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神秘的世界2

我想,利川的洞穴實在是一道道獨特而神奇的風景,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得整個利川在外人的眼裏,也是那樣的獨特而神奇!

3

從利川市城出發,西行12公裏便到了涼霧鄉集鎮。清江從汪營平平和和地流過來,在涼霧拐上一個彎,又朝前逶迤而去。集鎮的北邊有一道青石階梯通往清江河邊,河邊常年停靠著或多或少的機動船隻,那些小型船隻裝飾得都很漂亮,上有頂篷,內有座凳,兩側有布簾子。那裏是一個水運碼頭,人們從那裏乘船往下遊方向去。乘船的人們,一部分是下遊的村民,上街趕集,出門辦事,很大程度上都依賴這水上運輸;另一部分則是外來的遊客,遊客要去的地方叫水連洞。

從涼霧集鎮乘坐小型機動船,順清江下行,到大約兩三公裏的地方,便見左側一道相對較高的山體腳下,有一條小河流出匯入清江,綠樹深處小河的出口便是水連洞了。

最初知道水連洞這個名字的時候,一下就將它想象成“水簾洞”了,想是跟看過《西遊記》有關係吧。但真正到了水連洞才知道自己是犯了“聞文生義”的錯誤。進水連洞去,先得經過一道穿洞,那穿洞呈拱形,像一道彩虹門的樣子,河水沿洞中穿流,洞頂有一道不大的“天眼”,光線從那裏落下來,淡化了洞裏的黑,使得人們經過那道拱門變得簡單而輕鬆。沿著右側洞壁進去,走不多遠,又通過一座小型石拱橋過到左側洞壁下去,再走二三十米就出了穿洞。穿洞前麵又是一道洞口,溶洞景觀還在那個洞的裏邊,遊人需再從那裏乘船進去。兩個洞,由一脈清幽幽的河水串連起來,到實地看了才知道,那就是水連洞洞名的由來。

多次遊覽之後,我對水連洞終於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和感受,覺得水連洞的風景其實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按照進入的順序,依次是江上泛舟、洞口聽歌、洞裏觀景。

水連洞之行,實在是應該從涼霧集鎮碼頭算起才合適的。從碼頭上船,船兒行駛在水流平緩的清江上,江麵激起層層波瀾,泛起粼粼波光。每每行至江上,我便想起騰龍洞裏那台土家歌舞結尾時的一段歌詞:“碧水青青,波光粼粼,青山倒影,女兒芳心……”。清江兩岸柳樹、翠竹蓬蔽,一隻隻白鷺,或悠閑地駐足棲息於岸邊樹梢上,或自在地嬉戲覓食於水岸交接處,或輕鬆地翩翩翻飛於粼粼江麵上,因為它們的加入和點染,使得江麵變得更加生動。柳樹、翠竹之外是一派田園風光,層層稻田鋪展羅列在清江兩側,按照時令的安排,不斷變換著色彩,更新著姿容。一座座型勢低緩的小山丘坐落在平地田間,一棟棟農舍掩映在田間山邊的綠樹叢中。在這樣詩情畫意的風景裏一路行去,本來就是一番輕鬆愉悅的體驗和感受啊。

2006年春夏之交,州裏邀請一批中外攝影家前來采風,為了讓攝影家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拍攝利川的民族民間文化,我們特地組織了一些演唱《龍船調》和其他山民歌的場麵,地點就選在去水連洞的那段清江上。那一天,江上彩船列隊行進,船上土家歌手們在鑼鼓嗩呐的伴奏下,**放歌,相互對唱,一派熱鬧歡樂情形。在水連洞洞口,土家歌手們除了載歌載舞地演唱了《龍船調》等民歌山歌,還專門為攝影家們表演了土家花燈等民間文藝節目,讓攝影家們滿載而歸,樂不自禁。

那次攝影活動之後不久,《神話恩施》大型宣傳片攝製組來到利川,需要拍攝土家傳統婚俗情景。我們再次把拍攝地點選擇在那段江麵上。十多隻裝飾一新的水上迎親船隻列成長隊,湖北省民族歌舞團的青年歌唱演員楊娟扮演土家新娘,在兩位土家伴娘的陪伴下,在船頭迎風而立,其他送親隊伍的船隻緊隨其後,吹吹打打,熱之鬧之,洋洋喜氣把個清江也感染得波歡浪跳。清江托著濃烈的喜慶,載著美妙的歌聲,一路流去,一直流進攝像師的鏡頭,流出山外,奔向廣闊的山外世界。我站在岸邊,看著那壯觀的喜慶場麵,聯想到土家族婚俗跟清江一樣古老的曆史和土家男女從相識到成婚各個環節裏的種種,心情複雜而又抑製不住地激動,便也忍不住湊個熱鬧,拿出相機,用鏡頭記錄下這一難得的場景。

穿越穿洞,便見得水連洞洞口前建有一方平台,那平台其實就是一個小型舞台,遊人們到來的時候,水連洞“洞主”便要跟導遊姑娘一道,在那裏舉行特別的歡迎儀式——唱山民歌給大家聽。承包水連洞開發經營的是牟奇祥一家。牟奇祥就是附近的“土著”,當地人稱他為“民歌簍子”,據說他能夠演唱的山民歌有一百多首,被媒體譽為“土家歌王”,還是州政府授予的“民間藝術大師”。在他的傳授之下,祖孫三代人人會唱,成為當地的山民歌世家。

2004年9月,湖北省作協組織一批作家到利川搞筆會,我們安排作家們到一些地方參觀。在水連洞參觀的時候,我也一同觀看了牟氏祖孫三代人演唱山民歌的熱鬧情形。市文體局特地把市文工團的萬久莉同誌也請去了,萬久莉既是副團長,又是團裏的歌唱演員。演唱從牟奇祥老人開始,一人接著一人唱,一首接著一首唱,讓那些坐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演藝廳裏,聽慣了明星大腕兒們演唱的作家們大開眼界,抱了極高的興致在那裏鼓掌喝彩。特別是牟奇祥老人的孫子跟萬久莉對唱的那首《雙手搭在妹娃兒肩》,讓大家笑得前仰後合,忍俊不禁,給人極深的印象,以至在過後好久的言談中,大家還不時學著歌中每句末尾的襯詞“嗯哪嗯”來表達自己幽默而愉快的情緒:

雙手搭在(嘛喲嗬喂)妹娃兒(的)肩(哪嗯哪嗯)

有句話兒(嘛喲嗬喂)不好言(哪麽嗯哪嗯)

……

聽過山民歌,感受了利川底蘊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便該乘船進洞裏觀看溶洞景觀了。

洞中的行程全要借助小船運載和船工的努力來實現。那裏的船已不是先前那號機動船,而是由艄公來撐的小船。那裏的船和艄公就是世界優秀民歌《龍船調》裏唱的那號。船兒在艄公的擺弄下,朝洞的深處劃去。河麵時寬時窄,時彎時直,寬的地方顯得很是空曠,窄的地方僅供一船擠過,沿途盡是鬼斧神工打造出來的溶洞景觀,人們將那些景致總結成“五洞、四橋、三廳、一亭、一宮”,石柱、石筍、石花、石幔造型奇特,惟妙惟肖,或晶瑩如玉,或燦爛如金,或粗如浮圖,或細如粉絲,整個洞穴就像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去時,擔任導遊的土家妹子一路上不停地向遊人們作著介紹;返回時,導遊便會亮開清亮的嗓子,為客人們清唱當地的山民歌,《龍船調》自然也是少不得的,導遊唱,客人們配合著幫腔“我就來推你嘛!”歌聲在洞中回**,形成一種獨特的混響效果,將遊客的情緒推向一個又一個**,讓大家愉快的水連洞之行,結束在歡快的歌聲裏。

水連洞,展示的是自然的魅力,也是土家文化的魅力。

4

恩施和利川之間的國道線上有個團堡鎮,距團堡集鎮7公裏處有個叫櫻桃井的地方,櫻桃井那個地方也有個非常漂亮的溶洞——玉龍洞。

1992年夏天,經當地村民發現後,市旅遊局和團堡鎮政府聯合對玉龍洞進行前期探測和旅遊開發。之後又招商引資,引進一個外地老板作進一步開發,完善了各項配套服務設施,現已成為利川一個不容忽視的旅遊景點。

我還是到利川工作之前去過一次的,隻模糊記得裏麵的景觀也是相當不錯的,可要細細描述起來,已很困難,但對那個洞的印象,依然十分美好。後來通過一些圖文資料,對玉龍洞作進一步了解,才又使得我對玉龍洞的印象清晰起來。

玉龍洞洞名的得來,是因為洞內有一天然岩溶景觀,通體潔白如玉,形似龍頭的緣由。玉龍洞在利川眾多的洞穴裏頭,也是有它自身獨特的東西的——那也正是我將那個洞從利川眾多的洞穴中遴選出來,加以記述的重要原因。整個玉龍洞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這在許多地方的許多洞穴中,都是極少見的情形。洞內終年恒溫14—18攝氏度,進到洞中,讓人感到十分舒適。玉龍洞的景觀,主要分布在中層洞內。中層洞洞穴麵積達十餘萬平方米,在那十餘萬平方米的空間裏,集中分布著80多處各類景觀。景觀小巧玲瓏,多姿多彩。擎天玉柱、洞中舞廳令人叫絕;天鵝孵蛋、雨後春筍栩栩如生;群象迎賓、萬壽宮蔚為壯觀;玉龍騰飛、泉奏八音惟妙惟肖;金蛋銀窩、慈禧皇冠、石林大觀、九龍杯等景觀,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看過玉龍洞的收獲,除了得到一個對整個洞穴的大體印象,對各類景點的深刻記憶,更有一路的驚歎,一路的感慨!

5

利川的不少洞穴都是以“龍”字來命名的。我想這首先是受了整個華夏“龍文化”的影響,其次是那些洞穴中景觀的形象使然吧。在涼霧鄉的盤龍村境內,有一個天然洞穴,名字也跟“龍”字有關,叫盤龍洞。

盤龍洞目前尚未作為旅遊景點開發出來,但名氣卻是不小的,在利川幾乎隨便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有那麽一個洞,而且能給你說出它的具體位置和基本情況。原因是它在人們的心目中,不僅僅作為一個溶洞而存在,還因為那裏曾經是當地一個佛教勝地——洞裏曾經建有一座寺廟,叫盤龍寺。

知道盤龍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直到快要離開利川時,我才有機會前去探望。那天我陪同州裏去的“走清江”采風團前去采風,為了便於了解詳細情況,還特地邀請譚宗派老先生一同前往。那是晚秋時節一個陰雨天氣,我們一行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在村級公路上下了車,沿著落滿秋葉的山間小路一路找去,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跋涉,終於在霏霏秋雨中去到了隱居在一座山上的盤龍洞。

盤龍洞掩映在雜樹草叢之中,洞口算不上壯觀,大致呈半圓形,洞口殘存著條石砌成的石牆。從兩側石牆中間的開口處進到洞裏去,走過一段下坡,迎麵立著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造型並不是很精致,但這座幸存下來的佛像乃至當年的整座寺廟卻都有些不同尋常處。譚宗派老先生介紹說,盤龍洞口處那座曾經盛極一時的盤龍寺,其始建年代不詳,大概在元代前後,寺廟分前殿、中殿、後殿,三殿依坡勢而建,外高內低,之間以石階相連。前殿供十八羅漢,中殿供觀音菩薩,後殿供如來大佛。寺廟已於解放後陸續被毀,“文革”期間還有人進去砸過佛像,現僅存佛像一尊。我們站在寺廟的遺址上,看著那些至今仍清晰可辨的遺跡,心裏不禁讓一種叫遺憾的情緒所充塞,因而心情也顯得跟當時的天氣一樣,陰鬱而惆悵。說那座寺廟和那尊佛像有其不同尋常處,一是指把寺廟建在洞穴之中,是不多見的;二來是說那尊就地取材用天然石筍雕琢而成的佛像,也沒聽說哪個別處還有。從寺廟遺址看,那座佛像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在當時的中殿,所雕之像應為觀音菩薩。佛像以雪白石筍依勢雕刻而成,通高2.6米,頭長0.6米,寬0.48米,蓮花須彌寶座寬1.6米。一同前往的《恩施日報》記者文林先生,用他新聞工作者的獨到眼光和思維,從中發現那座佛像的新聞價值,之後在好幾家新聞媒體上作了報道。

轉到那座佛像的背麵,回頭再看洞口,隻見佛像正好處在洞口的中央,在洞口的光照下形成一道清晰的剪影,佛像頭部正處在洞口半圓形的亮光之中,那洞口的亮光儼然是一團神秘的佛光,讓人驚歎於當年建造者的獨到用心,也更增添了盤龍洞的神秘與玄妙。

看過寺廟遺跡和佛像,我們借著手電筒的照明往洞裏走去。沿途景觀密布,造型奇特,金山、銀山、玉盤、龍柱等景觀,惟妙惟肖,引人人勝。譚老先生一邊摸索著行走,一邊給我們介紹情況,說是曾有人做過初步探測,那洞的最寬處約30米,最高處約20米,但整個洞有多長,也許沒有人走完過,也許有人走了卻沒有具體測量。一路小心行進,一路聽譚老先生做著介紹,不覺來到一處壯觀奇特的景點前,譚老先生招呼大家停下來,指點著介紹說,那是一條石龍。我們借著手電的光亮仔細查看,禁不住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隻見一條天然形成的石龍盤臥在一尺多深的水中,龍頭龍身清晰可辨,龍頭朝向洞口,龍口大張,恍如長吟;龍身曲折盤桓,鱗甲片片可數,節節交叉成“井”字形。站在那石龍旁邊,仿佛覺得那團清水正微微**漾,龍身若隱若現,如靜似動,氣勢森然。

那石龍既是洞中要景,也是洞名來由。因為照明不便,看過石龍我們便意猶未盡地折身返回,人往洞外走去,心思卻朝著相反的方向行遊,這盤龍洞到底有多長?洞裏麵還有些什麽情形?隻好等以後有機會再作探尋了。

6

利川的溶洞實在是太多了,那些已經開發的,尚未開發的,發現但還沒作詳細勘探的,甚至還沒被發現的,到底有多少,有多大,都有些什麽奇特誘人的東西在裏麵,目前還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明了。穿行在那些已知和未知的洞穴之間,總讓人浮想聯翩。那些洞穴以一種神秘的**激發著人們的探索欲望,用一分強烈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開發熱情。

利川市城北郊北門官山、長坡及硝洞坡山麓的岩洞灣,有一個溶洞群,我隻作外觀,未曾深入。那個溶洞群由乳泉洞、佛泉洞、龍泉洞、長蟒洞、天泉洞、百景洞、涼風洞、樓台洞等組成。在那個溶洞群的各個洞穴裏頭,景觀最奇、名聲最大的當數乳泉洞。乳泉洞洞高12米,寬10米,深20米。據說洞內有一倒懸鍾乳石長2.6米,大可合抱,上粗下細,酷似人乳,有泉甘冽,隨“乳”涓涓流下,下有一池承納,水落池中,聲若鳴琴,冬夏不竭。洞額上石刻“乳泉”鬥大二字,為民國九年川軍方化南部秘書、開縣人溫崇炎所題。洞口前有一方大平台,可坐千人,從那裏俯視縣城,座座樓房曆曆在目。

忠路鎮的龍塘鋪,有一個石膏質材的石膏洞,洞口寬11米,高2米,洞長約l華裏,洞中最高處約4米。石膏洞背負大山,地勢險要。據史料記載,1933年忠路小河人周念民率領遊擊隊曾在洞內築糧倉、備柴米,作為根據地,洞內至今仍留有柴灶和水井殘跡。

利川城西北2.3公裏,清江北岸四方店山腳下有個老龍洞,上、中、下三洞一水相聯,如銀練串珠。上洞高7米,寬6米;中洞高1米,寬2米;下洞高3米,寬4米。清冽甘泉自上洞流出,弧行約100米入中洞,穿山伏流,從下洞口奔出,在蒼翠欲滴的筆架山麓迂回流連約1公裏後,注入800裏澄碧清江。

傳說古時候,利川大旱,大地焦灼,五穀枯死,民不聊生。那場旱災的原因,是因為洞中一條老龍作怪。於是,一端公於洞口設壇作法,降龍除惡。入洞前,端公對弟子們說:“我進去後,等看到擺在洞口的那兩隻草鞋打起架來,就是我在跟洞中的老龍搏鬥,那時候你們就敲鑼打鼓給我助威”。不料,弟子們真的看到草鞋打架的時候,竟一個個忘了師囑,隻顧觀看,忘了助威,致使端公戰敗,死於洞中。

如今,老龍洞一帶群山環繞,林木蔥蘢,一派平安祥和景象。陽春三月,梨花如雪,桃花如火,垂釣江邊,與自然溶為一體;盛夏金秋,綿綿瓜瓞,碩果累累,鶴飛蟬鳴,納涼飲泉於洞口,汲天地之靈氣,實在是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騰龍洞的背麵,是一道深深的峽穀,峽穀大部分為清江的古河床,河床所經之地,也留下不少溶洞。我曾從清江一度露頭的觀彩峽步行到騰龍洞水洞出口處的黑洞,一路上清江曾經穿行的穿洞群、曾經和現在經過的旱洞出口和水洞出口,以及沿途眾多不知名的洞穴,比比皆是,氣象萬千,讓人述不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