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絲路國道

前往中衛時,已是下午,我們沿途走省道,這樣可靈活停留、考察、拍照。我們發現路邊樹枝上的喜鵲窩慢慢變小,風也沒有了戈壁灘的烈性。遠處群山上不時出現疑似烽火台遺址,馮社長說十有八九就是烽火台遺址。我們所行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自先秦以來,這條道路就是一直使用的國道,對這段絲綢之路各處驛站,在地方古文獻中記載翔實,有營盤驛、一碗泉驛、上茶房廟驛、長流水驛、下茶房廟驛、沙坡頭驛等連著。驛站和烽火墩互為一體,自東向西依次有孟家灣墩、頭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土墩子、雙墩子等,與河西走廊的漢、明長城、烽燧相接。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這一說法,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率先提出。“張騫鑿空”也為我們所熟知,其意指張騫是打通西域的第一人,他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當然,這並非憑借張騫一人一時之力奏功。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穿越西域,曆經磨難,多次遇險,遭匈奴囚禁13年,臨行時的百人使團,返回長安時,僅剩張騫和隨從。張騫仍持漢武帝所賜節杖,回朝述職。僅此一點,足讓人高山仰止。何況,張騫帶回大量西域政治、文化、軍事、民情等信息。隨後,他再入西域,交好西域各國,使遠比今日新疆更為廣闊的領土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使得絲綢之路成為連結中國、印度、希臘、埃及、波斯等文明古國的紐帶,從而使絲綢之路繁盛千年之久,他個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張騫的曆史功績,怎麽估計也不過分。

絲綢之路真是以張騫鑿空西域後開端嗎?自19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考古研究發現,絲綢之路的實際存在要比張騫出使西域早數百年之久。中外學者一致確認的路線是從漢唐古都長安出發,有三條線路進入河西走廊,其中一條線路就是沿經水西行,經涇陽、平涼、固原,再從高平至中衛渡過黃河至武威。可以確定地說,這條道路自古以來就是華夏通往西亞、中亞、歐洲的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主幹道。

在想到這麽宏闊的曆史場景時,我們乘著現代交通工具正行進在這條古道上。【40】