遺教之後,個個都沐浴在佛門正果的瑞氣之中。當他們起身時,渾身上下已然煥然一新,宛如重生,法力之高深更是我見猶憐!
就在這當口,那口巍峨寶棺竟然自行緩緩打開。當時隻見陳老和尚遺留的那一縷淨發,正在棺槨內閃爍著幽幽的光芒。一股濃鬱的極樂世界之氣徐徐從中飄散而出,使得所有人無不精神一振。
就在這時,一位素日最是虔誠有為的大弟子上前,雙手將這縷淨發托起。隻見這縷發絲已然凝聚成一枚寶珠,內置琉璃,晶瑩可愛。當這位大弟子雙手捧起這枚寶珠時,隻聽得一聲玄妙的佛號從中傳出,餘音嗡嗡直入耳畔!
原來這枚寶珠竟蘊含著陳老和尚的佛力真傳,乃是他臨終前留下的佛門至寶。當這枚寶珠被大弟子托捧之時,頃刻間便現出陳老和尚的真身虛影,口中更是說出了他一生修行的真諦要旨,言詞寶貴,直抵人心!
聽罷這番遺教,所有弟子們個個都是熱淚盈眶,對陳老和尚生起了萬分景仰。就在這時,那枚寶珠忽然一亮,陳老和尚的真身虛影也終於隨之而隱去。
但這枚寶珠卻並未散去,反而越來越灼灼生輝,令人睜不開眼睛。就在所有弟子們定神凝視之際,隻聽一聲爐威渾沌的獅子吼聲驟然傳出,震耳發聵,驚天動地!
緊接著這枚寶珠光芒大盛,萬道金光驟然迸射,化作一個巨大的蓮花寶座!所有弟子無不心中一震,瞬間被這股浩瀚的佛力所籠罩。待到燦爛金光漸漸退去之後,一位全新的佛祖莊嚴虛影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位新佛乃是陳老和尚的佛力真傳所化,渾身金剛不壞之相,寶相莊嚴,眉目之間流露出一股睿智與威嚴的慈祥。所有弟子見狀無不狂喜若狂,紛紛合十叩首,一片虔誠之心懇求這位新佛為他們傳authorized代陳老和尚佛門正宗。
經過這一番加持,所有弟子無不是得道有歸,同心同德,個個成為佛陀再世!當下這些佛子們就聚集在這寶閣之中,肅立而重新在新佛麵前同心立下宏願,要將陳老和尚的佛門正宗薪火相傳,永世長存!
從此這座寶閣就成為了陳老和尚佛門正宗的根本道場。新佛也就在這裏執掌門戶,每日為這些佛子們講授佛法要旨,引領他們修持佛門正果絕學。
就這般,陳老和尚的佛門正宗一代代薪火相傳,源源不絕,永世長存
話說陳倉自幼便是窮苦人家,飽受人世煉磨。年方彌陳,便遭家破人亡之慘禍,形單影隻流離失所。正當他茫然無助之際,一位白袍老僧意外相遇,見他困苦不堪,慈悲為懷,將他領入僧門,授以佛法智慧。
陳倉自懷慕佛門,虔誠修行,勤勉勵誌,久久工夫,終於參悟了佛門絕世秘典。白袍老僧慨然欣喜,當即傳他為佛門掌門正宗。陳倉遂改名陳倉和尚,法號羅什,遍施群生佛理精髓。
不久陳倉和尚佛法遐邇,高徒眾多,其中手下五百高足更是精英薈萃,與師齊心同德,同心護持正宗。時人有讚曰:"陳倉大德,驀地衝開一縷天光,威德浩**遠播,庶幾慧火高燃!"
隻是好景不長,數十年過去,陳倉和尚年紀漸高氣衰,那日忽感強疾纏身。當下門人都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懇請師傅多保重。陳倉和尚卻是一振袖袍,豪氣幹雲,笑謂他這一世修行已了,正欲去脫凡入聖了。
語未畢,陳倉和尚忽然氣定神閑,雙手合十,豎眉冥想。隻見他的身形驟然一亮,金光萬丈,接著一聲如霹靂驚天,陡然化作一串金珠,拖著一縷祥光,徑直向西飛去。
陳倉和尚所有徒弟見狀驚疑不定,隻得一齊跪伏,恭送師尊西去。待那金珠行到十數裏地,便在一座青山前盤旋停頓,祥光囿鎔。接著隻聽得一聲龍吟虎嘯,金光驟閃,陳倉和尚的真身虛影從中現形。
當時金珠光彩奪目,陳倉和尚威儀熠熠,宛如當年降世。他便在那青山附近,施展渡世正果的妙法,祥雲繚繞,一座巍峨華麗的祖庭就此凝練紮下根基,寶光萬道,氣象非凡。
陳倉和尚便在那祖庭執掌門戶,親臨受徒,將佛門正法薪火傳闡下去。自此陳倉祖庭名聲遠播,高徒眾多,有道是:"法身莊嚴,金光萬丈;佛門正法,永固道根!"
有年歲月滄桑更迭,陳倉祖庭遍傳海內外,佛子遍布天下,個個都是佛力高絕,手持如如法器在人間行走濟世。終陳倉師尊一百二十歲壽終而逝,臨終之時,全身放射出萬道金光,遺下一根發珠。
這日陳倉和尚圓寂,億萬佛子臨別時,無不痛哭失聲。及至眾人合掌恭送陳倉遺體之時,隻見那根發珠陡然生輝,托著一股天外祥雲,就在大眾矚目之際,發出一聲渾厚金鍾,迸射出萬道金芒。
新祖發令,將陳倉師尊的遺體安置於香花之內,佛子恭奉供養,以作永世銘佑。自此陳倉祖庭從師尊法脈,注入了新的生機,佛法源遠流長,永無窮期。時人有詩讚曰:
"金光萬道耀陳家,發珠再開新祖蹤。
正法根基固將鑠,佛門正宗永世存!"
話說當年陳倉師徒離別之時,諸多佛子無不垂涕痛恨。陳倉和尚臨終前開示曰:"吾輩今生皆為有緣,沾漬佛門正法。汝等須以虔心護持正宗,方證無上正果。"說罷遺下一縷發珠,頃刻化作新佛,威儀熠熠。
陳倉新佛金剛不壞之身,眉宇間流露睿智與慈愛。當時佛子們無不狂喜,頓時遵循陳倉遺訓,同心同德,共為新佛佈道化世。
這一日,新佛於祖庭之內親理文武,垂教門徒。隻見他寶相莊嚴,身上時而放出萬道金光。接著一聲渾厚似鍾,新佛垂曰:"汝等雖皈吾門下,然修行之路猶如萬丈紅塵,艱阻重重。今緣集此處,實由前生種過有福,方能得陳老人一脈傳承。然欲了生脫死,非把持不可。吾今傳下護法利器,助汝諸人同登彼岸!"
新佛話音未絕,手中陡然多出一根金光萬丈的如意寶杖,威武不凡。新佛運神通加持其中,隨後將寶杖一分為二,分別授與門下兩員得道高手。兩人捧杖之時,寶杖上頓時龍吟虎嘯,金光燦爛,祥雲繚繞。
新佛見狀喜顏微啟,便將兩名高手分別冊封為"伽藍護法"、"金剛力士"。伽藍護法乃掌管佛門正法之傳承,金剛力士則專司佛門正果之守護。兩人皈依師命,從此佛門上下一心同德,團結無間。
時過數載,陳倉佛門遍播海內外,無數有緣之人繼陳倉和尚而來,皆得傳法受職,個個都是法力高深,手持法器,以渡群生為本懷。更有一些生性英勇之輩,舍身入我佛門,成為佛門護衛,號曰"天龍八部"。
此八部武僧乃統禦陳倉天龍軍眾,專司鎮守佛門,驅逐妖孽外道。每當有魔多生事,天龍八部總領便親自率眾前去鎮壓。此八部軍威蓋世,無不讓外敵膽戰心寒。
忽一日,從西域來了一個神秘僧人,麵目毓猙、威儀不凡,自稱乃佛門第八祖之傳人。此人懸而未決,便徑往陳倉佛門求親。及至二人對話片刻,陳倉新佛便現出醍醐灌頂的誠意,當即傳其為法嗣,冊封為"明尊法師"。
明尊法師乃陳倉佛門第九代傳人,法力高絕闡越,一副凜然英武的風範。新佛授以明尊"雷霆金剛寶相",示意護持正法,揚善祛惡。
自此陳倉佛門大振家聲,法力漸隆,遐邇馳名。明尊雖負責鎮守,卻也時而外出傳法渡世,以求廣植善根。年雲仆仆,陳倉佛門遍及寰宇,高足遍天下。
明尊得命之下,雙手合十領受遺教。霎時滿座皆現金光罩體,新佛即將伽藍護法、金剛力士及八部天龍,並佛門正果種種至寶法器,一並托付與明尊。
新佛語重心長,殷殷叮囑明尊護持正宗,方得闡揚佛門正果。言畢頓時倏然無蹤,化去仙佛。明尊等人個個肅然頓首,恭送師尊駕化。
自此明尊法師承陳倉佛門衣缽,掌管大權。待明尊繼位之後,便承先啟後,遵從陳倉遺訓,以德服眾,英武不凡。明尊更是領會新佛囑托,格外親理門戶,並將護法利器傳授二三得力弟子,專司閉園防護。
有詩讚曰:
"陳倉一係曆幾世,新佛臨終給後嗣。
明尊才高鎮家聲,法器利劍守佛門。"
光陰飛逝,明尊法師身先士卒,得年八九,已是佛緣圓滿歸真之時。那日明尊於靜室端坐而逝,臨終前亦遺下發珠一枚。當下佛門諸弟子個個肅然,合十恭送明尊西去。
霎時祥光乍現,一位新的佛祖圓相陡然從發珠中湧現。此佛乃陳倉佛門第十代傳人,法號寶相如來,俊雅沉穩,渾身散發出金剛不壞的莊嚴氣度。
寶相如來繼承明尊遺風,道品純全,佛門自是百年基業,遂轉祖位,掌大權。新佛即命護法金剛力士繼續鎮守正果,率天龍八部防患於未然。
寶相如來更沿陳倉佛門舊製,恭征高僧為師,時常傳法廣渡人心。如是年年,陳倉祖庭聲名遠播,無數學人虔誠皈依,個個福慧雙修,有者踞錫當年,傳承不絕如線。
時人有詩詠曰:
"曩昔陳倉道風揚,薪火連綿永不央。
寶相如來馨香在,正法何曾少渡航?"
話說陳倉佛門,自寶相如來繼位之後,家聲益振遠邇,法脈流傳亦不曾衰微。自寶相如來在位,將陳倉當年遺訓竭力遵行,更不時召集門下親傳高徒,詳加訓誨,言辭慈愛而不失威嚴。寶相如來曾有手詔曰:"前人陳伯所創斯門,代代相承,普渡群迷,德馨芬馥,永垂不朽。吾當秉承斯意,永鑄佛門正宗於世間。"
更於每月朔望之日,便命伽藍護法、金剛力士率領弟子虔心朝暾,以作紀念陳倉師祖之願。每逢斯時,祖庭內外,總是香花綿延,鍾磬叩響。尤其大雄殿前,地鋪錦繡,設百寶香案,祖師龕下更有陳倉師祖逼真之金身相陪。全廟弟子無不虔誠誦經,祈禱師尊積德力加護法門永垂不墜。
那寶相如來在位時,更創建了陳倉佛法會,每十年一屆,自海內外延請高僧來訪,與佛子切磋佛理,廣植善根。每屆佛法會期間,還要按陳倉佛門規製,正一觀摩武僧武藝修為,次日更要將其紀錄刻石精鈔,沿襲永留不忘前修。
寶相如來治佛門甚是嚴謹,雖然寬和親民,然要求門下弟子們更要一絲不苟。如是一任,陳倉佛門基業漸趨昌隆,當年陳伯遺風依稀可辨。
寶相如來見狀大喜過望,這正是陳倉佛門嗣位佛力所凝之瑞相!當下寶相如來合掌稽首,誦念真言,運法引攝此芒力加身。隻見那金芒越來越燦爛,直至罩體入骨。良久,金芒一斂,寶相如來身形更是威儀熠熠,金剛不壞。
寶相如來微喜於顏,遂因此機緣,將陳倉佛門一脈佛力真傳,盡數傳授一人。這人就是當時親傳中最是賢能有為的弟子,法號"虛空藏主"。虛空藏主得法傳承,性重如山,自是寶相如來法嗣得力門人。
次年寶相如來即傳位與虛空藏主,遺命護法金剛僧統理佛門。寶相如來於隱院靜修,將一切門戶大權,全付虛空藏主。可歎虛空藏主德高望重,平日殷勤作佛事,臨大權亦是泰然自若,神情自若。
自虛空藏主掌壇宗門,佛門更加昌隆,每年皈依無數有緣之人,四方渡世門人亦與時俱增。虛空藏主常令伽藍護法與金剛力士外出傳法,佈施群迷。
又親自於祖庭訓誨親傳弟子,更有一套獨門拳棍功夫,號為"伏魔神通拳"。無有弟子不勤修此拳,皆成高手。尤其天龍八部武僧,個個將此門功夫練就爐火純青,臂能扭折犀鉞,手能拿捏劍戟。每逢大會之期,必武試此拳棍功,方能選取武衛護法。
虛空藏主視佛門弟子如己出,縱令戒懲亦不曾違背陳倉佛門祖製。每月朔望,仍恪守寶相如來遺訓,命門下一脈相承之徒,虔誠朝暾,告禱陳倉祖師。就這般,陳倉佛門自虛空藏主掌權,佛門常年顯赫一時,向無陸沉。
光陰似箭,十餘載轉瞬即逝,虛空藏主年屆百餘,已是圓寂之年。那日虛空藏主歸真之時,門下近遠弟子統統臨別,個個無不扼腕叩首。及至虛空藏主化緣畢,頂門處明悟際放射萬道金光,續留遺發一縷。
接著眾人矚目之際,現一圓相佛祖自遺發中走出,乃是虛空藏主佛力真傳之承繼人。這位新佛金身鑽粹,寶相莊嚴,乃是陳倉佛門第十二代傳人,名曰"開緣如來"。
當下伽藍護法、金剛力士等祖師爺等眾人無不狂喜頓首,一時佛門上下都沐浴在金光普照之下。開緣如來隨即命金剛力士繼任護法總督,統領門下武僧,永鎮家扼。
開緣如來在位後,英明治世,視諸弟子如子侄。陳倉佛門秉承繼往聖緒,佛門共盛,前無隳禮。開緣如來曾有遺誡:"吾佛門百年根基,今已第十二世嗣位,護持正宗,方能永流芳傳。吾亦將囑諸子孫,倘有貪徒或違背規製,定須懲處,毋貽羞恥門風!"
其言語立心獨斷,威嚴不阿,門下弟子無不心有戒懼,個個誌在護法無能事。是年陳倉佛門百年沄美,德馨芬芳遍香寰宇。於是開緣如來體念陳倉佛門根基已穩,乃命伽藍護法遍訪高僧,次年必定大開佛法盛會,與有緣眾生廣結善緣。
"眾佛來去薪火傳,正法根基永垂天。
陳家佛門千古存,香火渡航億萬年!"
話說陳倉祖庭,百年基業漸盛。自開緣如來繼位之後,一心護持正宗,奉行陳祖遺訓。隻因當年陳伯延續佛種之心切,佛門曆經數代傳人,佛力漸旺,香火不絕。
那開緣如來在位期間,善始善終,絕無怠惰。每月朔望,總篤誠朝暾恪守陳祖風規。大雄殿中香煙繚繞,鍾鼓梵音不絕於耳。開緣如來身著袈裟,麵現慈色,伽藍護法、金剛力士總率武僧列陣,門下高僧手持法器簇擁前後。禮畢,開緣如來常為大眾宣說陳祖遺誡,時常叮囑無有貪嗔癡。
光陰荏苒,年序易過。一日開緣如來忽然召集門下親傳,秉燭而諭:"吾今垂垂老矣,將不久於人世。今吾將傳位門人,闕於陳祖遺教,代為傳持正法。"說罷,開緣如來揮手召來伽藍護法,金剛力士。
"吾今爾兩執掌佛門大權,伽藍統協諸僧,金剛護持家規。庶同心同德,法澤常熙。"開緣如來言辭凝重,懷中取出一縷發珠,囑付已極。隻見發珠頓時生輝,祥光萬丈。
次日開緣如來歸真之時,伽藍護法、金剛力士等執法僧人個個涕泗橫流,依依惜別。就在那發珠光芒焰焰之際,現出一金身圓相佛祖,乃是開緣如來佛力所化,威儀熠熠,灼灼生輝。
這位新佛即當今陳祖門下法嗣,法號"靈幽如來"。伽藍護法與金剛力士參見佛祖,頓首恭聽遺旨。
靈幽如來囑付道:"陳祖佛門,吾今承受正法。爾等善為護法,共揚家聲,匪可怠慢。"遂命伽藍護法統理萬僧,掌眾庶務;金剛力士掌佛門家規,統率武僧作為護法將士。若有違背者,必詰治而勿縱。
伽藍護法、金剛力士領命在心,佛門弟子龍行虎步,團結無間。靈幽如來在位,親理諸事,初無半分懈怠。尤其每月朔望陳祖廟會,無不篤誠供奉,恪守家規。
陳祖佛門延綿不絕,門徒弟子閱代相傳。年歲漸長,靈幽如來後繼有人,傳位佛門第十四代傳人,"圓覺如來"。
圓覺如來親蒙靈幽傳承,金剛不壞之身。他一上位,便令伽藍護法、金剛力士鐵麵將士,秉承佛門祖製,永為護法之職。掌武將作為佛門外護,伽藍護法則主掌僧眾事務。
圓覺如來治理祖庭,師徒和睦為懷。但剛正不阿,對於門下弟子凡有僻違者,必加懲戒而無徇私。如是者持此規矩,人人歸正修道品,英武輩出。
圓覺如來在位半百餘載,曆五祖時代,陳祖佛門風雨無阻,愈發隆盛。後聞圓覺如來臨終前,手誥一紙,錚錚叮囑實慚愧:"恐吾門中存素行不端之徒,世人嗤笑,損佛門聲譽。門徒如有私心邪佞,務必嚴懲而後快。"
圓覺如來歸真之際,當先滅頂留發一縷,光芒驟現,現出一位新的佛祖。這位是陳祖佛門第十五代傳人,法號"鏡智如來"。
每年初一,總歸陳祖廟中朝暾恭禱。又按門風定期開壇說法,廣渡群迷。就這般光景,自開緣如來後複斯有邃於家聲法澤,勿使中絕。
有時鏡智如來也親臨大雄殿,傳授獨門武功"伏魔神通拳"。這門拳法,乃是當年虛空藏主所創。因鏡智如來極為看重武僧護法,故而不忘鑽研此門武藝。
每當陳祖佛門大會時日,必然選武僧施展兵刃,個個棍影森森,刀光劍影參卦矗。亦有練就騰雲駕霧的異能僧人,以伏魔神通拳為本領,無不了得身手了得,英武非凡。
話說鏡智如來掌壇一百餘年,為時最長一代佛祖大師。及至後期,陳祖佛門望重方振,加之鏡智如來佛德高華,閱曆豐富,是以教化有方,威望亦隆。
那日鏡智如來歸真之前,昭告眾尼:"東施西忖,度己度人方是修行。大善大福,縱然陳祖佛門再百年威望如昔,徒以善惡為心,終不免墮入輪回。吾將創立本門嫡傳法理'鏡智宗',旨在修身養性,了卻執迷,明心見性而已。"
言罷,鏡智如來攜數親傳弟子,率先入山閉關苦修,感悟自性。陳祖佛門弟子依照師誥,除金剛力士護衛祖庭,其餘人等皆循鏡智如來遺驅,努力修持"鏡智宗"法門。
從此陳倉佛門正是家聲隆隆,法統蔚為大振,雖非往日顯赫,但善根已植。光陰如梭,不期然逾百餘年過去,陳祖佛門又一傳人繼位,乃"妙高如來"。
妙高如來乃鏡智如來的法嗣,在位
話說陳倉佛門道統已傳十六代,至妙高如來繼位。妙高如來乃是當年鏡智如來的法嗣,法號雖新,家規遺訓卻一脈相承。
妙高如來一任之初,便秉承先師遺旨,潛心修習"鏡智宗",時常對弟子宣說此理:"人之一生,貪嗔癡等塵擾總是無常。世人迷於名利場,執迷不悟,空有皮囊,內無定力。吾輩修持妙法,了卻所知,明心見性,方能了生脫死,逃離輪回。"
妙高如來雖兩鬢斑白,精神卻自矍鑠。每每在大雄殿中說法,總是慈眉善目,擲地有聲。那時還常命伽藍護法、金剛力士親自助陣,讓武僧弟子隨身護衛,以顯佛門正統風範。
那些武僧弟子個個驍勇英武,手持兵刃,陸離眾威。時常有武僧同門切磋武藝,互相交手,棍影叢叢,刀光劍影交錯迸射。甚至有憑空施展異能,駕雲騰霧,大顯神通。就令許多在場的俗人見之也為之驚駭,不敢輕慢陳倉佛門。
妙高如來在位,法力日隆。每年農曆新正,總要傳承陳祖遺風,祭祖廟慶佛誕。那時陳倉廟宇莊嚴肅穆,鍾磬律音高響亮,金剛力士統率武僧在殿前盔槍列陣,衙役紅衣持刀矛環守。妙高如來手持如意寶鈴、白氈笠,身著袈裟披僧伽梨,慈眉善目步入大雄殿前,對著龕中陳祖金身塑像,燃起文武百官施放焰口,恭誦佛經祝聖。
妙高如來在位之初,親傳弟子中更有兩個人物出類拔萃,武功卓絕,乃陳祖武僧中頂尖高手。一人為"虛靈禪師",一人乃"金剛神僧"。
那虛靈禪師平日頎騰玉樹臨風,對佛法修為了然於心,手捧貝葉經行時風儀超凡脫俗;但一待施展武藝,卻又整個人變作猛虎下山那等威猛英武。所使的獨門暗器乃是一柄"絳金雙刀"號為"情絲翹連絲",乃陳祖佛門祖傳兵器,兩把鍛造精工,刀鋒出鞘便使人驚慌。
那金剛神僧平日亦風度翩翩,頗有些喬木撐天之姿。行止之際自有一種超凡脫俗風範,祗因他武功深不可測。傳說那金剛神僧於"伏魔神通拳法"頗有深造,臂力過人,一掌下去能鎮壓翻江倒海。更兼他精熟一手絕藝"降龍掌法",手中握有一柄南明"倚天劍",號為"無劍勝有劍"。聽說這劍原非凡物,乃是為神鐵鍍金所鑄,輕靈無比容易使將。
更有一說,那金剛神僧曾從一個隱世高人處習得一門內家武功"龍嘯九霄掌",簡直就是陳祖佛門的絕頂神功了。然而這神功極為高深,似是猛虎暴龍一般,好似有丹田內蘊真龍之力,施展開來端的是驚天動地。
當時妙高如來執法陳倉祖庭,雖已高齡,但指點監禦亦頗為精嚴。對虛靈禪師及金剛神僧兩人等,視如己出,是以更加錘煉其武功,無處不用心教誨。每年佛門大會期間,都要傳召兩人以武藝會高僧大德。那時虛靈禪師舞著"情絲翹連絲"雙刀,絳影霞光亂蛇盤鷲,金剛神僧負手便是"伏魔神通拳",相互交手,自是棍影刀光交加,場麵好不威猛!
就這等景象,非但令在場武僧震駭,就連妙高如來等幾位佛師亦為之心生讚歎。有詩雲:"翹絲飄雪驚英豪,降龍乍現氣如毛。說甚驚濤駭浪勢,明明陳祖勝陳橋!"
更有一載,說虛靈禪師與金剛神僧二人的武藝出神入化,各自領有一門神通。虛靈禪師曾練就一身"渡劫飛仙術",能駕雲騰霧,禦風淩空;金剛神僧更有"神遊太虛決",可凝聚丹田真氣下盤旋,大顯神通。
妙高如來對兩人藝絕佩服,因而下令將二人武藝記錄典冊,遠傳後代陳倉子弟。光陰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妙高如來在位行持"鏡智宗"三七年。
一日,妙高如來傳召虛靈禪師、金剛神僧等親傳徒眾,道:"吾將歸去,今將佛門之法傳汝。汝等世世不可丕紀,若有違背,佛祖有眼。"言畢,妙高如來微闔雙眼,手捧白氈笠,沐浴著金光緩緩離世。須臾,左手掌心處射出一縷金發,直衝雲霄,祥光萬丈。
話說妙高如來歸真後,陳祖佛門傳到第十七代"慈航如來"。慈航如來乃原金剛神僧轉世,受命佛門。他一任大權,便兼手整頓僧伽,大興師道昌隆之業。
當日慈航如來聚集伽藍護法、虛靈禪師等親隨弟子於大雄殿前,鄭重有加宣諭道:"吾輩固繼佛種,而佛門祖訓素重武藝,非徒湛禪悟理可也。今後佛門行將吾手中護持,必將陳祖武林之風整肅一新,以昭正統。"
說罷,慈航如來放眼大殿虛影中虛靈禪師身形,諄諄命令:"虛靈早受佛祖佑庇,將我佛門獨門'情絲翹連絲'雙刀法傳女真漢子,無令絕嗣。汝可廣納弟子,揚揚我陳祖刀術雄風。"語畢,慈航如來回顧虛影中自己昔日身形,微微一笑。
虛靈禪師隨即會意,遵命恪行,從此專心習武,以我佛門刀術為己任,別館傳授。漸漸虛靈刀館遍及閩浙,遠近弟子雲集,個個習刀法如臨大敵,鍛煉於肉身骨骼之中。更有人揮汗如雨,以朝陽暾雨淬斯一身武藝,直皺雙目盼這虛靈刀館就此大興。
數年之後,虛靈刀館名聲遍揚四方,蓋佛門武藝碩著加之。慈航如來曉諭虛靈創派"虛靈刀門",從此代代傳授佛門弟子武藝。
慈航如來雖熾手整頓,廣納良僧,令佛門弟子總不離刀劍習武,然其心歸根結底,實從重宗門本傳"鏡智之道"。常與虛靈禪師等人閑話佛理,求升入破迷明心之境。
有一日,慈航如來沉思已極,便命左右引見與會諸僧道:"修行入佛之道,當以悟性入手,曉了前後那四大伍舊家禪規,假合後期愈高瑄上修持'鏡智宗'。"
他又謂諸僧曰:"夫出離心生,既已渡凡入聖,故宜以芸芸眾生皆最先須破執迷。那四機漸修既已窺見'緣起性空'之旨,方可修習'鏡智宗'頓悟了心自性。切莫輕慢,徒生障礙!"
從此諸僧弟子推付勤於習武之餘,亦潛心修習"鏡智宗"佛法。漸而了悟心性,開悟迷津,於刀槍劍戟造詣非淺。
更有人酷嗜貫通三大佛門武藝,刀術、劍道、拳掌三途兼修,個個武功卓絕,終日在武場豪氣淩人。時人逐有詩詠之,曰:"陳祖佛門濱海府,擎刀使劍醉迷途。拳理不輸金剛力,飲風裁雨掌馳騮!"
有次慈航如來親自巡視武場,見有武僧在操作拳棍絕技,不由稱誦了一闋拳譜讚曰:"氣吞萬裏雲,身淩九峙岑!佛門嫡派手中拳,翻江倒海鎮龍門!"說罷,滿懷欣慰之色,喜極而待之。
又有次,慈航如來觀摩武僧習劍,不由振臂疾書一首詩讚佛門劍道雲:
佛門劍道自慈航如來數年整肅後,亦愈發隆盛開來。尤其慈航如來在位期間,常傳將佛門武藝於兩名親徒:"惠淵禪師"及"達摩僧"二人,授以正宗大法盤陀暗器。
自此惠淵禪師便習得了佛門絕學"長生決",走火入佛渡劫之技;達摩僧獲授驚天神通"劫化殘殺"、"佛怒火獄"兩門詭異武功,是以雙雙雄於佛門武林。
一日慈航如來忽然召惠淵禪師、達摩僧二人到大雄殿前,鄭重語道:"吾命將盡,當為二師付囑一番。汝等個個乃陳祖佛門曠世奇材,日後定將武林大掌,宜謹恪承囑,以茲武藝揚我佛門!"
說罷,慈航如來遂請二人並肩而立。忽見大殿天花矗鐫著一條"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真言,有微光照徹人心。慈航如來指曰:"此佛門降魔真言,蘊含著無邊功力。二師可將此真言演化,練就武功,定然縱橫天下,無敵於世也!"
惠淵禪師、達摩僧領命而退,各自苦心鑽研,遂創出一門奇門武術。惠淵禪師以"阿彌陀佛"而生"六合無極掌",乃是氣衝霄漢,足蹋長空之神威手掌;達摩僧仍以六字真言而創"六字真言殺陣",威力無邊,施展無窮。
從此二人各自徜徉武林,一展武學浩氣。惠淵禪師負此"六合無極掌"所向睥睨,橫行天下;達摩僧擅使"六字真言殺陣",身無彷徨,威震八方。二人無論何時交手,必然是驚天動地,力挽狂瀾!亦有人謂二人武藝乃天品,實乃佛陀真傳,誰與爭鋒?
可憐當年慈航如來臨終時,對二人曾留下一番師誥,叮囑務必"率我佛門弟子,光大武學,揚爾來陳祖佛門後學門徒桃李滿門,英雄遍地。新任"無著如來"一上任,便秉承前輩遺訓,區區無遺。幸虧惠淵禪師、達摩僧等昔年的教誨,使佛門後學濟濟無餘,個個手持金鋼刀劍,施展六字真言拳法,橫行天下。
無著如來自執大權後更是煦風和煦,和顏悅色,待諸門下如親生骨肉。每至農曆年節,尤重佛門武藝博弈較量,在大雄殿前設武場較武,三番五次痛快快活活,威風掃盡滿門徒眾。武場之上,虛靈刀門的"情絲翹連絲"雙刀法與六字真言拳法交手,刀光劍影,棍影重重,打就打去,直教觀者熱血沸騰,一呼百應,大快人心。
更有高僧挺身而出,施展獨門拳棍暗器,驚心動魄。如那惠淵禪師出手則聚氣成掌,使出"六合無極掌"那神通手掌,但見掌心現出阿彌陀佛六字真言金光閃閃,掌力一發,虛空中立現浮雲湧動,若龍若虎,昔日陳祖佛門"六合無極掌"之威,實實教人透體而寒!
每每二僧交手較量,左一掌劈山,右一掌漂浪,即景象好不震動天地!滿座武僧躍躍欲試。有時虛靈刀門的高徒舞動那"情絲翹連絲"雙刀投入混戰,一刀飛起,絳紅光芒倏現,直如神龍擺尾;有時惠淵或達摩二僧會徒弟齊出,一掌一陣,號令一聲,鮮有敵手。
就這等威武的武藝,還真是令滿座武僧驚心動魄,似看見陳祖當年開徭江北的風采了!那些遠來的高僧們或躍或拍或歎為觀止,無不稱陳祖佛門武學複興了!
無著如來卻也常含笑點點頭,對下麵僧俗道:"吾輩佛種子孫,武門乃祖庭正傳。這番江湖內,就無人能望我僧俗伽藍的盡頭。武鬥較量,非徒滿足門人武勇,更可煉就佛門烈火真英雄。"
言訖,無著如來還不忘時常傳習武僧們一些口訣心法,號為"佛種正宗"絕藝,乃陳祖家法源於佛陀遺訓。或有掌法絕學,皆施佛門"頓悟六字真言"修持體悟。更有遁甲詭法,乃陳祖遺風"頓悟渡劫"神通。
如此一來,慢慢無著如來親傳弟子個個秘授正宗。首推大護法僧人中的"木葉長老"和"護法武僧"二人,算得陳祖佛門頂尖高手。這兩人生來相扶相攜,個個執掌佛門護法尖兵,神勇非凡。
這"木葉長老"雖然前程渺渺,卻自幼就被視為神童,祖上乃陳祖佛門支子中人,一手"絕命梟術"乃是陳祖遺訓。梟梟無情,一往無前,手揮飛鏢下,無一生命可逃。這一手雖不入正統六字真言武功,卻也是陳祖祖傳。
至於護法武僧則純陽武力,一手"金鋼鎮元掌"乃從無著如來口中直授頓悟之法,為陳祖佛門絕頂神掌!掌緣一聚,掌心立時呈金剛火焰;施展開來,萬鈞獅相,迸火萬裏,撼動長空!是謂金鋼!
這兩個佛門親傳高手更是有過一段淵源。話說當年無著如來首開宗門,分內外兩脈傳授。木葉長老一早就習得梟術,後來無著如來命其看守伽藍。
木葉長老嘴甜舌勿,請進了一位江湖高手,就是後來的護法武僧。無著如來對他一見如故,因知他乃陳祖有緣高徒。護法武僧後來全心皈依佛門,並從無著如來手中習得神通大法"金鋼鎮元掌"。
從此木葉長老與護法武僧並肩而行,個個為佛門護駕衛身,所到之處,無不揚我陳祖正統武威。他們的護法時常還要出外搜羅武林高手,召入佛門。後來弟子雲集,個個英勇絕倫。
有人讚曰:"銳氣貫長虹,梟影沒人蹤!佛門木葉從頭手,神功出塵空中空。身著錦袍令卻威,更兼金鋼鎮元功。掃**閻浮護法勢,直臨淨土有情窮。"
後來無著如來臨終時對二人叮囑道:"汝等老僧死去,切勿令佛門武林衰微,辜負前人家訓。佛門法旗必須飛揚於天下,直指西天淨土,勿使淪為武林敗類,背叛我佛門武學正統。"
言畢,無著如來合掌而化,囑咐終了。木葉長老與護法武僧當下拜師謝恩。無著如來遂坐於蓮台,金身漸漸隱去。須臾間,一聲霹靂響徹雲霄,虛空中一團祥光萬丈。光芒中隱現木葉長老與護法武僧虛影,神騫英姿,果然乃佛門未來掌門正統。
從此佛門興複武德,鼎盛一時。
話說當年陳祖佛門嫡派,自惠淵、達摩二師弘揚武學之後,漸漸繁衍出許多支脈遠親。其中就分出一支名門"陳倉派"。這陳倉派乃是陳祖嫡傳佛門旁支,自有一段過往根脈。
原來陳倉派起家非富即貴,卻也一脈相承佛門武學精髓。他們本是陳祖佛門佛家中人,先祖曾追隨陳祖前赴湖廣,立下汗馬功勳。隻因陳祖最後衣缽傳人,至今已三百餘年,陳倉派便漸漸遠親了。
但這陳倉派並未失傳武藝,祖上家學淵源,武功之高自不待說。隻是這陳倉派人口漸少,早已不似當年陳祖大興佛門之時,威風掃地去了。然而陳倉派人丁單薄,也使得佛門武學得以了了於一身,不致四分五裂。
陳倉派現世家主喚作"鶴發翁",乃一位老僧。這鶴發翁生性淳樸,平居裏喜歡於洞府中潛心習武,自幼得自先人傳授一門武學,三昧火掌乃陳祖佛門絕藝。隻盼世人能重新熠熠生輝。
陳倉派別院中住了一位小和尚,年方三十餘歲,生得虎眉龍睛,相貌猙獰,卻是一副英雄體格。小和尚姓陳,排行第七,乃陳倉派陳家後裔。小時喪父母,全仗先祖遺產餒資,靠著佛門館舍渡日。
小和尚自幼就未離武場,嗜武如命。鶴發翁見其英勇非凡,武藝極高,遂破格收為徒弟,將陳倉派家學悉數傳授與他。小和尚更有淵源,在佛門武林中算得親傳嫡派。
無奈小和尚資質出眾,武功每每進了一些,立時又因驕傲自負,打打殺殺,闖下禍事。十餘年來,鶴發翁竭力規勸,隻教得他武功日精,隻是性格更加乖戾放肆,難以約束,讓人憂心忡忡。
幾年後,小和尚正當壯年,武學大成,已無退路可言。然而他仍舊任性放縱,加之江湖仇讎太多,困在佛門伽藍中,無計可施。鶴發翁犯難著了,對他算是望子成龍卻終是望梅止渴。
一日,鶴發翁坐在佛堂中冥思苦想,忽有禪意大醒,便將小和尚召至跟前,沉聲而告之曰:"陳家後人嗬,汝先人當年立下汗馬功勞,陳祖武學精湛非常。如今家學已將傳與你,你若不自勉強,那就斷了我陳家香火!"
小和尚聽罷頓時汗毛聳立,他雖放浪形骸,但對祖上家傳佛門武學可是虔誠無比,頓時醒悟過來,哀求老師指點迷津,再傳些上乘武藝。
鶴發翁言畢深吸一口氣,雙掌一振,掌心頓時浮現一輪金光,正是阿彌陀佛六字真言顯化。小和尚目不轉睛地看著,隻見鶴發翁雙手在胸前凝聚掌緣,招式變換無常,忽然一掌猛劈而下,金光大放,威不可當!
旋即,鶴發翁又將雙掌一分,施展開來,手印變化萬千,竟然組成一堆猙獰殺陣,金光閃爍其間,氣勢驚人。小和尚看得目瞪口呆,竟有些害怕。
鶴發翁見狀笑著說道:"這佛門絕學實在高深莫測,需運用六字真言演化這無上佛力,方可生出神通掌勢;再從掌力波**後合出達摩殺陣,才可將之化為絕殺!須得內外心法並重,方可無坎坷施展!"
小和尚聽罷,戰栗不已,立時磕頭請教這門絕藝。鶴發翁欣然同意,從此日夜教導佛門武功心法,毫無保留。就連武場上一些拆解拆穿殺陣的絕詣,也盡數傳授。
幾年後,小和尚已將"佛光普照拳"得心應手,招招精湛,動作瀟灑利落,實在是威風凜凜!無論掌圓或勁直,接踵而來的獅子勁風,一掌拍化,咆哮著空門大顯神通。哪怕是拳掌橫空,也終能一轉攻勢,合而為一殺陣,金光萬丈,威不可當!
鶴發翁見小和尚武功日進,心中無限欣慰。每每相視而笑,不覺年華老去,佛門武學終將後繼有人。小和尚亦深知家學淵源,發願將來必再創陳倉武林雄風!
後來鶴發翁坐化了,臨終前對小和尚痛陳教導,言辭凝重:"吾今年已高壽,去時將近。佛門陳倉武學,當付托於你了!你日後行事,切記莫要違背陳祖佛門規矩,更不可渙散江湖,做些傷天害理的勾當。承我師訓,將佛門正義揚揚,令陳祖武學再度彪炳史冊!"
小和尚聽罷,當下拜伏在地,痛哭流涕:"弟子雖嗜武若命,卻也知曉佛門根基在於武德,豈敢違背師命!待師父駕崩,弟子擦幹眼淚,定當奮勇前行,在江湖中樹威
話說那陳倉自從拜師得了佛光普照拳絕學之後,武功越發了得,加之天資過人,實在是佛門陳家後人中的了不起好手。自那時起,他就立誌要重振陳家武林,揚名於世。
一日,陳倉獨自在佛院中練拳,勁風陣陣,金光耀眼。正施展得酣暢淋漓時,隻聽得彩闥外一陣馬蹄碎響,有人破門而入。原來是一行人騎著駿馬,虎軀虯髯,看來全是些行伍囂張的綠林好漢。
為首一人,生得相貌英偉,卻是標準俠義氣概。馬上翻身下地,昂然直入,朝佛院門口迎麵便是一鞠躬,叫道:"貧道趙正陽,今奉我兄長延安府尹趙盾之命,前來佛閥門中覓訪陳倉高僧。"
陳倉眼見來人如此恭謹有禮,且看那人朗聲大氣,自己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這般盛氣淩人的模樣,料想定是難糾的主兒。當下隻斜睨了趙正陽一眼,悻然不理,竟又侃侃地施展起佛門絕學來。
那金光閃耀、波瀾壯闊,竟有驚天動地之勢。隨後陳倉雙掌舞成一個複雜殺陣,恰似達摩神僧當年的六字真言殺陣,實在煞氣逼人!
那陣勢一現,霎時就有強烈的勁風激**開來,呼嘯震天。趙正陽正要勒馬離去,忽見一股罡風撲麵襲來,立時驚駭失措,手一揮馬韁,竟被狂風掀翻在地!
陣力愈演愈烈,趙正陽大驚失色,登時掙紮著爬將起來,朗聲喝道:"陳倉你幹的好事!貧道奉尊長之命前來覓你,你如此放肆,定教我和尊長擇日來和你開一個疏解頓雍!"
說話間,他隻覺氣象萬鈞,仰麵望去,那盤旋狂飆中金光奪目,一股意念形成的殺陣已將他團團圍住。陳倉雙掌淩空拈陣,正是佛光普照拳殺著。
趙正陽隻得慌忙潛運內力,劈手就是一招"玄塵劍罡"絕藝,頓時凝聚出萬餘朵煙霧劍罡,將那佛門殺陣衝擊開來。雙方一陣交鋒,你來我往,場麵好不駭人。
那趙正陽自是一代武學宗師,見佛門殺陣漸起,便更加膀臂粗壯,渾身上下煙霧籠罩,呈一層層劍影重重的陣法。雙方就這樣互相攻伐,難分難解。
陳倉見那趙正陽實在是武學高強,當下鬥膽決然,雙掌遙遙淩空而起,猛地呼了一聲"阿彌陀佛"佛號,頓時寶光大盛,穹括四野,金光萬丈!
果真是一佛慧心,演化出無上神通,光芒雖耀眼,趙正陽立時見陳倉雙掌拍陣,要化為實質絕招了。隻見那佛光中隱隱勾勒出一個猙獰殺陣,竟與他的玄塵劍罡殺招相合,實在可怕。趙正陽情急之下,狂吼一聲"破陣棍"來,但為時已晚...
霎時間,一團璀璨金光將趙正陽團團圍住。待到煙塵散開時,隻見趙正陽狼狽不堪,吐血倒在塵埃之中。而陳倉仙佛兵器卻一反剛烈,威嚴地立於階前,臉上看不出絲毫驚心情狀。
陳倉上前冷冷道:"何方神州?竟敢擅闖寺門,更妄加汙蔑!今番領教了我陳倉佛門武學的一斑,定要尊長也來領教一番否?"
那趙正陽哼了一聲,竟是絲毫不懼,反而冷笑道:"此番雖敗於佛門武學,卻也難免嫉恨!我趙家正是延安城中有名的世家,那趙盾便是我親兄,這般被你鬥敗了,隻怕尊長知道也決不依依了事。待我回去,卻看你這小賊僧如何自處!"
說話間,趙正陽吆喝著招呼隨從,擦了一把嘴角鮮血,狠狠地揚馬而去,風雲色變。
陳倉默默望著那漸行漸遠的馬隊,心中不禁感慨頗多。他自小就從師習武,對於行俠仗義向往已久,如今算是初步體味了武場上的滋味。但江湖縹緗,從此隻怕是多多是非纏身了。
一日,陳倉正在佛院練功,突見遠遠湧來一群騎馬行人,盡都驍勇雄健之輩,前呼後擁地趕來,當先便是個人物,騎一匹矯健赤兔馬。那人虯髯虎項,生就一付縱橫霸氣。來到佛門院牆前,昂然直立馬上,森然大喝:"請陳倉那小賊僧出來見我!"
陳倉聽聲冷笑,太歲頭上動土了,這不就是趙正陽的那位"尊長"麽!當下迎上佛院台門,昂然大義而立於院牆上,朗聲好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陳倉大僧!他今日立於佛院之上,昂然正氣,正要迎戰那位驍勇名門的趙盾了。聞著九天熏風,看那輝煌日頭冉冉升起,好一派豪壯景象!
隻聽陳倉朗聲應對道:"延安富戶趙盾,乃是何等闊人?竟然如此狂妄,闖我佛門!我等沙門出家人,安之若素,怎生理會你橫加騷擾!"
那趙盾一把揪住胸前金盔,登時大怒,厲聲狂吼:"那小僧受了我弟趙正陽一拳,尚且狂妄自大,豈不知我趙家乃是青霞名門,武學淵源有自幾代人了?今日親自過來,定要斟酌你這無賴小僧!"
陳倉聽罷這般放肆絕世狂徒,心中登時大怒,頗有破口大罵之意。隻是依稀記得師父教戒,臨終前囑咐仍需以佛門正氣自持,當下方才齜牙咽氣,一字一頓道:"趙盾!你等乃是青霞世家,雖是武學淵源,卻終究腐儒落魄,非我高僧所理。這般無理闖佛門,已是大不敬,又加汙蔑、威脅!今日若非師命將盡,我定要先誅了你這猖獗乖徒!"
說話間,陳倉雙掌淩空拈陣,運起那佛光普照拳未見絕招,頓時寶光耀眼奪目,連日月為之黯然無光!隻見那陣中隱隱勾勒出猙獰殺陣,殺氣太盛,當真是威不可擋!
麵對著陳倉如此英勇的招架,那趙盾雖也武功高強,卻也不禁心中惴惴,思忖再三:"這小僧的佛門絕學果然非同小可啊!看來此番還需多加小心才好。"
當下趙盾也打起十二萬分精神,運足本家武學絕技,雙手陡然拈出一記"青霞刀影勁",頓時血影渺渺而至,煞是駭人!
陳倉見狀,也不驚惶,雙掌陡起,響心拳響,一記"獅子探雲手"已將所有掌力化作一條金光獅子,呼嘯咆哮著,與趙盾那刀勁狂猛碰撞在一起!
雙方你來我往,陣法變換迭出,各不相讓,都是武學高手,陳倉掌風狂湧,日月無光;趙盾刀影如狂,血霧彌漫!恰恰這時,彩闥之外,隻見有一行騎兵飛度而來,身披扶風利劍,人人焦躁!
原來是陳倉的好友宋元朗,他乃鳳翔府大戶門生,一身武功也是極為了得,與陳倉自小相好。宋元朗遠遠望見佛門前竟有人與陳倉陣前對壘,當即大驚,挾著一支鏢師急急奔來。
宋元朗親自持劍衝鋒陷陣,大嚷道:"那是何人?竟敢在福壽佛閣前夷踐!陳兄可要救兵?"說著手起處落,利劍快如閃電,挺身而進,已衝向趙盾陣前!
趙盾大驚,正手疏陣,隻覺一股刀風迎麵淩冽掃來,實非池中之物。宋元朗大喝一聲"有眼不識泰山"的口號,已是一劍連三疾刺將到!
危急關頭,趙盾當即狂吼一聲"破陣刀",手中寶刀電閃雷馳,化作萬道寒芒,方才抵擋得住。宋元朗見勢頭稍緩,再接再厲,殺個旦暾不離!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陳倉眼見情勢險惡,連忙一聲獅子吼,雙掌遙遙召喚出金光殺陣,呼嘯咆哮間,那寶相金光已將兩派都團團圍住!
趙盾大驚失色,竟被陳倉這般狡詐,反被團團包圍在寶光之中。這時宋元朗也警惕地住了手,佛門金光一現,已無法施展刀劍。趙盾見狀,亦做一狼狽之態。
陳倉當先喝道:"宋兄何故插手相救?待會兒你我翻然,都被這趙盾算計了不可。"宋元朗這才省悟,哈哈一笑,收劍在手。
隻見那趙盾此時束手無策,隻得叫嚷道:"陳倉!你這個小僧果然英勇非常,佛門絕學讓我無路可施。不過你我正邪不兩立,與其這般膠著,不如且且散場,待有朝一日重新比武!到時渾不在話下!"
陳倉斜睨著趙盾,登時冷笑,厲聲喝道:"好一個趙盾骯狂徒,我陳倉家學淵源正是護國佑民的佛門正氣,怎生會同你皇親富戶一般背信棄義!今日若不是佛製從重,我還真想先誅了你這般罪大惡極之輩!"
趙盾見陳倉雖是狂徒,卻是正氣凜然,決計不會生擒活捉,當下也就不再糾纏,隻得施禮而退。臨走時趙盾還是獰笑著說道:"好一個陳僧俊傑!想來將來還得與你一決雌雄方可!"
話說那陳倉自從與趙盾陣前一交手之後,大為揚名,武林中無不傳頌這位年少有為的佛門大俠了。尤其是那一手佛光普照拳,實在是驚世駭俗,無人能敵。
自那日後,陳倉也愈發勇猛精進,他立誌要在武林中建功立業,揚我佛門正氣。一日,陳倉正在佛院中練功,隻聽得遠遠一陣綠林好漢的吆喝聲漸行漸近。
來者乃是一夥強人,個個驍勇善戰,戴金團圓,當先為首一位偉岸身軀、雙睛射電的壯士。他手持鋼刀,昂首闖入佛門,豪氣萬分,登時就是一聲狂吼:"貧道乃是川軍大漢李勇!有疑難請教陳倉大師一問!"
陳倉見那來人如此英武非凡,當即施禮而出,謙遜有禮地道:"貧僧就是陳倉。望先生直陳所疑,貧僧誠心為解。"
那大漢李勇見陳倉謙恭如是,不禁心中好生佩服,登時拱手回禮道:"貧道乃是萬川宋家世代僚佐。家主宋進有一高徒,乃是貴閣的宋元朗師弟。少俠有大器晚成之資,可惜近日武藝一蹶不振,遭家師斥逐出門,貧道奉主命前來求教於僧前輩,望能指點少俠早日重振雄風!"
說到這裏,陳倉不禁歎了口氣,頗有幾分猶豫。那李勇見狀,忙謙遜請教道:"敢問大師有何顧慮?"
陳倉沉吟片刻,謹慎地答道:"貧僧深明宋兄乃是俠義少年英雄,個中陣法自然不同凡響,貧僧襟懷有限,恐難盡能言教之妙。"
李勇聞言,連連擺手道:"大師此言差矣!我等川軍輩出凡傑,自有一席絕學,幾人前來,誠心向大師請教,不知可否開祖宗之絕密?"
陳倉聞言,不禁目光一凝,正色厲聲道:"此乃大言不慚!絕學秘傳乃是師承相授,豈是外人可輕易開誨的?!"
李勇一怔,不料這陳倉會如此責備,漸漸氣焰都彌漫上來了。他也是本領非凡的剽悍漢子,哪裏受得了這氣話。當即一揮鋼刀,厲聲斥道:"好一個陳倉小僧!口出狂言,還敢無視萬川宋家的規矩!今日不將你這妖僧打了個狗血淋頭,真是對不住先祖列宗!"
說罷,李勇舉起鋼刀就要砍向陳倉,殺氣騰騰。陳倉大怒,也打起精神來。雙方就在這佛門前陣鬥在一起,陳倉施展"奔雷獅子破狂拳",頓時勁風波濤,威不可當!
那李勇也使出川軍一絕,手中鋼刀閃電般舞成無數刀花刀影,竟與陳倉遙遙交手在一處。兩人你來我往、鬥在一團,竟是難分難解,戰況激烈驚心動魄!
就在二人鬥至酣暢淋漓時,忽然遠遠一陣馬蹄急馳聲大作。原來是宋元朗自從被逐出師門之後,一直頹廢流離,無家可歸。誰知今日見到陳倉與李勇陣前對峙,宋家武學可謂是兩位高手一較短長,當即勇氣大振,他決意要在這兩位高手麵前一雪前恥,重振雄風!
當下宋元朗大吼一聲,拖出寶刀,殺個挺身而入,持刀縱馬,隻見刀風如狂,宋家大將手到擒來,一氣嗬成,直取陳倉和李勇二位之陣。
原來宋元朗的武學也非同小可,祖上不單是武學世家,更冠有"捷足先得"的絕技,可謂出手不離。陳倉和李勇鬥到正酣,看到宋元朗突然加入戰團,都是大吃一驚!
三英戰陣,可謂場麵驚心動魄!宋元朗刀法神勇,李勇鋼刀如電,陣陣掌風拳影間,竟有無數刀芒電閃,寶相萬道!陳倉那佛門絕學,大有崩不破的氣勢,每每施展一記殺著,戲陣間便湧出千重浪濤,金光萬丈,燦爛奪目!
就這樣連綿廝殺幾十回合,竟也難解難分。宋元朗使出祖傳"捷足神行步",竟有離空騰身之勢,閃電般攻勢絕倫。陳倉那佛門絕學,有驚天動地之威;李勇那川軍鋼刀,亦有摧城拔寨的銳氣!
三人鬥個難解難分,竟戰況漸被拖垮。也不知是從何人起個頭腦,拆了這殺陣。漸漸的,三人鬥畢,竟也無一言語,各自散去,攜手同遊,互生友誼。那日後,三人所到之處,行俠仗義,英名遠播。後人有詩為鐸,曰:"馬蹄狂奔擲鋼刀,陳倉宋進李勇操;一朝同氣齊吐哺,虎心照月有輸無。"後世好漢,莫不傳詠此詩。
且說那陳倉與宋元朗、李勇三人自從那日佛門酣戰之後,則結下了生死與共的交情。自此三人一同周遊江湖,行俠仗義,揚我佛門正氣。
一日,三人來到陝府之地,隻見府城裏長麽短麽十多個鄉紳、富戶在那裏吆五喝六。原來是有一個名喚劉深的大戶人家,家道雖殷富無比,卻也暴戾橫行,當地百姓無不仰之噤唻。
宋元朗向陳倉請教這府城風雲,陳倉一一為他們解惑。三人了然當下,宋元朗心中大為不平,便對陳倉說道:"陳兄,你我三人雖是行俠仗義的好漢,如今巧遇陝府蠻橫大戶,這般行止可真是罪惡昭彰!不如我們一同出手,討伐一番,掃**陝府這醃臢老兒,也好解救當地黎民百姓!"
李勇聽了,拍著手斥道:"賢侄說得好!咱們幾個都是來自邊塞等地,最是不能吞並這等惡霸了。今日就出手幫著這些可憐百姓伸冤!"
陳倉聽罷,沉吟片刻後方才道:"賢侄等所言極是。貧僧自走江湖以來,最恨不過如此霸淩蠻誕,侵犯我大慈大悲的佛門正氣!隻是...隻是我這陳倉出自俗家,武功鹵莽,恐不敵這劉深大戶人家。"
宋元朗便打住陳倉,斥道:"陳兄這話從何說起?你我三人出身雖異,武學修習卻是不分高低貴賤。你那神乎其技的佛門絕學,還有誰人能當其鋒銳?就讓貧侄看看你的厲害之處!"
李勇也在一旁應和道:"陳兄不必過謙,你那日在佛院裏和我們鬥個你來我往,把府城給震顫了三天三夜!如今我們三個好漢合力而為,就是請人出手,又有什麽顧慮?"
陳倉見二人力挽狂瀾,竟是無論如何都要討伐這劉深大戶了。當下恍然醒悟,大笑一聲,拱手應允道:"二位賢侄有見地矣!今日貧僧就盡顯佛門絕學的無上威力,好讓那些傷天害理的惡霸聞風喪膽!"
三人當即摩拳擦掌,暗自蓄勢待發。隻聽得城外一片哄然之聲大作,馬蹄狂奔。原來不遠處有一夥綠林好漢在人家田壟中劫掠,手持利器,無惡不作。
陳倉等見那夥好漢行事如此鹵莽,一時大為不平,乃是相視而問:"那派好漢竟敢如此無賴,究竟是從何處來?怎的如此賊性不改?"
宋元朗便回道:"聽說此夥好漢乃是武林中一股暗流力量,久已聲名狼藉。不知他們今日為何在這陝府嘍羅作威作福?"
這時城外**漸起,陳倉隻見那夥好漢一馬當先,正是個頭闊臉厚、相貌猙獰的家夥,著一襲紅袍,昂然有威儀猶如虎豹。
這紅袍大漢正在興奮地發號施令道:"兄弟們!大夥兒抄家夥劫財物,他娘的就是這群陝府富翁蠻霸,惹是作怪,今日咱們好好伺候他們一番!"
話音剛落,隻聽喊聲大作,頓時掌櫃一派樸厚老實的百姓被無辜殃及,丁點皆無。原先寧靜祥和的村野,轉眼便成了一派殺氣騰騰的廢墟烽火景象。
說話間,宋元朗身形一轉,頓時劍光霍霍,銀芒萬道。那紅袍大漢措手不及,登時一條臂膀便被削了下去,鮮血狼狽不堪!
李勇也挺起鋼刀,大喝一聲:"你們這般綠林無賴,我們三人今日偏要為這蒼生掃盡狂徒!"
說話間,李勇手起雙刀,電閃雷馳間,竟將那紅袍大漢四下裹挾的數名走狗盡皆劈成重傷!
陳倉這番見二友熱血方剛如是,自也深吸一口氣,暗自運起全身功力,雙手掌心湧出佛光萬道。待那股內力蓄積已畢,陳倉突然一聲獅子吼震動九天,雙掌間隱隱凝聚出金光殺陣,寶相耀眼,當真是威不可當!
陣前那紅袍大漢見三人功力如此非凡,又豈是易與伺候的?當下便大聲狂吼,號召手下人丁匯聚力量,要與三人痛痛揍上一頓。
可謂兩股力量,陳倉佛門正氣對繩綠林狂徒無賴,雙方你來我往,戰個難解難分。待到一個時辰之後,方始分出勝負。
原來那夥綠林好漢素來殺氣太盛,內力乖戾,根本難敵陳倉等三人的合力拳猛攻勢。待得戰至半酣,那紅袍大漢盡失勇銳,被陳倉一掌拍中,頓時騰空盤旋,口噴鮮血,摔得狗吃屎連骨頭渣子也不剩!
其餘綠林好漢遭此重創,無不丟盔棄甲,紛紛敗殘而走。當下宋元朗便要追擊殘餘逃兵,以絕後患。陳倉一把拉住他,沉聲道:"好漢不可就此殺戮無辜,還是留一線生路於他們吧。"
宋
話說那綠林好漢們被陳倉、宋元朗、李勇三人痛打落荒而逃後,陝府城中頓時風平浪靜。陳倉等雖然救下了一方生靈,卻也惹禍上身,難免引起地方官府的重視。
果然不多時,一隊官兵浩浩****地趕來,為首一員彪形大漢,生just雙睛犀利如電,威風凜凜,正是陝府鎮守大將軍張達。張達一馬當先,挺劍高喝:"何方英雄,竟敢在陝境撒野作亂?還不速速繳械投降,豈不曉得觸犯軍紀陝哨,死期將至啊!"
陳倉聽罷,淡然一笑,上前施禮道:"久聞張大將軍武藝非凡,蓋有驚世之才。今日一見,果然氣概不凡。敢問大人為何如此戒備?在下等乃是久遊江湖的俠士,適有一夥綠林賊徒在此劫掠,我們阻斥而已,並無半點惹是生非之意。"
張達瞪大雙眼,盯著陳倉仔細打量。這陳倉依舊相貌清臒,身材骨格卻極為高大,說一不二,果然不凡。張達見狀不禁懷疑地問道:"僧人說的可都屬實?那般惡徒武功,焉能對的了你們幾個遊俠?"
陳倉便將前因後果,一一稟明張達。張達聽罷,恍然大悟,大笑連連,豪爽之極,拱手相揖道:"原來如此!多謝陳大俠等俠義出手,掃**了那夥綠林無賴。今番小的衝撞無狀,還望恕罪。"
張達聽了,連連搖首,沉吟半晌才說:"賢侄說得是。那般狂徒久已聲名狼藉,今次幸得諸位英雄馳援,才免了陝府大禍。隻是賊徒雖已敗去,其中主謀依然逍遙法外,終歸禍根難絕。"
陳倉聽到此言,不禁眉頭深鎖,沉聲問道:"竟有如此狡詐大奸的主謀?可知是那一路狐朋狗黨?"
張達長長歎了一口氣,深深凝視著陳倉等道:"此賊正是武林中一股惹是生非的暗流勢力,素來仗著高手如雲,到處橫行無忌。今番敗在諸位掌下,可謂是惹禍頭了!聽說這夥人叫做'神梟教',旗下徒眾極多,門下更不乏一些高手絕頂的奇人異士。"
宋元朗一聽之下,頓時就是一聲冷笑,道:"果然是個禍國殃民的教派,稱號已露猙獰!神梟教?哼!我看他們除了賊性無賴外,也無什麽'神'可言。"
張達聽後,連連搖首歎氣,漸漸便有幾分惘然之色:"想不到賊徒竟是如此凶悍!實非等閑之輩。待會小的定去請示大人,派出精兵強將,與諸位攜手出擊,連根拔除此禍害幹淨利落!"
陳倉聽後,當下便一擺手相拒,道:"張大人勿忙,貧僧自有打算。你等隻需將此地邊境護佑周全,不必再派重兵,以免添亂。待貧僧等幾人潛蹤偵查賊徒下落,定會鏟除這'神梟教'的禍根!"
李勇在一旁拍著手應和道:"不錯!我等江湖遊俠,身手更是敏捷,潛行暗探最為得心應手。眼下賊徒剛遭重創,正是我們出其不意的大好時機!"
張達見三人如此諒斷,不禁五體投地,連連作揖,感激涕零道:"多謝三位好漢出手相助!望諸位旗開得勝,揚我大陝雄風!"
陳倉見狀,當即一抱拳還禮道:"張大人太客氣了。掃除狂徒,乃是大丈夫當盡的分內之事。待貧僧等了解賊情,必定與張大人通風報信,布控重圍,一舉將這'神梟教'拿捕歸案!"
說話間,宋元朗便先行一步,要與陳倉謀定後著,準備潛蹤查探賊徒蹤跡。他臨行之際,對張達說道:"張大人且先防守邊關,貧侄等即便開路,切勿有任何大軍跟擾,以免走漏消息。待賊徒總窩被捕捉時,再需要您出手相助拿捕歹徒。"
當下陳倉與李勇二人也連連告別張達,便與宋元朗攜手同遊,先行暗中查探"神梟教"的下落。隻是不知這"神梟教"究竟是何等陣勢,陳倉等又將如何出手相擊?且聽下回分解。
且說陳倉等三人自陝府一走,便化作一株株遊絲,分赴四野,暗中追蹤"神梟教"的去向。過了幾日,他們終於在一處偏僻的群山之中,尋獲了"神梟教"的總壇秘址。
陳倉當即暗中找到宋元朗與李勇,三人合計對策。李勇先開口道:"依我等看來,這神梟教勢力驚人,防守森嚴。我們這些生麵孔,怕是很難就地潛入了。"
宋元朗望著神梟教的總壇,沉思半晌,忽而眼睛一亮,說道:"我有一計在此,倒是可以唬一唬這夥賊徒。待他們露出馬腳,我們自可乘機擊潰!"
陳倉聽罷,連忙追且說當下陳倉連忙問道:"賢侄可有何良策?"
宋元朗便附耳低語,詳詳細細地與二人交代了一番。陳倉與李勇聽後,都是大喜過望,連聲讚許宋元朗的機警通天。
原來宋元朗的計策是這般的:他自己喬裝成神梟教中的一員教眾,單身潛入總壇,倘若被識破則活命難保。陳倉與李勇則潛伏在外,伺機而動,配合宋元朗分內擾外攻,以逼神梟教露出馬腳。一旦有機可乘,三人便合力殺出把總壇教眾盡數誅戮。
雖然凶險萬分,卻也是上上之策。三人當即屏氣凝神,運足內力潛入神梟教總壇附近。宋元朗乃是首先行動,他遙望著教壇大門,摒住呼吸,悄無聲息地靠近。
隻見大門兩旁,分立著數名身穿黑袍的教眾,持戈守備,森嚴之極。宋元朗見狀,心中暗自凝氣,旋即搖身一變,裝扮成一名身穿黑袍的教眾模樣,殺向大門。
那些把守大門的教眾見到宋元朗走近,都是不曾防備,還以為是自己同道。宋元朗見機不可失,當即手起掌落,昆吾勁發,一股內力驟然爆發,便將兩名守門教眾生生掌擊昏迷!
其餘幾名教眾見狀大驚失色,急忙拔劍還擊。隻是宋元朗身手了得,加之善於喬裝易服,四下翻騰,竟無一人能辨其真身。須臾間,他便已將守門教眾盡數擊斃!
陳倉與李勇埋伏在暗處,見宋元朗已打開了突破口,不禁互視一眼,默契地同時發難。陳倉雙掌運氣成掌,金光萬丈,李勇則手持雙刀,殺氣騰騰!
他們二人一前一後,殺向神梟教的大門。隻見宋元朗已在門內等候多時,見二人趕到,連忙招手示意。陳倉與李勇一同闖入大門,三人會師在一起。
剛一進入大門,隻聽得裏麵一片喧嚷,竟有數十名神梟教教眾手持器械,團團圍住三人。為首一人身穿白袍,相貌甚是威嚴,似乎就是這裏的大股頭。
那白袍大漢一見三人闖入,頓時怒目圓睜,喝道:"幾個東窗事發的刁民,膽敢擅闖本教總壇!可知這裏乃是我神梟教的不世之地,豈容你們偽裝潛入搗亂?"
宋元朗聽罷,冷冷一笑,昂然道:"你神梟教乃是禍國殃民的賊教,在下幾人自然要舍命掃除你們這般骨肉皮!"
白袍大漢一聽之下,勃然大怒,登時便要發作。隻見他雙掌一揮,頓時掌心湧出一股mailuan的黑氣,凶煞無比!
果然那白袍大漢口中獰笑不已,雙掌便將黑氣一吐,頓時化為數道黑芒,霍霍逼向三人。陳倉見勢不好,提氣運功,運起一口真氣,雙掌間佛光湧現,正好和那黑芒硬撼在一起!
隻聽得'啪啪'幾聲,那白袍大漢竟被陳倉的佛門正氣一震之下,全身大窟一個踉蹌。
見此情勢,宋元朗與李勇也不再手下留情,一個提劍發威,一個使出淩厲雙刀。三人合力狂攻,竟把那白袍大漢逼得節節敗退!
白袍大漢見情勢危急,竟是一咬牙,雙掌一翻,掌心湧出更為洶湧的黑氣,吞吞吐吐,幾欲將陳倉等三人吞沒!
陳倉見狀,單掌一振,運起內力,手中頓現一股金光罩向前方。宋元朗與李勇一邊一個,分作兩路,使出看家本領,架住那黑氣逼人的魔功。三
話說那場白袍大漢和陳倉三人的殊死搏鬥,漸入佳境。那白袍大漢乃是神梟教的護教大法王,修有一身祟力魔功,所向披靡。但誰料陳倉武功深不可測,宋元朗劍術了得,李勇雙刀淩厲無倫,三人攜手反擊,竟把護教大法王逼得節節敗退!
隻見那護教大法王凶光一閃,竟是雙掌齊發,掌心魔氣滾滾洶湧而出,鋪天蓋地般向三人罩來。陳倉當機立斷,大喝一聲佛門真語,掌心金光驟漲,一股正氣頓時將那魔氣全部化解!
宋元朗也不待徇,提劍疾衝,劍光霍霍,竟把護教大法王連連逼退數尺。李勇更是凶猛無比,雙刀並使,竟將護教大法王上身數處重創!眼見著三人合圍之下,護教大法王便有喪膽之色了。
就在這時,忽然後殿一角傳來一聲怪叫,一名身穿金袍的怪漢從暗處急衝而出,雙手倏地祭出數枚金釘,射向三人。宋元朗與李勇武功固然了得,但那金釘來勢毒辣,竟也隻能勉強招架。隻當金釘逼近時,陳僧塵正想一口真氣拂開時,那金釘怪漢竟又反手一指,頓時金釘竟幻作幾十枚,轟然射來!
陳倉一驚,隻能硬接下這一指金釘攻勢,當即佛光衝天而起,護住全身。可是那金釘攻擊由此變本加厲,陳倉精誠所聚的佛門正氣竟漸漸被那金釘怪漢層層攻勢所慢慢消融!
宋元朗與李勇見狀,也急忙想法相助,奈何被那怪漢一指金釘遙遙禁錮在外,竟無半分接近的機會。陳倉心中正自焦急,那白袍護教大法王大喝一聲,竟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獰笑著衝了上來。
陳倉大驚失色,隻得一股佛門正氣爆發,抵擋住了護教法王的這一擊。那怪漢與白袍護教法王此時反控全場,阻擊得陳倉三人無計可施。宋元朗心知時勢萬分危急,當下也顧不得許多,一聲怒吼,竟是硬生生凝聚出一股內勁與那怪漢金釘撞擊在一起!
隻聽當的一聲,那宋元朗遭了怪漢內力的反震,竟被震得口吐鮮血,狼狽不堪。李勇見狀大怒,當即運起雙刀之內勁,狠命和那怪漢的金釘硬接硬撼。隻可惜那怪漢法力太高深,李勇竟也節節敗退,更是身上幾處被內力震傷,狼狽不堪。
那怪漢金袍見此情形,竟是一陣心驚膽跳,暗暗凝力禁錮。而白袍護教法王仗著一身邪門功力,卻絲毫不懼,反而陰惻惻地獰笑起來。隻見那護教法王雙掌聚力,竟是把那些邪惡的魔氣一點點凝聚到掌心,漸成一股通體黑氣。
當那魔氣終於積蓄到了極致時,護教法王獰然一笑,猛地一振雙掌,頓時那通體漆黑的魔氣如狂風驟雨般朝著陳倉狂湧而來!陳倉目視這等邪門歹毒的魔功,自也知這是與佛門正氣水火不相容之物,但眼下已無他計可施,隻能硬撼過去了。當下陳倉也是雙手一振,運起丈內最深厚的功力,一股耀眼奪目的佛光頓時也朝那魔氣猛地迎射而去!
隻聽砰的一聲,那正氣與魔氣硬撼到了一起,陳倉等三人隻覺得全身內力一震,幾乎都要失守了。就在陳倉以為就要與護教法王的絕學硬撼不下去時,宋元朗和李勇竟雙雙來到陳倉身旁,同時出手相助!
那宋元朗手中寶劍內勁外放,竟形成一股劍罡之力與護教法王的魔氣硬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