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讀《孟子》記(上)
我讀《孟子》的方法如同讀《老子》《論語》一樣,采取的是笨辦法,仍然是分四步走,即“讀、抄、看、記”。讀,就是讀原文,讀注釋,把文意搞懂。抄,就是抄寫一遍,加深記憶。看,就是閱讀一些專家學者的評點著作,以辨析其精華與糟粕。我先後讀了台灣國學大師南懷謹的《孟子旁通》,四川學者張根德、黃葵的《孟子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關桐先生的《孟子十日談》等著作。記,則是寫讀書筆記,形成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思想家。這是我讀《孟子》的看法。孟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中國曆史上國家最多,兼並戰爭最為殘酷的時期。正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描述的那樣,東周的開始也就是春秋時代的開始。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及以後的戰國(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國社會從奴隸製向封建製轉變的過渡時期,腐朽的奴隸社會開始全麵崩潰,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崛起。在這個社會大轉變時期,階級鬥爭十分激烈,各個階級和階層都要起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企圖用自己的世界觀改造社會,以符合自己的要求和願望。思想界因此異常活躍。原有的知識分子隊伍發生了激烈的分化。這個本來屬於西周奴隸主貴族階級的一部分,在這個社會大變動時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職守,無“田”可食,隻好逃亡、流浪,自謀生活。然而,他們最大的希望還是投靠統治者,在政治上得到發言權,爬上統治階級的地位。他們“上說下教”。“上說”,企圖得到統治者的信任,以推行他們的政治主張。“下教”可以招徠門徒,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製造輿論。春秋時的孔子是這樣,戰國時的孟子也是如此。孟子早年“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就是說孟子的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中年時,他帶著弟子遊說齊、宋、滕、魏等國;晚年,則潛心著書,正如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說:“天下方務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堯、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於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這就是說孟子的思想與當時諸侯攻伐的行為不一致,得不到諸侯的重用,於是和他的學生萬章,為《詩經》、《尚書》作序,述說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孟子》七篇。
從以上孟子所處的時代背景的簡單回顧,我們可得到三個結論:一是“亂世”。從兩周算起,即公元1127年算起,當初是“八百諸侯”,兼並成為春秋時的一百多個大小諸侯國;到了孟子戰國時代,就是人們熟知的戰國“七雄”,包括齊、楚、燕、趙、韓、魏、秦七個大國。這麽多諸侯國,互相攻伐,相互兼並,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這種“亂世”狀況,整整綿延了500年。二是“百家爭鳴”。位居“亂世”中的知識分子,在繼承前人學說的基礎上,紛紛遊說各國統治者,企圖用自己的思想和哲學說服他們,從而達到戰勝敵國統一天下的目的。一時間,各種學說如“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等紛紛問世,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麵。三是“群星閃爍”,大師橫空出世。學說是由代表人物創立的,我們熟知的有所謂“諸子百家”:老子、孔子、墨子、楊朱、許行、商鞅、申不善、管仲、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惠施、公孫龍、田駢、慎到、宋研、尹文、鄒衍、張儀、蘇秦、呂不韋、孫武、吳起、孫臏等。
寫到這裏,我不由想到,從秦以後實行封建專製以後,為什麽我國就很少產生眾多的思想家,甚至幾百年也很難出現一個?秦以後雖然也出了一些著名的學者、文學家,但他們的哲學思想,卻很難逾越諸子百家!這實在是令人深省的曆史課題。
200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