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紅場之歎

天陰沉沉的,沒有暴風,沒有大雪,沒有密林,也沒有沼澤。許是昨夜下了一場小雪,除克裏姆林宮的圍牆根上有一點兒積雪以外,紅場上隻是濕漉漉的。雖說沒有風,但很清冷。這是羊年的一個冬日,我同新華社的幾位朋友在紅場上溜達,不一會兒,臉上手上凍得生疼。可奇怪的是,我仍不覺得冷。當我看到克裏姆林宮建築群的時候,看到斯帕斯克塔樓上那顆碩大無比的紅星的時候,我忍不住淌下了激動的熱淚。

作為受前蘇聯影響巨大的中國人,誰不曾為這個偉大的國家而驚歎呢?小時候,我隻是在《列寧在十月》、《解放》等電影上看到聖彼得堡和莫斯科模糊的影子,可這次親眼目睹了一座座紀念碑、博物館、無名烈士墓,才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這兩座英雄城市的莊嚴與輝煌,俄羅斯人性格的倔強與堅韌。就拿聖彼得堡來說吧,這是一座曆史名城。它位於俄羅斯西北地區,麵積606平方公裏,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它地處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口,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1825年,十二月黨人在此舉行起義,反對專製政權,要求取消農奴製;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在此爆發;1917年10月,涅瓦河上“阿莫樂爾”巡洋艦炮轟冬宮,開始了武裝總起義;10月革命,開創了人類新紀元。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圍困列寧格勒(1924年,聖彼得堡改名列寧格勒;1992年恢複舊稱)900個日日夜夜,市內有65.86萬人犧牲,但是德軍未能征服列寧格勒,反而被打敗。同列寧格勒的情形一樣,有著800多年曆史的莫斯科城,成了德軍希特勒的傷心之城。俄羅斯以130多萬人民的生命,捍衛了莫斯科。1945年6月24日,在紅場上舉行了盛大的軍事檢閱。58年後的今天,我耳旁仍仿佛回**著紅軍戰士“嚓嚓嚓”威嚴而昂揚的腳步聲……在驚歎這兩座城市的曆史之餘,我更是驚羨於俄羅斯古老的建築藝術。看一看冬宮的富麗,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堂皇,克裏姆寧宮的壯美,古姆老商場的典雅,及橫貫莫斯科全城地鐵的宏偉,你就會明白,俄羅斯民族不僅僅隻有躍馬揮刀,拓土開疆,敢於砸爛舊世界的驃悍與孤傲,也有指點江山,雕龍畫鳳,善於建設新世界的浪漫與柔情。

可惜,那天正趕上三年一度的列寧墓修繕的日子,我無緣見麵向往許久的列寧墓。這是我此次莫斯科之行的最大遺憾。我要見一見這位為全世界無產者說話,改變世界命運的矮個子俄國人,自1924年逝世以來,麵對蘇聯劇變,他是否還會像過去一樣,睡得那樣安詳?我真想在列寧墓前大哭一場。我想,若是列寧不死,或是列寧晚死20年,1991年12月25日那個零下35度的寒流肆虐的夜晚,克裏姆寧宮上空懸掛了73年之久的紅旗,還會落地嗎?我完全理解1989年“8·19”事變中,有一位將軍開槍自殺的悲憤與迷惘。他無論如何是接受不了蘇聯即將解體,紅旗正待落地的現實。當畢生為之奮鬥的理想與現實形成巨大反差的時候,他內心的衝突,不正像波羅的海一樣,卷起拍天巨浪嗎?列寧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是斯大林的專製,赫魯曉夫的改良,勃列日涅夫的保守,戈爾巴喬夫所謂“公開性”“新思維”的改革,葉利欽的分裂,斷送了他開創的事業!他們或頻繁地開展黨內鬥爭,打壓異己,甚至屠殺大批老戰士;或不顧人民利益,大搞軍備競賽,損害綜合國力;或放棄共產黨領導,自毀長城……折騰幾十年,傷了人民的心。蘇聯的解體,給共產黨人提出了一個尖銳的課題:奪取政權已屬不易,選擇和實踐發展模式則更難!它同時也提醒執政者,任何時候一旦偏離了執政為民的軌道,你就會被人民所拋棄,就像蘇聯共產黨的遭遇一樣……

眺望列寧墓,我凝視得最久的還是它的上方,克裏姆林宮主樓上飄揚著的藍白紅的俄羅斯國旗,以及主樓裏的現任總統普金辦公室。應該說,普金上台,繼承的是一份異常沉重的曆史遺產,且不說整個俄羅斯,就說他眼前的這個克裏姆寧宮,就令世人震駭。克裏姆寧宮建於1156年,位於莫斯科河左岸,麵積為27.5萬平方米。它最初隻是聳立於波羅維茨丘陵的一座要塞,經過800多年的滄桑變遷,成為一座不規則的三角形狀的城中之城。宮牆上,塔樓林立;宮牆內,殿宇連綿。總統大樓與兵器庫相伴,200多噸的“鍾王”與40多噸的“炮王”為鄰,國家杜馬大樓與教堂相接,構成克裏姆寧宮裏的奇特景觀。擺在普金麵前的,豈止是這沉甸甸的曆史遺產,而是俄羅斯發展與穩定的兩座高山。然而,叫我歎羨的還是普金冷峻的態度。這位為人低調的前克格勃軍官,曾異常冷靜的說:誰要不為蘇聯解體感到遺憾,他就是沒有良心;誰要是想回到蘇聯的模樣,他就是失去理智。這可能說出了許多俄羅斯人的心聲。無獨有偶。當我多次詢問接待我們的導遊謝尼斯關於俄羅斯的前途時,小夥子以十分平靜的口吻說:要再過十年二十年,才能說明俄羅斯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這就是俄羅斯人的胸襟和心態。我完全看不出他們眼中有絲毫的無奈和憂慮。在大街上,公園內,劇場裏,他們總是那樣坦然,該笑時則笑聲朗朗,該唱時則放聲歌唱,該舞時則那樣奔放而又熱烈……這個善於在逆境中掙紮拚搏的民族啊!

200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