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勝金雄關

當天,我們本計劃要參觀中衛博物館,因其正在維護中,隻好取消。於是,在中衛城稍加逗留,便繼續沿201國道向銀川方向行進。過勝金關收費站不遠,在201道路左側山腳下,立著一塊保護碑,站在路邊抬眼便可以望見山頂上的烽火台遺跡,大名鼎鼎的勝金關到了,大家感到莫名興奮。

《中衛縣誌》對勝金關有這樣的記載:“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於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

勝金關位於中衛市東大約30公裏,處在中寧北山南麓、衛寧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帶。

時年,蒙古部族騎兵時常窺伺南侵劫掠,不時出沒襲擾,甚至搶掠中衛城郊。有時甚至出動數萬兵士。故明清兩代均以重兵扼守此關。

我們緩緩而上。勝金關所在的這座山峰並不覺得險陡,然山脈向南伸出一角,直抵黃河北岸,勝金關與黃河之間僅留下一線之路,可往來互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形要勢顯露無疑。

勝金關關城依山傍水,雄踞在騰格裏沙漠東南沿,被曆代兵家視為控扼衛寧平原的重要關隘。勝金關東邊為開闊平原,北邊山巒起伏,沙丘縱橫,廣袤的大漠和群山夾在一起,山脊上綿延的古長城蜿蜒盤旋,南麵滔滔的黃河波光鱗鱗,似一條銀色的玉帶婉蜒東去。山下是201國道,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卡車呼嘯而過。

清冷的寒風中,爬至頹廢的烽火台頂,視野顯得更為開闊,勝金關的雄奇仍可感知一二,百年雄關,似乎依舊巍肅凜然。腦海中忽然湧出許多恢宏場景:大漠旌旗、征蹄揚塵、戰鼓驚雷、人喊馬嘶……一種無法言及的悲壯和淒美一波一波直襲人心。

清康熙五十七年,皇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曾親率大軍分三路進兵青海。第2年,大軍到達今中寧縣棗園堡,隨後由勝金關經中衛城至甘肅永登,開赴安西。

乾隆年間,在曆次平定準格爾等反清武裝戰役中,勝金關均為清軍重要的進軍路線和軍械糧草的運輸樞紐。

同治年間,西北地區回民不堪統治階級壓迫,反清勢頭強勁。勝金關、石空堡一帶成為清軍和回軍反複爭奪之地。一支沿賀蘭山南下繞出沙漠的回軍,乘清軍不備,突襲勝金關,全殲勝金關守軍。勝金關清軍屍骸累累,2年後才由清軍統領黃鼎掩埋。戰報傳到京城,清廷朝野震恐,迅即派將領收容整編殘留軍士,進駐勝金關,卡住通往甘肅、青海之路的咽喉要隘。

據民國《朔方道誌》載:“勝金關為縣北雄關,然其地三麵受敵,一麵臨河,無險可待,似屬絕地。”

毫無疑問,勝金關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勝金關成為一處命中注定的天然戰場,有曆史記載的戰事就達10多個。在這座雄關之下,無數將士血沃沙場,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在這裏上演過,這裏定有無數亡靈橫屍關城,也許他們大都沒能裹屍還鄉。

關城內外,即使隨便掬一捧黃土,隨便撿拾一片殘片,都可能凝結有無數將士們的血跡。

據明《讀史方輿》記載:中衛北山地勢緩和,無大險可憑。就勝金關一帶地形而言,由青銅峽大壩至中衛以北的衛寧北山,川平溝寬,勝金關理所當然成為中衛城的咽喉,如果攻下勝金關,便可長驅中衛,再無險可守。如果修築邊牆,則廣武、玉泉營、大坎等地就能守禦無恙,於是西路中衛參將韓玉奏請朝廷核準修築勝金關這段長城,用來駐軍防禦。故此,勝金關初建於明弘治年間,由中衛參將韓玉率兵修築,又於萬曆年間重修。據寧夏當地學者研究,所謂修築,實則是在漢武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重修,幾年後,工程即完工,這也側麵說明以前的漢武長城基礎較好,損毀不嚴重。

這條由甘肅靖遠,經中衛、中寧,北上接賀蘭山的邊牆,專用以對付蒙古遊騎的威脅。除了邊牆、堡寨之外,在各關隘要點修築烽火台、關城,一旦遇有敵情,白天舉煙,夜間點火,依次傳遞。中衛是寧夏西路的軍事重鎮,勝金關周圍的堡寨、關隘則是西路駐軍的重要據點。據《嘉靖寧夏新誌》載,明代西路中衛駐參將,轄步騎兵駐守近萬名。

勝金關烽火台頂清冽異常,寒風拂麵,但大家被這座雄關所折服,興致不減。軍政在石塊壘砌的關城殘牆平地中用腳步估算大小,劉櫻和瞿萍雖說直凍得瑟瑟發抖,也是忙著不同方向取景拍照,馮玉雷社長則站在烽火台最高處向遠處觀望、沉思。

很顯然,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的氣勢,鼓角錚鳴、烽火狼煙的景象,皆已成為煙塵,這座昔日雄關也早已成為曆史遺物。【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